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一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杜甫草堂的詩史堂。以詩的形式像畫卷一般勾勒唐王朝由興及衰的杜甫,在此給我們留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暢想。
少年杜甫,正值開元盛世,他“七歲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繼而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及至青年,其詩歌內(nèi)容也是充滿理想、激情和浪漫。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的放歌正是他富有時代氣息的真實寫照。
中年杜甫,懷才濟天,大量詩歌,志存高遠,他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聲明其主張。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xiàn)其抱負。
然而求官不得,考試落榜的杜甫,初嘗生活艱辛,開始趨于現(xiàn)實,貼近生活。安史之亂,折射出唐王朝的腐敗,兵刀相殘,更現(xiàn)出蒼生的苦難。從“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的悲嘆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的哭訴,杜甫由高山流水的浪漫詩人轉(zhuǎn)而成為一個為民間疾苦吶喊的批判現(xiàn)實主意詩人?!叭簟?、“三別”猶如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一面鏡子,將歷史場景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郭沫若先生用““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的對聯(lián)歸納了杜老先生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意詩人的至高境界。
流離成都的杜甫,在一種平靜的環(huán)境里憂國憂民,更深層次地對國家的命運和生活的意義進行思考。此間他大量詩作表現(xiàn)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情操。我們從“忽聞關(guān)軍收薊北,初聞啼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吟唱中,讀到了詩人博大的胸襟,獨有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愛國激情。
杜甫的一生,伴隨著唐朝的興衰。他在各階段詩風迥異,但都不同層次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現(xiàn)象,除卻他在詩歌上獨尊天下的藝術(shù)魅力,更為可敬的是他用詩的形式,記載了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留給我們一幅幅漫長而發(fā)人深思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到杜甫草堂,在詩史堂便能解讀他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非凡成就。
杜甫留給歷史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影響巨大,在下一個景點——工部祠我將為各位作進一步的介紹。請隨我從這里穿過柴門。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二
我們早上去了寬窄巷,所以現(xiàn)在小游會帶你去一個景點——杜甫草堂。顧名思義,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曾經(jīng)住過的草堂。之所以現(xiàn)在還有這個景點,是因為以前的草堂太舊太破舊,所以政府出錢給草堂裝修。杜甫草堂也成為外國游客來成都必去的景點之一。所以我們要去看看。
現(xiàn)在我們就像茅草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尊杜甫雕像。你可以看到杜甫穿著一件大斗篷跪在地上,雙手放在膝蓋上,好像在想什么。大家都說杜甫有一雙寫詩好的手。誰碰它,誰就能拿起光環(huán),寫出好文章。所以想寫作文或者想寫好文章的孩子可以去摸摸,希望能給大家?guī)砗眠\。
隨著我們的繼續(xù),你是否好奇為什么這里有一個很古老的房子,就是城宅,也就是杜甫住過的房子,里面有九間房子。杜甫一生窮困潦倒,生活十分艱難。這座草堂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建造的。
看著眼前的湖水,你會大吃一驚???,這個湖是藍色的.....多樣而美麗??茨菞l白色的小金魚嗖的一聲從水里游了出來。我猜它是在歡迎每個人。
杜甫草堂雖然很簡陋,但是它的主人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詩篇。相信大家都深受感動。好吧,我們現(xiàn)在一起出去吧。
謝謝大家!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三
