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一
今天是星期五,天上還下著蒙蒙細雨。一想到要去草原,我就會情不自禁的笑起來。
下午5:20分飛機正式起飛了,心里有一絲激動。飛機飛了不到半小時就穿進了茫茫的云海中。那白云像絲絲的煙霧,觸手可摸。
天邊出現(xiàn)了一座座巨大的“雪山”。再往前看,又好像一朵朵棉花,鑲嵌在雪山上。映入眼簾的只是一片白色。
晚上9點左右,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在呼和浩特的賓館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我們乘車趕赴希拉穆仁大草原。抵達草原后我們接受了蒙古人們的熱情迎客—敬下馬酒!還給我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美麗的草原,我來了。草原上的草一簇簇的倔強的長著,有裸露的沙石,那一片片青黃色一直延伸到無邊的天際,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全世界都靜止了,遠處有幾匹馬兒在悠閑的吃著草,那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
我們騎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祭拜敖包。據(jù)說在哪里許愿還挺靈。許愿后我們又去訪問牧民家庭,親臨蒙古族家庭。淳樸熱情的牧民讓我們品嘗他們自制的蒙古白食—奶制品。又去了草原保護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白色,那里的草可以高過膝蓋,一簇簇的,一望無際。我們在那里拍照做紀念。翻過了幾座小丘,我們到達了希拉穆仁河。細長清澈的小河從草原中間穿過,像一條白色的絲帶繞過草原。幾只白色的小羊趴在小河邊靜靜地望著我們。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坐在馬背上我心跳不已。蔚藍的天、青青的草、潔白的羊、清清的河,這就是美麗的大草原嗎?馬兒一嘶長叫使我趕緊追上隊伍。
午餐品嘗了民族特色餐—手扒羊肉,下午觀看了“蒙古男兒三藝”中的賽馬及摔跤表演。晚餐后觀看了民簇歌舞,參加篝火晚會。我們手拉手在火堆周圍跳舞,雖然我們都素不相識,但在那里好像每個人都認識,都歡快的跳起來。這時我真的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深情與豪放!
清晨起來,草原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泌人心扉。這里讓我感受到了馬背上民族的生活。草原之行讓我流連忘返,我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感嘆牧民們的憨厚淳樸。我愿變作一只雄鷹在草原上飛翔。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二
今天,艷陽高照,驕陽似火,我們一家三口來到蘇州博物館參觀。此時此刻的博物館的門口人山人海,寬闊的走道被男女老少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走進博物館的霎那間,我便被悠久歷史文化的古老氣息所陶醉。
蘇州博物館里的文物是各種各樣,應有盡有,陶器、玉器、春秋青銅器……各種文物千姿百態(tài),玲瓏剔透,元氣淋漓,我的眼睛好似吸盤,吸在文物上紋絲不動。此時的我宛如一條小魚,在歷史的海洋里遨游,如饑如渴地吸吮著文化的乳汁。
在這么多琳瑯滿目、眼花繚亂的文物中,最令我看了心曠神怡、難以忘懷的就是“五代秘色瓷蓮花碗”與“象牙雕八仙”。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出土于1957年,是蘇州博物館三件國寶級文物之一。它造型精致,端莊有姿,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高雅出塵。這件文物有一個神奇之處:從上往下看,感覺碗里有水,那水波光粼粼,清澈見底,可倒過來一瞧,卻什么也沒滴下來。這件碗瓷胎呈灰白色,細膩致密,呈現(xiàn)出玉一般的韻致,美不勝收,引得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參觀。
象牙雕八仙出土于民國,它小巧精致,把八位神仙刻畫得栩栩如生。仔細端詳,他們千姿百態(tài)、神態(tài)各異,有的手搖蒲扇,光著肚皮,好像在說:“這天熱得本仙都快中暑了,who help me?”有的捧著果籃若有所思,好像在想:“這筐美味可口的水果,我該給誰呢?”有的頭頂金冠,拿著元寶,好像在炫耀:“我是百萬富翁,有錢我就任性,哈哈!”走近他們身邊,你似乎還能聽到他們輕細的呼吸聲呢!
