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經典民間故事短篇100字 民間故事 短篇篇一
這個風箏的傳說,就是在那時候聽奶奶講的。
很久以前,白浪河邊,居住著一個勤勞的少年。少年叫牟天,在河邊墾荒成田,種植著大豆高粱,還有一些果樹。春天到來,田野返青,花開春暖,白浪河兩岸處處是迷人的春光。每到夜晚,少年的夢里,總會有一個美麗的少女,乘著彩云,翩翩而來。
這日,牟天在田間勞作累了,來到河邊,洗了把臉,坐在岸旁的一個樹樁上歇息。這時,從蔚藍的天上飛來一只鳥兒,落在他身旁的灌木叢上,亮開歌喉鳴叫起來。這是一只嬌小又俊俏的鳥兒,全身的羽毛五彩斑斕,兩只眼睛湖水一樣蔚藍,鳥兒的鳴叫,更是清脆婉轉。自幼就住在白浪河邊的牟天,從未見過長相如此俊俏,叫聲如此美妙的鳥兒。
正當牟天,如醉如癡的欣賞著鳥兒的時候,一只藏匿在樹叢后面的狐貍,悄悄的來到了小鳥身邊,猛地一個雀躍,用又尖又長的嘴巴,叼住了這只小鳥,那甜甜的鳥鳴輒然而之,頃刻間響起了鳥兒凄慘的呼叫。
狡猾又兇殘的狐貍,叼著拼命掙扎的鳥兒,急急向樹林深處跑去,牟天見狀,奮力追趕。一邊狂奔,一邊不住的撿起地上的石塊,向狐貍奮力猛砸。狐貍見到少年窮追不舍,只好丟下鳥兒倉皇逃去。
牟天趕忙把受傷的小鳥捧在手心里,跑回自己的茅屋中,將開水化上鹽巴,細細的為鳥兒擦凈血污,清洗了傷處,日日夜夜精心的照料著。鳥兒恢復得很快,幾日后又能自如的飛翔,放聲的歌唱了。這只鳥兒非常感激牟天的救命之恩,從此追隨著少年,與其形影不離。白天,牟天在田間勞作,鳥兒便落在他身旁的樹枝上,甜甜的歌唱。晚上,牟天躺在鋪上休息時,鳥兒就棲落在鋪的一角,靜靜的守候著他。少年喜歡這只俊美的小鳥,小鳥依戀著善良勇敢的英俊少年。
傍晚,一場春雨過后,無垠的田野,碧綠一片,兩岸的挑花,艷艷的開著,清涼的風中彌漫著花的芳香。夕陽西下,一條彩虹架在蒼翠的遠山之上,幾片晚霞在彩虹邊慢慢的飄移。小伙子站在茅草屋前,凝望著天上的彩虹,放聲高歌。白浪河畔好春光,
綠柳花紅百鳥唱。
我問天上的七彩虹,夢中的姑娘在何方?
