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讀后感篇一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雖然昨晚已備好這一課,可是心里還是擔心學生無心于課堂??蓻]想到的是,一早教務處拿來代課單,一下子給我增加了好幾節(jié)課,想想,上午第二節(jié)課還是開始新課教學。
所教的不是一般的課文,而是距今70多年時空距離的《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課前我創(chuàng)設了一種情境,想極力縮短文本與學生時空上的距離,我出示了一則材料:(紅軍長征檔案解密)
1934年7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fā),歷時兩年多,行程二萬五千余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參加長征的總?cè)藬?shù)約20萬多人,而到達陜北時卻只剩下5萬余人。
師:同學們,讀了這則資料,你有什么話說?
生1:原來紅軍長征死了這么多人。
生2:紅軍長征的過程一定很艱辛,吃不飽,穿不暖。
師:事實上比你說的還要艱苦。
生3:真是不可思議,走了二萬五千里,死了15萬人,他們肯定遇到很多的麻煩與困難。
師:自然不言而喻。
生4:剩下的5萬人一定很厲害。
不知道怎么回事,學生在這里想象思維卻“短路”了,怎么也無法想象孩子們在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即使能站起來說一兩句的,我感到的也只是他們努力地想給我“面子”——在應付問題。怎么辦呢?如果這里不能引導學生感受兒童團員們可能所遭受的困難,暫且不說目標的達成,課堂也即將會變成干燥的荒漠,我將找不到自己,課堂對于學生來說也毫無“幸?!笨裳?。于是,我只能又讓學生再讀讀課文,再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換位思考,可是,到最后還是在一片無奈中結(jié)束課堂。
這樣的課到底該怎么上?請指點迷津吧!
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讀后感篇二
1935年春天,紅司方面軍連續(xù)打了幾個勝仗。蒼溪縣兒童團的紅小鬼們,高興得不得了,到處宣傳前方勝利的喜訊。
兒童團員們到鄉(xiāng)下宣傳了半個多月,等他們回來時,紅軍大部隊已經(jīng)開走了。大家急得直跺腳,十幾張嘴你一言,我一語,但都拿不定主意。后來,還是年紀稍大的何連英想出了一個辦法:“咱們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追趕大部隊。”大家都贊成這個主意。
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路邊地里,油菜花散發(fā)著芳香,豌豆苗已長得很高,若在平日,他們一定會去捕捉那花叢中飛來飛去的蝴蝶,摘那甜滋滋的豌豆苗吃,可今日,一個個心急如焚,只顧趕路。
天漸漸黑下來,紅小鬼們又餓又累,實在走不動了。這時,不知誰嚷了一聲:“前面有住家!”走近一看,原來是座大廟。睡在廟里總比蹲原野里好,于是他們壯著膽子往里走。
神廟,白天就很嚇人,天黑了愈發(fā)顯得陰森可怕。黑影里,聳立著一尊尊齜牙咧嘴的神像。四大天王、四大金剛、十八羅漢,個個兇神惡煞。兒童團員們一個緊挨一個,靠著墻根,整整坐了一夜。第二天天沒亮,兒童團員們一個個都餓醒了。這兒是荒山孤廟,到哪兒去找吃的呢?羅坤發(fā)現(xiàn)神龕上供著5個干得裂了口子的饅頭。同伴們聽說找到了吃的,一下子圍了上來。大家一邊嚼著干饅頭,一邊說著俏皮話。有人說:“我們吃了供品,菩薩怪罪下來怎么辦呀?”說完,調(diào)皮地吐了一下舌頭。不知是誰馬上接過話茬:“不會的。
菩薩看我們心誠,坐了一夜,這是給我們的獎賞呢!”話音剛落,大伙兒發(fā)出一陣清脆的笑聲,古廟也充滿了生氣。
就這樣,他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機警地躲過了野獸的襲擊,頑強地戰(zhàn)勝了病痛的折磨,歷時3個月,行程1000多千米,終于趕上了紅軍大部隊。紅軍戰(zhàn)士見到孩子們,都很高興。婦女部長何連芝就像慈母見到了失散的兒女,把他們一個個摟在懷里,說:“你們從小就這么有志氣,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讀后感篇三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一、 揭題
同學們,在我們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中有這么一句歌詞: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愛祖國……那么這“光榮的路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沿著紅軍走過的路》。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 讀讀寫寫
春意盎然豌豆跋山涉水神龕齜牙咧嘴心急如焚兇神惡煞
2、 組詞
婉陷潑冽
豌掐跋咧
3、 多音字填空
