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怎么做好一名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時代是發(fā)展的,教育是變化的,思想是流動的。一成不變的教育和布寺變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活力的。根據(jù)時代的特點不斷調整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發(fā)展我們的觀點,我們才能真正成為教育變革的主動著。
現(xiàn)在,新型教師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是市場經(jīng)濟對教育的制約與沖擊。只要看看本書各章節(jié)的標題——“為學生做教師”、“為家長做教師”、“為學校做教師”、“為國家做教師”、“為生命做教師”,我們就能看到一種態(tài)度:教師無可避免地要融入市場經(jīng)濟,但又時刻不忘生命與國家的需要。
雖然作者也沒有解決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教育本身或者說書中“各種需要”之間的悖論所帶來的困惑,但給身處各種困境中的教師指出了一種思考方向。更為重要的是,放眼社會、不忘責任、積極思考才是現(xiàn)代教師應有的人生姿態(tài)。
因為“任何好思的教育者,都能夠成為一位大眾的教育哲學家。這樣的教育者,也許不能名垂青史,但他一定是他自己教育實踐的真正主人,一定是他自己時代中深刻的教育者”。
結合這一學期的教學情況,第一章“為學生做教師”給我的感觸是最深刻的。本書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本質是為學生發(fā)展服務。教育本來就是謀求幸福之學、引領高尚之學。
因此,學校本來就應該是“首善之區(qū)”,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在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過程中教會孩子為別人服務。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對許多細節(jié)進行反思,需要轉換我們慣有的思維方式。比如說,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時,我們不能理解為學生偷懶,不用心,而應該理解為教室布置的作業(yè)不合適或者工作沒有到位。
實際上也確實有學生是偷懶或者不用心,但是如果我們這樣來理解,把問題歸因于教師,教師就要不斷地了解學生、鼓勵學生、喚醒學生、幫助學生,這樣的愛,學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這樣的教育過程才更具有德育性,更有品位。與此同時,教師才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教師才能獲得真正的專業(yè)幸福。
在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生氣勃勃、充滿朝氣,一有機會就會興奮得手舞足蹈、大聲嚷嚷,并且相互“傳染”,這時,有的老師會表揚一些較好的,然后批評甚至訓斥一兩個“鬧”的最兇的,像我就會說“請大家安靜下來”;
或板著臉不說話。然而,過不了多久時間他們就會忘記教師的“教育”,逮到機會又“故態(tài)復萌”,教師只好又以類似的手段恢復秩序。
但是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換一種思考方式,認為這是學生精力十分充沛,并且把學生的這種“生命活力”引導到學習中來而不是要求、批評、威脅等。
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不是選擇滿足教師的需要而是選擇滿足學生需要的教學。這時,教師就會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從而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對于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篇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課堂氛圍,讓學生覺得上課就好像在做游戲一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本領。
從而,通過這一過程,使教師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獲得真正的專業(yè)幸福。
學生是活的精靈,他們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同,他人的尊重,作為與學生的生活最接近的教師,我們要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感受、需要,并且要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這有助于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這同樣需要教師轉換自己的觀念,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轉換思維,努力做一位讓人滿意的教師。
怎么做好一名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對于我為什么當老師這個問題,曾經(jīng)我也在腦海里多次思索,但是至今卻沒有得到自己能夠信服的答案。
《我們?yōu)槭裁串斃蠋煛芬粫?,對剛剛入行教師行列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收錄?0幾位資深教師的教書實戰(zhàn)感言,讓我在進入教師角色前,事先品味以后工作中可能產生共鳴的圣餐,了解了當老師的酸甜苦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第二部分,它詳細列舉5位老師的故事,它深入的描繪這些老師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志向。其實,從這些教師實例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就像自己的一面鏡子,只不過這面鏡子它比較神奇,可以讓我們看到過去的自己,現(xiàn)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偠灾@本書讓我受益良多。
