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一
故事的概況講的是由于要來投奔梁山的時遷被祝家莊抓了去,石修楊雄來梁山求救,而梁山又因急于籌糧,知道祝家莊十分富足,所以盡管也知道攻打祝家莊困難很大,宋江還是決定要去攻打。
第一次攻打,宋江為分化祝家莊、李家莊和扈家莊的三莊聯(lián)盟,派杜興去游說家莊莊主李應,又恰巧李應被祝莊主的兒子祝彪射了一箭。使三莊聯(lián)盟就變成了兩莊聯(lián)盟。由于宋江事先對祝家莊復雜的地形沒有勘察好,就貿(mào)然攻擊,使一打祝家莊以宋江損兵折將而告敗。
二打祝家莊時,由于祝家莊及時得到扈家莊的支援,所以依然以失敗而告終。祝家莊的欒廷玉抓了秦明和鄧飛,扈家莊的扈三娘抓住了王英,就連宋江自己也差點被捉。好在武功高強的林沖力擒了扈家莊的主將扈三娘,迫使扈家莊也脫離祝家莊的聯(lián)盟。所以,我覺得這一次攻打雖然失敗,卻為第三次攻打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次攻打祝家莊之所以能夠完勝,一是梁山的軍師吳用帶兵下山助戰(zhàn),二是祝家莊已經(jīng)面臨孤軍作戰(zhàn),三是發(fā)生了解珍解寶兄弟因狩獵猛虎被人誣陷入獄,顧大嫂、孫新夫婦策劃劫牢反獄,株連了孫新的胞兄—登州府軍官、祝家莊教師爺欒廷玉的同門師兄弟孫立。他們劫牢后希望投奔梁山,于是就利用和欒廷玉的同門師兄弟關系在祝家莊充當內(nèi)應。四是經(jīng)過前兩次失敗的教訓,梁山泊已經(jīng)將祝家莊的地形全部勘測完畢了。天時、地利、人和均朝著有利梁山的一面傾斜,所以這一次的戰(zhàn)斗宋江終于勝利了。
從三打祝家莊,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把困難和問題都考慮在前面,這樣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遭遇失敗要認真吸取教訓,正所謂:“失敗乃是成功之母”,要有毅力堅持做下去才會最終取得成功。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二
林沖的相貌在今天,己被一些戲曲、影視、繪畫等文化再創(chuàng)造的作品給曲解了,而原著中的林沖相貌與這些大不同。原著中說他相貌是“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比朔Q豹子頭林沖,這簡直是張飛再世。身高八尺,也同張飛相當,最慣用的兵器是丈八蛇矛,也同張飛一樣。由此可見,林沖受委屈就是有傳統(tǒng)的了,連今天的許多文化人,還繼續(xù)在委屈林沖,連固化的不可更改的相貌也不放過。但林沖畢竟不是張飛,何以見得,有詩為證,他第一次見到魯智深是這樣的打份“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后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huán)。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zhàn)袍,腰系一條雙搭尾龜銀帶。穿一對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zhí)一把折疊紙西川扇子?!蔽淙松矸菝黠@,那時男人都蓄發(fā)的,有身份的人頭上都有精美飾物,林沖頭上的飾物是戴了兩個白玉圈,白玉圈上還有連珠相配,單不講這連珠是不是水晶、瑪瑙、還是琥珀、密臘做的,只說這白玉圈,這白玉一定是和田白玉,那時中國還不知有青海玉,更不知有俄羅斯玉、阿富汗玉。和田白玉非尋常百姓能受用得起的,因為它名貴,今天也是如此,想當年,宋徽宗沒有繼承皇位時,見到王都尉家一對羊脂玉的鎮(zhèn)紙獅子都歡天喜地的,什么叫羊脂玉呢?也就是和田白玉中的上品,可見和田白玉的非同一般。林沖頭上的白玉是圈,想畢做工也是一流的,腰帶是銀的,手中是一把西川產(chǎn)的折疊紙式的扇子,這把扇子應該是當時的名牌產(chǎn)品了。林沖這身打扮,透出英武、瀟灑、富足;透出了清閑和快樂。這就同張飛大不相同了。按當時林沖的社會地位,他這身打扮是恰當?shù)皿w的,比張飛就顯得精細了許多。不僅如此,他后來被人陷害,無奈之下寫的休書,在朱貴店中寫的五言詩,被王倫逼著寫了投名狀等,都表觀出林沖是有文化的,在這一點他又強于張飛。所有這些才是勾勒林沖相貌的基本原素,如果尊重原著,就應該按照原貌去表現(xiàn)和展示林沖。