快樂的時光總是結(jié)束得那么快,那么突然,我依依不舍地向博物館告別。這次蘇州博物館游覽令我收獲多多,快樂多多。蘇州博物館,有時間我還會來拜訪的,等我喲!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三
應了一句俗話——見面不如聞名;在巷子走了一遍,感覺只有一個字,悔。兩個字,失望;三個字,不該去。比起重慶的磁器口來,實在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一進寬巷子,就見一“奇人”,來不及看他身旁展板上的書面介紹,已經(jīng)被他的神情嚇倒:手握兩個健身球,齊肩長發(fā)散亂一團,一雙眼睛盯著游客,如鷹似隼,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大喝一聲:“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打此過,留下買路財!”雖然我包包里沒有多少銀子,但是別人比我有吸引力,萬一“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豈不是沒辦法回家了。是非之地,早早離開為妙。
賣小吃的店子不少,可是越兒一個勁兒催我快走,一個方便碗裝幾根熱干面,要價10元,這對于慣于節(jié)約的越兒來說無異于打劫,不逃才怪?其他的估計也類似,不看也罷。
兩條巷子逛下來,有三處地方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為行為藝術(shù),在寬巷子,看見一尊青銅塑像,一位紅衣女士帶著孩子來合影,不料塑像低下頭來跟孩子說話,紅衣女士“呀”的一聲跳了起來,旁觀的人哄笑起來,我心里也忐忑,難怪孩子不敢靠近,原來是查覺到了異樣。仔細一看地上擺著一個木頭做的錢箱,上寫著“行為藝術(shù),模特辛苦,請給小費。合影請給10、20元?!苯Y(jié)果是合影者放了5元,看客們都是白看稀奇,無一人掏錢,包括我,怎么都不好意思破例。到窄巷子就有了經(jīng)驗,模特雖和真正的銅塑站在一起,但是化妝不到位,脖子、手腕處破綻百出,一眼即可辨出真?zhèn)巍?/p>
其二為琉璃館。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四面墻壁之上,地磚之下,五彩斑斕,晶瑩剔透,置身其中如入仙境一般美妙。實在值得一觀,令人流連往返。只是那些東西都只能看看而已,掛掛眼科,要想據(jù)為己有的話,必須得有厚實的錢袋方可。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四
入眼是蔚然林海,它們在我腳下的丘壑上肆意的.生長著,看不清它們是否昂然向上,筆直挺拔的身軀努力生長想要“木秀于林”,更望不見它是否就像我在路旁看到的樹那樣用蜷虬的根攀附在腳下的一小塊巖石上,堅韌的根部還裸露在外面。這里的人就像根攀附于巖石一樣依傍于這個屬于他們的世外桃源。
我不由的想到了“窮山惡水”這個詞,這是我走出村落,去到盤山公路山頂?shù)牡谝粋€想法。這這座山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是放眼望去群山綿延在我的腳下,附近連一座可以與之比肩的都沒有。
稍稍安慰我的是這座山上有很多的褐馬雞,還有見過卻叫不出名字的動物,它們會在公路兩旁的灌木叢里棲身,聽到我們的聲音便“撲騰撲騰”地飛走,或“啾啾啾”地發(fā)信號警戒。這極大的滿足了我的獵奇心,因為這是我極少看到的東西。
記得剛進村里,水泥路面早已被腐蝕的不成樣子,車輪壓過石子調(diào)皮的跑開了,彈射發(fā)出的聲音“砰——砰”的響著。有的地方還有黃泥突兀在破爛不堪的路面上,被車輪捏成了小山一樣的“土丘”。
一群人在路邊的“場面”上曬著太陽,聊著天,打著撲克。都是一些沒有走出去的大山的老人們,不由的我腦海中相同的記憶也被勾了起來。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在經(jīng)歷著相似的事件。不過我的記憶力不全是老人,還有孩童玩著路邊的泥巴,我臟乎乎的手在幫一個“嫩黃色衣服”驅(qū)趕夏天吸血的蚊蠅。
村里寥寥幾戶人家,有窯洞,有彩鋼房卻不見每個村都能見到的平房。它們各自盤踞山頭,似乎是要自立為王的意思,但是他們彼此的交談卻沒有距離感。
我聽著犬吠,聞著花香,踏著青草,走上了山,走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不經(jīng)意間鞋子上沾滿了綠色的汁液。這是熱情好客的“居民”想讓我伴著草香,洗去浮世的污濁。
