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云臺山景區(qū)導游詞講解篇一
進入紅石峽內(nèi),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測試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樣就使峪內(nèi)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nèi)獨特的氣候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因此被稱為“溫盤峪”。
紅石峽全長近1300米,寬有3—10米,峪內(nèi)溪流清澈見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在兩側(cè)的丹崖長墻上,有一掛掛珠簾式的泉瀑,競相傾瀉,形成斷崖飛瀑景觀,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點綴,顯得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因此被人們稱為“盆景峽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譽。
從紅石峽出來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臺山景區(qū)最大的湖泊水體景觀。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在溝谷西側(cè)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yè)后隱退至此,因張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這子房湖東西寬200米,南北長4000米,湖面積800畝,水深呈階梯狀分布,北淺南深,最深出約100米。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游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xiàn)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陰一半晴一半,一邊金光閃爍,一邊碧綠透明。
夏季還能在湖面上體驗有水上法拉利之稱的水上快艇,別樣的刺激。
子房湖內(nèi)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于5.5億年前,還有專家認為是15億年前,體型小,扇徑僅10毫米左右,晶瑩透明,古稱 “桃花魚”,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
好了,朋友們,我們啟程繼續(xù)參觀游覽吧。
好,游客們,我們繼續(xù)向西前行,經(jīng)過了子房湖和漫水橋,映入大家眼簾的有一座山門,上寫“老潭溝”,三個大字,現(xiàn)在叫做泉瀑峽。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民間干旱之苦,不顧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棲身在這里的一個深水潭中,人稱“龍?zhí)丁保@道溝被稱為“龍?zhí)稖稀?,后有人為表示對龍的敬意,將“龍”字改為“老”字,就成了“老潭溝”?/p>
由于地質(zhì),歷史上這里曾發(fā)生過劇烈的斷裂構造,形成了東西走向的“u”形斷崖,因而這里出現(xiàn)了東西走向的溝谷景觀,還有又高又陡的崖墻地貌景觀,大家請看,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泉瀑峽(老潭溝)的盡頭,就是著名的云臺山天瀑,它落差達到314米,寬約5—7米,是亞洲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稱為“天瀑”,它也是云臺山景觀之最。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
潭瀑峽地處云臺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峽長1270米,峽谷東面,峭壁為聳,蒼巖橫臥;峽谷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爭奇斗艷。
峽谷內(nèi)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來概括最好不過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簾洞盡在眼前。更有唐王試劍石的歷史傳說,岸旁的云臺山地質(zhì)博物館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云臺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地貌演變和地質(zhì)特征,普及地質(zhì)遺跡保護和地質(zhì)科普知識。
茱萸峰是云臺山主峰,海拔1304米,這里是歷代文人墨客、僧侶修行的圣地。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處采藥煉丹,并留下藥王洞等痕跡。這里植被茂密、古樹參天,有千年名樹紅豆杉、五角楓樹、太行花森林覆蓋率高達93%,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唐代大詩人王維曾登臨此峰寫下“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千古絕句…
云臺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qū)峰峰如畫,巖巖皆景。踏千階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頂,北望太行山群峰,層巒疊嶂;南眺懷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于云臺山茱萸峰鳳凰嶺的云臺山玻璃棧道,總長400余米,寬約1.6米,在高達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棧道分為兩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懸于千米懸崖之上,與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國大峽谷的“天空之路”,上下臨空,視野開闊。哪怕在膽大的人也會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驚膽戰(zhàn)。整個人仿佛懸空而立,透過玻璃往下望去,不僅山間美景一覽無余,還有一種緊張刺激的快感。