林沖的職業(yè)是個教頭、武師。江湖上說林沖是京師八十萬禁軍教頭,在水滸中有這個頭銜的實際上只有王進和丘岳這二人。王進在高俅任太尉之前就是這個職務了,是因潑皮無賴出身的混混高二,也就是高俅,小時候曾被王進的父親打過,,到高俅任太尉之職時,高俅要尋機報復于王進,做為下屬的王進只得隱于江湖了。丘岳這個八十萬禁教頭是高太尉任命的.,他是隨高太尉征剿梁山時,被梁山好漢錦豹子楊林所殺,看來丘岳是有名無實的八十萬禁軍教頭。而林沖不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他是八十萬禁軍棒教頭,這職務應低于八十萬禁軍教頭之職,如果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加棒二字就說不通了,王進和丘岳的職務稱謂就是佐證。但為何江湖上說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呢?這如同今天見到某某副省長或某某公司副總,在一定場合之下就尊稱省長,總經(jīng)理之稱謂了一樣,這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稱謂,所以八十禁軍棒教頭就被江湖人簡稱為八十萬禁軍教頭了。林沖同好友陸謙在樊樓一起吃酒,陸謙說得清楚:“如今禁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的本事”林沖功夫了得,但是個專職教頭。從林沖所用兵器來看,也證明了這一點,他用得最好的就是棒,在柴進處同洪武師比的就是棍棒,在看護草料場時用的是一桿花,雖也用過兗刀、樸刀,最慣用的還是棒,這同他的職業(yè)和職務相吻合。而他馳騁場用的是丈八蛇矛,正是的演化版,在他大楹粞幼屏環(huán)馬時書中是這樣寫的“這里呼延灼自戰(zhàn)林沖。兩個正是對手,來鞭去花一團,鞭去來錦一簇?!焙粞幼朴玫氖请p鞭,而此時林沖用的八丈蛇矛就簡稱為了。到此,林沖的職業(yè)和職務的同題應該是交代清楚了。那林沖的職務到底如何算呢?八十萬禁軍棒教頭之職,是個副職,應僅次于八十萬禁軍教頭之職,參照今天武警的建制,林沖的職務不是將,也該是個大校之軍階了。棒教頭的林沖,說明他是學有所長,事實也正是這般。
這世上最能幫你的是朋友,而最能害你的也是朋友。林沖一生有二個朋友就最好的詮釋解了這一點。先講他這個壞朋友。陸虞候,什么叫虞候,這是社會身名的稱謂,在北宋,也就是高官身邊的侍從。
林沖人到中年時,遇到了一件不幸的事。這件事得從他的頂頭上司高俅高太尉說起。高太尉無子,他從他三弟那要了一個,人稱高衙內(nèi),作者連名字都不給一個,可見這是個可惡之徒。這個高衙內(nèi)專愛淫垢別人家妻女,是個有病的花花太歲,而偏偏這個花花太歲看上了林沖的妻子張氏,在五岳樓當眾調戲張氏,林沖趕到時,見這流氓是上司之子時,也就忍了。如果這個衙內(nèi)不是頂頭上司之子,如果這個衙內(nèi)有眼識珠,這事也就都到此為止了??善@個衙內(nèi)有眼無珠,k不把林沖放在眼里,要做這傷天害禮的事,為滿足高衙內(nèi)的欲望,陸謙這位林沖的好友,為高衙內(nèi)充當了馬前卒,他先是設計把林沖請到當時京城中最高檔的酒樓,樊樓去吃酒,再將林沖的妻子騙到自家,以實現(xiàn)高衙內(nèi)的罪惡目的,因林沖家使女綿兒及時報信,才免了張氏受到侮辱。由此,陸謙踏上了陷害林沖的不歸路,更是變本加厲的想置林沖于死地。他設的第二計是抓住林沖的特點,讓林沖買寶刀,誤入白虎堂禁地,從而置罪于林沖,林沖中了圈套被捕。因辦案的滕府尹的良心和當案孔目孫名定的正直,加之高太尉理虧,才使得林沖得了個,“脊杖二十,刺配滄州,”從輕發(fā)落的結果。陸謙設的第三計是買通押送林沖前住滄州服行的兩個差人董超、薛霸,讓他倆人在押送途中結果林沖性命。當兩個差人將要奪林沖性命時,幸得好漢花和尚魯智深相救,林沖又逃過一劫。陸謙設的第四計是買通淪州牢城的管營和差撥,將林沖調到草料場,乘林沖不備,火燒草料埸,燒死林沖,天佑林沖,一埸大雪救了林沖,大雪壓倒了林沖的住所,他只得在古廟里避寒,如其而致的大火燒了草料埸,設計的陸謙等三人,正在廟門自以為此得手,忍無可忍的林沖大吼著“殺人可恕,情理難容?!