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含近義詞素的成語;會使用“吩咐”和“囑咐”。
2、正確朗讀課文。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讀句子提出問題,并在課文中找有關句子。
4、了解藺相如完譬歸趙的故事,體會他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故事導入:《卞和獻玉》。
2、板書課題,激趣思考:“完璧歸趙”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思考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糾正讀錯的生字新詞;指導讀難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完璧歸趙”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這句話,板書并讀一讀。)
三、結合以上句子,再讀課文。
1、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呢?
(1)引導學生學習第1-3節(jié),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導朗讀,體會趙王的無奈、藺相如的堅定。(教師適當詮釋藺相如此行的重任。從國力來看,趙國只能答應交換;要是讓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趙國就會被人小視。)
2、藺相如是怎樣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的?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脈絡(要回寶玉、爭取時間、派人潛送;參插《詞句活動室2》)。
(2)抓住藺相如說的三句話展開教學。
①找一找:藺相如一共說了幾句話?哪幾句話?
②說一說:為什么說這幾句話?(看到秦王沒有誠意,要回寶玉以爭取主動;再一次試探秦王;爭取時間把寶玉送回趙國。)
③讀一讀;秦王為什么乖乖就范?體會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話的理解,可以從秦王的反應表現(xiàn)入手,譬如:“信以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話作為重點來理解,可從藺相如的動作、神情和語言入手。)
四、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問題。
2、在小組內(nèi)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解決。
3、教師適當組織全班討論。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用一二個詞語評價藺相如,并簡單說說理由。
七、指導完成《詞句活動室1》。
(1)補充完整。
(2)提示學生注意每個詞語中所填入的字詞的意思。
(3)再寫幾個類似的詞語。
八、作業(yè):課外閱讀《澠池會》、《將相和》。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二
《賣木雕的少年》
一、教學目標
識記: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理解:學生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運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培養(yǎng):經(jīng)歷對語言的品質(zhì)、朗讀,通過討論交流,熟悉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來刻畫心理活動的方法。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
3、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shù)剡\用。
三、所用媒體作用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感受“南非”與中國在地理位置上的遙遠,與南非人民與中國人民深厚的友誼形成對比,從而導入本課。
2、課件出示探究學習的核心問題:我們來找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當時的想法。
3、課件出示游戲,鞏固字詞與課文內(nèi)容。
四、課時安排
本課教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認識本課11個認讀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本課詞語。
2、讀通課文,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3、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回顧課文,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1、課件出示世界地圖,顯示:非洲與中國的距離。
2、我們看到非洲與中國地理位置上有距離,但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非常深厚,現(xiàn)在,大家和我就走進《賣木雕的少年》一課,去感受這種友誼。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三
《五彩池》
教學要求:
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劃分段落。
3、學習12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二、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和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教具準備:風景圖、幻燈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去過哪些地方?
2、提出預習要求:輕聲把課文朗讀幾遍,做到讀正確、流利。想想五彩池在哪兒?它是什么樣子的?
3、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讀音。
2、每人讀一個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
3、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是什么樣子的?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如何描寫五彩池的?
四、學生默讀思考討論:
1、五彩池是什么樣子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話)
(1)第一句為什么用“漫山遍野”“大大小小”來形容五彩池?
(2)第二句為什么說水池像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3)第三句寫的是什么?
(4)第四句為什么說水池像葫蘆,像鐮刀,像盤子,像蓮花?
2、五彩池中的水都有什么顏色?是什么“令我驚奇”?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想想五彩池中的水為什么會顯出不同顏色?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默讀,把講原因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
2、課文有幾句話說明原因的?(4句話)這四句話是怎么把原因說清楚的?(第一句說池中長著不同形狀的石筍;第二句說石筍表面附著石粉;第三句講陽光折射;第四句講池邊樹木花草的倒影。)
三、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討論:
為什么說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因為課文開頭說奶奶講過天上神仙住的地方叫瑤池,而我卻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
四、練習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后說說這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由發(fā)言,劃分段落并說明道理。
五、指名讀“讀讀寫寫”中所列詞語,并抄寫兩遍。
六、布置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二、三自然段。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教案篇四
《黑眼睛的大紅魚》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字。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好世界的向往。使學生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身處困境,要勇于面對,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身處困境,要勇于面對,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了解海洋魚類的生活資料。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初讀課文,認識和學習生字生詞,了解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讀順課文。
一、導入新課。
1、師述:大家知道在大海里什么動物最兇猛嗎?