各位團友:大家好,杜甫在《客至》一詩中寫道到“花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今天我借用這個詩句歡迎大家游覽成都杜甫草堂。我們沿著中軸線參觀,游覽的時間是兩個小時,游覽時請大家緊跟團隊,注意安全。
成都杜甫草堂,是在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遺址上建立起來的紀念性建筑,蜚聲全球的著名文學勝地。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草堂,是經(jīng)元、明、清各時期的修葺和擴建,特別是明弘治13年和清嘉慶16年兩次大規(guī)模的擴建形成的規(guī)模和格局。各位團友,剛才我們參觀了大廨、詩史堂。
現(xiàn)在我們來到草堂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紀念性建筑工部祠。大家請看,工部祠東邊的`這棟建筑叫做“水竹居”,取自杜甫詩句“懶性從來水竹居”。西邊的這棟建筑叫做“恰受航軒”,取自杜甫詩句“野航恰受兩三人”。這兩棟建筑與工部祠形成一品字形的小院,突出了工部祠作為祭祀享殿的主體地位。
工部祠是供奉杜甫的祠宇,因杜甫曾為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的幕僚,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人稱杜工部,工部祠因此得名。工部祠是清嘉慶16年時重建的,雖經(jīng)后世多次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請大家看工部祠外的這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錦水春風公占卻;下聯(lián)是:草堂人日我歸來。
人日是指正月初七,這幅對聯(lián)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正月初七的一段軼事。杜甫流寓成都時,好友高適正在蜀州就是今天成都的崇州市作刺史,杜甫生活上常得到高適的幫助。唐肅宗上元2年也就是761年人日這天,高適賦詩《人日寄杜二拾遺》贈給杜甫,表達了對杜甫的思念和牽掛。五年后高適病死與長安。
十年過去了,到了唐代宗大歷五年就是770年正月二十一這天,正漂泊在湖南湘江上的杜甫查找舊詩文,無意中在書箱里發(fā)現(xiàn)了高適的這首詩。此時,杜甫的老友故舊大都已不在人世,杜甫自己已老病交加。看見故友的贈詩,不禁傷感十分,只有借詩文表答對古人的思念,于是寫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全詩感情真切,淚灑字里行間,感人至深。
對聯(lián)作者何紹基,時任四川學政,以書法名于當時,其詩作在咸豐、同治年間被譽為學蘇東坡能得其精髓之第一人,他熟知杜甫與高適人日唱和的故事。清咸豐4年也就是1854年,何紹基在南充主持完科舉考試后,在返成都的途中擬成此聯(lián)。到正月初七人日這天,何紹基在草堂題就對聯(lián)。
上聯(lián)指杜甫獨享錦水春光,將浣花溪的秀麗風光變成了優(yōu)美的詩篇。下聯(lián)借用杜甫高適人日唱和的故事,表達了對前賢的景仰。
請大家注意,對聯(lián)中何紹基以“我”與“公”相對,并使用了“歸來”二字。顯然,何紹基含蓄地表達了自命是杜甫繼承者的深意。
為黃庭堅塑像。陸游、黃庭堅二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都十分推崇杜甫,同時三人都曾流寓成都,去蜀后都不曾忘記蜀地。由于三位古代賢哲共祀一堂,所以,工部祠又叫三賢堂。
好,工部祠就介紹到這里。各位團友可以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照相留念,隨后我們?nèi)⒂^按照杜甫詩意恢復(fù)的茅屋景區(qū)。
我的景點講解完了,謝謝!
文檔為doc格式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四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您來到的是中軸線上的第三重建筑——詩史堂。
詩史堂是整個杜甫草堂博物館的中心建筑。杜甫一生留下1400多首詩歌,真實而生動的展現(xiàn)了“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生活,反映了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因此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詩史堂”也因此得名。在“詩史堂”牌匾兩側(cè)掛有沈葆禎撰寫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地有千秋,南來尋叢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下聯(lián)是”橋通萬里,東去問襄陽香舊,幾人相億在江樓”。這副對聯(lián)把杜甫和諸葛亮的相似命運都隱藏在其中,很有意味。
廳堂中央,安放著一尊由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所塑的杜甫半身銅像。杜甫銅像顯得杜甫很是瘦弱,也正是如此,才襯托出了杜甫之所以嵩高,不在其地位與官銜,而在其精神與人格。他以瘦弱之軀體,承擔起對于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重憂患:他以苦難的生命,譜寫出中國文學史上芳華永駐的詩章。