小鳥兒靜靜的站在枝頭,側耳傾聽著牟天動情的歌唱。
這天夜里,睡夢中的牟天被一陣輕柔的推搡弄醒了,他睜開惺忪的睡眼,朦朧中看見,自己夢中遇見的那個美麗少女,此刻正坐在他的睡鋪上,雙眼滿含深情的望著自己。牟天以為自己是在夢中,生怕少女再離自己遠去,便張開雙臂將少女緊緊摟入懷中。少女溫柔的依偎著牟天,告訴他,自己就是那只被他救起的小鳥。她是銀河王的小女兒依依公主,自幼喜歡游覽天上的勝景,那日清晨,她在天際之上,見白浪河,水流清冽,銀浪微卷,兩岸柳暗花明,風光無限,便化作一只小鳥越出天界,飛來欣賞,卻被狐貍所傷,幸被牟天救下,才免遭大難。這些日子,依依于牟天朝夕相處,已被其的善良和勤勞所感動,對人間的這個英俊少年,產生了深深的愛慕之情。牟天好高興,他問依依,這是不是一場虛幻飄渺的夢,夢醒之后,他的茅草屋中又會是空蕩蕩的,沒有了少女的蹤影。依依不作回答,只是不住溫存的親吻著牟天,用自己的癡情回答著少年的疑問。這一夜,一對天上人間的少女,互訴衷腸,盡情地在愛河里徜徉。
春天里,莊稼人的農活多,天剛放亮,牟天就起床去了田間。幾場雨后,莊稼地里的雜草,一個勁的瘋漲,甚至都要漫過那些高粱苗。牟天沿著一條田垅彎著腰耐心的清理著,當他拔著草到了前方的田頭,太陽已從白浪河對岸的樹林里升起。早晨的天空飄滿朝霞,白浪河面金光萬道,鯉魚跳躍,海鷗魚鷹云集;樹林里、草叢中,數不清的鳥兒在飛翔歌唱。
牟天轉身看自己的茅屋,一柱淡淡的炊煙,裊裊的向上升騰。依依頭戴一方布帕,站在屋前微笑著向他招手,用亮亮的嗓音喊牟天回屋吃飯。牟天走回到茅屋前,接過依依遞來的手帕,擦凈身上的汗水,同依依雙雙走進茅屋中。屋內的飯桌上,擺滿了依依做好的色香味俱佳的飯菜。牟天津津有味的吃著飯,不住的笑望坐在他身邊的依依。牟天好幸福好滿足。
吃過飯,依依要牟天站在茅屋前,看她怎樣除草。依依摘下戴在頭上的布帕,輕輕拋向空中,那方手帕就像一張請柬飛上了藍天,一會功夫,一群群的天鵝和大雁,從四面八方趕來,落入牟天的莊稼地和果園,整齊有序的排列開,仔仔細細的啃著雜草向前行。這些天鵝和大雁將雜草清理干凈后,便飛進白浪河內,洗凈羽毛上的塵土,然后排著整齊的隊形,飛向天空,緩緩離去。讓能干的牟天看的目瞪口呆。
又過了幾天,白浪河兩岸發(fā)生了百年不遇的蟲災,所有的果園和莊稼地里,無數的青蟲肆掠,把嫩嫩的葉片和鮮艷的花朵,啃食的殘差不齊,讓人看了心疼。依依把頭帕拋到天上,無數的小鳥兒紛紛聚來,片刻不停的搜尋吃食著害蟲,很快所有的害蟲被消滅凈光。
牟天分外的珍愛這個來自天宮的美麗少女。
有了依依的幫助,牟天不用天天忙農活了。閑暇的時光里,這對相愛的少男少女,手牽著手,在白浪河畔,賞盛開在水邊的美麗野花,追著蹁躚的蝴蝶漫步,面對著銀浪翻卷的白浪河,盡情的歌唱。兩人采來無數的鮮花,將居住的小茅屋,裝扮成花的世界。夜里,牟天愛將幾朵鮮花,插在依依的發(fā)髻,然后捧起依依花兒一樣的笑臉親吻。依依就依偎在牟天的胸上,任心上人親愛撫慰著,靜靜的聆聽窗外夜鶯的歌唱。
小小的茅屋里,彌漫著花的芳香,愛的溫馨。牟天和依依盡情的歡度著美好的時光。
日子飛快的流逝,轉眼之間,夏天悄悄的逼近了。
依依顯得很憂郁,她的眼神里飽含著憂郁,歌聲中也充滿傷感。
