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物理知識點篇一
2、比熱容的單位:符在物理學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103焦耳。
4、從比熱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熱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樣受熱的情況下,吸收同樣多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溫度升高較多。因此,同在陽光照射下,內陸地區(qū)夏季炎熱,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溫差大,一日之中晝夜溫差大的大陸性氣候。沿海地區(qū)四季溫差小、晝夜溫差也小。
正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熱水取暖,室溫比較穩(wěn)定。有些機器工作時變熱,也多用水來冷卻。
常見考法
比熱容這部分知識在北京市近幾年中考試卷中考查的主要內容有:比熱容的概念和物體吸放熱的計算。主要以選擇題和計算題形式出現(xiàn)。以計算題的形式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以下面幾道題為例。
誤區(qū)提醒
1、比熱容表示的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這一特性。
2、公式是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因為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溫度的變化和吸收熱量的多少而變化。
3、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比熱容的'值也不同。例如水和冰是同種物質,不同狀態(tài),它們的比熱容是不同的。
【典型例題】
例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量小,溫度升高多的物體比熱容小
b.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物體升溫少
c.比熱容大,質量大的物體吸熱多
d.同種物質,升溫相同,質量大的吸熱多
解析:此題考查對熱量計算規(guī)律的基本認識是否清楚,在物體的溫度變化時計算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應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的變化及構成物體的物質性質——比熱容的大小有關,c、m、△t與q是多因一果的關系。所以凡討論這類問題時,應寫出熱量計算公式:q=cm△t來對照審查,四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缺一不可。a選項中給出了m、△t、c的關系缺少q無法討論,b選項只給出了q、c和△t的關系,缺m所以不能討論,c選項中只給出了c、m、q的關系缺少△t也無法討論,只有d項,四個因素都給全了,代入公式關系正確,故d選項正確。
答案:d
物理知識點篇二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5)地球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1、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跟經典的電磁理論發(fā)生矛盾(矛盾為:a、原子是不穩(wěn)定的;b、原子光譜是連續(xù)譜),1913年玻爾(丹麥)在其基礎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運用到原子系統(tǒng)上,提出玻爾理論。
2、玻爾理論的假設:
(1)原子只能處于一系列不連續(xù)的能量狀態(tài)中,在這些狀態(tài)中原子是穩(wěn)定的,電子雖然繞核運動,但并不向外輻射能量,這些狀態(tài)叫做定態(tài)。氫原子的各個定態(tài)的能量值,叫做它的能級。原子處于最低能級時電子在離核最近的軌道上運動,這種定態(tài)叫做基態(tài);原子處于較高能級時電子在離核較遠的軌道上運動的這些定態(tài)叫做激發(fā)態(tài)。
h=en—em
(3)原子的不同能量狀態(tài)跟電子沿不同的圓形軌道繞核運動相對應。原子的定態(tài)是不連續(xù)的,因此電子的可能軌道的分布也是不連續(xù)的。
3、玻爾計算公式:rn=n2r1,en=e1/n2(n=1,2,3??)r1=0、53?10—10m,e1=—13、6ev,分別代表第一條(即離核最近的)可能軌道的半徑和電子在這條軌道上運動時的能量。(選定離核無限遠處的電勢能為零,電子從離核無限遠處移到任一軌道上,都是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所以在任一軌道上,電子的電勢能都是負值,而且離核越近,電勢能越小。)
4、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熱的方法,使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可以傳遞能量)。原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只能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而從某一能級到被電離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電離能的任何頻率的光子。
6、玻爾模型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引入了量子概念(提出了能級和躍遷的概念,能解釋氣體導電時發(fā)光的機理、氫原子的線狀譜),局限之處在于它過多地保留了經典理論(經典粒子、軌道等),無法解釋復雜原子的光譜。
物理知識點篇三
9.1、壓強:
㈠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點:作用在受力面上
㈡壓強
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4、公式:
p=f/s
5、單位:帕斯卡(pa)
1pa = 1n/m2
意義:表示物體(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6、增大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力 舉例:用力切菜易切斷
