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小螞蟻的觀察日記 螞蟻的觀察日記字篇一
下午,我頂著大風來到公園涼亭——螞蟻的家。
螞蟻的身子就像3個小球連在一起。它的頭比較大,面著兩只觸角,嘴好像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長又細的腿就長在這兒;它的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后面。
離螞蟻穴不遠的地上有一塊小小的炸饅頭的片,上面盯著密密麻林擁擠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螞蟻。順著饅頭片望去,嗬!好長的一窩螞蟻的嘴里都銜著一塊同自己的頭一般大小的饅頭渣兒,它個一個挨一個蹣跚地爬行著。
從螞蟻穴返回來的螞蟻,正急急忙忙地奔走著,那爬行的速度和朝向目標的準確性,真令人吃驚。
第二天早晨,我去陽臺找螞蟻,忽然發(fā)現(xiàn)一只螞蟻正從二樓陽臺掉下來,一直掉到我空陽臺,可是那只螞蟻為什么還沒死呢?而且靈活得很。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螞蟻在降落時,手腳不停擺動,所以才沒死。
它們打架時,才更有趣,先是兩只螞蟻不停地走,然后觸角一動,它們便開始了,雙方互不相讓,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終于,一只較大的螞蟻贏了,那只輸了的螞蟻垂頭喪氣地走了
寫小螞蟻的觀察日記 螞蟻的觀察日記字篇二
螞蟻對人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生物罷了。但是,有一些螞蟻的奧秘,連科學家都沒解開,所以,我就特地觀察了一下螞蟻。
我拿來了一把小鐵鍬,順著一個螞蟻常進出的地方八泥土輕輕刨開,不一會兒,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洞穴!不斷有螞蟻從小縫隙里爬進爬出,找到螞蟻的通道嘍!我把一只死去的蜈蚣放在小洞穴的旁邊,等待螞蟻來吃它。
不一會兒,兩只螞蟻就爬了過來,一只螞蟻和蜈蚣玩起了捉迷藏,一會在蜈蚣的前面,一會在蜈蚣的后面,鉆來鉆去的.。另一只螞蟻則原路返回,估計是去搬救兵了。路上遇見同伴就用觸角相互碰一碰,其它的螞蟻就朝著蜈蚣的方向進軍。不一會,就召集了一大群螞蟻過來,有的咬蜈蚣的背,有的咬它的頭,還有的螞蟻鉆到它肚子下面去咬它的肚子。
這只死蜈蚣對于螞蟻來說可是一道美味佳肴,可是這“龐然大物”怎么搬呢?別急,小螞蟻有的是辦法。
它們有的在后邊推,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兩邊拽,還有的使勁兒給它們打氣兒,仿佛在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到了陡坡這一道難關(guān)的時候,它們是不停地推,使勁地拉,可是蜈蚣總是滑下來,在第十三次的時候,小螞蟻們眾志成城,終于將蜈蚣搬回了家。
它們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嘆到:??!這么小的生命竟然也有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