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草房子讀后感800字以上 草房子讀后感800字初二篇一
漂亮的草房子,獨特香味的苦艾,平靜的溪流,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一個美麗又熱鬧的小村莊,在這兒生活著一群孩子,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勇敢、淘氣的男孩兒桑桑,文弱、聰慧的紙月,不被困難屈服的杜小康,有強烈自尊心的禿鶴……
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秦大奶奶。她,是整本書里最固執(zhí)的人,卻讓我憐憫,在當?shù)厝搜壑?,她是一個可惡的老太婆,但在一個鳥語花香的春天,她冒著生命危險在大河中把喬喬救上岸來,在一場大病里,人們細心的照顧她,她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章故事結尾,她,居然區(qū)區(qū)為了一個普通的南瓜,而丟掉了性命,為她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我閉上眼,開始靜靜地思考,是什么改變了她,是愛啊!是油麻地人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動了她,讓她的一生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桑桑是一個調(diào)皮,聰明的小男孩,他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他總是做出一些莫明其妙的事兒,比如用自家的碗柜給鴿子做家,拆了蚊帳做魚網(wǎng),在烈日當空的夏天穿爸爸的棉襖……每次犯錯誤,總少不了媽媽對他的訓斥,而桑桑呢,卻把媽媽的教誨當成耳邊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讓媽媽對他無可奈何,讓我也對他哭笑不得。
杜小康曾經(jīng)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戶人家,居住在高大闊氣的紅門里,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他們家在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成績名列前茅的杜小康不得不棄學回家,和父親一起放鴨子,挫折一次次在杜小康家降臨,一直泡在甜水中的杜小康沒有放棄,挑起了家業(yè)這一沉重的擔子,不顧面子,在校門口擺起了小攤,他的精神讓我敬仰。
《草房子》,這部小說讓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人生處處充滿希望,只要你以樂觀的態(tài)度積極地面對一切,奇跡一定會出現(xiàn)!
那就讓這本書一直藏在我們的心里,永遠,永遠……
草房子讀后感800字以上 草房子讀后感800字初二篇二
最近讀完了曹文軒先生寫的《草房子》,感慨頗深?!恫莘孔印分忻鑼懥擞吐榈乩锏娜撕褪隆Mㄟ^油麻地里發(fā)生的種種事件,不同性格的人,突出典型,描繪出當時的社會風貌。文章由一篇一篇章節(jié)構成,像是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每個情節(jié)都為我們介紹了一個人的事跡。我最喜歡的是其中的兩個角色—禿鶴以及秦大奶奶。
禿鶴是這本書的開篇章節(jié),給我印象最深,讀完這篇,我就愛上了這個孩子。他是油麻地的“笑草”搗蛋鬼,不受老師和同學歡迎,再加上一顆光禿禿的腦袋,讓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低。禿鶴在書中的形象是有明顯變化的,對于孩子們的嘲笑。他由一開始欣欣接受,到后來的抵觸,封閉,整天帶著“白帽子”掩飾自己的缺點,到了最后,他變得無所謂,堅持自我,讓我十分欽佩他。他的自尊自信,以及仿來的化缺點為優(yōu)勢,成功演繹《屠橋》中禿長官的角色,無不處處體現(xiàn)出他渴望展現(xiàn)自我,讓自己為人所關注。記憶猶新的是,他演出結束后到河邊大聲吶喊和哭泣,讓我體會到一個內(nèi)心孤僻的孩子重新找回自己存在感的喜悅。
秦大奶奶的形象也是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前期他由于土地問題和油麻地的人們相處十分不融洽,經(jīng)常去學校搗亂,添麻煩。她將雞鴨趕進教室,場面詼諧可笑,活脫脫一個固執(zhí)不通情達理的老太太,以及到最后,她漸漸感受到心與心交集的溫暖時,化作了油麻地的守護者,慈愛地看護著油麻地小學以及孩子們??v觀全文,她態(tài)度的轉變是于情于理的。剛開始,死了丈夫的老太太孤苦無依,油麻地是丈夫留下的唯一念想。她只是想一個人獨自收藏,但隨著油麻地小學的建立,她“獨占”愿望就破滅了,成了一個“壞老太”。但在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她雖然不通情達理,但內(nèi)心還是善良的,她能靜靜地與桑桑交換心事,舍命救椿水的孩子,都讓我十分喜歡她,很想認識認識這么一位可愛的奶奶。最終她死于溺水,這也是她熱愛油麻地一草一木的表現(xiàn)。
雖然她逝世了,但她永遠屬于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