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穿越地平線》讀后感400字 《穿越地平線》讀后感四年級篇一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zhì)學家,地質(zhì)力學的創(chuàng)立人。
李四光在教學中,常常領著學生到野外去實習。要學生邊走邊看邊想。重要的現(xiàn)象,一定要記在記錄本上。李四光說:“野外這個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書中的材料,這些材料最真實,配置最適當??上覀兊纳邢?,不能把這本大百科全書一氣讀完?!?/p>
李四光也重視課堂教學。他在地質(zhì)系開講“巖石學”、“高等巖石學”、“構造地質(zhì)學”等課程,課堂上講得十分生動,內(nèi)容極其豐富,但他往往帶幾支粉筆,帶一些實物,并不帶很多參考書籍。因為他的課堂教學的后盾就是他平常讀了“自然書”,讀“自然書”就是他的充分備課。他胸中裝著大千世界,他的淵博知識早已儲存在腦子里,”講起課來自然胸有成竹了。
李四光主考學生時,也是別具一格的。他往往用若干塊石頭標本作為試題,要學生寫描述答案。
數(shù)十年來,李四光帶領學生到大千世界中去讀“自然書”,把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起來,為祖國造就了很大一批著名的地質(zhì)學家。
《穿越地平線》讀后感400字 《穿越地平線》讀后感四年級篇二
遠方是我心頭的一個夢,它深深扎根于我的血液之中。
初中畢業(yè)時流行寫同學錄,在愿望一欄,我寫下的是:“有足夠的錢能陪她周游世界?!逼鋵嵲谀菚r,我還沒有世界的概念,或許中國就是我心中的世界,就是我要尋求的遠方。這個愿望支撐我努力走過高中三年,雖已破碎,但我無悔,遠方仍是我心中的夢。
對遠方的向往造就了五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無數(shù)的水手為了他們的遠方喪生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佩服他們的勇氣,他們可以在生命中一直往前走,而不去管身后是否會襲來狂風暴雨。
向往遠方,就是尋夢的過程。
我曾寫過一首詩:“明白/地球是圓的/地平線消失得很快/守望帶來的孤獨感/油然而生?!蔽也幌矚g孤獨,所以我一直在尋找地平線的盡頭。高考失利后,父親說上??瓢桑艺f,不,再來一次,我會走得更遠。為夢持恒,做著遠方的夢,就該為了夢堅守住自己,心若在,夢就在。
高中時的一個語文老師是個虔誠的人,我深感于他對遠方的虔誠。他曾發(fā)下宏愿,要訪遍天下名寺,編一張標有佛教名寺的地圖。幾十年來,他利用假期,走訪了中國的很多地方,寫出了一系列壯美不朽的詩篇。遠方恐怕早已不再是他的追求,因為遠方就在他心中。
心有多遠,夢就有多遠。遠方就有多遠。遠方就在地平線消失的地方,當心覺得滿足了,我就在遠方。
在我心中,地理上的遠方有祖國的名山大川,江南雨巷和北方的哈爾濱。我很想以后有機會游遍天下,寫一本我的“游記”,像我的老師一樣。心中的遠方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