通過這本書的學習,使我明白做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并不樂觀的政治背景下等一切不利外界條件下,還是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始終牢記教師教書的重要性,要成為對所以學生都有影響的老師,明白做一個對學生有有影響老師具備的職責,包括,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不放棄一個學生,始終要明確一個理念,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難教的學生;遇到困難的要堅忍等等。
只有愛崗的人,才能敬崗,作為一名好的教師,更應具有愛崗敬業(yè)的精神。這本書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些好教師的實例,我看到了教育事業(yè)藝術魅力,認識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神圣職責,以及這個行業(yè)的價值所在。這為我以后工作,堅定了更鞏固的心理基礎,以便更好的工作。
我現(xiàn)在是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馬上就要到崗位中來,我將親身體會到在學校教學中的酸甜苦辣, 不過我會堅信自己的選擇,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會像吳校長說的去做,既來之,則安之,踏踏實實的把工作做好。用真情來教書,始終本著先育人再育學,先學做人,再學技藝的理念。
做為一名旅游專業(yè)老師,我的人生格言是,與學生一起暢游書中海洋,共同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是我一定會努力去克服它。學海無涯苦做舟,我將上下而求索。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好好學習,做一名合格的實中教師。
看了,《我為什么做老師》這本書以后,我一直在反思,有了一定的啟發(fā),其實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班級課堂氣氛不高的情況下,再追究學生調皮,鬧騰的責任的時候,或許也要多一點考慮追究教師。我們教師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授課不夠投入,激情度不高。
教學方式是不是換換口味。與學生進行多的交流,適時了解他們的心聲,讓師生互動再默契點。老師上課不容易,上好課不容易,當個好老師更是難上加難,我會為此不斷努力,做一名好老師。
怎么做好一名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為什么做教師》這不僅僅是我假期閱讀書目的名字,也是我常常思考的問題,究竟是為了畢業(yè)之后求得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然后此生得以安逸的生活,還是因為當初選擇了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習了這方面的理論,就應該感受一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意義,亦或是因為受親人朋友,周遭一切的影響,最終選擇了教師這門職業(yè)……
在羅列了多種理由后,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種種緣由中充斥著對生活和社會的各種無奈,并且被動得違心,唯獨沒有列出“喜歡”、“熱愛”這樣的字眼,我想現(xiàn)如今,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無論在從事著什么工作,或許都和我是一樣的境遇,矛盾、毫無頭緒并順水推舟地走下去。
這算是逆來順受嗎?不!生活并沒有給我們狂風驟雨般的磨難,我并沒有因為太多無奈的緣由而疲憊的工作,恰恰相反,我每天沉浸在教育教學的殿堂中不能自拔,我每天與學生們相處,處理班級大事小情,忙得不亦樂乎,每個假期都會因為想念學生想念課堂而期待工作的日子,教師工作清貧辛苦,在反復思慮中雖不曾羅列喜歡和熱愛的緣由,但我卻真真切切地樂在其中,并樂此不疲。
以此看來,關于為什么做教師的思考著實有些矛盾,那么就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我們到底為什么做教師?
其實,關于為什么做教師這個問題的答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碰巧”,有太多人喜歡用這種腔調說話做事,貌似簡單地修飾就可以掩蓋自己的內心,并將所處現(xiàn)境毫無征兆地完全推給了命運。我認為這樣的想法多少對自己有些不負責任,也對教師這樣神圣的職業(yè)不負責任。
可在我們教師隊伍中又不乏有這樣想法的人,于是“碰巧”就成了命中注定,“碰巧”就成了引航的風向標,碰巧做了教師,碰巧教了學生,就碰巧在這樣的崗位上持續(xù)了十幾年或幾十年,用原有力量去完成該完成的工作,只是完成,只是服從,卻沒有動力,沒有創(chuàng)新。
想想我們所教育的孩子,你生命中無意的一個“碰巧”,或許就成為孩子們無盡的未來,這樣看來,又有什么資格碰巧呢?所以,要么不成為育人的人,若冠冕堂皇的成為了也不要不負責任的循著碰巧的心氣去為人師者。
在教師隊伍中,也默默存在這樣一個大集合,這些教師有意無意地從若干年前就把自己劃到教師的領域。
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生長在一個教師家庭中,加之十幾年的學生生涯,深受教育感染,以及家人耳濡目染,思想熏陶,最終也順利成章地成為教師;另一種則是理性而又現(xiàn)實的選擇,當今社會,就業(yè)困難是大多數(shù)年輕人面臨的實際問題,所以,從高考前開始,我們就要從漫長的學生夢中驚醒,理性地思考我們將來的就業(yè)之路,高三以前我們對大學、未來都充滿了美好又不切實際的幻想,直到我們知道分數(shù),匆忙地坐下來在厚重的報考書中選專業(yè)的時候,我們才漸漸懂得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翻來覆去,不是在看自己的分數(shù)夠不夠,就是在思考這個專業(yè)畢業(yè)以后好不好就業(yè),最終,無論是大學和專業(yè),還是工作的落實,我們的選擇都無關喜好,更無關夢想,于是在這個大集合中又出現(xiàn)了由于專業(yè)對口而去當教師的教師。