干饅頭調(diào)皮供應
干活調(diào)查供品
4、 思考填空
四要素包括、和,其中事情又有、
三、 默讀課文,給文章分段,理清文章脈絡。
1、 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要求:快速地默讀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 交流分段結(jié)果。
3、 按段意歸并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四、 質(zhì)疑問難
五、 課堂練習
1、 完成作業(yè)本2.3兩題
2、 自由朗讀課文。
課后小結(jié):有幾個生字容易寫錯,如:跋豌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圍繞課后練習第一題細讀課文第二、三段,理解兒童團員們沿著紅軍的路前進中克服了哪些困難,為什么說他們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重點難點:
感受兒童團員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 聽寫詞語。
2、 指名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二、 緊抓重點詞“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進行教學。
1、 指名朗讀第一段。
2、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3、 齊讀第三自然斷。思考:本段有幾句話?
4、 交流明確。
(1) 這是一個長句。先寫看到的景象,接著寫行動,再轉(zhuǎn)折到今日的行動。
(2) 用“雖然……但是……所以……”說話。
(3) 防句練習
(4) 指導朗讀
5、 默讀4-6自然段,思考:
(2) 交流明確。
兒童團員(又餓又累又怕),餓了,就;累了,就,怕了就。
(3) 指導朗讀,體會紅小鬼的心情。
6、 齊讀最后一段。
(1) 理解長句子的含義。
一是概括了兒童團員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中,路途的勞累,生活的艱苦,時間之久,路途之遠;二是反映了兒童團員的頑強精神,終于趕上了紅軍大部隊。
(2) 討論“你們真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三、 學習“單元提示”
四、 課堂練習
完成作業(yè)本1、4。
課后小結(jié):第三自然段這個復句能理解,但自己寫就困難很大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本單元的“提示”,學習用給課題添加內(nèi)容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重點難點:
根據(jù)課堂概括主要內(nèi)容
一、 復習檢查。
指名說“為什么說兒童團員是黨教育出來的好少年?”
二、 小學“提示”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我們已經(jīng)學過按段意歸并法和回答幾個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上堂課我們已經(jīng)用段意歸納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F(xiàn)在請一位同學說說。
1、 指名說主要內(nèi)容。
2、 學習“提示”,明確方法,意義和步驟。
3、 操作。
(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誰)
(為什么沿著紅軍走過的路)(怎么做)
(結(jié)果)
4、 交流。
指名說——相互說——集體說——填寫
三、 朗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課后小結(jié):按要求填寫主要內(nèi)容行,不過組織成一句通順的話就有點困難。
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讀后感篇四
1、理解課文第三段內(nèi)容,正確概括段意,體會兒童團員的志氣和毅力, 不愧為革命好后代。
2、初步學會借助課題概括主要內(nèi)容。
正確概括段意,體會兒童團員的志氣和毅力, 不愧為革命好后代。
初步學會借助課題概括主要內(nèi)容。
錄音機,投影片,小黑板。
一、詞語聽寫。
二、學習第三段。
1、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練習。根據(jù)練習提示默讀第三段,完成作業(yè)。
填空
(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野獸襲擊)(病痛折磨)這幾個詞(詞組) ,概括 了兒童團員經(jīng)歷的磨難;歷時三個月是說(時間之長) ,行程 1000 多公里是說(路程 之遠) 。表現(xiàn)兒童團員有志氣、有毅力的詞語是: (機警)(頑強) 。
2、聯(lián)系作業(yè),說說婦女部長為什么說他們是“黨教育出來的好少年”?
