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秶覙s光》是以致敬英雄為主題的大型紀錄片,弘揚崇敬英雄、學習英雄的社會正氣,讓英雄精神薪火傳承。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1
或許是這個民族仰望得太久,或許是這方熱土積蓄得太深,一支燭火,一支秉承勞苦大眾翻身求解放熱望的燭火,一支急待結(jié)束積貧積弱重振華夏雄風的燭火終于點燃了!
這支燭火是一個政黨的靈魂。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舉行,會議的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從那時起,這艘紅色游船上就點燃了照亮中國歷史漫漫長夜的一支燭火。
在接近一個世紀的奮斗歷史上,中國共產(chǎn)黨高舉著這支燭火,過激流、越險灘,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平常人難以戰(zhàn)勝的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平常人不敢想象的勝利。
縱觀99年風雨歷程,黨與人民休戚與共、息息相通。歲月不能忘記,黨的“八七”會議,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而土地革命的決策,竟在一夜間喚醒了億萬農(nóng)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被冠以“人民子弟兵”的稱號,從此這支軍隊就所向披靡;延安時期,毛澤東在窯洞里領導了著名的延安整風,當他知道整風運動出現(xiàn)偏差、有人被傷害時,就到黨校禮堂作報告,說“今天我是特意來向大家檢討錯誤的,向大家賠個禮。”并恭恭敬敬地把手舉到帽檐下。領袖跟人民是這樣親近的關系,那么,還有什么樣的力量能夠阻擋我們事業(yè)的成功呢?
1942年,華僑領袖陳嘉庚訪問延安。他剛在重慶吃過八百元一桌的宴席,這時卻在毛澤東的窯洞里吃兩毛錢的客飯,但他回去后寫文章說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他看到邊區(qū)的興旺,想到以后的中國,問毛澤東:一個政權(quán)怎樣才能永葆活力,怎樣才能走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毛澤東說,辦法就是講民主,就是讓人民來監(jiān)督。“七大”前后很多人主張?zhí)崦珴蓶|思想,他堅決不同意。他說:“這不是我個人的思想,是千百萬先烈用鮮血寫出來的,是黨和人民的智慧。”
如果我們把人民比作大地,那么一個政黨與人民似乎存在一種供給的關系。只要大地巋然不動,這個政黨就力量無窮!古希臘神話里有一則故事:有一個英雄叫做安泰,他是一個大力神。然而他的力量卻是來源于大地。只要安泰腳不離開大地就天下無敵,任何人都休想戰(zhàn)勝他。而在一次搏斗中他的敵人知道了他力量的源泉,就先設法使他脫離地面,然后輕而易舉地擊敗了他。斯大林曾用這故事來比喻黨與人民的關系,延安時期是我們黨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最緊密的時期,因而,我們盡管面臨著十分險惡的局面,卻仍然捷報頻傳,歌聲陣陣……
新時期以來,這支燭火又重新照耀!一時間,春風解凍,百廢待興,一旦形成黨和人民的水溶交融,我們的未來就在希望的田野上!
既然有大潮奔涌,就難免泥沙俱下。在改革的進程中,這支燭火也曾被幾度遮蔽,腐敗的陰霾就此彌漫開來。以權(quán)謀私、權(quán)錢交易就是潑灑在這支燭火上的冰涼的冷水!然而,這支燭火是在為民的熱能上燃燒的,這是一支無法撲滅的永恒的活火。其燭照里程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再到科學發(fā)展觀,又從科學發(fā)展觀燃燒成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后便有“中國夢”、“兩個一百年”、“三嚴三實”、“四個全面”、“五大發(fā)展理念”等集束火把!
讓我們在這些火把的光輝照耀下,奮勇前行!
