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一
《面積的含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教師事先在黑板上畫兩個長方形,一個長4dm,寬3dm;另一個長10dm,寬1dm。
談話:這是兩塊菜地,獅子大王要把這兩塊菜地分給山羊和狐貍,忠厚的山羊讓狐貍先挑選,狐貍急急忙忙挑了這一塊(后一塊長方形),狐貍這次占到便宜了沒有呢?(學生發(fā)表意見)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圖,問: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觀察黑板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觀察課桌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③指出: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呢的面積。
(2)說一說,表述面的大小。
①談話: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課本的封面呢?
②你們會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積和課本封面的面積的大小嗎?(在小組里先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3)摸一摸,比較面的大小。
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大,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摸一摸練習本的封面,學具盒蓋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認為哪個面的面積,哪個面的面積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體你能比較它們表面的面積大小嗎?
(5)講述:通過觀察和摸物體的面等活動,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2、教學例2
(1)出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問:這是兩個什么圖形?請你們拿出兩張這樣的紙片,有什么辦法能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
(2)分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4)講述:你們用重疊和測量的方法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這是兩種很好的比較方法。從比較結果我們看出,在這兩個圖形中,長方形的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這也說明了平面圖形的面積也有大有小。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兩個平面圖形。
問:你們能想辦法比出書中這兩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嗎?
(2)分組討論,集體交流。
(3)談話:請每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比一比這兩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指名讀題。
問:你能看出哪個省的面積比較大,哪個省的面積比較小嗎?
談話:如果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課后可以從中國地圖上再找出一些省份來比一比。
2、想想做做3
出示書中的圖,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問:你用什么辦法比較四個圖形的面積?
學生嘗試在書上數方格,并比較出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
指名說出比較結果,問:你是怎樣知道圖4有8個方格的?
3、想想做做4
默讀題目,明確要求。
學生在書中描一描、涂一涂。
問:你們描出的藍線的長度是這個圖形的什么?用紅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這個圖形的什么?
4、想想做做5
出示題中的學校平面圖。
談話:這是美麗的校園的平面圖,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較平面圖中各個區(qū)域的面積的大小嗎?
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5、解決課始提出的問題。
談話:剛開始上課時,大家討論了狐貍搶先挑選菜地占沒占到便宜的問題,當時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現(xiàn)在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提供1平方分米的紙片2張,讓兩個學生分別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結果。
四、全課總結
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還有哪些收獲和疑問?
五、作業(yè):布置學生課后做思考題。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2.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筆算
87×66×4567×79987×3254×6
這節(jié)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xù)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
題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告訴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這些地磚鋪5間會議室夠不夠,要思考哪些問題?思考一下,要求地磚夠不夠,這是用哪兩個數量進行比較?
在現(xiàn)有的地磚和要用的地磚這兩個數量中,哪個數量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里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下面需要同學們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方法來計算,是選擇口算呢?還是選擇筆算或估算?說一說你的理由。
你準備怎樣估算?
用估算出的結果與已有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能得出什么結論?
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間會議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會議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這次你選擇了什么計算方法?
這次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認為誰選得對?
請兩個同學分別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或筆算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學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條件與哪個條件是有聯(lián)系的,
(2)學生獨立解答,并要求學生說一說是選擇什么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并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3)提出新的問題:這輛車如果剛好滿員,一共可以運送多少旅客?
(4)指導學生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8題第1問。
2.和學生一起討論第8題第2問。
四、課堂小結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三
課題:
數學廣角——搭配問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頁例1及練習中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搭配現(xiàn)象,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數學活動,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符號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搭配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金色的秋天即將過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干什么呢?
原來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給百變小櫻送一封信。小櫻會不會讓我們看信的內容呢?
噢,是智慧老人邀請她到數學城堡去呀!
二、討論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嘗試猜想。
小櫻帶了2件上衣,3件下裝,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復地穿幾天?