睔⒘岁懼t。由比,林沖被逼上梁山,其妻也自縊身亡。造成林沖家破人亡,落草為t,他的朋友陸謙是難脫其咎,而且是罪不可赦。陸謙是個害人的朋友。而林沖另一個朋友,正好相反。此人就是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同他是萍水相逢,在林沖最無助時,魯智深救了他的性命,救他于水深火熱之中。有陸謙這樣的朋友,是不幸的,有魯智深這樣的朋友是慶幸的,這就是林沖的成敗二朋友。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三
《水滸傳》這本書中,作者用生動有趣的話語讓108位好漢的'形象在讀者的腦海里栩栩如生。它主要講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的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解釋了起失敗的內(nèi)在原因。
當然,在這108條好漢當中,我最崇拜、最仰慕的人就是人稱“一丈青”的扈三娘。
扈三娘本是與祝彪訂婚。當時宋江攻打祝家莊時候,扈三娘前來救援。還活捉了梁山的幾員大將,后來輸給了林沖。成了宋江的義妹,王英的妻子。這讓我很不滿,王英和扈三娘的婚姻那可是正宗的“鮮花插在牛糞上”。她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她的排名卻在她的手下敗將之下,就連她的好色丈夫排名也比她高,真搞不懂為什么,而她的外號就是“一丈青”。
據(jù)說啊,是因為扈三娘身材高挑,因此才得到了這個美名。但是也有人說,扈三娘叫“一丈青”,是因為她紋了一條毒蛇。但是扈三娘死的很慘,她當時同孫二娘前去救王進,沒想中了圈套,悲慘死去。
我明白了,“一丈青”扈三娘告訴我們不要輕敵,“黑旋風”李逵告訴我們不要沖動,“黑三郎”宋江告訴我們要尊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靵砀乙黄鹱x《水滸傳》吧!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四
當我將《水滸傳》全看完時:
卻并不是百感交集的情緒,而是迷迷茫茫地了無頭緒。
也許是對最后結局的恍惚,仿佛這不是原本應該有的。
我再看看那些醒目的字眼,悲壯的場面又再腦海上演。
恍然才知道這原就是結局,心不知怎么地隨淚水傷心——題記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一百零八個好漢因為各種原因陸續(xù)上了梁山泊并且不斷壯大,漸漸成為當時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幫助朝廷征遼、平王慶、滅田虎、除方臘,最后僅剩二十余人。但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最后只得剩下寥寥無幾。
《水滸傳》描繪的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大義凜然的及時雨宋江、耐不住性子的急先鋒索超、性烈如火的黑旋風李逵、貪圖女色的矮腳虎王英、深明仗義的小旋風柴進、熱情豪爽的花和尚魯智深……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雖性格各異,卻也為亂世之中的“知己”。志同道合的他們終究匯聚于梁山泊上開始了他們的對抗當時腐敗黑暗的朝廷的起義。屢戰(zhàn)屢敗的朝廷被迫向梁山好漢們拋出“橄欖枝”———招安。其實這正是梁上好漢們的眾望所歸。尤其是宋江,這更是他最為希望看到的結果,畢竟為官比為賊要好名聲啊!然而!這卻讓他們走向了“不歸路”。他們幫朝廷掃除了障礙,讓王朝得以鞏固,得到的回報卻是戰(zhàn)死沙場、顛沛流離、慘遭謀害。原本在梁山春風得意的好漢們?nèi)缃竦耐砭捌鄾觥2挥傻米屓诵闹羞駠u不已———身處亂世的他們,原本可成為亂世中的英雄,可惜最后一步走錯了。其實是“造化弄人”啊!他們原本為落草為寇,身為“義盜”的他們最令當時朝廷“黑暗的昏庸者”所恐懼。當他們的實力漸漸減弱、分散時,在原本是“敵營”的朝廷中里必然有諸多“仇家”虎視眈眈,這般情況下怎能有好的結果呢?