看來理所應當也可以算是一個充分的理由,與前者相較,失去了命運的依托,更加主觀一些,但教師明明是一種愛的事業(yè),僅僅有主觀的意愿,僅僅因為世俗和生存而揚言為之奮斗,沒有愛的輔佐,是不是缺點什么呢!教育,不做則已,作則做得問心無愧才對得起該對得起的一切才行。
這一類教師,要么內心對教育事業(yè)、對祖國的花朵充滿著期望,要么想通過教師這個小事業(yè)改變大世界,或者說通過自己的力量扭轉不適當?shù)慕逃F(xiàn)狀。
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算是“憂國憂民”的一種表現(xiàn),我想這樣的教師才是心中有愛的教師,他們真正思考的是教育能給人類帶來的種種,以及如何能讓教育滋養(yǎng)于人類又服務與人類。
或者我們可以說得再平凡一點,有的人就是喜歡教書,就是喜歡把自己所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告訴孩子們,就是享受那種傳授知識的成就感,但我們不能把這種主觀意向完全劃歸到“他(她)愿意”的領域,我們何不把這種行為說成是,這樣的教師他(她)甘愿做這樣平凡的事業(yè),育人育己,夢想如此,那么工作的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我想,這樣的教師才配得上引領學生的職務。
我為什么做教師,這樣的思考也作為一個我進行自我反思的過程,讓我回顧自己怎樣成為一名教師,我怎樣教書,最終教書賦予了我怎樣的能力與歷程。
最后,我想用書中的一些話來解釋我做教師的緣由:我做教師是因為我相信我?guī)椭撕⒆觽?,讓他們喜歡來學校上學,喜歡學習,并且樂于面對風險和挑戰(zhàn);我喜歡教師那種步調,那種挑戰(zhàn),那種回報,那些孩子,那些同事,還有我所教的科目,在我一生中的這個時刻,我已經(jīng)想不到我還可以做別的什么。
教師是一份相當吸引人的職業(yè);總的來說,我已經(jīng)總結出愛是一切的中心,特別是我為什么要選擇教書,也是因為愛,正是愛給了我教育的動力,也正是愛才讓我能夠有資格談論教育的種種,雖不是與生俱來的能量,但卻是我如今正在實現(xiàn)著的夢想,這就是我為什么做教師!
怎么做好一名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暑假里,校長為我們大家準備了《為什么做教師》一書;在假期里看了這本書,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F(xiàn)在我試著先把讀后感寫下,要求是“3r”標準,一是認同的觀點;二是聯(lián)系實際工作;三是重構。
教書是最有挑戰(zhàn)性,同時也是回報率最高的職業(yè)。一年之內就可以看到回報:孩子們在認知、行為和社會性方面都進步了不少,有時這樣的進步是逐步的,有時這樣的進步是巨大的,他們在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都讓我覺得是很大的回報。
教書是歡樂、悲哀、快慰和無助的結合體,但它也是一項有著明確目標的任務:改變我的學生,也改變我自己。我教書是因為教書這個行為本身能夠觸及我精神和靈魂的很多方面,使我一直保持內省并不斷推動我的某種意識的醒悟。
教書是一種革命性的舉動,它能夠決定一個年輕人是否有機會過上好日子,它會有終身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他就可能去讀大學,找到好的工作,然后過上好日子。推動兒童教育意味著去鼓動年輕的一代,他們既可能會變成教育和社會忽視的犧牲品,也有可能會促進他們各自所居住社區(qū)的經(jīng)濟和社會的穩(wěn)定。
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備課、上課、組織學生參加課余活動、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
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
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我要樹立平等、和諧的師生觀,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允許學生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能大膽提出質疑。我想只要是出于彼此尊重、走和諧的氛圍中,課堂活躍一點,學習的效果會更好,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
不要把自己的尊嚴放在第一位,不要認為自己就是長官、皇帝,要放下教師的架子,真正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扮演引導者、幫助者,而不是順導者。
我們反思和改進的,我們要在課堂上就要讓學生知識什么是平等、民主,如何建立民主的組織,什么叫尊重,什么叫真正的自由等等,因為只有在得到尊重、自由、平等、和諧的氛圍中,人們的才能才能發(fā)揮到極致。
我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推動著自己努力地工作,不記個人得失,甘于奉獻,樂心思教。難以想象,一個沒有責任心教師能把教學工作做好。
沒有責任心,工作態(tài)度散漫,對學生成長不關心,對學校,對社會,對待遇等等,心有怨言的;自然無心思教。有了高度的責任心,必然能激起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負責任。
我要熱愛學生,嚴愛有加,對我來講,愛人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要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悔乎?”在他看來,教師只有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才能不知疲倦地全力教誨學生。熱愛學生,就是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平等待人,寬厚仁慈。