塑像兩側(cè)是朱德同志撰寫的對聯(lián):“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這副對聯(lián)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們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詩史堂內(nèi)還懸掛有現(xiàn)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詩人及書法家郭沫若撰寫的對聯(lián):“世上瘡疾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此聯(lián)高度概括了杜詩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內(nèi)容深刻,對仗工穩(wěn),書法瀟灑而富激情,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
好了,詩史堂就給您介紹這里,請您這邊走,繼續(xù)游覽。
文檔為doc格式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五
歡迎參觀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居所。公元759年冬,為避免“安史之亂”,杜甫舉家從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河沿岸建起了一間小屋。第二年春天,小屋竣工,取名“成都小屋”。
在這里,詩人生活了將近四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寫了240多首詩。成都遠離戰(zhàn)亂的中原,草堂地處農(nóng)村,所以詩人的生活相對穩(wěn)定,心境相對寧靜,這使得他在草堂的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田園風味,如《唐城》、《江村》、《春夜喜雨》。然而,杜甫畢竟是一個有著遠大政治抱負的詩人,他對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guān)注和焦慮總是讓他忘記現(xiàn)實。因此,憂國憂民仍然是他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寫的名篇詩詞,如《秋風破草堂之歌》、《永別了》、《病橘》、《干褐》,都是感人至深的現(xiàn)實主義神仙作品。正是因為杜甫在成都的詩歌創(chuàng)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后世才盛贊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圣地。
1961年,國務(wù)院宣布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我們來到草堂的正門時,我們看到一條河從前門流過。這是浣花溪,杜甫的詩里多次提到。
說到詩名浣花溪的由來,還是有一段動人的故事。相傳,唐身邊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名叫任。一天,當她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來了一個渾身是瘡和疥瘡的和尚。行人躲得很遠,但這位小姐沒有讓路。于是和尚摘下沾滿膿血的鏡框,求她洗一洗,姑娘欣然接受。我知道我一入水,荷花就開遍了小溪,我看著和尚的時候,我已經(jīng)消失了。人們驚訝不已,給這條河取名為浣花溪。
其實浣花溪這個名字和石人沒有任何關(guān)系。更可信的說法是,當時因為溪邊的居民大多從事造紙,就拿溪做了十色筆記,“其色如花”,故名溪。唐代,浣花溪河又寬又深,船大風景美。杜甫的《絕句》中有一段生動的描寫:“兩株黃蓬明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外是西陵的千秋雪(成都西邊的岷山,自古空氣清朗,俯瞰雪山),門口停著吳棟萬里舟(浣花溪屬于長江水系,可以從府河乘船直下吳棟)。正門牌匾上的“草堂”銘文,是清康熙十七世子郭親王所寫?!鞍倩┍贝迦f里橋西屋”對聯(lián)是杜甫《懷瑾水居志》中的一句話,指出了草堂的地理位置:“萬里橋”位于今南門橋,歷史上蜀相記載三國時諸葛亮派魏飛到東吳,并在此設(shè)宴歡送。諸葛亮覺得路途遙遠,聯(lián)合吳抗魏的任務(wù)艱巨,就說:“故橋得名。茅草屋在橋的西側(cè);“百花灘”是浣花溪上游的地方,現(xiàn)在叫“龍爪堰”。有人說它的名字是因為這里的水淺灘急,像百花齊放;還有人說是因為當時浣花溪兩岸花木茂盛。"二十里路香,青羊?qū)m去浣花溪."(陸友石)花飛凋謝,池溢芬芳。所以草堂在池的北面。而不是現(xiàn)在成都的百花灘公園,百花灘是清朝黃云谷尋找百花灘舊址時當?shù)厝隋e誤決定的。
謝謝大家!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六
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詩人之一,他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跡地。下面,讓我們來閱讀杜甫草堂導(dǎo)游詞,一起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吧!