忽然“咕咕鳴”,雞叫了起來,現(xiàn)在大概是中午,我疑惑雞在中午也會鳴叫嗎?可一個人想終是沒有頭緒的。從老鄉(xiāng)口中我知道一家到另一家并沒有固定的路,往往是踏著青草走的,看那塌陷下去的青草,頑皮的冒出頭來想要擋住人們的步伐??粗h處的農(nóng)田、水塘,心中想起這樣一句話“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終于,入眼是籬笆圍成的小院,坐落在比較平緩的坡上,有的籬笆還生出了綠色的藤枝, 頑強的生命力讓我不得不嘆服。推開小柵,入眼是和屋子齊平的玉米桿,一條小黃狗臥在地畔。
我推開褐色的裱著紙窗的木門走了進去,這是外屋,對著門的是一只快要掉漆的紅柜子;長條凳靠著它擺放著,上面褐色的漆也鼓了起來即將要脫落;進里屋的門旁邊有一只用鐵絲箍著口的甕;葦子編制的蓋黑黢黢的,上面放著一只白色的鋁制舀水。
走進里屋,一個n字形的窗口,分為兩個部分:最上面的是裱紙的窗戶,下面是幾塊玻璃,說不上采光充足,也算是夠用。窗臺寬大,溫壺放在上面,一點也不用擔心它會不慎“失足”??簧吓紶柊纪共黄?,但是十分溫暖。說到這不得不提這個功勞巨大的灶臺了,雖然它在眾多陳設當中并沒有多龐大的身軀,但功用卻是一點也不少,吃飯、燒水、睡覺沒有一個可以離開它的。灶臺與炕由一個通道連接一直到墻的最上面,開一個朝天的口,用來導煙的同時炕也會熱乎乎的。墻體呈弧度,愈向上空間愈小,外面抹著一層膩子。
身體愈來愈熱,穿著保暖背心的身體已經(jīng)隱約出現(xiàn)汗?jié)n。灶膛內(nèi)的火燃燒著,上面沸騰著的熱水咕嘟咕嘟冒著氣泡。我忽然想起窯洞的特點“冬暖夏涼”,現(xiàn)如今雖然剛過秋風,但是這山里已經(jīng)是漸涼了,在冬天一定是這膛火發(fā)揮最大功效的時候吧。
我起身出去打量這個我剛開始沒怎么注意的窯洞,剛出門外邊的狗吠了起來。心里納悶第一次進來的時候怎么沒叫?現(xiàn)在想起可能是狗已經(jīng)太長時間沒有見到過陌生人了,所以懈怠了它的工作,而我再次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它才反應過來吧。
在思緒中我早已越過了千萬重山。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五
五一小長假的第二天,我和班里的兩位同學,以及他們的家長,同去曲江海洋館游玩!
我搭乘的是陳澤馨媽媽的車。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時不時賞賞車外的美麗風景,時不時玩玩游戲。
終于到了!我們先跟崔瀠之會和后,我睜大了我的眼睛,發(fā)現(xiàn)這里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有的小朋友在吹泡泡,有的小朋友在玩耍,還有的小朋友在一旁吃零食!當然,也不光是小朋友,也有好些大人在看手機,拍照……諾,你瞧!那邊的海洋館奪去了一半人,而另一邊的極地館也毫不示弱,也奪去了一半人群。
而我們先游覽的是海洋館,買完票后,大家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進入了那里。我們進去后,先看見了壯觀的瀑布!那里的瀑布下面是一個大水塘,那清清的水上漂浮著幾片荷葉,還有幾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真是美極了!
還沒有走多少路,魚缸里的魚就已經(jīng)足以讓我們眼花繚亂。有海洋里的.蝴蝶魚,它長得像蝴蝶,所以叫蝴蝶魚,還有我以前從沒見過的吃奶魚,它居然是靠吃奶為生!不過我印象最深的是血鸚鵡,它擁有一雙烏黑的眼睛,身體的顏色是紅色。尾巴在游泳時一擺一擺的,好似美人魚一樣漂亮!一樣可愛!
我問旁邊的阿姨,魚鰭有什么作用,阿姨對我講了許多:“尾鰭保持魚體側(cè)立,對魚體平衡起著關鍵作用,若失去,會失去平衡而側(cè)翻。胸鰭和腹鰭會保持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尾鰭決定運動方向,若失去,魚不會轉(zhuǎn)彎。臀鰭協(xié)調(diào)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體輕微搖晃。魚鰭還有感知水流的作用,不能失去。”噢!這個在我心里的謎團終于揭開了!就這樣,海洋館參觀完了。
而我們的肚子也已經(jīng)餓得咕咕叫了,崔瀠之一看表,已經(jīng)12點23分了,是吃飯的時間了。阿姨帶我們?nèi)チ伺赃呉患胰藲馔ν牟蛷d,我們等了20分鐘才吃上了可口的飯菜。
緊接著,我們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極地館。我們抵擋不住推銷員的誘惑,最終決定看一個僅長7分鐘左右的小電影:《海底世界》,門票算便宜,3元錢。我們又去拿了六副看3d電影的眼睛,心滿意足的坐在自己挑好的座位,戴上眼鏡,觀賞電影!