2、思考討論。
(1)引導思考:用2件上衣和3條下裝搭配,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畫一畫、甚至算一算,用最簡便的方法把各種穿法快速記錄下來。
(2)獨立思考,嘗試表示。
(3)小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參與指導小組活動。
3、展示匯報:現(xiàn)在哪組來匯報?你們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請不同表示方法的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說明,其他學生評價。
預設學生的方法可能有:(1)數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號或圖形表示:(4)計算。
4、觀察比較
(1)剛才我們展示了這么多表示辦法,你覺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小結:經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裝,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裝,一共有6種搭配方法;另一種方法是先定下裝,再配衣服,第一條下裝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條下裝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樣地第三條下裝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種搭配方法??梢娢覀冊诮鉀Q問題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課件演示)
(2)剛才同學們還想出了這么多記錄的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看來有順序地連一連、排一排能幫助我們不重復、不遺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像我們剛才說的穿衣服時不遺漏、不重復、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數學問題——搭配問題。
板書:搭配
5、拓展延伸
(1)如果小櫻想在數學城堡里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那該怎么辦?
(2)請你幫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條下裝,想一想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喜歡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后和同桌交流。
請不同方法的學生匯報,其他學生評價。
如果在前面學生沒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這里教師可適當引導,使有能力的學生初步感知。
6、感知提升
如果帶4件衣服,3條下裝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法?如果5件衣服,4條下裝呢?6件衣服,6條下裝呢?
三、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1、密碼門
帶好行裝,小櫻來到了數學城堡,哎呀,數學城堡的門是密碼門,她是頭一次來,不知道密碼,怎么辦呢?
這時智慧老人告訴她,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十位上是2、4、9中的一個,各位上是3、6、8中的一個,密碼可能會是哪些兩位數呢?你能幫助小櫻把所有的情況都羅列出來嗎?
學生獨立嘗試、匯報評價,教師板書。引導學生得出兩種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定十位上的數字,再配個位上的數字;先定個位上的數字,再配十位上的數字。
2、選定路線
小櫻進了城堡的門,智慧老人要她到數學樂園去找聰聰和明明,她有幾種不同的走法呢?
先指導學生看懂圖,學生在書上畫一畫,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討論交流。指名展示匯報。
3、拍照
小櫻到了數學樂園,見到有幾個小朋友爭著要和聰聰、明明拍合影呢,他們每人都要和聰聰、明明單獨拍照,小櫻的魔杖能拍10次,夠嗎?
如果小櫻也要和聰聰、明明各拍一張合影呢?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根據已有的.除法知識經驗,自主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學生理解并掌握該方法。
2、把2種方法加以比較,從而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個比較清晰的整體把握,提高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百位不夠除,要把前兩位合起來再除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光盤或者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我們來估計一下這幾題的商應該是幾百多,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
如:984&spanide;2984&spanide;3984&spanide;4984&spanide;5
問:是不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都會是幾百多呢?說一說理由。
結合學生回答指出: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百位夠除的,那商就是三位數;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學習另一種情況,也就是百位不夠除該怎么辦?
板書課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百位不夠除)
二、出示例題:
1、光盤演示例題。問:把你看到的信息讀一讀,說一說。
要求“賣了多少千克雞蛋?”要怎么列式?為什么?
板書:312&spanide;4(學生說,教師寫)
2、估算:
它的得數大約是多少?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老師注意及時肯定一些好的估算法。特別是要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百位上的3不夠除,要看前兩位即要用31個十去除以4,得到的是幾個十。
3、豎式計算:
寫完后問:這第一步計算就有挑戰(zhàn),你說應該怎么辦?為什么?
老師隨學生的回答適當板書。強調:7要寫在十位上
多問幾個學生:為什么這個7要寫在十位上?
接下去的你會算了嗎?請大家繼續(xù)算,寫在書上。
4、驗算。
學生自己驗算,完成一開始的橫式。
指出:這才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解題過程。
小結:這也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但它的得數就是一個兩位數。請大家和同桌簡單交流一下,同樣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什么時候商還是三位數?什么時候商就是兩位數了?
