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與粽子的故事字篇一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xué)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jié)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jīng)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jié)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的教訓(xùn),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我與粽子的故事字篇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軟糯噴香的粽子,五花八門的餡料總是會饞得人直流口水。今年的我依舊要吃粽子,只不過不一樣的是我要自己做粽子,體會動手的樂趣,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這天,我拿到了小區(qū)分發(fā)下來的邀請劵,晚上七點,準時和爺爺來到了小區(qū)的廣場,此時人也差不多到齊了,平時寂靜又幽暗的廣場上燈火通明,大家都在討論著如何做粽子,小孩子的嬉戲喧鬧聲響成一片,熱鬧非凡。我的心情忐忑中夾雜了些許興奮與激動:第一次做粽子,我能做好嗎?真不知道要怎么做!不管了,有人教,我一定能做好粽子!
所謂做粽子,實際上只要包好就行了,餡料都是提前弄好的,粽葉也是提前洗凈的。人頭攢動著,我跟著流動的人群緩緩來到了桌前。遠遠望去,大家都在專心致志的包粽子,遠處的小弟弟在大人的教導(dǎo)下,笨拙的包著粽子,手顫動著,小心翼翼,汗水滾過了臉頰;那邊的叔叔邊包著粽子邊湊過去看看周圍的人是怎么做的,模仿中手法帶著點生疏;近處的老奶奶正認真的'盯著粽子,飛快的包著,嫻熟又專業(yè),惹得一群人目瞪口呆,不禁鼓掌。
“大家都會做,那么我肯定也會”我信心大增,蓄勢待發(fā)。
我捧起了一片粽葉,裹成一個漏斗的樣子,但是下面沒有洞,是一個三角形的,再舀一勺糯米倒進去。可是我卻總是完成不了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任務(wù),看不準位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此乒昧耍呛茈y發(fā)現(xiàn)糯米正從一個小口子里一顆一顆往下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殘次品”。我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灰心喪氣道:“這個做壞了,真沒想到包粽子這么難做啊,再試一試吧!”
可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它一次又一次地打擊我,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失敗。一個沉重的聲音在我心頭響起:“放棄吧!你是不行的!”又一個輕快的聲音語重心長地教導(dǎo)我:“堅持不懈,總會成功!”我看了看周圍,重燃斗志,再次戰(zhàn)斗!
這次我先認真觀察大家的作法,把粽葉的大約三分之一掐住,然后把下面的三分之一裹上來。裹好后,我仔細檢查了裹緊沒有,有沒有漏洞,才將糯米倒進粽葉里,再用剩下的粽葉折來折去,圍著最初裹的那個形狀繞了幾圈,最后用繩子綁緊,大功告成了!
這次的活動教會了我一項包粽子的本領(lǐng),讓我明白了堅持不懈的道理,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