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一
a. a倉庫 b.b倉庫 c. c倉庫 d.無法確定
在這類問題中,我們得找到一個最優(yōu)點,滿足在將貨物集中的同時,使得貨物的總運輸距離最少。此時只需遵循一個原則:確定一點,判斷該點兩端的貨物重量,把輕的一端往重的一端集中。注意,在決定貨物往何處集中時,只與貨物重量有關,與距離無關。
【解析】c:在上述題目中,采取支點比較法。把支點設在a和b之間,則支點左邊貨物重量為10噸,右邊為25噸,根據(jù)解題原則,輕的一端往重的一端集中,所以往右邊集中。接著支點設在b和c之間,則支點左邊貨物重量為15噸,右邊為20噸,繼續(xù)往右邊集中。此時c點即為最優(yōu)點。答案選c。
掌握了解題原則后,我們再看幾道題目來試著操作下吧!
a. 2號 b. 3號 c. 4號 d. 5號
【解析】答案a:問運費最少,其實就是總運輸距離最少。采取支點比較法,可以先選擇中間位置,能夠更快確定答案。假設把支點設在2號和3號之間,則支點左邊貨物重量為30噸,右邊為35噸,往重的一端即右邊集中。此時支點到了3號和4號之間,支點左邊為45噸,右邊為20噸,往重的一端即左邊集合。兩次綜合,3號倉庫即為最優(yōu)點,答案選a。
a. 1100 b. 900 c. 800 d. 700
,答案選b。
做完這幾道例題后,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對于貨物集中這類題目,只要掌握了解題原則,還是能夠非常簡單且快速地做出來的!那話不多說,趕緊練起來吧!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二
1、相遇:路程和對應速度和的問題。
2、追擊:路程差對應速度差的問題:
在追擊中大家要理解這兩個這兩個s差都是甲比乙多走的的路程,公式也都是一樣的。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三
1、當題目中給出完成同一工程的多個時間--設多個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工作總量。
a.10天 b.12天 c.8天 d.9天
【答案】a。解析:方法一:題中給出完成同一工程的三個時間,故可設30、18、15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工作總量90。甲的工作效率為90÷30=3;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為90÷18=5,則乙的工作效率為5-3=2;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為90÷15=6,則丙的工作效率為6-2=4。知甲、乙、丙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為3+2+4=9,則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該工程需90÷9=10天,故a選項。
方法二:題中給出甲、乙丙完成同一工程的時間,故可設30、15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工作總量30,甲的工作效率為30÷30=1,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為,30÷15=2,知甲、乙、丙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為1+2=3,則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該工程需30÷3=10天,故a選項。
2、已知效率間的比例關系--設最簡比的數(shù)值為效率值
a.6 b.7 c.8 d.9
【答案】a。解析:題中給出效率間的比例關系,故設甲、乙、丙的效率分別為 6、5、4。方法一:丙隊參與 a 工程 x天。根據(jù) a、b 工作量相同列方程,6×16+4x=5×16+4×(16-x),解得 x=6,故選 a選項。
方法二:因甲、乙、丙三隊均沒有進行休息,故a、b的工作總量均為(6+5+4)16÷2=120,有丙隊在 a 工程中參與施工天數(shù)為(120-6×16)÷4=6天,故選a選項。
3、設某人或某物單位時間的工作量為“1”
a.9 b.10 c.11 d.12
【答案】d。解析:設1臺打樁機工作1小時的工作量為“1”,知1塊地的工作量是5440×1=5440,3塊地一共需要5440×3÷34÷40=12周,故選d選項。
通過上面的例題,相信大家可以看到運用正確的特值可以使工程合作問題的求解變得更加簡單,避免了分數(shù)、小數(shù)的出現(xiàn)。希望大家能夠熟練掌握,在考場做到快速解題。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四