2、教師小結:對了,是大鯊魚,但是有一群小魚不怕它們,還把大鯊魚嚇跑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3、板書課題:21黑眼睛的大紅魚4、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
1、教師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2)說說生詞的意思。
(3)指名說課文大意。
4、質(zhì)疑問難,交流體會。
5、教師將問題歸類,提煉出幫助
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有價值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段講了什么?讀一讀。
3、自己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4、看圖認識虎頭鯊。
5、失去了同伴的小黑,感到怎么樣?
6、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7、指導感情朗讀2-3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特點。
2、指導學生書寫。
3、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身處困境,要勇于面對,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意。
二、學習新課。
1、師述:失去了同伴的小黑又孤寂,又害怕,又難過,它到了哪里呢?
2、學生自己讀第四自然段。
3、說說小黑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奇妙的生物。在文中勾畫出來。
4、海底世界多么奇妙啊,誰來讀讀這段?
5、小黑又碰見了很多小紅魚,他想出了一個什么好主意?
6、他的辦法有作用嗎?
7、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三、拓展訓練。
1、師述:小黑和他的朋友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
2、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后來的故事。
3、分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5、學生評議。
6、教師小結。
7、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五
《一面五星紅旗》
以語言為載體,抓住關鍵詞句,抓住人物的動作,在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切己體察,通過想象、朗讀,逐層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深刻感悟“我”對國旗、對祖國的赤子真情。
教學流程
一、巧妙導入,鋪設情感基調(diào)
1.多媒體出示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引導學生明白五角星及五星紅旗本身的象征意義。
2.過渡:五顆五角星象征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各族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五星紅旗代表著我們偉大祖國的主權和尊嚴,我們可以從《國旗護衛(wèi)隊隊歌》中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多媒體出示《國旗護衛(wèi)隊隊歌》歌詞,在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教師深情誦讀)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異國他鄉(xiāng)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舉動維護國旗的神圣與尊嚴的感人故事──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深情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快速瀏覽課文,把握故事大意。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最為準確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學生快速讀文、講述故事大意、簡要概括故事)
2.再讀課文,掃除閱讀障礙。
(1)提出學習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②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③遇到不理解的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
(2)學生按照學習要求或獨立或同位展開學習活動;教師于座間巡視,了解學情,加強對個別同學的學習指導。
(3)檢查學習效果。
①檢查字詞認讀情況:檢查時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凝”“豎”“攤”的字音,指導學生辨清“窄”“漆”“鼻”“摔”的字形,指導學生正確讀寫“漆黑、壯膽、無影無蹤、荒無人煙、處境、交易、驚奇、猶豫、反應、摔倒、費用”等詞語。
②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請三名學生依次分讀課文1~3、4~10、11~12自然段,相機作好個別句子的朗讀指導,使個別讀與全班讀適當結合。
③檢查詞語理解情況: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依托課文感知大意即可。
三、研讀重點,感悟赤子之心
1.感受“我”在漂流活動中失事后的艱難處境。
師:在漂流失事后,“我”的處境是怎么樣的?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1)學生讀第3自然段,并畫出相關語句。
(2)匯報讀,并著重指導學生朗讀“醒來的時候……走進一家面包店”一句,從中感受“我”漂流失事后的艱難處境。
(教師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筏子和背包都無影無蹤”“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轉(zhuǎn)了近三天等關鍵語句,并通過朗讀以感受“我”當時非常困難、急需幫助的處境。)
2.感悟“我”斷然拒絕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換國旗的要求,以維護國旗的神圣與尊嚴。
(1)感悟句子a。
師:當面包店老板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脖子上的五星紅旗后,“我”是怎樣做的?(教師相機用多媒體出示句子a:“我猶豫了一下,把五星紅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jīng)過河水的沖洗,依然是那么鮮艷?!?
