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生參加高考有什么限制,很多小伙伴在高考失利,與自己的理想大學失之交臂的時候,都會選擇復讀,近幾年復讀的人數(shù)遞增,相信2021年參加高考的復讀生人數(shù)會只增不減。那么,2021年參加高考對復讀生有什么限制嗎?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
復讀生參加高考有什么限制
01
復讀生參加高考的限制是什么
1、高考復讀生和應屆生錄取分數(shù)沒有區(qū)別;復讀生報考院校選擇沒有任何限制,某些特殊學校對復讀生招生做了限制;可以選擇復讀學校,但是高考必須回戶籍所在地考試。
2、各省市的教育考試部門明確規(guī)定,高考復讀生在參加高考和錄取的過程中不得出現(xiàn)高考減分錄取的情況,對待高考復讀生的錄取政策要和普通的應屆畢業(yè)生一樣,在對待少數(shù)民族高考復讀生的政策上,同樣存在加分政策,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視高考復讀考生。
3、復讀生和準高三生在高考政策是一樣的,沒有地區(qū)限制,而且高考后和其他畢業(yè)生一樣,都是達到同樣的分數(shù)線來做錄取。
02
復讀生參加高考需要注意什么
1、調整心理,增強信心。復讀生雖然有了一次高考的經驗,但也存在再一次參加高考的心理壓力。因此提高心理素質,放下任何影響學習的思想包袱,信心百倍,全身心投入新的學習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個性化的復習方案。要在教師指導下,認真總結高中三年來的學習經驗和教訓,找準自己的長處和差距,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制定科學、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把這次高考暫時的失利變成人生新的起飛點。
3、防急躁,防浮躁。高考成績不理想是多種原因的綜合反映。改變這種狀況不會一蹴而就,必須從抓基礎知識開始,建立系統(tǒng)知識網(wǎng)絡,剖析重點,化解難點,深刻掌握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堅決克服“一看就懂,一答就錯,一看就煩,不求甚解”的浮躁情緒。
4、全方位提高應試能力。明確考綱,把握高考方向,注意高考信息,打破陳舊復習套路,加強復習針對性。把握各學科的知識點,注重解題的思想方法,總結歸類,加強限時訓練,強化時效性,規(guī)范性,全方位訓練思維能力,拓寬視野,提高學科綜合能力。
03
2021復讀生參加高考有什么限制?
小編查閱各個省份發(fā)布的公告,發(fā)現(xiàn)貴州、云南、四川和黑龍江四個省份發(fā)布公告,要求公辦高中不能招收復讀生,這就說明2021年在這三個省份的復讀生只能選擇私立高中或者復讀機構就讀。
除了老高考的四個省份對復讀生有限制外,2021年首次實行新高考政策的省份對當?shù)貜妥x生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限制。
1、選科受到限制
新高考省份的復讀生適應了3年的文理分科制度,并且在分科后文科學生沒有學習“物化生”,理科學生沒有學習“政史地”,讓他們按照新高考要求選科,也只能選擇“政史地”或“物化生”。
2、競爭壓力變大
新高考自由選科,那么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選擇的大部分都是自己擅長的科目,所以在復讀生選擇的“政史地”和“物化生”組合里,選擇這兩個組合的都是對這幾個科目有把握的考生,這樣復讀生在賦分制上就容易吃虧,可能會賦到比上一年高考更低的分數(shù)。
3、數(shù)學試卷難度增加
在新高考的情況下,數(shù)學試卷將不再采用文理分科,對于文科生的復讀生來說,數(shù)學試卷會比往年更難,需要新學的知識也會更多,一年內在競爭壓力變大的情況下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能力,這樣才能在新高考中不落下風。
總結:2021年復讀生參加高考受到的限制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有四個省份要求公辦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第二類是首次實行新高考政策的省份讓復讀生失去優(yōu)勢甚至處于一定的劣勢。
04
新高考復讀可以改科嗎?
很多高考失利的學子面臨新高考也有一個疑惑,新高考復讀可以改科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小編的建議是最好不要改科,原因有以下兩點:
1、學習新的科目時間不夠
試想一下,一個文科生學了三年的文科科目,現(xiàn)在新高考模式,不想選擇自己不擅長的地理,想換成物理,但前三年對物理的學習很少,跟已經學了兩年物理的考生有很大的差距。相當于用一年的時間去學習一個新科目,再去跟學了三年這個科目的考生競爭,這點學習時間是完全不夠的。
2、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復讀考生本身就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選擇復讀就是想考上理想的學校,但遇上了新高考政策,對于普通高考生來說復讀生是處于一定的劣勢的,如果這時再貿然改科,一旦學習新選的科目出現(xiàn)吃力的情況很容易帶來更大的壓力,更容易影響高考發(fā)揮。
雖然新高考復讀可以改科,但考生們還是要慎重選擇,如果不是對想選的科目特別有自信的話,建議還是選擇自己更為熟悉的科目。
以上是有關復讀生參加高考有什么限制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