主旨觀點題在行測考試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一方面是因為其題目數(shù)量較多,比重較大;另一方面是在很多其他題型中都會涉及到理解主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例如:邏輯填空、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與加強題型,甚至包括一些申論題目。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將主旨觀點題做好,不僅能使我們在言語與表達的題目中取得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分數(shù),還可以在其他題型當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2、對于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3、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
4、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5、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6、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7、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所以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主旨觀點題的第一特點是問法很多,但核心就是要學生理解并找出主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我們不根據(jù)問法去篩選選項,以上所有問法都按照主旨觀點題型正常解題即可);第二特點就是文段較長,最短的題目在考試當中也有三行文字,多的則達七行,所以閱讀量較大。
根據(jù)主旨觀點題的題型特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主旨觀點題的本質就是歸納與概括:將一段文字概括為一句話(選項為一句話)。所以想要完成好概括這一過程,必須要提煉出整個文段的主題,所以在選項當中也應該包含整個文段的主題詞,由此我們可以先根據(jù)文段的主題詞進行選項的篩選。
【例1】
法國人談起中國人心目中的法國文學,總忍不住用一種輕蔑的口吻說:“你們喜歡《茶花女》。”在法國人眼里,喜歡大仲馬還算有些品味,畢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個火槍手》。小仲馬有什么呢?只不過寫了一個交際花而已。法國文學是法國人的驕傲,在世界文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喜歡《茶花女》,顯而易見是對法國文學的不尊重?!恫杌ㄅ吩谥袊蔀橐环N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著胡亂看小說?!安杌ㄅ痹谥袊就恋恼Q生,是生逢其時。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
b.對文學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味
c.評價文學作品要結合其誕生的時代背景
d.中國人和法國人的文學審美觀存在區(qū)別
答案a。通讀完整個文段,不難發(fā)現(xiàn)整個文段都是在圍繞《茶花女》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觀察選項發(fā)現(xiàn),在選項當中只有a選項包含主題詞《茶花女》,那么我們可以基本鎖定答案為a。通過行文分析,整個文段先為我們交代了法國人對國人喜歡《茶花女》這一作品表示不理解,在文段的最后為我們解釋了我們喜歡《茶花女》不單單是因為其文化價值、文化屬性,更是因為當下的時代背景。a選項中《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表述正確,也能概括文意。b、c、d三個選項由于不包含主題詞,導致范圍擴大,所以本題答案為a。
玻璃幕墻大量在公共建筑中采用,是由特定歷史時期的審美所決定的,如今,這種墻體形式正在向著低成本、高普及的方向轉變。玻璃幕墻最初的現(xiàn)代感、國際化色彩與神秘光環(huán)正在漸漸褪去,能源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這一過程,對于大多數(shù)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的城市而言,大面積的玻璃幕墻逐漸暴露出其光污染和高耗能的一面。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說明濫用玻璃幕墻會帶來城市污染和能源浪費
b.闡述建筑之美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c.評價能源危機對現(xiàn)代審美意識的影響
d.介紹目前建筑材料發(fā)展的低能耗導向
答案a。通讀完文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整個文段就只有兩句話,每句話當中的主題詞都是玻璃幕墻,所以本文段的核心話題就是玻璃幕墻,那選項當中也包含玻璃幕墻這一主題詞。觀察選項發(fā)現(xiàn)只有a選項包含了主題詞玻璃幕墻,基本可以鎖定答案。分析整個行文,第一句話告訴我們玻璃幕墻發(fā)生了些轉變,而第二句為我們分析出現(xiàn)轉變的原因,是因為其污染高、能耗高的問題。所以重點應該是再后,我們提煉后文的主題詞,除了玻璃幕墻外,高耗能、高污染也是核心話題。所以a選項的表述沒有問題。b選項對應文段的第一句話中,而第一句話是非重點,且沒有提到主題詞,所以b排除。c選項的范圍擴大,d選項中的建筑材料也出現(xiàn)范圍擴大。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