這天晚上,依依躺在牟天的懷抱里,淚流不止。她告訴牟天,人間一春,天上一晨,再過會,她的父王將安排天兵天將,在天際四處巡邏,要是發(fā)現依依闖入凡間,就要大發(fā)雷霆,將其捉拿歸天,重重懲罰,甚至將其處死。依依為了與牟天相守,甘愿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只是擔心深愛著她的母后,在失去了愛女之后,會痛心疾首,難以生存。為了母后的安危,她必須忍痛割愛,在立夏的前日返回銀河。
依依說得傷心至極,牟天聽得淚流滿面,兩人緊緊的相擁在一起。夜幕中的茅屋里,沒有了往昔的溫馨,傳出的,是一對戀人同聲的嘆息。
之后的日子,兩人更加的珍惜分別前的時光。白天里,依依默默的行走在田間,行走在果園,行走在白浪河畔。這里的每一片葉,每一瓣花,每一朵細浪,都讓她深深的留戀,難以割舍。依依去集市上買來布匹,為牟天做好了四季的新衣,把兩人所用的被褥拆洗后,再重新做好,整齊的疊放在睡鋪上,將他們居住的茅屋收拾得干干凈凈。依依一邊細心的做著這一切,一邊傷心的落淚。她擔心,在他們分別之后,牟天將是怎樣渡過那孤獨的每一天,思念的每一夜。晚上,晚上兩人相擁著坐在茅屋前,默默的仰望浩瀚的夜空。想到別離后彼此相距的遙遠,悲傷便涌上兩人的`心頭。
時光,沒有因有情人的難分難舍而止步,分別的日子還是從得到來了。
立夏的前一日,天地之間風起云涌,白浪河內巨浪翻騰,牟天和依依都早早的醒來,即將分離的兩人,緊緊相擁著,從早晨直至黃昏。眼看著天就要黑下來,依依從牟天的懷抱里站起,兩人把早買下的紅紅的絲線放到茅屋前的,依依將絲線的一頭牢牢地系在腰間,牟天將絲線的另一頭牢牢的抓在手里。兩人依依道別之后,依依腳下生出一團彩云,載著淚流滿面的依依,緩緩升起,牟天淚流滿面,望著越升越高的依依,期盼著她明年的春天能早早歸來。兩人分別之后,是無盡的思念。依依和牟天,一個在天上一個在人間,相聚遙遙無期,只能靠那條紅紅的絲線傳遞思念之情。依依總是在天兵天將們不注意時,跑到天邊,抓著自己偷偷系在玉樹上的紅絲線不住的搖晃,把自己的思念和渴盼,傳遞給牟天。牟天在自己的茅屋上系上了無數條紅絲線,絲線的另一頭系著五顏六色的綢緞,風一吹,在空中飄飄揚揚,陪伴牟天,等待著依依的歸來。
第二年,白浪河兩岸春暖花開之時,依依踏著彩云歸來了。這個的春天,依依生下了一對龍鳳胎,自此,依依離去之后,就有一對兒女于牟天陪伴,而依依則在天際更加的牽掛她的愛人和兒女,年年春天都要在歸來,和他們共享天倫之樂。到兩人子孫滿堂之后,依依還會在春天如期歸來,同他們相聚。
在牟天和依依百年之后,他們的兒孫,以及后人,為了紀念這段曠古奇緣,總在春天里做成各種各樣的風箏,放飛在藍天,一直演繹至今。
經典民間故事短篇100字 民間故事 短篇篇二
有關呂布傳奇性的出生和神話般的成長,在五原縣有很多流傳。
相傳東漢章帝年間北匈奴進犯南匈奴及漢朝領地時,呂布祖父呂浩(時任憲部越騎校尉)奉命留守邊塞。呂浩攜妻兒率部駐扎五原郡地,定址北河(黃河舊道現烏加河)南岸五原縣塔爾湖五分橋東,大興土木,建城筑堡(今城圪卜就是由此而得名),開荒農耕,并逐步發(fā)展畜牧業(yè),紡織業(yè),冶煉治陶業(yè)等,固守邊關。