萬善寺,坐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面,周圍青山環(huán)抱,風景秀麗,因寺內(nèi)供奉著一尊金佛,故又稱“金佛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zhèn)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現(xiàn)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為中國金剛法大師--釋???。寺內(nèi)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另外,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臺等諸多景觀。
云臺山景區(qū)導游詞講解篇二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河南旅游,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我是你們的導游小張,大家也可以叫我張導,一位性格穩(wěn)重的老大哥將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開車的李師傅了,此次云臺山風景區(qū)的旅行就由我們兩位為大家全程服務了,有需要的地方您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心盡力解決,您的滿意是我們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預祝本次旅途愉快順利,也希望大家能夠游的盡興,玩的開心。
接下來,我把咱們的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由鄭州出發(fā),跨黃河,直達焦作,進入修武縣,就到達我們的目的地---云臺山風景區(qū)了。
朋友們,此刻圍繞在我們四周的是鄭州市區(qū),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鄭州:鄭州古屬豫州,公元前1020xx年,周武王滅殷我后封此地為管國,東漢時此地成為管城,現(xiàn)在還有管城區(qū)的稱號,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鄭州的稱號,并沿用至今。1920xx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后,鄭州成為“二七名城”?,F(xiàn)在城中還保存有二七紀念塔,是鄭州的標志性建筑?,F(xiàn)在的鄭州引領著河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鄭州因發(fā)達的商貿(mào)素有““商城”之稱,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場攪動乾坤的“商戰(zhàn)”,不僅讓鄭州名揚四海,更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鄭州今日的輝煌也得益于四通發(fā)達的交通,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京廣,隴海鐵路線在此交匯,107,310國道,連霍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此交匯。
說話間,我們已跨過黃河,進入焦作境內(nèi),焦作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鄰黃河。地處我國南北交匯點,東西結合部,又是新歐亞大陸橋在中國境內(nèi)的中心地帶,具有承東啟西溝南通北的樞紐地位。
焦作是一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20xx年,焦作市進入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開始在全國叫響,焦作的自然風光秀美壯麗。太行山層巒疊嶂,母親河淵源流長,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氣,成就了焦作旅游之大勢。太行峽谷景觀盡顯雄險奇秀,黃河北岸風光充滿詩情畫意,太行山南麓在焦作境內(nèi)連綿百余公里,從東到西分布著大大小小1000多處景點,山水相依,雄中含秀,春賞山花、夏看山水、秋觀紅葉、冬覽冰掛,獨具峽谷景觀特色。以云臺山、青天河、神農(nóng)山、青龍峽、峰林峽五大景區(qū)組成的云臺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聞名遐邇。
焦作還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城市。焦作是三國時期軍事家司馬懿,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韓愈,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明代著名音律學家朱載堉,元代理學家許衡,竹林七賢中的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的故里。陰陽互補剛?cè)嵯酀年愂咸珮O拳發(fā)祥于這里,傳承至今,遠播海外,堪稱我國民族武術藝術的奇葩和世界瑰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應觀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觀”,蘊涵了中華五千年治河經(jīng)驗,是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博物館。
