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一
在動物界,有兩大將軍—狗逮耗子的‘閑事將軍”,蘆花雞打鳴的“打鳴將軍”,最近,又有一動物進升為將軍,那就是“無足將軍’蝸牛。蝸牛是腹足綱動物,身體外面套著一個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螺旋形貝殼。乍一看,還真像那湍急的漩渦呢。隨著蝸牛年齡的增長,殼的顏色由灰白逐漸變?yōu)樯罨遥瑲ひ搽S之增大以容納蝸牛日趨臃腫的身軀。關于蝸牛殼,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傳說蝸牛與螃蟹是好朋友。一天,螃蟹問蝸牛身上的笨家伙用來干啥,蝸牛自豪地說那是座可隨身攜帶的房子。螃蟹覺得這樣的房子很方便,于是就在爛泥中打幾個滾,“蓋”了一間小房子。哪想到這間“小房子”很快就被太陽曬硬,它被活活悶死了。這個小故事正說明了“小房子”是蝸牛的專利。蝸牛的殼還是抵御敵人,進行自我保衛(wèi)的武器。蝸牛遭受侵擾或是隆冬來臨之際,便會縮入殼內(nèi),并吐出一種乳黃色的粘液封住“大門”,高枕無憂,自享其樂。
蝸牛有沒有肺呢?它的“肺”其實就是外套腔頂壁的血管,可以用來呼吸。緊貼著外套腔的,是蝸牛粗糙的皮膚,那細密的皺紋仿佛記載著它所經(jīng)歷的滄桑和磨難。蝸牛頭部有兩對觸角,后一對較長,而且有眼。這兩對觸角很敏感,一觸異物便像大姑娘一樣羞答答地躲到“閨房”中,很是有趣。蝸牛身體腹面扁平,肌肉發(fā)達,形成了腹足,它是蝸牛的運動器官。但腹足柔軟,“行走”時靠身子的蠕動而前進,看似無足,故而人們稱它“無足將軍”。自然,那堅固的外殼就是它威武的盔甲。
蝸牛行動緩慢,它總是愚蠢地留下一條閃亮的粘液痕跡,為搜尋它的“獵手們”提供線索。原來事出有因:蝸牛靠足腺分泌的粘液中一種只有它自己才一能辨別的氣味,才不至于迷路。蝸牛是個不喜歡陽光的“怪將軍”,在陰雨天散步是它的癖好。也許它認為雨后散步,空氣清新,有益健康吧!
蝸牛常光顧蔬菜和糧食作物,這些植物的葉和莖,對蝸牛而言是“御膳”它的口在頭部腹面,不容易看到。當你看到蝸牛偎在葉片邊緣時,那條或陰或暗的紅色線條就是它的齒舌。它就是靠齒舌的小齒刮取食物的。蝸牛雖然是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害的軟體動物,經(jīng)常偷吃蔬菜,危害樹木,棉株等,但它含蛋白質(zhì)高,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人工培養(yǎng)出的新型食用大蝸牛已是酒席上的一道佳肴,還可出口創(chuàng)匯。
最有趣的莫過于誘蝸牛出殼了。記得小時候,我對著蝸牛大唱“小蝸牛,快出來,探探頭,伸伸腿,我們一同做游戲?!蔽伵9嫣匠隽怂仟M長的腦袋?,F(xiàn)在,我還掌握了個絕招,就是把它最突出的“圓錐中心”放到墻上,輕輕摩擦幾下,它的腦袋就乖乖地鉆出殼啦。大概蝸牛也怕癢癢,而那“圓錐中心”就是它的“胳肢窩’,吧。
這可恨又可愛時“無足將軍”!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二
今天終于下雨了,下課的時候,我去捉蝸牛,因為我在書上看到過:“蝸牛一般都是在下過雨之后就會出來。”剛到小花園,就發(fā)現(xiàn)一大堆蝸牛在那散步呢!還有些蝸牛乘著下過雨,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不一會兒我就逮到了四只蝸牛,嘿嘿,只能怪它們逃跑速度太慢了。
蝸牛有時候被我輕輕一碰,就連忙把身體縮進它溫暖的家——小小的殼里。我笑它真膽小。
事后,我本來還想在捉幾只的,可是它們好像知道了我的來意,每個都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蝸牛的速度雖然慢了一點,但他還是很努力的去嘗試,這種精神值得讓我學習。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三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們,從花叢中捉來了好幾只小蝸牛,在操場的一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蝸牛爬行賽。
賽前,我們規(guī)定了比賽規(guī)則,就是:誰的蝸牛最先爬到終點就為勝,任何人不得用手抓或竹桿撇,誰違反了比賽規(guī)則,誰就算輸。
我們每人都派出了自己最強的“運動員”上陣,自己在一旁當起了“啦啦隊”。我們各自為自己的蝸牛起了個有趣而又好聽的名字,我的蝸牛名叫“爬如風”,林啟惠的叫“快如閃”,何玉潔的叫“行如飛”。
