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一
周國平的散文不是時下流行的“休閑散文”和“文化散文”,更有別于近年來比較有影響力的余秋雨散文。作為一個哲學家,他作的是那種探索人生之謎、追索生活價值和意義的哲理散文。他關懷的是當前人們的精神境遇和精神狀況。在這個日趨實利的時代,這種探索顯得有些“不識時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周國平是孤獨的。然而,他卻是博愛的,追索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已經(jīng)成為他難解難分的情侶,他在追索中體驗著并與讀者分享著人生的樂趣和心靈的欣慰。
作者說他的孤獨“帶著如此濃烈的愛意,愛著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樹木和河流?!痹诒緯?,他懷著對生活的深深愛意,談生活、談人生境界。他認為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現(xiàn)實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隨波逐流?!叭吮厝挥腥烁裆系莫毩⒆灾?,不能攀援在社會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現(xiàn)實生活之中,還應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家園。失去精神價值的生活,縱然轟轟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種空虛和無聊的生活?!懊總€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應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誡人們,不要讓瑣屑的生活淹沒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園,一個人擁有了精神家園,他就擁有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其實,《守望的距離》這本書適合放在床頭,許多時候深夜醒來,信手翻翻,許多事情都豁然開朗。其實,人生際遇的大多喜怒哀樂都可以歸結為哲學問題。學哲學的,像作者一樣,看人生百態(tài),較比混沌的常人,多一份通透,少一份掙扎。
作者將這本集子命名為“守望的距離”,正表明精神家園的守望需要恰當?shù)木嚯x。以守望的態(tài)度來面對人生,面對生活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著一種期待,而這種期待是守候的,守候是踏實、是不浮躁、是寧靜、是信心十足。
我要做一個守望者,守望快樂與幸福。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二
讀完這本書,我想斗膽說一句。作者有時言辭未免過于犀利,除卻這一丟丟瑕疵,還是讓人受益匪淺的。
對哲學獨到的見解以及對女性人格獨立等等作出了深刻闡述。
簡單摘出2段來解釋我當下的處境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1、我是喜歡獨處的,不覺得寂寞。我有許多事可做:讀書,寫作,回憶,遐想,沉思,等等。做著這些事的時候,我相當投入,樂在其中,內心很充實。
但是,獨處并不意味著和自己在一起。在我潛心讀書或寫作時,我很可能是和想象中的作者或讀者在一起。
直接面對自己似乎是一件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所以人們往往要設法逃避。逃避自我有二法,一是事務,二是消遣。我們忙于職業(yè)上和生活上的種種事務,一旦閑下來,又用聊天、娛樂和其他種種消遣打發(fā)時光。對于文人來說,讀書和寫作也不外是一種事務或一種消遣,比起斗雞走狗之輩,誠然有雅俗之別,但逃避自我的實質則為一。
然而,有這樣一種時候,我翻開書,又合上,拿起筆,又放下,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找不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覺得心中彌漫著一種空虛悵惘之感。這是無聊襲來的時候。
當一個人無所事事而直接面對自己時,便會感到無聊。在通常情況下,我們仍會找些事做,盡快逃脫這種境遇。但是,也有無可逃脫的時候,我就是百事無心,不想見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2、王爾德說:“人生只有兩種悲劇,一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想要的東西?!蔽以?jīng)深以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輕松俏皮。但仔細玩味,發(fā)現(xiàn)這話的立足點仍是占有,所以才會有占有欲未得滿足的痛苦和已得滿足的無聊這雙重悲劇。如果把立足點移到創(chuàng)造上,以審美的眼光看人生,我們豈不可以反其意而說:人生中有兩種快樂,一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是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在這里,我找到了內心的將解未解之謎,并受益良多,謝謝作者。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三
美,源于距離。
人生,源于哲學。
或許我們不明白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不明白人生的含義;亦或許,我們不明白渺小的自己到底有何存在的意義……
我們不過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你感嘆!
我們太過于渺小,所作所為不過是一些庸俗的不必,我哀怨!
