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當(dāng)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五十五回讀后感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讀后感100字左右篇一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著一種壓抑的心情,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郁,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dāng)時,我是這么理解的。
可再仔細(xì)品讀之后,隨著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yuǎn)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凄慘,也讓我領(lǐng)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xué)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渾濁了?!睂氂駷楹斡写烁?這也不正暗示著曹雪芹對當(dāng)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xiàn)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么?黛玉為何生性郁郁寡歡,喜散卻不喜聚?
因?yàn)樽髡哒墙柽@個凄慘美人兒所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所受到的折磨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shí)寫照。
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說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于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fā)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著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nèi)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紅樓夢五十五回讀后感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讀后感100字左右篇二
喜讀《紅樓夢》,源自兒時的一本插圖連環(huán)畫,那時還不懂其中的味道,竟知道上面的畫兒美景,樓閣庭院別致,人物線條優(yōu)美。
我是自幼喜歡繪畫兒寫字的,依著那上面的圖畫,一次次的拓描,久而久之,越發(fā)的喜歡,那初涉的紅樓故事便自然知道了起來。
少時,由于閱讀局限,只是知道它是一本好書,一部古典名著,一些個唯美的愛情故事,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bǔ)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有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就是對紅樓夢最初的印象。
后來我知道了作者曹雪芹曹老以及他的寫作環(huán)境,時代背景,還有他的各種艱辛。再后來他的作品的文學(xué)價值,文學(xué)巨著的缺未遺憾及其后續(xù)作者高鄂狗尾續(xù)貂似的修繕添補(bǔ)以及收工是其完整而稍有欠妥地立足于世。盡管這樣,一本偉大的作品還是出現(xiàn)在了文學(xué)長河浪濤之中,試曾想,這樣一本,何不仔細(xì)品味,博來慎讀呢。
少大時,有了通俗版的紅樓夢系列叢書,瘋狂似的招來,閱之,故事情節(jié)便錯綜復(fù)雜起來,人物也不在局限于寶黛二人,薛寶釵,王熙鳳,元、迎、探、惜四春她們以及史相云,秦可卿這倆妹子,還有就是和她們有著千絲萬縷的人物,故事也漸漸呈現(xiàn)出來,一部完整的封建大家庭榮辱興衰史,四大家族悲歡離合史,思路便更加清晰!再后來,看各種版本的紅樓小說,從最初的通俗易懂的少兒版少年版,到稍有難度的白話文體通行版!以及后來才買的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整理出版的精裝書,看過已經(jīng)拍成影視劇的各種版本,像經(jīng)典之作1987央視《紅樓夢》(陳曉旭歐陽奮強(qiáng),等主演)。20_李少紅版連續(xù)劇《紅樓夢》,和1989電影《紅樓夢》(陶慧敏夏欽等主演)還有好多佳品,只是無緣,其實(shí)我知道早在1920_年,《紅樓夢》就已經(jīng)被梅蘭芳大師將其搬上熒屏,只可惜當(dāng)時無條件配音,到現(xiàn)在市面上也看不到此類,也罷,這種絕世的珍品豈能是我這等凡夫俗子看得來的!
紅樓伊始便有了些許的紕漏增刪,職司完美,各種評論都蜂擁而來,評書人更是想盡千方百計(jì),觀其評說,不盡引詞佐證,胡適在《紅樓考證》中重要考證曹老身世,家庭背景及其成書環(huán)境,不妨也寫了點(diǎn)真假難辨的自轉(zhuǎn)序,曹老乃真真切切的著書未完身先死,十載批閱,精神足以,也許這就是紅樓夢學(xué)研究的新時代開始吧。劉心武先生是憐香惜玉的,他所揭秘的紅樓夢,像秦可卿這樣一些個重要人物的身世之謎,命運(yùn)之謎,得以而告終,我是喜歡她們的,就像劉所羅列給我們一系列個人物多舛命運(yùn)的軌跡一樣,只是靜靜地看著她們,讓她們靜靜的來靜靜的去,譬如,秦可卿、賈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史湘云系列等。
我是最愛周汝昌的,周老、也算得上新中國研究紅學(xué)的第一人吧,只可惜95歲高齡卻駕鶴西去,留給世人一大堆的遺憾,所寫《紅樓夢新證》是我之最愛,讀來受益匪淺,周汝昌一生沉醉紅學(xué),正如他自己所說:“借玉通靈存翰墨,為芹辛苦見平生”。還有很多大家像王國維、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都在為這部偉大的佳作添補(bǔ)潤膚,為這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這部古今第一奇書做了很高的評價。
其實(shí)我是同意著名編輯崔道怡先生的觀點(diǎn)的,古今中外沒有任何另一部書,能夠使我如此折服、如此投入,心馳神往,沉醉其中。它的偉大、它的美好,是惟一的、極至的、無以倫比的、不可思議的。在我看來,它不僅是一部長篇小說,它還是詩,是史,是情致,是哲思,是道德,是政治,是社會,是人世。它用絕頂優(yōu)美的文字造型,建構(gòu)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化人生為永恒。
那么它對我,就不僅是百科全書,而且還是可以啟迪人生的教科書了,那么如此好書豈有不讀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