2)減小受力面積 舉例:磨刀不誤砍柴功
7、減小壓強的方法:
1)減小壓力 舉例:車輛行駛要限載
2)增大受力面積 舉例:鐵軌鋪在路枕上
9.2、液體壓強
1、產生原因:液體受到重力作用,對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壓強;
液體具有流動性,對容器側壁有壓強。
2、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有壓強,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各個方向的壓強隨著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壓強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3、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體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質量無關。與浸入液體中物體的密度無關(深度不是高度)
當固體的形狀是柱體時,壓強也可以用此公式進行推算
計算液體對容器的壓力時,必須先由公式p=ρgh算出壓強,再由公式 p=f/s,得到壓力 f=ps。
4、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
特點: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 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體深度總是相等。
應用舉例: 船閘、茶壺、鍋爐的水位計。
9.3、大氣壓強
1、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氣體受到重力,且有流動性,故能向各個方向對浸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
3、著名的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其它證明大氣壓存在的現(xiàn)象:吸盤掛衣鉤能緊貼在墻上、利用吸管吸飲料。
4、首次準確測出大氣壓值的實驗:托里拆利實驗。
一標準大氣壓等于1900px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即p0=1.013×105pa,在粗略計算時,標準大氣壓可以取105帕斯卡,約支持10m高的水柱。
大氣壓還受氣候的影響。
6、氣壓計和種類: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無液氣壓計)
7、大氣壓的應用實例:抽水機抽水、用吸管吸飲料、注射器吸藥液。
8、液體的沸點隨液體表面的氣壓增大而增大。
(應用:高壓鍋)
9.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物理學中把具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為流體。
2、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3、應用:
1)乘客候車要站在安全線外;
物理知識點篇四
(2)功的大小的計算方法:
①恒力的功可根據(jù)w=f·s·cosθ進行計算,本公式只適用于恒力做功。
②根據(jù)w=p·t,計算一段時間內平均做功。
③利用動能定理計算力的功,特別是變力所做的功。
④根據(jù)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反過來可求功.
(3)摩擦力、空氣阻力做功的計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積。
發(fā)生相對運動的兩物體的這一對相互摩擦力做的總功:w=fd(d是兩物體間的相對路程),且w=q(摩擦生熱)
(2)功率的計算
①平均功率:p=w/t(定義式) 表示時間t內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還是變力做功,都適用。
②瞬時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別表示t時刻的功率和速度,α為兩者間的夾角。
(3)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 : 額定功率:發(fā)動機正常工作時的最大功率。實際功率:發(fā)動機實際輸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額定功率,但不能長時間超過額定功率。
物理知識點篇五
磁力線在磁體外是由n極出來而不間斷地在空間經歷一定路線返回s極;在磁體內部,繼續(xù)通向n極而成一閉合曲線。感應電動勢本身也會產生一個磁場,而這個磁場是反對外磁場的變化的:外磁場的磁力線要增加,則感應電動勢所產生的磁場的磁力線是和它頂頭的——以便抵消外磁場增加的磁力線,外磁場的磁力線要減少,則感應電動勢所產生的磁場的磁力線是順著外磁場的磁力線方向的,以便補充它的減少。以上都用右手定則決定。
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而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的附近
地磁場與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相似:在靠近磁體中部的地方,磁場方向與磁體平行,而在北半球,磁感線是要回到地磁南極的,所以就像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一樣是傾斜方向上的。
地磁場的方向不是永遠不變的,它會隨時間而改變,歷史上已經改變過幾次,現(xiàn)在也在改變,只不過這個過程十分緩慢,要等幾千年才會來一次“大顛倒”。
物理知識點篇六
1.曲線運動的條件:質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當物體受到的合力為恒力(大小恒定、方向不變)時,物體作勻變速曲線運動,如平拋運動。
當物體受到的合力大小恒定而方向總跟速度的方向垂直,則物體將做勻速率圓周運動.(這里的合力可以是萬有引力——衛(wèi)星的運動、庫侖力——電子繞核旋轉、洛侖茲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偏轉、彈力——繩拴著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繞繩的一端旋轉、重力與彈力的合力——錐擺、靜摩擦力——水平轉盤上的物體等.)