這便是他們的可悲之處———“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全書最令我感傷之處在于“宋江與李逵飲毒酒一事”。當中兄弟們紛紛離世,自己與李逵即將不久于人世時,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昔日的美好時光時,宋江似乎也才知道自己恐怕做錯路,投錯主了。當如此悲壯的場面在上演時,我想恐怕憤慨之意最深的并非是我,而是此書的作者———施耐庵和羅貫中。畢竟宋江這等英雄們落得如此下場,真叫人抱打不平啊!其實這樣的悲劇也可反襯出當時朝廷的黑暗,世道的混亂。我想當作者寫完這本書時,恐怕會感慨萬千。即為宋江等人之死惋惜,也為如此亂世唏噓。作者此番也必會想到當世,何謂亂世又何謂安世?自己身處的朝代可否為清明之朝?當世可否為太平之世?自己的晚景是否也會凄涼?種種疑問油然而生。
其實不然,當我看完此書時,些許茫然后,也概嘆今朝的中國雖不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清明,但也可謂為太平之世,身處之中還算幸福。這不由得想到前陣子重慶打黑除惡專項整治斗爭,想到了前不久被處死的文強。文強等人這般“重臣”也會因貪黑腐敗而“落馬”??梢姰斀裎覀兊摹俺ⅰ笔遣粫小盃€根基”的,中國的共產(chǎn)黨總體作風清明廉潔,不會有《水滸傳》的悲劇再上演了。同時,作為未來中國的接班人的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爭取創(chuàng)建祖國的美好未來。
我只希望《水滸傳》永遠只是傳說,而不是現(xiàn)實!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五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將一百零八將梁山好漢描寫得栩栩如生,俠肝義膽、蕩氣回腸。這篇小說主要以農(nóng)民戰(zhàn)爭為題材。一百零八位好漢與朝廷對抗,反應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黑暗和*。
這篇小說塑造了宋江、武松、林沖等英雄人物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武松在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后,不聽他人勸阻,堅持上來岡。遇到了一只猛虎,他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搏斗,最終將老虎打死。他不但救了自己,還救了當?shù)乩习傩铡?/p>
在故事中,武松是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他也是一個固執(zhí)豪爽,重情重義、毫不畏懼的英雄。
武松這種迎難而上,毫不畏懼的精神,往往能幫我們打敗身邊的困難。比如:一道難題、一次比賽等等。你該如何來面對他們?一種是迎難而上,也許你會遍體鱗傷。一種是選擇繞開他,這是懦夫的行為,也許這種困難,以后你永遠無法戰(zhàn)勝。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學習武松的精神,鼓起勇氣,迎難而上。有時候我們付出了也許會成功,有時候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會有收獲。但不管怎么樣,嘗試了就是一種成功。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
生活中,只要你能學習武松的精神,敢于挑戰(zhàn),所有的困難都會煙消云散。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六
宋仁宗在位期間,奸臣高俅等人當?shù)?,用花言巧語欺騙皇上,逼得林沖宋江等人不得不上梁山,雖然落草,但他們?nèi)匀惶嫣煨械?,劫富濟貧。?!?/p>