一聲令下,蝸牛大賽開始了。我們各自把自己的蝸牛放置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在一旁喊“加油!加油”,可是蝸牛老半天不動,我們在一邊干著急。過了好一會兒,我們發(fā)現(xiàn)蝸牛開始爬動了,可是我的“爬如風”怎么跑到“快如閃”的跑道上去了,“回去,回去!”我拼命地叫喊著,幾乎忘記了自己和蝸牛的語言是不能相通的,我的嗓子都叫啞了,還是無濟于事。蝸牛在爬行中攪到了一起,好像再也不前進了,還好沒過多久它們又分開了。
“怎樣才能使它們能夠按照我們規(guī)定的線路爬行呢?”我苦苦思考著……突然,我眼睛一亮,有了!我找來了四根小木棍,擺好三條跑道,蝸牛爬一段,我們就把木棍往前移一下。真是氣死人啦,蝸牛就是蝸牛,它們爬得真慢,好像它們每爬一步都要停下來歇一歇。
沒爬多遠,“快如閃”卻爬到木棍上去了,林啟惠怕犯規(guī),又怕動了自己的蝸牛它會縮回去不動了,所以只能在一旁亂叫“快回去,快回去!”我則用一根木棍擋在“快如閃”前面,只見“快如閃”用觸須碰了碰木棍,最后終于轉到自己的跑道上,又開始艱難地向前爬行。
瞧!何玉潔的“行如飛”趴在跑道上偷懶了,它一動不動,何玉潔只好用木棍在她的“行如飛”背上輕輕地碰一碰,但蝸牛還是不動。我想這樣不是辦法,就去找來一片菜葉,放在離“行如飛”不遠的地方。“行如飛”好像聞到了菜葉的味道,果然動了,它像小饞嘴一樣向菜葉的方向爬去,我覺得真有趣!
趣味蝸牛爬行賽結束了,但比賽的場景卻一直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蝸牛的爬行雖然很慢,但它堅持一個方向不放棄,終于到達了終點。從這次玩耍中,我認識到只要我們抱定一個目標不斷努力,最終就會取得勝利。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四
大自然是個奇妙無比的世界,有許許多多令人驚嘆的奧秘。這是我從觀察蝸牛的過程體會到的。
一天,我捉了一只蝸?;丶?,跟媽媽一起觀察。
蝸牛有一個大大的殼,像一個玩雜耍的小孩頂著一座大大的房子,這就是它行動緩慢的原因吧。它的眼睛長在腦袋前面,小小的,像兩顆微型棒棒糖,只要輕輕碰一下,它便立馬縮回殼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蝸牛挺愛睡懶覺。早上八九點了,它卻仍把身子躲在殼里,我怎么用食物引誘它都不出來,而到了晚上,它卻悄悄地探出頭來。這是為什么呢?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原來它喜歡在陰暗的光線下活動,屬于夜間活動的動物。
蝸牛有一個奇特的本領,能在刀刃、玻璃等尖銳的東西上爬行,而且不會傷到身體。我細心觀察,原來蝸牛在爬行時會分泌一種白白的黏液,這層粘液像一層保護膜,能防止身體受傷,便于它在植物的莖、刺上面活動。
瞧!蝸牛睡覺了,睡得真香??!怎樣把它喚醒呢?媽媽提議把它放到水中試試看。我小心翼翼地把正在熟睡的蝸牛放在一片葉子上,葉子斜下方放個水杯,杯里裝一些水。我把葉子斜過來,蝸牛便“咕?!币幌聺L到水杯里。它一到水中就醒了,而且“飛快”地逃離水杯。原來蝸牛怕水呢!
通過觀察蝸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動物,其身體構造都是與它生存的環(huán)境相適應的,都有它獨特的生存本領和生存環(huán)境,如果破壞了它的生存環(huán)境,它就會因不適而逃離,以防止受傷害。
老師點評:
大自然是神奇的。小作者緊扣題目,寫“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中的發(fā)現(xiàn),從觀察蝸牛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入手,材料真實、新穎,過程清晰、流暢,說明的道理也有理有據(jù)、科學可信。讀了這篇習作,仿佛一個小法布爾就站在我們面前哩!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五
今天我去小公園的花池里捉蝸牛。
花池里有許多綠茵茵的青草,上面頂著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他漲紅了臉,好像在說:“快讓我們綻開吧”!我撥開密密的草叢,眼睛直鉤鉤地盯著那一小片黑褐色的泥土??晌沂裁匆矝]找到,只看見幾片枯枝爛葉。但是我一點兒也不灰心喪氣,在那茂密的草叢中繼續(xù)尋找著我所需要的蝸牛。我相信,我一定能捉到一只蝸牛,供我做一個實驗。
這時,我眼睛一亮,看見一條閃著光亮的透明長條。我急忙跑過去,用手摸了摸,咦?怎么粘粘的.。對了!這肯定是蝸牛行走的時候分泌出的粘液。這是,我的心里似乎出現(xiàn)了一道亮光,充滿了希望。
我順著那條閃著光亮的粘液向前走。走著走著,粘液忽然在一棵青草下消失了,我抬起眼望了望那棵草,其中一根草葉上有一只蝸牛,他的殼兒是土黃色的,上面均勻地灑著點點星星的黑色斑紋,美麗極了。看樣子這只蝸牛是一只稀有的花皮蝸牛哩!