2.曲線運動的特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一定改變,所以是變速運動。需要重點掌握的兩種情況:一是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變的曲線運動,叫勻變速曲線運動,如平拋運動,另一是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時刻改變的曲線運動,如勻速圓周運動。
1.從已知的分運動來求合運動,叫做運動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們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重點是判斷合運動和分運動,這里分兩種情況介紹。
一種是研究對象被另一個運動物體所牽連,這個牽連指的是相互作用的牽連,如船在水上航行,水也在流動著。船對地的運動為船對靜水的運動與水對地的運動的合運動。一般地,物體的實際運動就是合運動。
第二種情況是物體間沒有相互作用力的牽連,只是由于參照物的變換帶來了運動的合成問題。如兩輛車的運動,甲車以v甲=8m/s的速度向東運動,乙車以v乙=8m/s的速度向北運動。求甲車相對于乙車的運動速度v甲對乙。
2.求一個已知運動的分運動,叫運動的分解,解題時應按實際“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特征:
①等時性:合運動所需時間和對應的每個分運動時間相等
②獨立性:一個物體可以同時參與幾個不同的分運動,各個分運動獨立進行,互不影響。
(1)存在中間牽連參照物問題:如人在自動扶梯上行走,可將人對地運動轉化為人對梯和梯對地的兩個分運動處理。
(2)勻變速曲線運動問題:可根據(jù)初速度(v0)和受力情況建立直角坐標系,將復雜運動轉化為坐標軸上的簡單運動來處理。如平拋運動、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帶電粒子在重力場和電場中的曲線運動等都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處理。
5.運動的性質和軌跡
物體運動的性質由加速度決定(加速度得零時物體靜止或做勻速運動;加速度恒定時物體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變化時物體做變加速運動)。
物體運動的軌跡(直線還是曲線)則由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關系決定(速度與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物體做直線運動;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1、明確形成規(guī)律的依據(jù)、方法和過程。這不僅對可以幫助我們體會人類的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對我們形成合理的知識體系也是及其重要的。
2、明確規(guī)律的物理意義及其表述。包括:該規(guī)律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該規(guī)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質,明確規(guī)律表達中的關鍵詞句,明確規(guī)律的數(shù)學公式的物理含義等等。
3、明確規(guī)律的適用范圍和條件。任何物理規(guī)律總是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現(xiàn)的,或在一定條件下推理得到的,并在有限領域內檢驗的,所以,物理規(guī)律總有它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
4、明確該規(guī)律與有關規(guī)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7.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汽車最大行駛速度(vmax=p額/f)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轉化多少;
(4)重力做功和電場力做功均與路徑無關(見2、3兩式)
(7)彈簧彈性勢能e=kx2/2,與勁度系數(shù)和形變量有關。
物理知識點篇七
知識點1——電壓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水壓是使水發(fā)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的原因;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2)電壓與電流的區(qū)別:①電壓對電路中兩點間才有意義,而電流和電路中某處或某點對應,一般說成某處的電流,某用電器兩端的電壓。②電壓是原因,電流是結果。
●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1)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對外供電時,電源通過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常見電源的電壓值:①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②一個蓄電池的電壓為2v;把每節(jié)電池的正、負極依次相連,組成的電池組叫串聯(lián)電池組,它可以滿足用電器對直流電壓的不同需求。因為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u1相同,n節(jié)電池串聯(lián)后,電池組的總電壓u=nu1。
