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胺桨浮保丛诎盖暗贸龅姆椒ǎ瑢⒎椒ǔ视诎盖?,即為“方案”。優(yōu)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趣味運動會方案 趣味運動會方案篇一
趣味體育運動是一項將傳統(tǒng)體育運動的.競技比賽和能引起人興趣的趣味活動融合形成的一項新興運動。它是介于體育運動及趣味游戲之間的一項趣味競技相結(jié)合的社會運動,我們擅于把趣味運動和小朋友某方面的學(xué)習(xí)的需求進行融合錯位策劃,使它同時融合了體育、文化、趣味、智力等元素,并增強了觀賞性。在廣州亞運結(jié)束兩周年之際舉行這一活動,我們更加要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兒童的興趣和個性,為每個兒童搭建了歷練自我的平臺,讓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
能更好的把趣味運動文化滲透到每個小朋友,增進院內(nèi)小朋友之間及和義工之間的親密感,從中學(xué)會團隊協(xié)作、增強集體中的團隊精神。另一方面它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對于埋頭不想運動的小朋友來說更具吸引力。它的競技性、趣味性及觀賞性帶給小朋友們另一種新奇,容易使整個活動形成興奮、熱烈、互動的氣氛,某些能力進一步的鍛煉。
活動小組:
1、組長:xx、xx。
2、策劃:xx、xx。
3、總指揮:xx。
4、成員:各義工聯(lián)參與成員。
因考慮到福利院的小朋友身體素質(zhì)上各人之間差異較大,所以在比賽項目上暫不倡議設(shè)立個人比賽項,全部都采用團隊參與形式,這樣有助增強小朋友的團隊精神及集體觀念。將現(xiàn)場小朋友分成四個小組(活動協(xié)調(diào)能力強的和差的請適當調(diào)配好),現(xiàn)場各義工也分幾小隊配合做好各比賽小組的后勤、安全及指導(dǎo)等工作。比賽結(jié)果按團隊成績設(shè)金、明星、文明、小天使獎等,人人有份全員有獎!
1、活動項目:
螃蟹賽跑、托球10米賽跑、 海底傳月、三人四足。
2、活動規(guī)則:
(1)螃蟹賽跑。
比賽規(guī)則:
a、每個組2名隊員參賽,賽道長10米。
b、一次兩組同時比賽,成縱隊站在起跑線,聽到預(yù)備信號時,同組兩人背對背用軀干夾抵住一個小皮球。聽到開始信號后,兩人像螃蟹狀橫著向終點線跑去再掉頭回到起點,將球交給下兩位組員繼續(xù)運球。最先完成的組為勝利。勝利者貼獎勵小紅花。
c、聽到開始信號夾好球后方可離開起跑線。
d、中途球落地,必須落地處夾起才能繼續(xù)進行。
e、抱球跑者取消比賽資格。
(2)托球10米折返賽跑。
比賽規(guī)則:
a、每組隊員全部參賽,兩人在起點,兩人在終點。賽道長10米。
b、一次四組同時比賽,成縱隊站在起跑線,聽到預(yù)備信號時,用拍拍手夾一個氣球,氣球必須放在拍手的中間,不能用手固定,每個人每次只能托一個球,從起點到終點,另一隊員在終點接力返回起點,球不掉在地上為有效,如果球在托送途中掉到地上,選手必須從掉球點重新運球直至到終點。最快完成組為勝利。勝利者貼獎勵小紅花。
c、球掉地上五次者取消比賽資格。
(3)海底傳月。
比賽規(guī)則:
a、每個組全部隊員參賽。