各位朋友:歡迎大家游覽杜甫草堂,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小李。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草堂的正門,眼前這條波光翻翻的河流就是杜甫詩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說到“浣花溪”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呢。相傳唐時溪邊住著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來一位渾身瘡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遠遠的,唯有這位任姑娘不避讓。于是那和尚脫下沾滿膿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時滿溪泛起蓮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卻早已不知去向。人們十分驚異,就把這條河命名為浣花溪了。
步入正門,我們看到整個庭園竹樹成蔭,綠水縈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這正體現(xiàn)出杜甫的詩意:“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
廳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術(shù)學院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的杰作。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還有紅墻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
謝謝大家的參觀。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方一虎,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能和大家愉快的度過。再次歡迎大家來到成都!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今天我首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文人故居——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座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在1961年被國務(wù)院首批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今天的游覽線路為大門——大廨—詩史堂—柴門——浣花祠—工部祠然后從后門出來。整個游覽大概需要50分鐘左右。一個小時之后,我們將在后門集合。
游客們,經(jīng)過了大門,大廨之后,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杜甫草堂的詩史堂。大家可以看到。在廳堂中央,安放著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銅像。詩史堂是杜甫草堂中心建筑。杜甫在此間的所有詩歌都陳列在此,你將會在這里一一拜讀到詩歌的無限韻味。杜甫的詩歌素有“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說法,故被譽為“詩史”,詩史堂也因此而得名。
好了,游客們,拜讀了這么多杜甫的詩歌,我想此刻的您一定會有頗多的感受!接下來,是游客們自由游覽的時間,大家可以靜靜的親吻和感受一下杜甫大詩人當年之風范吧!20分鐘后,我們將在后門集合,請大家記住時間,相互提醒,如有什么需要幫助,請大家及時聯(lián)系我,謝謝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早上好。昨天我們的行程大家滿意嗎?滿意就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去另一個經(jīng)典,我相信肯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那位朋友說得沒錯,就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確實是個陶冶人們詩情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一塊去親身感受一下。感受我們詩圣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坎坷的一生。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距市中心15公里左右。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是在成都的市中心——天府廣場,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就可到達草堂門前。
現(xiàn)在大家請看窗外,是否有種煙雨迷蒙,鮮花浪漫的感覺?現(xiàn)在正值早春時節(jié),成都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溫馨,大家現(xiàn)在可以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成都會是怎么樣的呢?春夜繁花在唐代著名的詩人中間,對成都最有感情或者說把唐代成都描寫得最為真切的詩人,還是要數(shù)在浣花溪畔的草屋里居住過3年零9個月的老詩人杜甫。他描述過的一個成都春天的雨夜,已成為成都城市記憶最鮮活的一個片斷:“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p>
杜甫的浪漫,杜甫的憂國憂民都在其詩歌中深有體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的車子已經(jīng)開到了杜甫草堂的停車場,請大家拿好貴重的隨身物品,和我一起開始我們的草堂之旅。
各位游客,早上我們?nèi)チ藢捳镒?,那么現(xiàn)在小優(yōu)就就帶大家去領(lǐng)一個景點——杜甫草堂,顧名思義,杜甫草堂就是杜甫以前住過的草堂,之所以有現(xiàn)在這個景點,是由于以前的草堂太破太舊,所以政府出資又把草堂重新修了一下。而杜甫草堂也成了外地游客來成都必去的景點之一。所以我們也要去看一看。
現(xiàn)在我們呢金額如草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尊杜甫的塑像,大幾可以看見杜甫身穿大披風跪在地上,雙手放在膝蓋上,好像在思考什么,大家都說,杜甫有一雙寫得好詩歌的手,誰摸了就能占了他的靈氣,寫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小朋友要寫作文的或者是想寫好文章的,都可以去摸一摸,希望給大家?guī)砗眠\。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為什么這里有一個很古老的房子,市的,沒錯,那就是杜甫住的房子,里面有九個屋子,杜甫一生窮困潦倒,日子過得很艱難,這個草堂還是在朋友的資助下才建成的。
杜甫草堂雖然很簡陋,但是它的主人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優(yōu)美詩歌。相信大家還是深有感觸的,好了,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了吧。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七
各位游客,早上我們?nèi)チ藢捳镒?,那么此刻小?yōu)就就帶大家去領(lǐng)一個景點——杜甫草堂,顧名思義,杜甫草堂就是杜甫以前住過的草堂,之所以有此刻這個景點,是由于以前的草堂太破太舊,所以政府出資又把草堂重新修了一下。而杜甫草堂也成了外地游客來成都必去的景點之一。所以我們也要去看一看。