這似乎是在夢境中一般,我們幾個憋氣最多超不過20秒的小不點兒沒有帶氧氣罐進入了海底世界?!鞍?!”大家都尖叫起來,我們遇見了可怕的水蛇,它張大了自己的血盆大口,好像要把我們吃了似的!幸虧我們游得快,不然就葬身在水蛇的大嘴里了!“好可愛呀!”隨著我的一聲叫,引來了許多人來圍觀,原來這是一條身上布滿了五彩斑紋的小魚,我還為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彩虹!突然,旁邊的燈一下子全都亮了,我們幾個只好從海底世界回到現(xiàn)實中來,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影院。
我們還去看了白鯨表演,一陣陣歡快地歌聲從音響里傳來,白鯨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還有美若天仙的美人魚在伴舞呢!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六
今天,我們要去黃賢旅游。車上,大家有說有笑,一會兒就到了目的地,下了車,就跟微風撞了個滿懷,帶著一絲清涼的氣息,真舒服啊!
黃賢的景色太美了。一座座房子別致而整潔,我們沿著碎石鋪成的小路,一邊走一邊欣賞。
不遠處,有座高大的假山,上面刻著“黃賢森林公園”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和姐姐歡呼著,飛快地向前跑去,遠望“紅巖飛瀑”直掛在假山的河邊,走近一看,那瀑布像一條潔白的玉帶,又像一個個圓圓的小白球從山上滾下來,一落地又四散地跑開了。
再見,大山!該回家了,我輕輕揮手,告別山里的朋友。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七
今天,我們?nèi)チ巳毡镜母皇可?,這可是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山脈。導游說,看不看得見富士山,就要看我們的運氣了。結(jié)果,我們幸運的看見了,富士山只露出了一個山頭和山底,中間部分被云朵切了一半似的,而且四處云霧繚繞,非常壯觀。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原來富士山底下有兩座小火山,經(jīng)過一次次火山爆發(fā),有一次其中一座小火山壓住了另一座火山,后來又一次爆發(fā),大火山壓住了小火山,因為沒有完全壓住,所以火山上有許多煙,非常奇特。
真想再看一會兒,可是天下雨了,我們只好回到車子上,去平和公園。二戰(zhàn)時期美國和日本打仗,結(jié)果日本失敗了,他們?yōu)榱撕推?,就建立了一個公園——平和公園,來紀念死去的人。
到了平和公園,爬上山去,一眼就看見了一口鐘,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搶著敲,我也敲響了鐘,代表著我非常向往和平友好。
參觀完了,我們回到溫泉酒店,吃日本料理和泡溫泉了。我們換上浴衣,首先吃日本料理,我們拿著刀、叉享受著日本料理。日本料理里面主要有:水果沙拉、銅鑼燒、炸雞翅、烤肉,這些食品都十分誘人,但我們還是覺得有些吃不習慣。吃完日本料理我們就去泡溫泉了。在溫泉里面游泳可開心了,水面上隱隱約約有一層白白的“霧氣”,走在水里好似騰云駕霧,神仙一樣。這種感覺這是一種享受?。?/p>
游記日記踏春游記日記篇八
早就知道了安徽的黃山遠近聞名,這次我們就去了黃山瞧了瞧。出發(fā)去黃山是在到達安徽的第二天,早上4:30我們就起床了,快快地吃完早餐,坐上大巴出發(fā)了。
我們居住的賓館離售票處很近,坐車不到五分鐘,到了售票處等票,前面的幾位叔叔還有導游,舉著大紅旗,帶著我們向前沖,“殺”出了一條“血路”。
又坐了會兒大巴,我們終于到了名副其實的黃山。
索道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平臺上,我們就開始了“爬山之旅”。
剛開始爬,我信心十足,一直都是在隊伍的前頭打沖鋒。沒走幾里,我就支持不住了,只好乖乖地回到了隊伍里,跟著走。
我們來到了黑虎松前,這棵松樹很大,很粗壯,怪不得叫“黑虎”松呢。
走了幾十米,我們又來到了雨傘松,這棵松長得很像雨傘,據(jù)說這個名字還是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贈予它的呢。
我們又走了一會兒,遠遠地望見了一個純白色的“大足球”,那就是光明頂了。導游說還有五百米。這五百米對我們來說格外漫長。我的腳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到達了高高的光明頂。
站在光明頂?shù)钠脚_上,高高低低的山峰盡收眼底。遠處的山仿佛觸手可及。
用顫抖的腿踏著坑洼的路,走了一個小時才到達最的“迎客松”。
迎客松是黃山松的代表,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歡迎游客來游玩。
最后,我們坐大巴回河南。第二天凌晨4:30,我們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