b、一次兩組同時比賽,各隊依次排成一列,間距一臂。第一名隊員雙手舉起球,其余隊員彎下腰,雙腳分開,當聽到裁判發(fā)令后,第一隊員將球從胯下傳給第二名隊員,依次類推,當最后一名隊員接到球后,持球跑到第一名隊員前面依次傳球,當最后第二名隊員接到球后,持球跑到最前隊員前面?zhèn)髑?,依次輪換傳球,當?shù)谝幻爢T站在最后一位并雙手持球后視為比賽結(jié)束(比賽過程中,第一名隊員是不跑動的),最快完成組為勝利。勝利者貼獎勵小紅花。
c、在傳球過程中,球不能落地,球落地后,須由傳球隊員撿球后重新傳球。
(4)三人四足。
比賽規(guī)則:
a、每次每個組3名隊員參賽。
b、一次兩組同時比賽,成橫隊站在起跑線。比賽開始前先把每一組人員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聽到開始信號時,各隊齊出,最先到達終點的隊獲勝。勝利者貼獎勵小紅花。
c、在開始口令未下達前出現(xiàn)搶跑應(yīng)重新開始比賽,并出警告,對于兩次搶跑的隊員取消本場比賽資格。
2、活動準備材料:
小皮球2——4個、氣球若干個、綁腿繩子數(shù)根、玩具拍拍手四對。(運動金獎、運動小明星獎、運動小天使獎、運動文明獎)各4個。
教師趣味運動會方案 趣味運動會方案篇二
玩法:一名幼兒與一名家長用繩子綁腿,聽到口令后,從起點出發(fā),繞過障礙,到達終點后,取名次紅旗。速度最快者為勝。
注意事項:1、自備綁腿繩子,例如:圍巾、粗布條等。
2、幼兒與家長步伐一致,配合默契。
3、遵守游戲規(guī)則,注意安全。
玩法:游戲開始之前,能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家長需要先把鞋子脫下來放到指定地點,然后到終點位置坐好;游戲開始聽到口令后,幼兒從起點出發(fā),到中間的圈內(nèi)找到自己家長的鞋子,然后快速跑到家長面前,為家長穿好鞋子并系好鞋帶。先行完成者舉手示意,讓老師進行檢查,檢查合格者老師將發(fā)放對應(yīng)名次紅旗。
注意事項:
1、父母參加活動時,必須穿系鞋帶的鞋子。
2、活動中,家長只能口頭提醒幼兒,不能動手幫肋。
3、遵守游戲規(guī)則,注意安全。
玩法:一名幼兒與一名家長參與游戲,游戲開始時幼兒雙手端住籃子,籃子里面有10個乒乓球,穿越障礙(跳、走、平衡),把籃子里的球投放到家長腰系的盒子里,家長用力搖晃盒子。最后搖出球最多者為勝。
注意事項:1、孩子運球過程中,不慎掉落,要快速撿起,確保球的數(shù)量。
2、遵守游戲規(guī)則,注意安全。
玩法:幼兒從起點用膝蓋夾沙包雙腳跳,跳到指定地點將沙包投到對面父母的籃子內(nèi),游戲反復(fù)進行5次。最后以接住沙包最多者為勝。
注意事項:1、嚴格遵守游戲規(guī)則。
2、每次運一個沙包。
3、注意安全。
玩法:媽媽手持圣女果,站在終點的位置,爸爸用布條蒙上眼睛,背著孩子在指定位置原地轉(zhuǎn)3圈,在孩子的語言提示下,去尋找媽媽手中的果實,并用嘴吃完果實。最后以先吃完果實者為勝。
注意事項:1、家長自備:圣女果5個,蒙眼布
2、孩子能用清楚的語言指揮家長,正確判斷出方向。
3、家長不許發(fā)出任何聲音,不準用手碰圣女果。
4、嚴格遵守游戲規(guī)則,注意安全
教師趣味運動會方案 趣味運動會方案篇三
為豐富教職工團員業(yè)余生活,增強教職工體質(zhì),促進教職工之間溝通交流,強化學(xué)校團組織凝聚力、向心力及團員教師歸屬感,特組織開展團員趣味活動。為保證此項活動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1、愉悅心情,緩解工作壓力。