此刻我們呢金額如草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尊杜甫的塑像,大幾能夠看見杜甫身穿大披風跪在地上,雙手放在膝蓋上,好像在思考什么,大家都說,杜甫有一雙寫得好詩歌的手,誰摸了就能占了他的靈氣,寫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小朋友要寫作文的或者是想寫好文章的,都能夠去摸一摸,期望給大家?guī)砗眠\。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為什么那里有一個很古老的房子,市的,沒錯,那就是杜甫住的房子,里面有九個屋子,杜甫一生窮困潦倒,日子過得很艱難,這個草堂還是在朋友的資助下才建成的。
杜甫草堂雖然很簡陋,但是它的主人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優(yōu)美詩歌。相信大家還是深有感觸的,好了,那此刻我們就一齊出去了吧。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今天帶大家游覽的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門。在旁邊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小溪,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屬岷江水系,由溫江西來,經(jīng)蘇坡橋至成都。正門正中有一匾額,上書”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親王允禮的手筆。
大廨是草堂中軸線上的第二重建筑?!扁荨笔枪偈?,古代官吏辦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過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將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穿過大廨,我們便來到了草堂的主廳——詩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時期,戰(zhàn)亂的時局把他卷入顛沛流離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shù)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詩作也反映了唐朝轉(zhuǎn)折時期的社會動蕩,民間疾苦,讀其詩,如同讀一部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他的詩被后世譽為”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也被尊為”詩圣”。
出詩史堂,我們看見一條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間,上面有一座小石橋勾連交通。小橋左側(cè)竹叢中,有”水檻”橫跨溪上;過小橋,”柴門”迎面而開。”水檻”與”柴門”都是當年杜甫的草堂曾經(jīng)有過的建筑,杜詩中有”新添水檻供垂釣”、”柴門不正逐江開”的描述。所謂”水檻”,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欄,”柴門”也不過是茅屋的籬笆門,可以說都是很簡樸的,遠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F(xiàn)在的”水檻”與”柴門”,是后人重修草堂、擴大庭園時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們?nèi)钥梢远梦锼既?,想象出當年詩人在這里迎送客人或憑欄垂釣的情景。
柴門楹柱上懸掛著明人何宇度撰寫、今人陳云誥補書的一副對聯(lián):”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nèi);千年艷慕、猶勞車馬駐江干。”對聯(lián)構(gòu)思非常巧妙。上聯(lián)”萬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詩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而”信有文章驚海內(nèi)”與下聯(lián)”猶勞車馬駐江干”,則出自杜甫《賓至》詩中”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漫勞車馬駐江干”兩句。杜甫詩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動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勞賓客乘著車馬到江邊來相訪了!這本是詩人的自謙之語,但何宇度將兩句詩各改動了一個字:把”豈”改為”信”(信,確實、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為”猶”(猶,還、仍之意),整個對聯(lián)的意思就變成了贊譽之辭:您先生的大作確實稱得上光芒萬丈,可以震動海內(nèi),因此千年之后人們?nèi)匀粦阎把鰞A慕的心情,乘車騎馬來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
過柴門,就是紀念建筑的最后一個庭院。只見三幢建筑呈”品”字排列,”工部祠”居中,前邊兩側(cè)西為”恰受航軒”,取自杜詩”野航恰受兩三人”;東為”水竹居”,也取自杜詩”懶性從來水竹居”。這令人懷想到詩人在此居住時的那種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的饗殿,因杜甫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人稱”杜工部”,所以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學者、書法家何紹基撰寫的著名對聯(lián):”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睆倪@副對聯(lián),可以引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與杜甫同時代有一位叫高適的詩人,高、杜二人年輕時曾一起漫游祖國名山大川,登臨抒懷,飲酒賦詩,暢論國事,結(jié)為詩友。杜甫避亂入蜀時,高適正巧也在成都附近作官,在經(jīng)濟上給了杜甫不少資助。二人?;ゼ脑姼?,傳遞友情。
工部祠內(nèi)正中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東西兩側(cè),分別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詩人黃庭堅和南宋詩人陸游。為什么要塑黃、陸像來配杜甫像呢?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黃庭堅、陸游與杜甫”心跡相同”(志向相同),二人都是后世學杜并獲得極高成就的詩人;第二、黃、陸與杜甫一樣,都不是蜀人但都曾經(jīng)寓居蜀地,寫下不少吟詠蜀中風物的詩篇,而且又”去蜀而不忘蜀”,故深得蜀地百姓的敬重;第三,殿內(nèi)若只塑杜甫一人,異鄉(xiāng)作客,未免過于孤單,如果三人一堂,則既能共論詩藝,免除冷清,又可同受祭禮,以盛香火。這真是一個十分周到的安排!祠內(nèi)清人的一副對聯(lián)”荒江結(jié)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對此作了很好的總結(jié)。對聯(lián)意思是:當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與他生活在不同時代的黃、陸繼承了他的衣缽,升堂而入室,成就顯赫,堪稱宋代的兩位賢哲。