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2
中華文化中推崇的英雄形象,是仁義厚德的化身,具有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為了集體、民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我。無論是“愚公移山”的堅持還是“精衛(wèi)填海”的執(zhí)著,無論是“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岳飛,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英雄”二字所寄托的理想,是中華文化中最深沉的追求、最光輝的形象。
正是英雄們將這一代表民族精神的火炬代代相傳,中華民族才能夠歷經(jīng)磨難而巍然屹立。
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以來,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英勇獻身。他們用身軀擋住炮火,拯救同胞于血與火之中。新中國成立70年的輝煌成就,離不開英雄的奮斗與奉獻。銘記他們的英名、學習他們的精神,就是在守護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對“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深懷敬意。他用“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的詩句,來表達追思與期望。
2017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連隊勉勵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要成為革命軍人的座右銘。”
2018年9月30日,在會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時,習近平總書記贊譽他們“危難時方顯英雄本色”。他說,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需要千千萬萬個英雄群體、英雄人物。
在對老英雄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批示中,習近平總書記稱贊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wèi)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
為中國“天眼”望穿蒼穹而燃盡生命的科學家南仁東;數(shù)十年堅守羅布泊、參與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直至生命最后時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為保住戰(zhàn)機錯過最佳跳傘時間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這些英雄的名字。他們是追夢人的優(yōu)秀代表,他們的奮斗是一代代中國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縮影,他們是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魯迅先生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仰望脊梁、紀念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學習英雄精神,傳承先烈遺志。
在對黃大年、廖俊波、鄒碧華、李保國、王繼才等先進人物作出的重要批示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了“奉獻”二字,號召廣大共產(chǎn)黨員學習他們夙夜在公、甘于奉獻的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為理想信念、為國家利益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繼的中華兒女身上,無不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價值追求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英雄,是引人向前、催人奮斗的燈塔,英雄傳遞下來的火炬,必將照亮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3
這兩天,在楊根思烈士陵園,央視國家記憶攝制組《國家榮光》系列節(jié)目再次聚焦楊根思,將楊根思的英勇事跡和他的精神傳承拍攝成片,向全國觀眾進行展示。
6月11日上午,楊根思烈士陵園的義務講解員,原楊根思連連長翁海林來到楊根思烈士陵園,給根思小學楊根思班的學生再次講解楊根思的事跡,央視國家記憶攝制組全程跟蹤拍攝。
據(jù)了解,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于2019年推出大型4K紀錄片《國家榮光》(第一季),共20集,每集30分鐘。該片將通過全新的視角、詳實的史料和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講述中國近代以來無數(shù)英烈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而奮斗、獻身的感人故事?!秶覙s光》以“致敬英雄”為核心主題,通過20位代表性人物(或群體)的真實故事,頌揚英烈對國家富強民族昌盛、人民幸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營造致敬英烈、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
《國家榮光》節(jié)目編導吳迪說,把英雄的力量去宣揚給更多的人,去讓更多的百姓了解英雄,讓跟多的人了解楊根思,這就是這次來的目的。楊根思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級戰(zhàn)斗英雄,我們來到家鄉(xiāng),感受到了家鄉(xiāng)人民對英雄的懷念,也感受到了英雄精神在家鄉(xiāng)人民心中的分量。
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4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2020年清明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huán)球節(jié)目中心特別推出以“致敬英雄”為主題的大型紀錄片《國家榮光》(第一季),弘揚崇敬英雄、學習英雄的社會正氣,讓英雄精神薪火傳承。
《國家榮光》(第一季)將推出20位英雄人物,其中有中共派往共產(chǎn)國際的第一位使者張?zhí)?、斷腸明志的紅軍師長陳樹湘、《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原型李白、飛機失事時用身體保護實驗數(shù)據(jù)的“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以及“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等人,他們是中國自近代以來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作出貢獻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是民族的英雄,國家的榮光。
為了鮮活立體地塑造人物,節(jié)目組走訪國內(nèi)26個省市自治區(qū),前往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挖掘最新披露的檔案資料,采訪逾百位專家學者和親歷者,以史實為基,超越人們熟知的故事深挖內(nèi)情、解析疑團,不僅講述事跡,更著力探尋英雄行為的動因和人物的成長軌跡,彰顯偉大寓于平凡的人性之光。
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5
近日,中央電視臺國家記憶攝制組再次來到楊根思烈士陵園,將楊根思的英勇事跡和他的精神傳承拍攝成片,納入《國家榮光》系列節(jié)目,向全國觀眾展示。
去年,中央電視臺欄目組就曾走進楊根思烈士陵園,實景拍攝特級戰(zhàn)斗英雄楊根思及“三個不相信精神”。
此次制作《國家榮光》節(jié)目,以“致敬英雄”為核心主題,通過拍攝楊根思等20位代表性人物(或群體)的真實故事,頌揚英烈對國家富強、民族昌盛、人民幸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營造致敬英烈、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
在泰期間,攝制組從楊根思烈士陵園義務講解員、原楊根思連連長翁海林給根思小學楊根思班的學生講解楊根思事跡切入,通過全新的視角、詳實的史料和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講述楊根思為國家、為民族而奮斗、獻身的感人故事。
據(jù)了解,《國家榮光》(第一季)將于今年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推出,共20集,每集30分鐘。
節(jié)目編導吳迪說:
“把英雄的事跡宣傳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百姓了解英雄,讓更多的人了解楊根思,是我們這次來的目的。楊根思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級戰(zhàn)斗英雄,我們來到他的家鄉(xiāng),感受到了家鄉(xiāng)人民對英雄的懷念,也感受到了英雄精神在家鄉(xiāng)人民心中的分量。”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全部內(nèi)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zhì)文章,更多內(nèi)容請各位同學持續(xù)關注可圈可點。
【最新國家榮光心得體會范文 紀錄片國家榮光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2021《國家榮光》觀后感1000字 央視《國家榮光》個人觀后感
2021最新大學生國家助學金申請書10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