要把學生當成伙伴和朋友,以智慧、包容、理解的心情對待。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或許就是這個道理罷了。
當然,熱愛學生,決不是降低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王夫之說過:“教人必須有嚴格的要求,學習必須向高處努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
我校的學生的文化成績不是很好,在初中里是“差生”。對“差生”的教育工作是我們的重點,我要對他們更加關心,“差生”的接受能力要比正常同齡學生的接受能力差,難于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從而產生自卑心,自暴自棄。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有一個全面可行的計劃,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而且不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朽木不可雕也”之類打擊“差生”的積極性,傷害他們自尊心的話,要細心、耐心、用心的教育。
實際上,每個“差生”也和正常同學一樣,也希望有人關心他,愛護他,體貼他,也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護、幫助和鼓勵。我作為老師,對每個學生都必須付出真摯的愛心,設身處地的為“差生”著想,只有這樣才能為學校、社會作出我應有的貢獻。
怎么做好一名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最近拜讀了張康橋教師的《為什么做教師》這本書,從書中找到了我一直在思索的許多問題的答案。
這本書以張老師個人的經(jīng)歷和思考為線索,提出了要“為學生做教師”、“為家長做教師”、“為學校做教師”、“為國家做教師”、“為生命做教師”,即做“學生喜愛、家長滿意、同行認可、國家需要、自己滿足”的教師,——做人民(當然也包括自己)滿意的教師。
教育的真義是使人幸福。教師也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就教師個體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學活動占據(jù)了核心部分,如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尋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整個人生的幸福又在何處?做個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教師,既是教育事業(yè)的必需,也是教師個體生命的必需。
我們還可以設身處地想一想,我們愿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給怎樣的教師呢?是交給對生活充滿熱情、充滿希望,樂觀的老師,還是交給那些對生活充滿抱怨、充滿煩惱,整日不開心的教師?我們愿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給什么樣的教師,我們就應該去做什么樣的教師。相信快樂的教師也能帶給學生快樂。
我們可以嘗試著去做一個會享受的教師。把工作當作享受,熱情地投入工作,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慰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把學生的成長作為自己的快樂,看著學生一天天成長變化,感受到這是自己辛勤勞動的最好回報,透過學生的成長,看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這應該是教師職業(yè)信念的重要支撐。我們能感受到這樣一個世界嗎:孩子那燦爛天真的笑臉是天底下最美麗迷人的圖畫,教室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是世界上最美妙動聽的音樂,校園是最純美圣潔的凈土……
我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師可以親歷創(chuàng)造的過程,追求真實健康的成長,主張“成事”“成人”,并在創(chuàng)造中提高總結。這么多優(yōu)秀教師的現(xiàn)身說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師的責任和作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的任務。
我有幸成為一名新課程下的教師,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師、學生發(fā)展的需求,社會的未來需求,它引領師生、學校對教育的認識,明確的是個人、學校的使命,學得多才更感覺到學習的必要。
用美國本杰明.拉什的話說: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領略到希望的曙光,還能有幸發(fā)現(xiàn)生命的立體的詩篇。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這詩篇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標點。
你可能沒有成為一個美麗的詞,一個引人注目的句子,一個驚嘆號,但你依然是這生命的立體詩篇中的一個音節(jié)、一個停頓、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這足以使你放棄前嫌,萌生為人類孕育新的歌聲的興致,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詩意。所以,我愿意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去實現(xiàn)我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