呂布祖父去世后,其父呂良繼任,娶妻黃氏,系五原郡補紅灣(今五原縣城西補紅村)人,是一大戶富豪財主之女。黃氏聰明賢惠,知書達禮,善染織(后成為染織作坊主事)。黃氏生有四女,苦于無子。一日,隨夫到白馬寺廟(今五原縣錦旗東五里處,由于黃河淘堤已毀于河底)拜佛求子。
歸來當晚,黃氏得一夢,夢見有一猛虎撲身而來,黃氏見狀急喚丈夫趕打,老虎卻溫順地臥于身旁。不日黃氏身感有孕,懷孕12個月未見生產,百感焦慮。
后來,黃氏移至染織作坊,突然屋外人聲大嘈。眾人紛紛出外觀之,但見西北上空彩虹映現,光彩奪目,此景奇異。隨之五原山地崩裂,地動山搖。黃氏欲生,身感不適,腹中疼痛難忍,盆骨悶脹,羊水外溢,寸步難行,隨臥于布匹之上,不久產生一男嬰。
男嬰出世更為奇事,但見臍帶自斷,雙目有神,兩拳緊握,站立面前,黃氏驚奇,急擦去污物抱于懷中。后說與丈夫,呂良心中大快:“吾兒神也?!币虺錾忌?,故起名呂布。
呂布從小隨母習文作畫,聰慧好學,一點就通,過目不忘,他生性好斗,力大過人,喜舞槍弄棒,身高體重超出常人,同齡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視而遠之,唯有同女孩在一起溫順體貼,判若兩人。
呂布卻總喜歡和大人們在一起,問這問那模仿學習。從五歲起常隨牧馬人野外放馬,并喜愛馬,只要一見馬精神十足,興奮的不得了。他騎在馬上手舞足蹈,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時他能持棍刺擊野雞野兔。七歲時,單獨騎馬追擊野狐山鹿,從無空手而歸,經常將重于他幾倍的小馬駒抱起玩耍,有時舉過頭頂。
九歲那年,隨父母到補紅灣拜見外公,外公殺羊招待,大人們在羊群中逮羊不得手,他卻上去生擒兩只,觀者為此驚嘆,外公見狀大喜,當即送與好馬一匹。從此呂布與馬為伴,精心料理,愛馬如癡,從不離胯。
十一歲時,匈漢兩族邊民在白馬寺廟舉行大型慶典,呂布隨父前去參加,在賽 馬比賽中,他的騎技超人,馬快如箭,雄姿展現,一舉取得了騎手榮譽。好斗的呂布,在觀看摔跤比賽時,他看到摔跤手屢戰(zhàn)屢勝全無對手,心中不服,獨自沖入賽場,大聲喊道:“我來試試!”
摔跤勝者見是一童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瞬間二人扭在一起。經過幾個回合較量,呂布竟將身高和體重比他超出幾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頓時轟動了整個賽場,人們呼之為大力士神童。
從此,五原地區(qū)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并引以為自豪。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鮮卑部落軍事聯盟四處武力擴張,對東漢進行掠奪戰(zhàn)爭。東漢邊將大舉南遷,時年,呂布隨父南撤到山西境內,歸附為并州刺使丁原部下。
呂布從此離開了五原縣,開始了他橫掃千軍最后悲壯結局的傳奇人生。
經典民間故事短篇100字 民間故事 短篇篇三
從前山里住著一戶人家。母親為人糯弱,兒子大舜,脾性暴躁,年近四十,還未婚配。母子相依度日。
