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關于體育之研究寫作素材,2021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提及了毛澤東的《體育之研究》,體育納入作文的寫作當中,你有哪些關于體育的作文素材積累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于體育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寫作時使用,供大家參考。
國家要加強“體育”和“美育”,這些作文素材有備無患 名人名言
01.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朱維納利斯[古羅馬詩人]
02. 虛弱的身體,永遠培養(yǎng)不出有活力的靈魂和智慧。——盧梭[法國思想家]
03. 我生平喜歡步行,運動給我?guī)砹藷o窮的樂趣。——愛因斯坦
04.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蔡元培
05. 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毛澤東
06.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毛澤東
07.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譯文:人的修養(yǎng)開始于學詩,自立于學禮,完成于學樂。)
08.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樂是上帝的聲音。——蘇格拉底
09. 假使你有兩塊面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柏拉圖
10.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圖
11. 一個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源于知識的灌輸,而在于感情的陶養(yǎng)。這種陶養(yǎng)就在于美育。——蔡元培
12. 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張世英[當代哲學家]
13. 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李政道[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4.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吳冠中[當代畫家]
15. 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木心
精彩語段
01. 體育不僅是健兒們在賽場上為國爭光,也是平常日子的一份“標配”。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改變從每個人做起,受益的將是中華民族的未來。
02. 許多人對體育的理解還停留在“強身健體少生病”的階段,僅把體育當作智育的輔助,這樣的看法無疑落了下乘。在真正的教育者眼里,體育不僅能壯筋骨,還能調感情、強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03. 倫敦奧運會的一個主題叫“激勵一代人”,其奧組委這樣闡述這一主題:首先,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在規(guī)則的約束下去贏;然后,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并且有尊嚴地輸。
04. 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yǎng),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
05. 沒有美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從細處說,美育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追求美,讓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從大處說,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06. 宮室可以避風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與彩繪?器具可以應用就好了,何以要圖案?語言可以達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調的詩歌?由此可以證明美的作用是超越實用范圍的。
07. 美育絕不是“無用”,而有實實在在的“大用”。物理學家錢學森愛好音樂、書畫,園林學家、古建筑學家陳從周熱愛文學,水稻專家袁隆平喜歡小提琴,他們在享受美的同時創(chuàng)造美,以杰出的綜合素養(yǎng)在各自領域斬獲殊榮。
08. 我們只有堅持“智育與美育并舉”,“科學與藝術并重”,讓學校充溢良好的科學與藝術氛圍時,才能培養(yǎng)出情感豐富、綜合素質高、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富有想象力、更美好的生存方式和空間。
09. 現(xiàn)在很多人窮,窮的不是物質,也不是文化,而是審美。沒有恰當?shù)膶徝?,生活將變得粗俗不堪,無聊至極。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后,伴隨的是無趣的人生和創(chuàng)造力的枯萎。
人物事例
01. 毛澤東: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1917年,毛澤東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這振聾發(fā)聵的呼喊,是對民族的警醒,是對每一個同胞的激勵。不僅是寫文章呼吁,毛澤東本人也身體力行,堅持鍛煉。他一生酷愛運動,尤其是游泳,主席一生17次暢游長江,81歲時還在長沙游泳,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終身體育”的理念。
02. 愛因斯坦:運動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一生熱愛體育鍛煉,爬山、騎車、賽艇、散步都是他喜歡的項目。有一次,他去比利時訪問,當火車進站后,迎接他的人卻看不到愛因斯坦的影子。原來,愛因斯坦避開了那些列隊歡迎的人,一路步行來到王宮。他笑著對王后解釋:“我平生喜歡步行,運動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03. 愛因斯坦與小提琴
愛因斯坦的母親是位優(yōu)秀的鋼琴師,小愛因斯坦6歲時,母親就讓他學習拉小提琴。因為從小的教育和熏陶,音樂成為了愛因斯坦一生的摯愛。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拉小提琴是愛因斯坦主要的休閑方式,而且,這也是他的靈感來源。他的助手霍夫曼說:“愛因斯坦的研究方法,雖然以淵博的物理學為基礎,但在本質上,是美學的、直覺的。”因為在科學研究中發(fā)揮了藝術家的想象力,愛因斯坦具有了驚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
04. 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蔡元培當北大校長的第一年,就發(fā)起成立了“北京大學體育會”,在辦學經費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學校仍然想方設法購置了許多體育器材和設備,甚至還新建了游泳池和溜冰場。蔡元培始終相信一個道理,“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體育不僅是為了鍛煉身體,它還是健全人格的基礎所在。
05.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是中國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說”聞名于世。蔡元培在北京大學親自開設、講授的一門課程就是“美育”。他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他把美育的意義總結得簡單明了:“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
06. 錢學森:藝術修養(yǎng)很重要
錢學森5歲時就開始學習繪畫和音樂,在上海交大讀書時,他是校樂隊的主力圓號手。新中國成立之初,錢學森急于回國效力,因而被美國政府軟禁五年,這期間,是貝多芬、莫扎特的交響樂,激勵著他進行積極的抗爭。音樂不僅支撐了錢學森的精神,還給他帶來了創(chuàng)新的靈感。錢學森后來說過,“藝術修養(yǎng)對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開拓了科學的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當時搞火箭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藝術家們交流中產生的。”
07. 李政道:科學和藝術就像硬幣的兩面
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對中國畫有很深的造詣,他的國畫作品筆墨灑脫、色彩絢麗,令人賞心悅目。談起科學和藝術的關系,李政道說,“當科研思路受阻時,某些藝術美感的啟示,能使你茅塞頓開。”“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08. 羅素:數(shù)學包含著無上的美
伯特蘭·羅素是英國劍橋大學的數(shù)學教授,他寫的《數(shù)學原理》是學界的經典名著。令人折服的是,羅素還是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羅素可謂是打通了科學和藝術的天才人物。羅素認為科學與美息息相關,他說:“數(shù)學包含的不僅是真理,也有無上的美,一種冷峭而嚴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塑。”
09. 開普勒:感謝上帝,讓我看到了美
科學不但求真也求美,科學家像藝術家一樣追求美,是科學取得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原因之一。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是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fā)現(xiàn)者。當他發(fā)現(xiàn)行星運行的軌道并非哥白尼所說的圓形,而是橢圓形,并最終確定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時,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感謝上帝,讓我看到了美!”
10. 木心:我白天是奴隸,晚上是王子
十年動亂期間,木心因言獲罪,被關進積水的防空洞,三根手指慘遭折斷,但他從未說過半句怨言,只留下一句:“我白天是奴隸,晚上是王子。”白天,他清洗下水道、打掃廁所,從事著最為骯臟卑下的勞作;夜間,他手繪鋼琴的黑白琴鍵,無聲地“彈奏”莫扎特與巴赫。他沒有選擇以死殉道,原因是“我不能辜負藝術對我的教養(yǎng)。”是藝術之美幫木心挺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去年寫勞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2021高考作文關于體育之研究寫作素材的全部內容了,供大家參考。閱讀更多優(yōu)秀作文,請持續(xù)關注可圈可點。
【2021高考作文關于體育之研究寫作素材】相關推薦文章:
高考作文經典寫作素材(2則)
2021高考寫作素材(最新2則)
傳統(tǒng)文化和新時代話題作文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