而當我翻開眼前的這本書,周國平用35萬個字告訴我許許多多人生的哲學,我突然明白我一直在虛度光陰,一直在杞人憂天,一直在愚蠢的幻想。
讀《守望的距離》,領悟人生哲學。
這本書一共分為十四輯,每一輯都有一個主題,周國平在每一個主題里細細闡述自己的人生見解,或平淡細致,或晦澀難讀,或平易近人,我沉浸在文學的世界里,猶如品著上好的觀音茶,沁香撲鼻而來。
其中,要數(shù)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十輯——《人生寓言》。
“人生就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女人,你不妨盡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導她,但是,不管她終于成個什么樣子,你好歹得愛她?!焙喍痰囊裕瑓s鏗鏘有力,不緩不急地告訴你,不論人生是怎樣的坎坷,或是怎樣的乏味,你至少得熱愛自己的人生,熱愛自己的生活。短短二十六個寓言,卻概述了人生的種種,我務必很誠實的告訴你,我并不能全部理解這些或淺或深的寓言。
但是,我樂于向你們分享這些,我所明白的——
從《告別遺體的隊伍》里,我明白了生命害怕單調甚于害怕死亡,我們用一生充實自己的生命,無關于結局是否徒勞;從《潘多拉的盒子》里,我明白了災禍其實源于自己悲觀的想象,其實源于愚蠢的人的杞人憂天,因此,勿要用自己的思想來折磨自己,不如去干幾件實在的事情;從《生命的得失》中,我明白了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而我們不能一直念叨失去的多少,這只會使我們更加傷心,正如上帝所說:“誰被這個念頭折磨,誰的確就是最不幸的人;從《尋短見的少婦》中,我知道了生命得換位思考,有得必有失,想通便好;從《落難的王子》中,我懂得了災禍發(fā)生時,要有一種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
合上這本書,已經(jīng)深夜了,我想,我收獲的不僅僅是人生哲學,更是一番大徹大悟的生命含義。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四
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讀月讀書讀人,然后寫詩做人明理。而我認為讀周國平,便是在讀社會,讀生活,讀人生,讀周國平確實是一種享受。
有這么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可見周國平在當代的影響力很大。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是樂觀積極的,他看重人生精神追求,看輕名利的追逐,樂于淡泊,堅持在充滿功利的社會中把持自己。
在周國平的眾多作品中,我最愛讀他的《守望的距離》。這“守望”表示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shù)木嚯x,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價值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在這本書中,他懷著對生活的深深愛意,談生活、談人生境界。他認為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現(xiàn)實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隨波逐流?!叭吮厝挥腥烁裆系莫毩⒆灾?,不能攀援在社會建筑和他人身上?!笔堑?,在當今的社會人們需要慎獨,需要看住自己的心靈,不能在追逐功利中迷失自我。
讀周國平,他認為人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還應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家園?!懊總€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應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彼嬲]人們,不要讓生活的煩惱淹沒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園,一個人擁有了精神家園,才能擁有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讀周國平會讓人的思想變得清澈,對生活的理解變得輕松。他的文章都很美,既有深厚的哲理,又讓人易懂,有著看過后讓人必須去思考的魔力,靜心想想,總有那么一兩句在我的潛意識中定居。讀他的文章,我讀得了“親情似的愛情”;讀得了“家是永遠的岸”;讀得了“教育需要回到常識”;也因此走近了“尼采”,與一個巨人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這位睿智博學的作者,不知不覺的,他帶著他對人生、哲學的溫情理解融入了我的生活,讓我無意間也對世界改觀著看待。
周國平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奔氉x這句話,其中蘊含的便是我們做人的重要準則——重精神輕功利。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五
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睉M愧的是,我就是真的沒有好好讀過周國平。這次終于拜讀了他的《守望的距離》。
“守望的距離”其實是說明精神家園的守望需要恰當?shù)木嚯x。以守望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面對生活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著一種期待,而這種期待是守候的,守候是踏實,是不浮躁,是寧靜,是信心十足。周國平先生在這本書中,他懷著深深的對生活的愛意,談人生談境界。他認為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現(xiàn)實的利益中,而是要追索人生的樂趣和心靈的欣慰。
我們要坦然面對生活,就應坦然的對待自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呢?——百煉成鋼,正因如此鋼才有了韌度,人也一樣,不經(jīng)風雨怎能見得彩虹?