大舜耕田,母親送飯,都要遭到兒子的打罵,不是怪她送早了,就是怪她送遲了。每次送飯,他的母親都提心吊膽。一天,大舜在一塊大田里犁田,突然犁犁出了一個耗子窩,窩里有七八個嬌嫩的小耗子,閉著眼睛,在犁亂了的大草窩里滾來滾去。大舜看著這群嫩耗子,不但不傷害它們,反而起了憐惜之心,于是停著牛,擱住犁,坐在田坎上吸起煙來,看著那群耗子。一會兒來了兩個大耗子,一只把嫩耗子卷成一砣,另一只咬住這只大耗子的尾巴,艱難地把一砣耗子拖走了。大舜看得呆了,心想,耗子這樣渺小的動物,是這樣有感情,這樣心疼自己的兒女,母親把我拉扯大,花了多少心血??!母親送飯或早或遲,都要遭到我打罵,我連耗子都不如啊!他越想越傷心,竟流出淚水來。他想,我現在知錯就改,也不枉披了張人 皮。
不多時,母親送飯來了,他忙停住牛,面帶笑容老遠地去接,他倉促中,沒有放下打牛的條子:哪知母親被兒子打怕了,看見兒子拿著條子老遠向自己走來,嚇得回頭就跑,大舜怕母親跌倒,就大聲喊著,快步追去要扶住母親。母親看見兒子吼著追來,更是慌張,一失腳滾在巖下喪了命。大舜見慈母已死,悲痛已極,撲在母親身上,放聲大哭。
他安埋了母親,為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追悔,他請了個技藝精湛的雕匠,雕了母親的像。每天出工收工,都背著“母親”;吃飯時,先舀一碗獻給“母親”,以示孝敬。
撻谷季節(jié),大舜忙著收割,就把“母親”背起放在曬谷場上,手里拿著扒扒,頭上戴著草帽,就象母親生前看谷吆鳥的樣子。一天,忽然天上起滿了烏云,霎時雷打得遍震,緊接著就是傾盆大雨。大舜正在忙活路,見天色驟變,急忙跑到曬壩。先搶谷子,還是先背“母親”?他想,沒有母親就沒有我,哪有先搶谷子的道理!他背起“母親”就往家跑。當他把“母親,安放在家里又來搶谷子時,一會兒天就晴了。太陽把剛才打濕的谷子重新曬干了,原來是雷公菩薩來試大舜的心。雷公菩薩親見大舜先搶“母親”,感到他真有孝心,所以沒有打他。大舜死后,人們傳頌著大舜耕田的事跡,都說大舜知錯能改,仍然算是個孝子。
經典民間故事短篇100字 民間故事 短篇篇四
不曉得在哪個年代,反正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故事。傳說有一個張員外,屋里家財萬貫,其它么哩事都不著急,就是有一件事老是放心不下。兩口子大半輩子噠還沒得兒子,只有一個女兒,他那女兒長得如花似玉,十分標致。父親把她當作掌上明珠,母親更把她當作心肝上的一坨肉。
一天,張員外屋里來了一個歲數、身材、長相都和張小姐差不多的姑娘。自稱姓王,叫王小姐,是專門來拜訪張小姐的。張員外見這姑娘長得還不錯,又有禮節(jié),就把她留下來給張小姐做伴兒,兩個小姐一見面十分親熱。
一日三、三日九,一晃就是幾個月噠。一天,王小姐接張小姐到她家去玩,張員外見她兩那個兒親熱,也就同意噠。出門沒走好遠,王小姐就說:“張小姐,這一帶路程不好走,你不熟悉路徑,你把眼睛閉倒,我背你一截?!睆埿〗惆蜒劬σ婚],聽到耳邊一陣風響,不曉得到了么哩地方。原來,這個王小姐是個白蛇精。
張小姐一去就是好幾個月沒有回來,張員外兩口子有點欠女兒,就叫家人去把小姐接回來。