朋友們,云臺山風景區(qū)快到了,我來簡單介紹一下: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以北的12公里處,因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得名云臺山,云臺山風景區(qū)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擁有世界地質(zhì)公園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首批國家”5a級旅游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qū)等六個國家級稱號的風景名勝區(qū)。 我們今天將會看到精美清幽的溫盤峪,雄偉壯觀的老潭溝,小寨溝的飛瀑流泉,云臺大瀑布314米落差,堪稱華夏第一,令人嘆為觀止。
好了,朋友們,云臺山風景區(qū)到了。我們的游覽時間是四個小時,四個小后我們在車上準時集合,現(xiàn)在請大家?guī)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準備參觀游覽。
好了,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進入了紅石峽景區(qū),它是由于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遺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 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大家也許回想這里的巖石為什么是紅色的呢?這是因為巖石中鐵質(zhì)礦物的氧化,長年累月,崖壁就被染成了紅色,這樣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
進入峪內(nèi),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側(cè)是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樣就使峪內(nèi)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nèi)獨特的氣候特點,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峪內(nèi)卻涼爽宜人,在峪外天寒地凍之時,峪內(nèi)卻青草不枯,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也叫溫盤峪。
朋友們,我們繼續(xù)向前行,來到了子房湖, 在漢朝建國初,張良在幫助劉邦建立漢業(yè)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劉的毒害,再三懇求,告老還鄉(xiāng)而去。張良回到家鄉(xiāng)之后,仍然坐臥不安,覺得還不太保險,便偷偷地微服出行,隱居到了云臺山。因張良字子房,故此處的村莊叫子房村,湖叫“子房湖”。沿湖而行,可見對面山巒中有“達摩峰”。相傳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傳教,到達少林寺,面壁20xx年仍常有雜念涌入心頭,于是走出寺廟,要找一處絕妙的靜處修行。后來就來到去臺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巒上靜坐。此處人跡罕至,達摩高居山巔,終山嵐流云為伴,山靈一片凈化像山樣入定下來,不久即化仙而去,此處則留下了“達摩峰。
過了漫水橋,我們來到了泉瀑峽,大家請看,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猶如仙閣,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朋友們,一路歡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老潭溝的盡頭,俗話說:“游云臺,贊云臺,不到天瀑不算來”,這就是最著名的云臺天瀑,落差達314米,寬約5—7米,是亞洲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天瀑之高雄冠九州!“此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言定會涌上你的心頭。她盛水期間氣壯山河,淡水之時,儀態(tài)萬千,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精神振奮。
出了老潭溝不遠,有石橋橫架河谷,通往潭瀑峽,又叫小寨溝,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飛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觀,風光怡人,宛若秀麗江南,故得雅號“潭瀑川”。過了減肥石,又見金龍臥波,再往前行,眼前豁然開朗,浪花翻滾的丫字瀑布帶著清新和涼意向您撲面而來。
再往前走,就是清漪池,這里水淺而清澈,色彩艷麗,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但這里卻有魚,為了適應水清的環(huán)境,魚身逐漸變得透明,幾乎和水一樣了。
好了,朋友們,因時間關系,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了,謝謝各位的支持!
云臺山景區(qū)導游詞講解篇三
云臺山位于河南省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主峰是茱萸峰,海拔1304米,因為山勢突兀,好像一口大鍋,覆蓋在群峰之上,在古代被稱為“覆釜山”又因為它山勢高聳,森林茂密,山間常有云霧繚繞,因此又被稱為“云臺山”。從地理學的觀點看,云臺山在地形上是屬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稱“太行云臺山”。
云臺山自古就是豫北名山,現(xiàn)在已建成了云臺山風景區(qū),也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F(xiàn)在開放的主要景區(qū)有:溫盤峪、茱萸峰、老潭溝、小寨溝等。
好,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進入了溫盤峪景區(qū),它是由于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痕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我們要沿崖壁棧道進行游覽,所以大家在欣賞景色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