生活是美麗的,上帝讓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因為這個世界很美麗。有人也許問,不是也有不和諧嗎?我笑了笑說:“你見過沒有瑕疵的玉嗎?你見過十全十美的人嗎?自然界尚且如此,又何必讓生活如此完美呢?完美其實是一種悲哀?!?/p>
生活是浪漫、輕松的。他也許是月下行走的浪漫,也許是一束花的浪漫,也許是浪跡天涯的浪漫。生活的輕松是你所想不到的,但你必須先沉重。登過泰山的人都會知道:從紅門向上爬,大約四個小時到南天門,再到玉皇頂。上了那里才知道什么是“一覽眾山小”,那才是輕松,有一種沁人心脾,飄飄欲飛的感覺。去過大海的人也知道,在海邊遙望大海時,把自己寄身于海天之間,才知道什么是輕松。所以要追求輕松浪漫的生活,就要先努力奮斗才會獲得。
生活中也當然會有困苦、不愉快,但這只是一次對自己的處事的考驗罷了,不足掛心,總是記小事于一身的人,是總得不到快樂的,放下吧,放下就是幸福,放下就是快樂,懂得放棄的人也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想要做一個守望者,守望快樂和幸福,感受自己最美的生命。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六
這輩子不沾哲學!
這是讀過《守望的距離》后的第一感覺。
一個人要想熱愛生活并且能在其中藝術地活著,就別沾哲學。哲學并非藝術,這門學科太過于理性化。而浮生若夢,沉醉于生活,熱愛并享受它,比一切都重要,像哲學家一樣把人生放于解剖臺之上,費勁心機地分割歸類創(chuàng)造概念,最終得到的只是更深的迷惘。
所以,同樣是討論生命,比起周國平,我更喜歡史鐵生。
《守望的距離》讀過后,我感到的反而是更深的迷惘,再讀史鐵生,感到的卻是更多的釋然。
史鐵生一定也是研究過哲學的,然而,在經(jīng)過了“未知死焉知生”的求索后,他能夠自退一步,找回生活,笑看世界,而不是讓人生僵化在一個個永遠也說不明白的定義和概念中。
對于人生,這,才是最美的答案吧。
我想,對于后現(xiàn)代的精神危機,哲學也許無法解決,也無需解決。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像史鐵生一樣,笑著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正如史鐵生所說,只要你最關心的是目的而不是過程你無論怎樣都得落入絕境,只要你仍然不從目的轉向過程你就別想走出絕境。事實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過程,一個只想過程精彩的人是無法被剝奪的,因為死神也無法將一個精彩的過程變成不精彩的過程,因為壞運也無法阻止你創(chuàng)造一個精彩的過程,相反你也可以把死亡變成一個精彩的過程。
對啊,就這樣,立足于目的的絕境卻實現(xiàn)著,欣賞著,飽嘗著過程的精彩,你便把絕境送上了絕境。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快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有人說,史鐵生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是史鐵生解決了現(xiàn)代中國人的精神危機,我想,也許這是對的。
從今以后,像史鐵生一樣的活著,一起笑看。
守望的距離讀后感100字篇七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jīng)飛過?!?/p>
——題記。
《守望的距離》,給予我太多太多對人生的感悟。每每翻開這本書,再合上,這其中的過程仿佛經(jīng)過了人生悲歡的輪回,讓我受到心靈的洗禮,使我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人的一生,思緒萬千。有的人獲得了學業(yè)的成功,而尋找工作卻成為了他的負擔;找到滿意的工作,下一步他又為家庭擔憂……如此輾轉不斷,快樂便不留一絲影蹤。毋寧說,人生是僥幸落到我們手上的一件暫時的`禮物,我們遲早要把它交還。我們寧愿懷著從容閑適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讓過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們,使我們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于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在終極的意義上,人世間的成功和失敗,幸福和災難,都只是過眼煙云,彼此并無實質的區(qū)別。當我們這樣想時,我們和我們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個距離,反而和我們的真實人生貼得更緊了,這真實人生就是一種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體驗。
古往今來,盡管崎嶇坎坷的悲論如縷不絕,可是古人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更是令人頓生敬仰之情?!霸娤伞崩畎祝湃A橫溢,無奈仕途不順。有著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抱負,卻只能做一個伶人般的御用詩人,終于他扔棄“春風拂檻露華濃”帶來的皇上的青眼有加而憤然出京。從此,懷著一顆悲憤的心,遍訪名山大川,然而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般的灑脫。為了開心顏,怎能摧眉折腰?“詩圣”杜甫,同樣的偉大,同樣的懷才不遇,卻是不一樣的人生。他眼見“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悲涼,他心感“無定河邊骨”的慘烈,酒并不能換取最后的解脫,只有愁更愁。“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終于未及天命之年而病歿于漂泊的小舟中。
古人云:“知足常樂?!绷餍寝D瞬即逝,但我們期待流星許愿的實現(xiàn);曇花一現(xiàn),但我們享受短暫的那片氤氳。不管成功與否,我們不妨享受幸福,讓快樂順著風。讓快樂再飛一會兒,別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