我趁它動張西望的時候,伸手敏捷地捉住了那只蝸牛。那只蝸牛好像受驚了似的,很快地縮回了那個保護殼里。我笑著說:“你別怕,我不會傷害你的,我只是想做個小實驗?!闭f完,拿著它高興地向家里走去。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六
一個星期前,我在院子的墻上發(fā)現(xiàn)了陀螺形的東西——蝸牛。
當你仔細觀察時,就會發(fā)現(xiàn)它背著一棟房子,上面有許多螺旋狀的花紋。房子的顏色是棕色的,與泥土的顏色相近。我把它裝在透氣的盒子里帶回了家。蝸牛在盒子里呆了好久,才敢探出腦袋了,四處張望著。它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觸角上長有眼睛,像天線。頭部的腹面長著一張嘴,如果你不仔細觀察,休想看得見。
看啊,腹部都是淡黃的,有些透明,軟綿綿的,好像泛著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原來它是用腹足爬行,我發(fā)現(xiàn)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種黏液。這種黏液使它能在樹上、墻上等地方爬行。蝸牛爬行的樣子可愛極了,眼睛不停的擺動,好像兩盞探照燈;頭一伸一縮,暫時把房子放在后面,等身子長得像一根皮筋時,就使勁地將房子拉回來,身子就一下子跑到前面來了。
經(jīng)過多次觀察,我得出了:蝸牛睡覺的姿態(tài)可多了。有時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里,有時吸在盒子的壁邊,還有時倒掛在盒蓋上。有一次,我觀察了它兩個多小時,都不耐煩了,它依舊紋絲不動。我實在是著急,就將水潑在它的殼上,它就是不動,我真拿它沒辦法。
蝸牛不僅喜歡睡覺,還很愛吃食。我把一片菜葉放在盒子里,蝸牛緩慢地爬向菜葉,不一會兒就在菜葉上啃出一個大洞來。咦,它吃的速度怎么這么快?原來,蝸牛小小的嘴里居然長了3萬多顆牙齒,是牙齒最多的生物。
養(yǎng)蝸牛的小學三年級養(yǎng)蝸牛的日記實用篇七
我有一只白玉蝸牛。它的身體是白色的,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在長的觸角頂端有一個小黑點,那是它的眼睛。它還有一張小小的嘴,據(jù)說里面有三萬六千多顆牙齒呢!
蝸牛還有帶黏液的腹足,走起路來能牢牢吸住物體。它先用觸角探好前方的路,再伸展長長的身體,像戰(zhàn)士一樣匍匐前進。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長長的黏液,閃爍著光澤。觀察仔細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它還時不時拉點便便呢。最特別的是,它還有一個大大的殼,這是它的“小房子”。你只要輕輕地觸碰一下它的身體,它立馬就躲到殼里去了,老半天才慢慢蠕動身體,再次探出頭來。
有一次,我把樹葉和青草放到蝸牛的飼養(yǎng)盒里,可蝸牛卻一直縮在殼里一動不動。后來我拿了些菜葉放到盒子里,蝸牛一轉眼就爬到菜葉中間,用它的小嘴啃了一個小小的洞。不一會兒,菜葉上就有了許許多多的洞。這時,我才明白,原來蝸牛最喜歡的食物是菜葉啊!
小蝸牛還很調(diào)皮。有一天早晨,我醒來時發(fā)現(xiàn)蝸牛不見了。我馬上去找它,找了好久,才發(fā)現(xiàn)蝸牛藏在沙發(fā)底下。我笑著對媽媽說:“小蝸牛離家出走了!”媽媽說:“小蝸牛在和你玩捉迷藏呢!”你看,它多調(diào)皮呀!
老師評說
在描寫蝸牛爬行的動作時,小作者不僅寫它有“帶黏液的腹足”,還用了動詞“吸”“伸展” ,可見觀察得非常仔細。同時,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說它“像戰(zhàn)士一樣匍匐前進”,非常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