①畫出句子中表示心理和動作的詞語讀一讀。
②理解“猶豫”,想象“我”猶豫的原因。
③從“猶豫”“慢慢解下來”“再展開”等一系列詞語體會到什么?
④讀“這面做工精致……依然那么鮮艷”一句,體會表達作用。(表明了五星紅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依然保持著她的神圣與莊嚴,表達了“我”對國旗熱愛的拳拳赤子之心。)
⑤朗讀悟情。
(2)感悟句子b。
師:當面包店老板告訴“我”可以用五星紅旗換面包時,“我”的反應又怎樣?(教師相機用多媒體出示句子b:“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
①“愣了一下”是什么神態(tài)?“凝視”是什么意思?
②透過“愣了一下”和“久久地凝視”想象“我”當時的內(nèi)心活動。(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象征國家尊嚴的國旗是斷然不能用來交易的。)
③朗讀悟情。
(3)感悟句子c。
師:當“我”斷然拒絕了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換國旗的要求后,結果怎樣?(教師相機用多媒體出示句子c:“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五星紅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①讀句子,畫出表示“我”處境艱難的詞語。
②從“吃力地”“趔趔趄趄”“摔倒在地”“什么也不知道了”體會到什么?(“我”的處境極度艱難,饑餓,疲勞,已無法支持下去,非常需要幫助。)
③就在“我”極度饑餓、疲勞,非常需要幫助的時候,依然斷然拒絕了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換國旗的要求,大家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我”寧愿餓死也不愿用國旗換面包,只要有最后一點精力也要維護國旗與祖國的神圣與尊嚴。)
點評:以三個層面的句子為載體,學生通過對人物具體動作的多層面把握,逐層領會其內(nèi)心活動。在國旗的尊嚴和祖國的尊嚴面前,“我”的一切困難都極其渺小,并以此反襯出“我”對國旗的熱愛。
3.感悟“我”對五星紅旗的拳拳赤子之心。
師:在處境非常艱難的時候,“我”寧愿餓死也不愿用國旗換面包,充分表明了“我”對五星紅旗的熱愛與敬重。課文還有哪些句子也浸透了這種情感,請找出來讀一讀。
(學生讀畫、朗讀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舉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便出發(fā)了”和“為了防止丟失,也為了行動方便,我把國旗從旗桿上抽下來,系在脖子上”等句子朗讀感悟。)
四、拓展課文,升華愛國真情
1.從面包店老板截然轉(zhuǎn)變的態(tài)度中,感悟愛國真情。
師:當“我”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醫(yī)院的病房里,身邊站著的就是面包店里的老板,并沖“我”豎起了大拇指,讓“我”安心養(yǎng)一養(yǎng),費用由他來支付。請同學們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面包店老板為什么沖“我”豎起了大拇指?
(2)先前“我”無法求得面包店老板哪怕是一兩塊面包的幫助,而今又是什么原因讓他愿意主動為“我”支付醫(yī)院的大筆費用?
(3)從面包店老板截然轉(zhuǎn)變的態(tài)度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以“我”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同時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敬;只有愛自己祖國的人,才可能贏得人們的尊敬。)
(4)看到床頭那束美麗、芬芳的鮮花,以及花叢中插著的那面五星紅旗,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讀文思考、匯報)
2.從熟知的故事中,感悟愛國真情。
師:文中的“我”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舉動,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奏響了一曲赤子愛國的鏗鏘之歌。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國旗的故事,說出來讓大家聽一聽。(學生交流)
3.從心靈深處的對話中,升華愛國真情。
師:通過學習,我們又提高了對國旗的認識,又增進了對國旗的感情。同學們,當我們面對鮮艷的五星紅旗,你又將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國旗的尊嚴,維護祖國的尊嚴?
(多媒體播放天安門升旗儀式,同時播放畫外音《國旗護衛(wèi)隊隊歌》,學生在背景音樂中表達自己對國旗的真情實感。)
點評:從面包店老板截然轉(zhuǎn)變的態(tài)度中,感受“我”對五星紅旗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然后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故事過渡到自己所熟知的故事,再在《國旗護衛(wèi)隊隊歌》的背景音樂中表達自己如何維護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的真實情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過渡自然,能收到較好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