這是《水滸傳》中起義的基礎,起義后林沖李逵等猛將一路打下了許多城池,一些心懷善念的將軍也來投奔梁山泊,漸漸地聚集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位虎將,正應天宿,從此勢如破竹,一發(fā)不可收拾,直打到東京附近,不曾折一將,后收招安助朝廷攻打遼國,凱旋而歸,接著又去打江南,當初一百零八位將領浩浩蕩蕩地出發(fā),歸來時竟僅剩三十左右,乃是十去八也,他們受賞后也不得安寧,自殺的自殺,毒死的毒死,還有的不愿領賞,逃過了一劫。
最感人的是當宋江服下慢性毒藥后,為了不愧對“忠義”二字,便連夜使人喚取李逵星夜到楚州。李逵知道了便道:哥哥找我必有話說,便來到楚州,徑入州治拜見。宋江道:“朝廷使人來將毒酒賜予我吃,一個月內(nèi)必死,如何是好?”李逵大叫一聲:“反了吧!”宋江道:“到時再議吧,先吃酒?!辈幌肽墙语L酒里已下了慢藥。當夜,李逵飲酒了。第二天送行之際,宋江猛地抱住李逵:“大哥對不起你??!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寧朝廷負我,我不負朝廷,所以防你起義我已在酒菜中下了毒,回至潤州必死,此處楚州南門外,有個蓼兒洼,風景與梁山泊無異,我死之后,必葬于那里你死后,也可來那里,好與我陰魂相聚?!闭f完,墜淚如雨。李逵癡癡地望著宋公明:“罷!罷!罷!生前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言訖淚下。辭別之后,覺得身體有些沉重,回到潤州,果然藥發(fā)身死。他臨死之時,吩咐從人:“我死了,可千萬將我靈柩送到楚州南門外蓼兒洼,和哥哥一同埋葬。”說完,便死了。宋江李逵死后,托夢給吳用花榮叫他們來蓼兒洼看他們,吳用花榮趕來,見二人墳墓,大哭一場:“哥哥走了,俗話說‘蛇無頭而不行’,如今空留吾等有何用處?不如隨仁兄共赴黃泉,也留個清名于世!”說完雙雙吊在樹上,自縊而死。
讀到這,我忽然覺得眼前一片模糊,豆大的水珠滴到書上,泛開了淡淡的黃,我抹了抹眼角,那不是水,是淚。我抬起頭,試著把眼淚憋回去,卻感覺眼前浮現(xiàn)出那排山倒海似的軍隊,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梁山泊好漢。此刻,千言萬語涌上心頭,全都化作淚水奔流而去。一個個好漢的身姿歷歷在目,我不禁感慨萬千:
想當年宋公明率軍踏平遼國之時,誰人能想到他會“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只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
哎!這還真是應了智真長老的話:“六根束縛多年,四大糾纏已久??皣@石火光中,翻了幾個筋斗。閻浮世界諸眾生,泥沙堆里頻哮吼。”
哎!只可憐這勢不可擋的一百零八將,戎馬一生,到頭來,全都化作南柯一夢。
而這些死去的將領最痛恨的人,便是高俅、楊戩、蔡京和童貫,是他們害死了梁山好漢們;是他們讓這個國家民不聊生;是他們閉塞賢路,謀害忠良;也是他們用花言巧語蒙蔽皇上,為所欲為!而在這四個人的.背后,則是混亂的秩序??梢赃@樣說:只要有這樣的朝廷和秩序,就一定會有高俅這樣的人,而只要有高俅這樣的人,就一定會有第二個“梁山泊”。但誰也不能保證會出現(xiàn)另外一個呼保義來阻止他們起義。所以,清代爆發(fā)了辛亥革命,一舉推翻了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成為了一個與世界接軌的新中國。而我們在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國之棟,不讓“水滸悲劇”再次發(fā)生。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七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108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被奸臣陷害,除了李俊等少數(shù)人外隱逃劇遭慘死。
宋江之所以上梁山當強盜,是因為殺死了想要告密和勒索自己的閻婆惜,被發(fā)配江州與李逵等人相識,卻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漢搭救在刑場把宋江救上梁山。
