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元宵節(jié)吃元宵作文300字篇一
今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賞花燈,猜燈謎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一大早走進校園,迎面而來的就是那幾百盞各式各樣的花燈,那濃濃的節(jié)日的氛圍立即把我們包圍了,一股淡淡的年味兒縈繞在身邊。
我們懷著雀躍的心情等待著,等待著……當老師宣布可以去賞花燈時,我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排好隊,來到東門花燈處。一到那兒,不等老師吩咐,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四散開來,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穿梭其間,不一會兒就鉆入花燈的海洋。
忽然,一只可愛的小狗花燈闖入我的眼簾,我快速掃描花燈下掛著的謎面:“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暗想:一口咬掉牛尾巴不就是把“?!弊窒旅娴摹拔舶汀比サ簦缓蠹由弦粋€“口”,那不就成了“告”嗎?我真是太聰明了,這么快就想到答案,怎么能不給自己點個贊呢?我立即拿起本子,迅速記下答案,然后趕緊找下一個目標。多猜幾個燈謎,等會兒要跟老師兌換獎品呢!
突然,我看到一只小金魚花燈漂浮在空中。這可真是一只做工精致的花燈,簡直是栩栩如生。瞧,那兩只圓鼓鼓的金魚眼好像活了似的,正沖我不停地眨眼睛,好像在說:“快來猜,快來猜!”可有趣了!一看下面的謎面:“大合唱(打一成語)”。哈哈,這個我知道,是“異口同聲”。就這樣,我一路走,一路猜,遇到不會的就找同學幫幫忙,集思廣益啊!
就在我尋尋覓覓時,喇叭里傳來排隊集合的消息。我依依不舍地回首看了幾眼花燈,花燈依舊,笑聲仍在,明年再來歡歡喜喜鬧元宵吧!
元宵節(jié)吃元宵作文300字篇二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市民廣場早已被幾千盞華燈照得如同白晝,成了名副其實的花燈廣場,成千上萬的市民不約而同的在這里匯集,共同歡慶元宵節(jié)。
"八仙過海、錦鼠賀歲、荷花漂海"·······五花八門的燈籠沿著湖邊懸掛,透過燈光的折射,燈籠的靚影倒映在湖面,金光閃閃,讓人眼花繚亂。
因為今年是奧運年,怎么能少得了五個可愛的福娃呢!這座叫<<福娃鬧春>>的花燈多么漂亮,藍色的貝貝、黑色的京京、紅色的歡歡、黃色的迎迎和綠色的妮妮還有可愛的米奇,它們制作的多么精致,逼真,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把祝福帶給了每個市民。
咦!燈籠上還有動畫片呢。"原來是一位老公公帶著他精心制作的走馬燈也來了,它安裝了一個機動裝置,使整個花燈處于轉(zhuǎn)動狀態(tài),里面的小動物正在你追我趕,好看極了。
在廣場的南端的樹叢間,懸掛著上百顆星星,這些星星適用鐳射紙做成的,金光閃閃,它們包圍在廣場兩側(cè),形成了一條星的通道,與地面的燈光交相輝映,讓人感覺來到了太空,漫步在宇宙里,如夢如幻。
劈啪!劈啪!",焰火晚會開始了,五顏六色的焰火爭先恐后的在空中競相綻放。我將永遠記住這驚人的一幕。
元宵節(jié)吃元宵作文300字篇三
“吃湯圓嘍!吃湯圓嘍!”奶奶喊道。我興奮的奔向餐桌旁,準備吃湯圓。
湯圓來了!湯圓來了!我心里激動地叫著??粗媲斑@一碗晶瑩剔透的湯圓,個個都又大又圓,白白胖胖的,非??蓯?。
我已經(jīng)餓的直流口水了,馬上用筷子夾起一個湯圓,這個湯圓非?;苘?,很難用筷子夾起來,仿佛這個湯圓不想“死”(被我吃掉),在努力的掙扎?!皽珗A,你這招兒在我這里可不好使!”我得意地想著,去拿了只勺子,在碗中一撈,湯圓又被我撈出來了,這下湯圓可害怕了,我暗笑道:“哈哈,這下兒你可逃不出我的魔嘴(嘴巴)了!”
迫不及待地在這個湯圓上咬了一口,湯圓又軟又糯,香甜可口,湯圓那又香又甜的黑色“血”(黑芝麻餡兒)流了出來,我又忙咬了第二口。湯圓的香味從那黑色的“血”中冒了出來,我吸溜一下把“血”都吸了進去。??!真是太好吃了!我的嘴里滿是甜滋滋的黑芝麻的濃郁香味的“血”。
這時爺爺問我:“湯圓好吃嗎?”我笑著說:“好吃!”爺爺指著我的嘴說:“牙都變成黑色的了!”我笑了,爺爺奶奶也笑了。這時湯圓已經(jīng)只剩下“骨頭架子”(湯圓的糯米皮)了,我又把“骨頭架子”一口塞進嘴里,又滑又軟?,F(xiàn)在這個湯圓已經(jīng)被我打敗了,我很開心。
這個元宵節(jié)我很開心,我打敗了“湯圓軍”,和家人一起歡笑,賞月,吃湯圓,在歡笑中我過了一個圓滿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吃元宵作文300字篇四
一提到元宵節(jié),我馬上會想到吃元宵。不過,你們不能說我只愛吃。因為,我也喜歡看爺爺怎么做元宵的。
首先,爺爺用攪拌機把糯米打成粉末,再把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團,然后做成一個個直徑2厘米的面球,再把它們壓扁,做成直徑4厘米左右的圓的面皮。最后,把豆沙放到圓的面皮里,把它包起來,這樣一個元宵就做好了。元宵搓得圓圓的、軟軟的,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小的就像桂圓那么大。
現(xiàn)在要煮元宵了。爺爺先把一鍋水燒開,然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到開水中。開始,元宵是沉在鍋底的。要是元宵浮上來了,就表明元宵熟了。
元宵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個小球。熟了的元宵,顏色變了樣,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晶瑩透明,帶點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隱約可見。現(xiàn)在可以吃了。不過,我先說一下,吃的時候只要輕輕一咬,里面的豆沙就會流出來。你要使勁一咬的話,豆沙就會濺得你滿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頭也會被燙得發(fā)麻。
吃元宵的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叫上元月,這天晚上稱元宵。自唐朝開始,民間就有元宵之夜觀燈的風俗。據(jù)載,漢文帝劉恒將農(nóng)歷正月十五正式定為元宵節(jié)?,F(xiàn)在,元宵節(jié)有很多民俗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放燈觀燈、吃元宵等。正月十五前后幾天,街頭巷尾,家家張燈結(jié)彩,公共場所還舉行花燈比賽,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燈節(jié)。
我想,元宵節(jié)又觀花燈,又看焰火,又熱鬧,又有元宵吃,所以,元宵節(jié)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大概都愛過這個節(jié)日吧?至少,我很喜歡過元宵節(jié),也喜歡吃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