3、指導朗讀何蓮芝的話,語氣上揚, “”這么“不愧是” “英雄少年”這幾個詞讀得稍 重些。
4、歸并兩層意思,歸納第三段段意(作業(yè))(兒童團員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歷盡 。 艱辛,終于趕上了大部隊,婦女部長贊揚他們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
三、 復習。
段意連綴,口頭歸納全文主要內(nèi)容。
四、導入新學的.歸納主要內(nèi)容方法,借助課題。
1、學習單元提示,自學后討論。
(1) 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借助課題的方法歸納主要內(nèi)容?(課題已簡要地概括了 主要內(nèi)容。 )
(2) 怎樣借助課題概括主要內(nèi)容?(方法)
(a 必須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進行。b 憑借課題,分別把時間、地點、人物、起因、 經(jīng)過、結(jié)果(六要素)添加在課題前后。 )
2、指導課后練習。
3、(1) 根據(jù)題目提示思考,逐項口答。
(2) 連貫口述。
(評價語言綜合,要求明確、完整、簡潔、連貫。 )
(3) 寫下來。
(作業(yè)本第 6 題。 )
4、小結(jié)。怎樣借助課題概括主要內(nèi)容。
五、課后作業(yè)。
1、 讀課文10分鐘。
2、仿寫句子。
(1) 神廟,白天就很嚇人,天黑了愈發(fā)顯得陰森可怕。
西湖,平時就很迷人,愈發(fā) 。
(2) 你們從小就這么有志氣,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
3、從以下詞語中選擇六個,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詞語順序可調(diào)換) 。
春意盎然 心急如焚 跋山涉水 風餐露宿 終于 愈發(fā) 喜訊 毅力
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讀后感篇五
一、出示長征資料。請快速閱讀,了解長征。
二、初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誰? ——紅小鬼
為什么稱兒童團員是紅小鬼呢?
(紅軍、愛稱……感受這種稱呼的內(nèi)涵,為下面兒童團員們是小紅軍這樣的理解埋下伏筆)
三、重點突破,學習第二段。
課文中關(guān)于四月川北這一段的景色描寫既有靜態(tài)的,也有動態(tài)的,行文優(yōu)美流暢,可以引導學生品讀。
出示這段文字:“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路邊地里,油菜花散發(fā)著清香,豌豆苗已長得很高,可以掐尖吃了。在平日,他們會去捕捉那花叢中飛來飛去的蝴蝶,摘那甜滋滋的豌豆苗吃,今日,一個個心急如焚,只顧趕路?!绷粲刑羁铡?/p>
師:請同學們讀這段話的一、二兩句,你覺得川北的春天怎么樣呢?
生1:我覺得很美。
師:是的,美。(板書美)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生2:我還覺得有些好玩。
師:好玩在哪里?
生2:有廣寬的田野,有金黃的油菜花,有蝴蝶可以捉,特別是有甜的豌豆苗可吃。
師:說到同學們心里去了。如果你到這樣的地方,你會喜歡嗎?
生眾:喜歡。
師:那,誰來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喜歡的語氣來。
指名讀。齊讀。
師:這么美的地方,還有這么好玩的,兒童團的孩子們一定也玩了吧。
生眾:沒有。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
師:這里填什么?(板書若一定可)若在平日,你覺得是怎樣的日子?
生4:像不打仗的時候,打了勝仗的時候。
師:現(xiàn)在兒童團碰到了什么樣的情況?
生5:紅軍大部隊離開了兒童團。
師:可這么美的地方不想玩一玩嗎?
生:兒童團們一心想趕上大部隊。
師:哪個詞兒看出孩子們一心想趕大部隊呢?
生:心急如焚。
師:心里急得像什么?
生:火燒一樣。
師:兒童團們真是急呀,誰來讀出這種語氣?
指名讀,齊讀。
師:你從兒童團們的這些舉動里,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孩子們一心向著紅軍,跟著紅軍走的精神。
生2:我感受到孩子們的堅強和懂事。
師:為什么是懂事呢?
生2:如果還是想到玩的話,那么就追不上紅軍大部隊了。
師:是的。兒童團們的堅強,執(zhí)著和認真的精神使他們對這么好玩的地方都不顧了。真是一群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