進入峪內(nèi),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測試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樣就使峪內(nèi)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nèi)獨特的氣候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因此被稱為“溫盤峪”。
溫盤峪全長近1公里,寬有3—10米,峪內(nèi)溪流清澈見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在兩側(cè)的丹崖長墻上,有一掛掛珠簾式的泉瀑,競相傾瀉,形成斷崖飛瀑景觀,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點綴,顯得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因此被人們稱為“盆景峽谷”。
好,游客們,我們繼續(xù)向西前行,經(jīng)過了子房湖和漫水橋,映入大家眼簾的有一座山門,上寫“老潭溝”三個大字。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民間干旱之苦,不顧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棲身在這里的一個深水潭中,人稱“龍?zhí)丁?,這道溝被稱為“龍?zhí)稖稀?,后有人為表示對龍的敬意,將“龍”字改為“老”字,就成了“老潭溝”?/p>
由于地質(zhì),歷史上這里曾發(fā)生過劇烈的斷裂構造,形成了東西走向的“u”形斷崖,因而這里出現(xiàn)了東西走向的溝谷景觀,還有又高又陡的崖墻地貌景觀,大家請看,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老潭溝的盡頭,就是著名的云臺山瀑布,它落差達到314米,寬約5—7米,是亞洲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稱為“天瀑”,它也是云臺山景觀之最。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
云臺山景區(qū)導游詞講解篇四
俗話說:天下名山神占多。茱萸峰有神仙洞72個,沿途我們所能夠看到的天然洞穴有藥王洞、紫虛洞、龍宮洞、靈官洞、玄武洞等。
藥王洞 好了,朋友們,這就是藥王洞。藥王洞口朝東南,寬11米,高10米,深30米。是隋唐時期醫(yī)圣孫思邈采藥煉丹之處。大家都知道,孫思邈是隋唐時期的名醫(yī),以醫(yī)德高尚流芳于世。唐太宗曾封他為藥王。他所著的《千金要方》等醫(yī)藥書典,不僅對我國的醫(yī)藥學界貢獻很大,而且很早便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對推動朝鮮、日本當?shù)蒯t(yī)學的發(fā)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藥王洞外原有奉祀藥王孫思邈的廟宇,洞內(nèi)有石像、碑記。洞頂有一天然石臼,棚傳曾是藥王制藥具。洞口南側(cè)有一棵高20多米的千年古樹紅豆杉。紅豆杉屬孑遺樹種,俗稱“活化石”。你看它枝葉繁茂,四季常青,有松柏傲寒氣度,孕云吟風,樹干粗壯,倆人才能合抱得過來。據(jù)傳為藥王孫思邈在云臺山救死扶傷時親手所栽。藥王孫思邈當年除了定居此洞采藥煉丹外,在山下還分設有游醫(yī)地點。他被封為藥王后,世人稱這些游醫(yī)地點為“行宮”;博愛縣鳳凰頂?shù)摹盎鹁嬗^”就是唐太宗李
世民在貞觀二年為褒獎孫思邈治病之功而下詔敕建的。
紫虛洞朋友們,這就是紫墟洞,它位于藥王洞的右首。這一帶幽洞眾多,西有黃龍洞、通天洞、盤龍洞,西北有青龍洞等。但以紫虛洞最負盛名,被尊稱為仙天圣純潔洞,紫虛洞又稱為:“魏夫人洞”。魏夫人,名華存,西晉河內(nèi)修武縣令劉幼彥之妻,為修武縣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第一夫人,她天資卓異,自幼好道,喜老莊,善書法,性樂神仙,著述《黃庭經(jīng)》,講養(yǎng)生之道。當時流傳甚廣,對后世影響很大。頗有醫(yī)學價值,為《道藏》傳世珍品。
龍宮洞大家清看,在藥王洞的左首還有一處洞穴,名叫龍宮洞。相傳,這里是龍王的洞府,也是舊時民問求雨之處。龍宮洞是個多神洞,洞連洞,洞套洞,洞中有洞,分內(nèi)洞和外洞:內(nèi)洞稱為龍宮洞,洞口狹窄,中有蟠龍。唐代著名人錢起曾游此洞,寫有“攀崖到無窗,入洞窮玉溜”的詩句,是將“蟠龍”作為鐘乳石一同加以描繪的。外洞系祭洞,天旱時祭祀龍王祈雨,平素則祭祀“三官”賜福、赦罪、解厄,故又稱“三官洞”。同時還叫“廚灶洞”,因古人登山多炊于此而得名。
大家看,藥王洞和龍宮洞之間這一帶,懸崖峭壁高聳,巖體裸露,秋菊掛壁,每當花開爛漫時,游人絡繹不絕,爭棚來此觀賞。菊花可人藥,《神農(nóng)本草當?shù)赝撂孛a(chǎn)“四大懷藥”中就有懷菊花這么一味藥材。秋菊可食用,戰(zhàn)國詩人屈原就曾寫下“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另外,秋菊還可供觀賞,因為菊花離沽秀逸,傲寒凌霜,千百年來,一商被喻為中華民族仙風傲骨的象征。云臺山歷來就有觀賞菊花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說不僅能避邪祛病,還能延年益壽。每年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登高時至十月十五日下元節(jié)祭神大會,云臺觀的道士便采來菊花置于洞口兩眼龍井內(nèi),供登高游山者和善男信女飲用。
永遠禁止賭博碑過龍宮洞,前行至山階云梯下,我們便可以看見清朝同治年問世人所立的一通“永遠禁止賭博碑”。傳說古代登頂朝圣的香客眾多,經(jīng)常有人夜宿北頂聚財賭博,傾家蕩產(chǎn)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故有好心人在此立下此碑,以戒賭風。大家看,碑文字體工楷、古樸,具有一定鑒賞價值。
朋友們,從此處再登上270級臺階,過天街、躡云橋、登云梯、入云門,便可一路登上茱萸峰頂了。來,我們加把勁,勝利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