通過查找主題詞我們可以篩選選項,特別在我們糾結時給我們一個依據(jù)去進行選擇,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能夠掌握這種方法,將我們的主旨觀點題做得又快又準。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五
準備參加2020年省考的同學們,大家應該都見過或做過不少數(shù)量題目,那么大家聽說過分段計算問題嗎?其實這個問題跟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比如說交電費可能會分段收費,還有坐出租車也是分段收費,這類問題在數(shù)量關系中相對來說簡單一些,今天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
1、找出分段點。
2、明確各分區(qū)間內數(shù)量關系。
3、分區(qū)間計算。
a.24 b.25 c.29 d.35
【答案】c。解析:這個題中我們可以看到,出租車車費由三個區(qū)間組成,分別為里程小于3公里部分,3至15公里部分及超出15公里部分,已知實際總里程為17公里,在三個區(qū)間都有付費,我們可以分別來計算:小于3公里部分:只需付起步價7元;3至15公里部分:12*1.5=18元;超出15公里部分:2*2=4元。最后相加可得共需付費29元,選c。
a.1.75 b.2.25 c.3.15 d.4.05
【答案】b。解析:這個題中分段點為5萬和10萬,共分成了3個區(qū)間即小于5萬部分,5至10萬部分及大于10萬部分,一直進貨量為20萬元,每個區(qū)間都有分布,可分別計算各區(qū)間內利潤:小于5萬部分:50000*5%=2500;5至10萬部分:50000*10%=5000;大于10萬部分,100000*15%=15000。最后相加可得總利潤為22500元,既2.25萬,選b。
例3.王先生購買的醫(yī)療保險報銷規(guī)定為:當年花費1300元(含)以內的部分全部自付,超出1300元部分自付10%,其余部分由保險支付。王先生在2018年第一次到醫(yī)院看病時,自己支付了960元,第二次看病自付了520元,則王先生第二次看病時醫(yī)院共收費()
a.1800 b.1960 c.2140 d.2600
【答案】c。解析:該題部分自付的分段點為1300元,而兩次看病總花費960+520=1480元,超過分段點,說明有保險承擔了部分醫(yī)療費,而第一次960元未到分段點,說明第二次所付520元有一部分為自付,一部分為部分自付。第二次付費中,自付金額為1300-960=340元,則部分自付金額為520-340=180元。第二次看病醫(yī)院收費金額為340+180÷10%=2140元,選c。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六
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五大專項中比較重要的專項,很多同學說計算太慢,選擇答案很慢,往往在計算上浪費太多時間。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資料分析中用的比較多的計算——乘除11的計算。
除以11的計算主要在于預估答案范圍,選項差距相對差距大,即可直接選擇答案。
在資料分析經常涉及到乘除“1+增長率”的計算,而增長率經常是百分之十幾,所以乘除11經常遇到。
乘以11的計算,要注意會涉及到進位的情況,而除以11的計算,計算時主要是保證分子的前兩位數(shù)字不變,通過第三位有效數(shù)字判斷計算結果的范圍。希望該計算技巧能在大家解題過程中起到幫助作用。
公考數(shù)量關系工程問題篇七
行測中的數(shù)學運算相信是一個令絕大多數(shù)考生頭疼的一個專項,很多考生如果數(shù)學運算能提高幾分的話行測分數(shù)馬上會有一個質的提高,或者說行測考高分的考生,往往數(shù)學運算做的非常不錯。數(shù)學運算成為了廣大考生的通病,談數(shù)量色變。其實數(shù)學運算并不是每一道題目都是難點,太多的經驗告訴我們數(shù)量關系要學會挑題作答,下面由小編來教您一個行測考試中必考的一個知識點:工程問題。
其實工程問題這塊內容,掌握了一些方法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工程問題基本上沒有難題,所有問題基本都可以迎刃而解,特別簡單。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特值法在工程問題里的一個特別重要特別常見但是又特別簡單的一個應用,來幫助大家快速準確的找出答案。
1.什么時候設特值。
多數(shù)求時間的題目,題目中并沒有給出工作總量和工作效率時。
2.如何設特值。
(1)題干中出現(xiàn)效率比,設效率為比例系數(shù),表示出工作總量。
a.7 b.9 c.11 d.16
(2)題干中有多個完成時間,設工作總量為時間們的公倍數(shù),表示出效率。
a.5 b.6 c.7 d.8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