雖然那些梁山好漢是被迫上山當強盜的,可是我不是很認同他們的這些做法:秦明武功很高強,宋江想讓他落草,秦明不肯,宋江就派人冒充秦明率兵攻城,枉殺了許多平民,燒了許多房屋,害得秦明一家老小都被官府殺掉,秦明沒有退路,只得上梁山入伙。
但是他們的義氣卻真正感動了我:朱仝,兩次義釋宋江;宋江義釋,董平;朱仝因放走雷橫而刺配滄州。
“義”,雖然只有兩筆,但有時候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來寫:僅19歲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口堵住機槍來為同志爭取進攻的機會,他們的義氣是我們無法比擬的。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八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奸臣當?shù)?,國運不昌,綱紀盡失,天下人怨沸騰。在邪惡勢力的暴虐淫威下,一批赤心報國的忠臣良將被逼淪為草莽,眾多俠肝義膽的.綠林好漢奮起抗爭,終有一百單八英雄豪杰同歸水泊,聚義梁山,演繹出一幕除暴安良的大戲。
在眾好漢里面,及時雨宋江為總頭領,智多星吳用聰明機智,雙鞭呼延灼武藝高強,小李廣花榮箭法高明,行者武松打虎英雄??傊?,他們個個武藝高強,機智勇敢。
故事講完了,你們覺得這108好漢怎樣,是不是像我講的那樣英雄呢?
是不是像我講的那樣勇敢呢?
后來,有人寫詩稱贊道:
仗義疏財歸水泊,
報仇雪恨上梁山。
留下一卷奇文字,
傳與后人仔細看。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九
古老的`中國,歷史悠久,最有名的乃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由于小時候剛開始牙牙學語,見許多人都在看什么《水滸傳》,于是便走馬觀花地看了起來,許多情節(jié)只是一晃而過,而今,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閱讀能力也漸漸地增強了,于是我便捧了本水滸傳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乃是施耐庵寫的一本名著,里面講述了一百零八將參加梁山伯之間的燒殺搶掠、勾心斗角以及好漢們的英勇機智,把所有的人物外貌以及形象都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出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
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李逵,他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此時其老母已瞎,翻越越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殺四虎。他對宋江情分最重,對他的話言聽計從,可是當知道宋江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時卻絕不輕饒,要和他大動干戈,后來卻發(fā)現(xiàn)是一場誤會!
我以后也要做一個孝敬母親、重兄弟情義的人!
我愛看水滸傳!
水滸傳人物形象讀后感篇十
曠世奇書《水滸傳》。每當我捧起這本書時,就會心
潮彭湃,思緒激昂,有兩個大大“?”縈繞在腦海
中:何為英雄?英雄為何?
兄弟義氣,英雄之性情也!
兒女情長乃私情也;盡忠報國乃豪情也;惟獨兄
弟義氣,才為英雄之真性情也。
《水滸》中得一百單八將正是抱著“四海之內(nèi)皆
兄弟,天下皆為一家人”的信念,共聚梁山。武松醉
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義劫生辰綱,兄弟們團結一
心,同甘共苦,終成大事;有“及時雨”雅稱的宋江,
更是想兄弟之所想,急兄弟之所急,救兄弟于水深火
熱之中,而從不顧己。兄弟情深如此,怎不為英雄?
一部《水滸》道出了英雄之性情:兄弟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