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是怎么評論漢武帝劉徹這個人的篇一
來看看他干了些什么,先說政治。
地節(jié)二年(bc68),在霍光去世之后,劉詢(此時劉詢尚未改名,仍為“劉病已”,不過為了講述方便,以下統(tǒng)一用“劉詢”)親政之后,立刻著手對制度進行了調(diào)整。首先建立了一種名為“五日朝會”的例會制度——顧名思義,每隔五天,就要求群臣上朝會將近期的工作情況向劉詢做匯報。
例會制度是一種手段,未必一定是好事。如果沒有良好的會議規(guī)則和習慣,會議很容易陷入僵局,不僅對工作沒有促進,還會造成很大的阻礙。絕大多數(shù)朋友在工作中恐怕都曾遇到過效率低下、無甚用處的會議。古時亦然。比如日本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小田原評定”,在當時也號稱是一種先進的會議制度,卻因為過于拖沓冗長、流于形式,不僅無法幫北條氏避免滅亡的結局,還在后世成為“久拖不決的會議”之代名詞。
不過,劉詢是聰明人,他搞例會,一方面是為穩(wěn)固自己的權力寶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要施展自己的抱負。他開會的效率還是很高的。
劉詢利用五日朝會的制度將官員的工作、考核和升遷有機地串聯(lián)到了一起。劉詢要求參與朝會的各級官吏分別就自己的工作進行奏報,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策進行討論,在會后,根據(jù)討論決定的結果交由有關部門執(zhí)行,并跟蹤考察、檢驗這些建議和方案的效果,將考察效果與官吏的升遷獎罰掛鉤到一起,形成閉環(huán)。這套制度頗有點現(xiàn)代管理學的意趣,在那個時代算是很先進的了。
因為有了這樣一套完備的制度,官吏再也不敢再抱著敷衍茍且的態(tài)度來辦事了,原本暮氣沉沉的大漢官場頓時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