游覽草堂不能親眼目睹杜甫寫出不朽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那座名揚古今的茅屋,怎么講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遺憾的事情。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依據(jù)杜甫詩歌的描寫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時的格局恢復(fù)重建的”茅屋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溪流環(huán)抱,綠樹成蔭,竹籬柴扉,芳草青青,營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卜居必林泉”、”柴門古道旁”、”野老籬邊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詩句描繪的郊野景象。推開咐呀作響的柴門,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綿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藥欄郁郁,詩人的老妻所畫的棋盤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兒女垂釣的釣絲還倚靠在籬邊……,所有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詩人生活在這里時那種濃濃的田園情趣。而依川西鄉(xiāng)間民居風格建造的簡樸茅屋,又印證了杜甫”熟知茅齋絕低小”的描寫,令不覺間吟誦出杜甫的《江村》詩:”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還有紅墻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謝謝大家!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
早上好。昨天我們的行程大家滿意嗎?滿意就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去另一個經(jīng)典,我相信肯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那位朋友說得沒錯,就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確實是個陶冶人們詩情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一塊去親身感受一下。感受我們詩圣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坎坷的一生。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距市中心15公里左右。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是在成都的市中心——天府廣場,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就可到達草堂門前。
現(xiàn)在大家請看窗外,是否有種煙雨迷蒙,鮮花浪漫的感覺?現(xiàn)在正值早春時節(jié),成都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溫馨,大家現(xiàn)在可以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成都會是怎么樣的呢?春夜繁花在唐代著名的詩人中間,對成都最有感情或者說把唐代成都描寫得最為真切的詩人,還是要數(shù)在浣花溪畔的草屋里居住過3年零9個月的老詩人杜甫。他描述過的一個成都春天的雨夜,已成為成都城市記憶最鮮活的一個片斷:“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的浪漫,杜甫的憂國憂民都在其詩歌中深有體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的車子已經(jīng)開到了杜甫草堂的停車場,請大家拿好貴重的隨身物品,和我一起開始我們的草堂之旅。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十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杜甫草堂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杜甫草堂茅屋依據(jù)杜詩描述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復(fù)重建了"茅屋景區(qū)",重現(xiàn)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意氛圍。
游覽草堂不能親眼目睹杜甫寫出不朽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那座名揚古今的茅屋,怎樣講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遺憾的事情。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使大家更好地領(lǐng)略當年杜甫的生活環(huán)境,杜甫草堂博物館于近年重建了一個“茅屋景區(qū)”。
展此刻我們眼前的,就是依據(jù)杜甫詩歌的描述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時的格局恢復(fù)重建的“茅屋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溪流環(huán)抱,綠樹成蔭,竹籬柴扉,芳草青青,營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門古道旁”、“野老籬邊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詩句描繪的郊野景象。
推開咿呀作響的柴門,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綿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藥欄郁郁,詩人的老妻所畫的.棋盤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兒女垂釣的釣絲還倚靠在籬邊,所有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詩人生活在那里時那種濃濃的田園情趣。而依川西鄉(xiāng)間民居風格建造的簡樸茅屋,又印證了杜甫“熟知茅齋絕低小”的描述,令不覺間吟誦出杜甫的《江村》詩:“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還有紅墻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
謝謝大家!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十一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方一虎,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能和大家愉快的度過。再次歡迎大家來到成都!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今天我首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文人故居——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座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在1961年被國務(wù)院首批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今天的游覽線路為大門——大廨—詩史堂—柴門——浣花祠—工部祠然后從后門出來。整個游覽大概需要50分鐘左右。一個小時之后,我們將在后門集合。