●常見電壓值的劃分(1)不高于36v的是安全電壓; (2)1000v以下的叫低壓;(3)1000v以上的叫高壓。
知識點2——電壓表 33-3-6
●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儀器 電流用電流表測量,電壓用電壓表測量,電壓表在電路中的符號是 。
在電路中,電源或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可以直接用電壓表測量。
表盤上的v表示直流電壓表,用于測量電池等電源的直流電路電壓。
實驗室中,常用的雙量程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一般情況下“—”接線柱共用,另外兩個接線柱分別標有“3”、“15”字樣,它們與“—”接線柱一起分別組成0~3v和0~15v兩個量程。
選用不同量程,分度值不同,選用0~3v量程時,分度值為0.1v,讀數(shù)時應以刻度盤下方的刻度線為準;選用0~15v量程時,分度值為0.5v,讀數(shù)時應以刻度盤上方的刻度線為準。
●電壓表讀數(shù) 1)使用電壓表測電壓,讀數(shù)時首先分清電壓表用的量程是多少,從而確認電壓表相應量程每大格及每小格所代表的電壓值。示數(shù)=分度值+小格數(shù)。
(2)指針偏向哪個刻度就按哪一刻度讀數(shù),不必估讀,指針向兩刻度線中間時,按哪一刻度讀數(shù)都行,此時讀數(shù)有兩個正確值。 ●電壓表使用規(guī)則(1)使用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如有偏差,則要用螺絲刀旋轉表盤上的調零螺絲,將指針調至零位。
(2)電壓表必須和被測用電器并聯(lián)。(3)連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入“—”出。(4)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5)在不能預知被測電壓的范圍時,先試用大量程,并采用試觸的方法,如電壓表示數(shù)在小量程范圍內,則改用小量程,提高測量精度。
知識點1——導體與絕緣體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半導體。
舉例: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及酸、堿、鹽的水溶液都是導體;
橡膠、玻璃、陶瓷、油等都是絕緣體;硅、鍺是半導體。 不同材料的導電性能不同。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
原來不導電的物體,當條件改變時,也可能成為導體。例如:常態(tài)下玻璃是良好的絕緣體,如果給玻璃加熱,使它達到紅熾狀態(tài),它就變成導體了;純凈的水是絕緣體,但含有雜質的水卻容易導電,是導體;干燥的木棒是絕緣體,潮濕的木棒是導體。
導電性能強的物體是良導體;絕緣性能強的物體是良好的絕緣體。良導體和良好的絕緣體都是良好的電工材料。如:銅制導線中,銅絲是良導體,外包絕緣皮是良好的絕緣體。
●影響半導體導電性能的因素:溫度、光照和摻雜物。
光敏電阻:有無光照電阻值差異很大。熱敏電阻:溫度略有變化,電阻值變化很明顯。 壓敏電阻:電壓變化,電阻值明顯變化。 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三極管:具有將電信號放大的作用。
半導體元件的應用十分廣泛,已成為電子計算機和其他電子儀器的重要元件。
知識點2——電阻 ●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他的大小與是否接入電路,及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壓大小無關。
會說。
“說”即“歸納”,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橫縱對比,歸納實驗結論。哪些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數(shù)量上的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如何對數(shù)據(jù)運算處理,得到進一步結論?歸納初步結論時,語言敘述要精煉,也要注意控制變量,還要注意結論的完整性。歸納進一步結論時,要明白進行加(求和)、減(求差)、乘(乘積)、除(比值)運算,是為了得到新的物理概念,與普通的數(shù)學運算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囫圇吞棗的學物理,沒有過程,就像蓋樓房沒有地基,是不牢固的。只會背概念,不會用概念,時間久了,那些物理名詞、公式、原理,就成了“天書”,不理解,不是“真經”。
會探。
上述是《研究液體壓強規(guī)律》的引入課,若要深入研究,還需要分組探究。動手準備充足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必須注意控制變量,編制數(shù)據(jù)表格要分清有幾行幾列,需填寫什么內容,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溝通協(xié)作,這都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