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程門立雪讀后感字篇一
今天,我又一次讀了這個故事,這是關于尊敬師長,體諒老師的故事。
這個故事出現(xiàn)在《宋史.楊時傳》,講的是在北宋大學問家楊時40多歲時,有個問題弄不明白,與好友爭論了起來。為了弄清楚,他與好友游酢一起去拜訪“鳳凰二程”中的程頤程老夫子。
他們冒著鵝毛大雪和刺骨的寒風趕到老師家門口,敲了敲門,沒有反應。然后,他們聽見了老師輕微的鼾聲,所以就停止了敲門,立在門外等老師醒來。
無情的雪越下越大,冷酷的寒風越刮越猛。兩人站在老師的家門口凍得直打哆嗦,好友幾次想去叫醒程老夫子都被楊時阻止了,他們耐心的等待著。
等到程老夫子醒來,聽見屋外有動靜,便走出門去。到門外一看,驚訝地發(fā)現(xiàn)楊時和好友已經被風雪變成了雪人。老夫子既心疼又感動,立刻請他們進了屋,并耐心解答了他們的疑惑。
再次讀這個故事,我又一次深受感動。不但為楊時和好友的求學精神和尊敬師長感動,更為他們能體諒老師的辛苦而感動。老師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平時講課口干舌燥,更應該好好休息。
所以,讓我們學會尊敬體諒老師吧!
程門立雪讀后感字篇二
《程門立雪》講的是宋朝楊時和游酢冒雪請教程頤的故事。讀完了它,我有以下感受、想法。
楊時十分尊敬師長,在雪天里等待絕非易事。我們出門都不敢,更何況楊時是為了請教問題而老師正在午休,才在外面冒雪等待。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但還是身體重要!學習再多的知識,身體早不行了,怎么得了?要怕影響老師午休,可以用心思考!沒有用心想,當然想不出答案。楊時一遇難題就交給老師,是什么行為?他可以仔細推敲!當然不能一有難題就問老師吧?
在等的過程中,楊時應該想一下,萬一把自己凍出毛病,怎么辦?怕把老師驚醒,還有一個辦法,回家待時再問!沒有任何必要拿生命作賭、拿自己開玩笑!
這是一種極為不理智的做法?;蛟S有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我認為,楊時傻!這不是尊師,而是蠢!程頤是怎么知道他們等著的?若不知呢?恐怕這個故事要改一個名字,“程門凍楊時”了。
總的來說,我們應該學習一部分他的做法,畢竟他是真心尊師。同樣,也不要學那一部分,因為它,太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