三、練習:
1、學生自己完成書上第3頁的第1題。
完成后請同桌互相交流:算對了嗎?寫得規(guī)范嗎?
全班交流: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想提醒大家?
四、作業(yè):p.4第2題。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秒針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與秒的運行關系,1分=60秒。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體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觀察實踐能力。
3、借助生活實例和多種實踐活動,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秒的具體概念,通過觀察、合作交流歸納出秒針與分針的運行關系即1分=60秒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驗1分1秒的長短。從而對分秒的具體概念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鐘表實物
學具準備:學生每人準備鐘表一個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1、課件呈現(xiàn)春節(jié)聯(lián)歡挽回的一個場景,人們用倒計時的方式,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導入新課——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
2、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
3、關于秒,你知道什么?你還想了解什么?
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獨立觀察鐘面————-和同桌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從而引出又細又長走的最快的是秒針
2、在合作學習中探究分與秒的運行關系
①四人小組合作,兩人看分針的變化,兩人看秒針的運動。
②匯報分針與秒針的運行結果。
③小結:秒針走一圈,即60小格,分針走一小格。
板書:1分=60秒
三、在活動中體驗時間,感知時間的價值
1、聽一聽(1秒的滴答聲)
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長短)
3、做一做(讓學生自由發(fā)揮1秒能做什么,即用動作表示1秒)
4、讀一讀(1秒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財富)進行珍惜時間的品德教育。
5、估算一分的活動
活動一:當老師說開始時,閉上你的眼睛,每個同學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計,一分鐘到了,自己睜開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時間,然后坐下。
活動二:拍一拍數一數
全班同學看著課件中的鐘表,伴隨著滴答聲,邊拍手邊數數,在各種感官中具體感受一分的長短。
活動三:估算一段動畫片的播放時間長度
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
一分鐘,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完成。
匯報:一分鐘自己的完成情況。
四、鞏固練習、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我會填(課件)
①我們上一節(jié)課用40()
②小丹跑50米用9()
③媽媽每天工作8()
④從學校到家要走大約20()
2、我來當裁判
3、想一想,誰先到家?(課件)
小兔樂樂:我到家時是1時59分56秒,小兔悠悠:我到家時是1時59分58秒
五、課外延伸
1、了解鐘表的發(fā)展歷史
2、了解我國古代計時的方法
六、作業(yè)設計(自由選題)
1、可以上網或查閱書籍,也可以調查身邊的人或自己,了解一分鐘還能做哪些事情?
2、記錄自己完成家庭作業(yè)需要的時間
3、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格言警句。
4、合理安排,形成個人作息時間表。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知識加以鞏固,提高計算和估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克千克和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估算。
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相互交流
1、談話引導
同學們,到現(xiàn)在為止,數學中我們已經學了幾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單位嗎?
如:表示時間的單位有哪些?還有表示什么的單位?
2、小組討論
由小組長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展示
并評出哪一組記錄的最完整。
二、加深體驗,建立觀念
1、數一數
出示時間單位時、分、秒。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和記憶這些時間單位?
讓學生從鐘面的認識,1時、1分、1秒內所干的事情,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等方面復習時間知識。
2、比一比
出示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長度單位?
讓學生通過用手比劃,以及用語言描述,全面復習所學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把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
3、估一估
出示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質量單位?
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復習所學的質量單位及其進率。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
1、算一算
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9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獨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猜一猜
結合課本第10頁的第4題,讓學生根據路程的遠近,猜一猜他們是步行、乘車還是乘飛機?
3、估一估
通過第125的第8題,使學生掌握千克與噸之間的計算與估算。
四、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集體核對。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
【2022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優(yōu)秀多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年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優(yōu)秀案例
人教版數學可能性優(yōu)秀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可能性的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優(yōu)秀案例范文5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模板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模板及案例5篇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模板及案例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模板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