家人到處找高①噠都沒找到張小姐,只好空手轉來向員外稟報。員外一聽嚇慌噠,趕緊派了三個膽子又大又細心的人去打聽小姐下落。這三個人一個叫風調,一個叫雨順,還有一個是放牛娃兒。走的時候,張員外把他們三個叫來過過細細札咐了一番,給了些銀子作盤纏,還給他們三個說:“哪個找回了我的女兒,我就把女兒許配給他?!边€把張小姐平時最喜歡戴的玉圈子帶了一對,好作憑證。
三個人到處打聽小姐下落,一直找了好久,連小姐的影子也沒看見一個。一天,他們走到一個深山老林里,聽到一些老人在講,幾個月以前,不曉得從么哩地方刮來一股大風,看見一條白蛇卷著一個漂亮女子到東邊去了。風調他們三人一聽,心想張小姐一定是著白蛇精弄去噠,就朝老人說的那個地方找去。
三個人又找了好久好久,才在一座懸?guī)r上找到一個大黑洞。三個人一商量就到街上請鐵匠打了幾把尖刀,買了一個竹簍簍,一只雞公和一根長繩子。他們就把刀夾在洞門上,把雞子放在竹簍簍里,再用繩子把簍簍吊在洞前頭。到了吃頭遍煙的時候,雞公就叫了起來。那條白蛇這陣肚子正餓噠,聽到洞外頭有雞子叫,趕緊跑到洞門上一看,見籠子里裝著一只活鮮鮮的雞子。蛇猛地一下把頭伸過去。一伸不打緊,雞子沒吃到,幾把刀把蛇腦殼劃破噠。
過了一會兒,洞里沒得動靜噠,他們就安置下去救小姐。那么高的巖,哪個也不愿下去,你推我我推你,推了半天噠還是放牛娃心腸好,膽子大,承認下去。風調、雨順兩人就用竹簍簍把放牛娃放下去噠。放牛娃到洞里一看,嚇了一跳,那條白蛇在床上死噠,張小姐正在旁邊哭。放牛娃對張小姐說明了來意,又拿出那對玉圈子。小姐一見,抱倒放牛娃就是一場哭,小姐很感激放牛娃的救命之恩,就把玉圈子送了一只給放牛娃,作他倆訂婚的證物。
這時,風調、雨順在上頭喊,叫他們快點上去。那個竹簍簍小,一回只裝得下一個人。哪個先上去呢?放牛娃和小姐推了半天,小姐還是拗不過放牛娃,就先上去噠。風調、雨順兩個早就起了黑良心。小姐上來后,就先把小姐打發(fā)走噠,把竹簍簍甩到巖里去噠,想把放牛娃餓死在巖洞里。
回到屋里,張員外問:“放牛娃啷個兒還沒回來?”雨順忙說:“放牛娃在救小姐時掉到巖里去噠?!睆垎T外是個守信用的人,就把女兒許給了雨順。風調也不爭,雨順早就給風調塞了很多金銀。
放牛娃先讓小姐上去噠,一等也不見放下繩子,兩等也不見放下繩子,料定風調、雨順兩人已起了歹心,沒得救噠,反倒在洞里不著急。餓噠就把那個雞子捉來,把毛一扯就打生吃噠,吃飽噠又呆在洞里玩。他想反正是死,不如先在洞里轉一轉,搞得不好還會多活幾天呢。他爬呀爬,不曉得爬了好久噠,突然看見前頭有一絲光,他就又朝有光的地方摸去,原來這里是一個洞口。放牛娃一出洞,趁著月亮,打了一下山勢,就朝前走去。他走了一陣噠碰到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屋里很發(fā)財,就是不曉得是么哩事,屋里的那些人個個豪淘大哭。放牛娃餓得忍不住噠,也就不管是哭是笑,走過去就“叮叮冬冬”直敲門,也怪得很,他這一敲,屋里的人就不哭噠,一個個歡歡喜喜地把放牛娃接到了屋里,還大碗大席地款待他,連稱救命恩人。放牛娃不曉得是啷個兒一回事。這家老板才說:“我家有個兒子,他媽懷他時不曉得犯了哪條規(guī)矩,今天半夜子時取斬。如果不斬,就要在今天晚上來一百個生人,才能保住他的性命,先已經來了九十九個,眼看子時快到,這荒山野地的哪里還有人來呢?多虧恩人到來,救了我兒子一命,恩人恩重如山,我們怎敢怠慢呢?”