游客們,經(jīng)過了大門,大廨之后,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杜甫草堂的詩史堂。大家可以看到。在廳堂中央,安放著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銅像。詩史堂是杜甫草堂中心建筑。杜甫在此間的所有詩歌都陳列在此,你將會在這里一一拜讀到詩歌的無限韻味。杜甫的詩歌素有“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說法,故被譽為“詩史”,詩史堂也因此而得名。
好了,游客們,拜讀了這么多杜甫的詩歌,我想此刻的您一定會有頗多的感受!接下來,是游客們自由游覽的時間,大家可以靜靜的親吻和感受一下杜甫大詩人當年之風范吧!20分鐘后,我們將在后門集合,請大家記住時間,相互提醒,如有什么需要幫助,請大家及時聯(lián)系我,謝謝大家。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十二
各位游客:
今天小王帶你們?nèi)サ牡胤绞嵌鸥Σ萏?,我們現(xiàn)在就到了草堂停車場了,大家拿好自己的貴重物品,和我一起走進草堂吧。
現(xiàn)在我們進到院子里面,可以看見門口有一個很瘦很瘦的銅像,大家走近細細看一看,是的,這就是為杜甫塑的銅像,大家都看到了這個像是很瘦的是吧,可以在心里想一想想:杜甫那時都瘦得不成人樣了,竟然還為自己的國家著想,他這樣的精神是所有人都可以學習的。
我們繼續(xù)往里走,在這個大廳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銅像,姿態(tài)各異:有李白的、王昌齡的等等許多詩人的銅像,大家看看大廳中間那一個大白石頭像,有沒有覺得非常像以前在美術(shù)書上學的“飛天”。我們繼續(xù)往大廳后面走,這個兩人高的木像,下面是一個木柱,而在柱子上面有一個栩栩如生的蒼鷹,看那眼神好像就是藐視天下所有事物,桀驁不馴。從大廳出來以后,路過一個門,只見門上面的牌匾上寫著花徑兩個大字,過了以后,有一面墻,上面用青花瓷碎片拼出草堂這兩個字。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雕像還是大名鼎鼎的杜甫,但是和上次的不一樣,這個就是一個半身像,還留著山羊胡須。
現(xiàn)在這個水池旁邊,那里面可全是錦鯉,大小不同,顏色也不同:有金紅色的,白色的,還有黑色的。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己感受感受文人故居的氛圍,半個小時后我們在剛剛下車的停車場集合,大家注意安全,注意時間。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十三
女士們、先生們: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杜甫草堂的詩史堂。以詩的形式像畫卷一般勾勒唐王朝由興及衰的杜甫,在此給我們留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暢想。
少年杜甫,正值開元盛世,他“七歲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繼而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及至青年,其詩歌內(nèi)容也是充滿理想、激情和浪漫。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的放歌正是他富有時代氣息的真實寫照。
中年杜甫,懷才濟天,大量詩歌,志存高遠,他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聲明其主張。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xiàn)其抱負。
然而求官不得,考試落榜的杜甫,初嘗生活艱辛,開始趨于現(xiàn)實,貼近生活。安史之亂,折射出唐王朝的腐敗,兵刀相殘,更現(xiàn)出蒼生的苦難。從“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的悲嘆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的哭訴,杜甫由高山流水的浪漫詩人轉(zhuǎn)而成為一個為民間疾苦吶喊的批判現(xiàn)實主意詩人?!叭簟?、“三別”猶如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一面鏡子,將歷史場景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郭沫若先生用““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的對聯(lián)歸納了杜老先生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意詩人的至高境界。
流離成都的杜甫,在一種平靜的環(huán)境里憂國憂民,更深層次地對國家的命運和生活的意義進行思考。此間他大量詩作表現(xiàn)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情操。我們從“忽聞關(guān)軍收薊北,初聞啼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吟唱中,讀到了詩人博大的胸襟,獨有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愛國激情。
杜甫的一生,伴隨著唐朝的興衰。他在各階段詩風迥異,但都不同層次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現(xiàn)象,除卻他在詩歌上獨尊天下的藝術(shù)魅力,更為可敬的是他用詩的形式,記載了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留給我們一幅幅漫長而發(fā)人深思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到杜甫草堂,在詩史堂便能解讀他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非凡成就。
杜甫留給歷史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影響巨大,在下一個景點——工部祠,我將為各位作進一步的介紹。請隨我從這里穿過柴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杜甫草堂講解詞篇十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展此刻我們眼前的,就是依據(jù)杜甫詩歌的描述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時的格局恢復(fù)重建的“茅屋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溪流環(huán)抱,綠樹成蔭,竹籬柴扉,芳草青青,營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門古道旁”、“野老籬邊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詩句描繪的郊野景象。推開咿呀作響的柴門,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綿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藥欄郁郁,詩人的老妻所畫的棋盤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兒女垂釣的釣絲還倚靠在籬邊……,所有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詩人生活在那里時那種濃濃的田園情趣。而依川西鄉(xiāng)間民居風格建造的簡樸茅屋,又印證了杜甫“熟知茅齋絕低小”的描述,令不覺間吟誦出杜甫的《江村》詩:“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還有紅墻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