2、增加教職工之間溝通和交流,增強團組織凝聚力、向心力。
3、增強教職工體質(zhì)。
1、趣味運動
2、卡拉ok大家唱
集合時間:5月1日上午8時30分在校操場集合。
趣味運動:8時30分——12時
午餐:12時——13時
卡拉ok大家唱:13時——15時
趣味運動:15時——17時
1、教師團員自行到校操場集合。
2、分成團小組開展趣味運動會。
3、集體用餐。
4、集體到校操場開展露天卡拉ok大家唱活動。
組長:黨支部書記
副組長:工會主席
組員:團支部書記
團支部委員
團支部委員
1、對全體團員進行專題活動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2、加強安全管理和保護措施,由團支部委員、團小組長負責(zé)安全防范和保護工作。
3、攜帶急救用品,以防教職工受傷或突發(fā)疾病。
4、提前進行活動現(xiàn)場進行認真勘察,并對活動可能發(fā)生情況做好充分估計和應(yīng)變準備。
教師趣味運動會方案 趣味運動會方案篇四
1、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通過活動、讓幼兒、家長感覺到運動的歡樂。
3、讓他幼兒在活動中學(xué)會合作與交往,體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組織者:蒙班教師。三、活動安排:(一)搶椅子1.幼兒8人一組進行游戲。2.音樂開始,幼兒繞蒙式線轉(zhuǎn)圈走。3.音樂停止,馬上搶到位子并坐好。4.沒有搶到位子即被淘汰,最后三名獲勝者各得獲獎品一份。
(二)游戲名稱《滾大球》游戲準備:大球2,椅子2把游戲玩法:各組選出6幼兒參加比賽,排成一列縱隊在起點準備,第一個幼兒聽到口令滾大球向前跑,繞過椅子后返回,把球交給第二個幼兒,第二個幼兒接著滾大球,依次進行,先滾完的為勝。
(三)親子游戲
1、《親子二人行》每輪6個家庭玩法:家長和幼兒在起點線處,孩子與家長面對面站立,幼兒踩在家長腳上,游戲開始,聽到口令家長帶幼兒迅速向終點處移,繞過椅子后返回起點,先到起點的為勝。獎勵前三名。
2、《小袋鼠摘果》裁判:玩法:家長在腰間栓一個筐,當袋鼠媽媽,站在終點線上,幼兒站在起點線上,游戲開始,聽到發(fā)令后,幼兒拿起自制果子扔進家長的筐里,在規(guī)定時間及規(guī)定距離內(nèi)扔進果子最多的為勝。獎勵前三名
3、保、齡球.給每位幼兒家庭發(fā)3個球。.站在規(guī)定線后,用手中的皮球向目標投擲。.擊倒10齡球以上算優(yōu)勝。
*10個以上的從多到少排名發(fā)獎4、"二人三足跑"目標:學(xué)習(xí)兩人相互配合用三條腿跑步,增進親子情感的交流。玩法:在場地兩端畫一條起跑線和一條終點線,請6對父子站在起跑線上,媽媽用一根長帶子將爸爸和孩子相鄰的一條腿綁在一起,爸爸雙手背后,聽到口令后,爸爸和孩子一起出發(fā)向前跑,到終點線后反回,以先反回到起跑線者為勝。媽媽為爸爸和孩子解開帶子。獎前三名。
5、全家搬搬樂
玩法:爸媽兩手交叉在一起,讓幼兒坐在上面,到達一定目標后返回,先到終點者為勝。六家一組,獎前三名。
6、揪“尾巴”
爸爸把孩子托在肩上或背在背上,孩子褲子后有一尾巴,在規(guī)定的圓圈內(nèi)跑,媽媽們揪其它孩子的尾巴,看最后哪組家庭揪的“尾巴”多為勝。依次計分(6組家庭、彩繩6根)。獎前三名。
備注:家長直至所有游戲進行完畢后在老師那里領(lǐng)取紀念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