放牛娃在這家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要走。這家人哪里準走,拚命留住,要他多玩幾天,放牛娃心里想著小姐,哪有心事再玩?千萬要走。這家沒辦法,就搬出一些東西要送給放牛娃,放牛娃一樣東西都不要。那家老板就說:“恩人,你看得起哪樣就拿哪樣”。原來在昨天黑噠那個被救活的娃兒對放牛娃說:“我爹爹給你送東西,你么哩都莫要,單獨要屋梁上那個冬瓜”。放牛娃就說:“你硬是要送的話,就把屋梁上那個冬瓜送給我吧”。這家老頭萬沒想到他會要那寶貝,硬是有些舍不得,還是硬著頭皮說:“你各人叫嘛,如果它掉下來噠你就拿去”。放牛娃喊了一聲:“冬瓜、冬瓜跟我走?!闭f也奇怪,冬瓜“呼啦”一下就掉到他面前噠。這老頭告訴他:“冬瓜是個寶貝,我家就是靠他發(fā)財的,你如果餓噠,累噠,差么哩東西,只要叫一聲“冬瓜”,自然就有你所需要的東西?!狈排M拗x了主人,沒走好一段路就餓噠,他就試倒叫了聲:“冬瓜,我餓噠?!倍稀昂衾惨幌戮蛫L開噠,酒肉擺了一滿桌,剛一吃完又“呼啦”一下不見噠,走累噠他又說:“冬瓜,我累噠?!倍蟽河肿兂梢黄ズ民R,馱著放牛娃飛飛聲跑。
放牛娃來到員外門外,見員外家張燈結彩,正在過喜事,原來是雨順在和小姐結婚。放牛娃一氣之下,想好好懲治一下風調,雨順,但又不能錯怪小姐,就把那只玉圈子從窗子里丟進了小姐房屋里,還給了小姐。他走到員外大門對面的地壩里,把冬瓜往地上一篤說道:“冬瓜,我今黑噠要結婚,請你給我修一座四十八間金磚玉柱的大房屋?!闭f完,就倒下去睡著噠。他一告瞌睡醒來,果然建起了一座金磚玉柱的大房屋,一下把員外家里那些吃酒的人全引過來了。放牛娃一見,熱情地招呼他們,還說他也要過喜事。這事一傳開,風調、雨順、小姐、員外也跟著跑來看稀奇。這一看不打緊,事情真象全露出來噠。風調、雨順嚇得車身就跑。放牛娃叫了一聲:“冬瓜、冬瓜,你去把風調,雨順給我捉來,我要抽他們的筋,剝他們的皮”。冬瓜聽叫,“呼”地一聲飛出去,壓住了風調、雨順。放牛娃還把風調、雨順兩人害他的情形對那些吃酒的親朋好友說噠,這些人一聽,都說該殺。放牛娃就把風調,雨順殺噠。
后來,放牛娃就和小姐結成了一對美滿夫妻。
經典民間故事短篇100字 民間故事 短篇篇五
有一嘎老,忠厚善良,長年修行培德。一天,庵堂香姥,告訴他:“某月某日,本地漲大水,你去修造一條船,然后叫你的崽每天都到石象坳去看,石象的眼睛出血,洪水就要暴發(fā)。寨子被淹沒,你們一家人就躲進船里去。”嘎老一聽,心里發(fā)慌,急忙問香姥:“隔現在還有多久?”
“不久了?!毕憷鸦卮鹫f。
于是嘎老趕急修造了一條船,并叫他的崽每天一大早就去石像坳去觀察石象和河水。
一天早上,兩個屠夫路過石象坳,見個娃崽趕早在那兒坐著,其中一個屠夫就問:“娃崽,這么早你來這里等誰?”
