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文天祥的英雄事跡篇一
公元1278年,元至正十四年,文天祥在廣東沿海被元朝將領張弘范俘虜,于次年送至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對文天祥的事跡早有耳聞,想要讓他投降,于是在宮中召見了這位南宋官員。當時,元朝宮廷禮儀是下跪,而南宋的禮儀則是作揖。文天祥見到忽必烈,只是按照南宋的禮儀作揖,卻不肯下跪,忽必烈也沒有強求。忽必烈讓文天祥投降,表示只要文天祥肯投降,原有的官職待遇可以維持不變。文天祥不愿當元朝的臣子,于是被關進了大都柴市的一個胡同里。
在文天祥被關押期間,元政府多次派人勸降,文天祥都沒有答應。最后,忽必烈出于文天祥的號召力,還是決定殺掉他。文天祥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顯得從容不迫,神態(tài)沒有絲毫改變。這一天,關押文天祥的地方布滿崗哨,老百姓聽說文丞相要被處斬了,紛紛奔向刑場??斓叫行痰臅r候,監(jiān)斬的元朝官吏問文天祥有何話說,并表示回答就可免于一死。文天祥沒有回答,向南方下拜后從容就義,終年四十有七。
文天祥就義后,家鄉(xiāng)的學堂將他的畫像和歐陽修像掛在一起,供學子們頂禮膜拜,而他那威武不屈、忠貞愛國的精神也得以流傳后世,至今流芳。
文天祥的英雄事跡篇二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國號為元,于公元1274年發(fā)20萬元軍水陸并進,直取臨安。南宋政權一片混亂,度宗死,僅4歲的趙隰即位,為恭帝。謝太后臨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贛州(今江西贛州)知州的文天祥,散盡家資招兵買馬,數(shù)月內(nèi)組織義軍三萬,以“正義在我,謀無不立;人多勢眾,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氣,開始了戎馬生涯。義軍趕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獲令屯軍隆興(今江西南昌)待命,幾經(jīng)阻撓才得入衛(wèi)臨安。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蘇吳縣)知府,奉命馳援常州。在常州,義軍苦戰(zhàn),淮將張全卻率官軍先隔岸觀火,又臨陣脫逃,致義軍五百人除四人脫險外皆壯烈殉國。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臨安門戶獨松關,離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關已失守。急返臨安,準備死戰(zhàn),卻見滿朝文武紛紛棄官而逃,文班官員僅剩6人。
1276年正月,謝太后執(zhí)意投降。元將伯顏指定須由丞相出城商議,丞相陳宜中竟連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出使議和。談判中,文天祥不畏元軍武力,痛斥伯顏,慨然表示要抗戰(zhàn)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絕食抗議,后在鎮(zhèn)江虎口脫險。由于元軍施反間計,誣說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為元軍賺城取地,文天祥屢遭猜疑戒備,顛沛流離,千難萬死兩個月,輾轉(zhuǎn)抵溫州。這時,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趙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同時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號召各地起兵殺敵。秋天,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巖、梅州(廣東梅縣),挺進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敗元軍,攻取興國,收復贛州10縣、吉州4縣,人心大振,江西各地響應,全國抗元斗爭復起,文天祥號令可達江淮一帶,這是他堅持抗元以來最有利的形勢。元軍主力開始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文天祥寡不敵眾率軍北撤,敗退廬陵、河州(今福建長汀),損失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