小娃崽對兩個屠夫說:“我不是等人,我來看這石象,我爹叫我每天都來,他說如果石象眼睛出血,這地方就要漲大水,要我一旦發(fā)現就立即告訴他?!?/p>
兩個屠夫一聽,覺得荒.唐可笑。次日凌晨,他們倆就用竹筒盛了一筒新鮮的豬血趕早經過石象坳,在那個娃崽未到之前用豬血點紅了石象的眼睛,企圖戲弄那個小娃崽。
待那個娃崽隨后來到石象坳,石象的眼睛還在滴血。小娃崽信以為真,急急忙忙跑回家來報告他的父親。
說來也怪,事后真的漲了大水,還淹沒了他們的村莊。那嘎老一家人坐進船艙里,安然無事。
忽聽上游有人喊救命,嘎老仔細一看,只見有個小孩伏著一塊木板朝他們這邊漂來,那求救聲慘得可憐。嘎老急忙拔船過去,把小孩救了起來。這孩子姓曾,是個孤兒。
接著,有只猴子也哀叫著被水沖下來,嘎老和他的兒子也救了它,還救了一只來不及躲閃被巨浪沖落水面的喜鵲。
水退以后,嘎老勸姓曾的小孩回家,小孩傷心地對嘎老說,他父母已經去世,家里只剩他一個人,無依無靠,要求嘎老收留他。嘎老心善,收養(yǎng)了他,并叫自己的親生兒子稱他為大哥。
九年后的一天,京都皇帝失落了玉印,派了許多官員到處尋找。
這時候,庵堂的香姥又告訴這善良的嘎老:“皇帝的玉印吊在井里。”
嘎老知情,就叫自己的孩子下吊井去找玉印,香姥講的無假,玉印真的在吊井里。嘎老把玉印交給了一位下鄉(xiāng)來尋找玉印的官員。
皇帝得到玉印后,轉憂為喜,為了答謝這個善良的鄉(xiāng)下人,皇帝就把嘎老的兒子接去當附馬。
嘎老接到詔書以后,左思右想,不知讓誰去為好。這時,他的親生兒子老二就說:“我年紀還小,讓哥哥去吧!”
姓曾的這孩子即老大則說:“爹,我好也是弟好,弟好也是我好,弟去也好,我去也行,不過為了不使弟弟勞累,我先去看一看,回來弟弟再去?!?/p>
聽兩個孩子這么說,嘎老就讓收養(yǎng)的兒子老大去了。
誰知老大編了一套假話,到京城蒙騙君主,當上附馬以后,忘恩背義,連信都不來一封。
老二想哥哥,跟父親要了點盤錢赴京去看看究竟,沒料到找到哥哥以后,哥哥當面不認他,并狠心地打了他幾十大板,把他關進了牢房。
幾個月過去了,不見老二回家,嘎老在家干著急。無奈,只好對猴子說:“老三,你能不能去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回事,怎么老二去這么久還沒回來!”
猴子老三點了點頭,次日就日夜兼程地跑去看老二去了。
到京城四五天,一直沒找著老二,后來它爬上牢房的窗格上去瞅,看見老二蹲在里面,兩眼正盯著它,不講它也知道了三分?!澳悄闶俏揖鹊哪呛镒影?”老二問。
猴子老三點了點頭。
“我被那沒良心的關在這里,飯都不給我吃,他想讓我活活餓死?!崩隙镒诱f。
猴子老三于是就去東街偷塊油餅西街偷個發(fā)糕來給老二吃。日復一日,天天如此,總是脫不開身回到嘎老身邊來。
嘎老憂心忡忡,不放心又對喜鵲說:“喜鵲,念我救你之情,你能不能幫我去看一看?”
喜鵲咔咔卡地叫了兩聲,就向遠空飛馳而去。來到宮里,喜鵲累得不得了。恰巧牢房邊有棵銀杏樹,它便在上面暫時棲身。忽見猴子在下面爬窗子,它也飛到窗前去瞅。
老二看見喜鵲,不禁試問:“你莫非是我救的那只喜鵲吧?”
喜鵲咔咔叫了兩聲,知道是自己的小主人落難在里頭,便穿過窗格,落到小主人面前。
老二急忙撕下一塊衣角,咬破食指將自己的遇難經過寫了一份血書套在喜鵲的翅膀下,催喜鵲趕緊帶回家里給他的父親。
喜鵲日夜兼程回到家里,解下血書給了主人。嘎老看見血書后,知道那忘恩負義的養(yǎng)子關了他自己的親生兒子,氣得他差點昏了過去。這是一個大冤案,豈能任人遭遢!嘎老于是寫了狀子,直接控告到皇帝老爺那里。
皇帝老爺知道以后,公正執(zhí)法,將姓曾的小子施以酷刑,即用銅桶讓那小子抱住,而后燒火烙死。與此同時,老二被釋放出來,替身當上了他原來就應該當的附馬。
老二長得英俊美麗,公主見了更是喜歡。所謂“救人無義,救鳥有恩”講的就是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