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fù)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yīng)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海海》讀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一
抗日、內(nèi)戰(zhàn)、文革……歲月如此的艱難,為什么還活著?這是我讀這部小說讀到中間的時候的冒出的一個疑問。
讀到最后,作者把發(fā)生在故事中的人的悔恨、遺憾、悲憫、不羈的感情緩緩地放空,最后選擇仁慈了一切。
人生如同大海,沉沉浮浮,起起落落,這里面既有每個人日常滋生出的一地雞毛,灑落到具體人物上就是那么的殘酷與無情,那種生活所帶來的悲與喜,哀與樂都是如此真切、殘酷,看看我們身邊熟悉的人,何不是在這樣的人間中度過;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善良的,作惡的,上天悲憫人間切切,即使人間嘴臉各異,皮囊萬千,歲月終究饒過了所有人。
我想,這大抵就是人來人間,對短短幾十年生命歷程葆有的最基本敬畏,也是對生命敬畏的最大安慰。對于愛哲學(xué)的人來說,“死亡”,讀書筆記m一直以來都是無法繞過的問題。對它,從來都是不害怕,因為終究是要來的,所以不懼;又因為終究要來,所以給予了足夠敬畏。從呱呱落地到安然離世,從不愿面對生活到勇敢活著,既是對生活不易的抗爭,也是對生命的激烈享受。
但是對于人生的探討終究是一個大的問題,哲學(xué)上永恒的一個命題,淺薄如己,深度難探,去談,終究是那么泛乏無味。只是,這人生就那么一次,有時候又只是短暫一瞬就離開這世界了,既是多么美麗,又是那么的短暫。短到我們像是伸手就能觸摸的地方,所以又覺得還是可以簡單的聊聊我們生活中的那些日常小事。
看看身邊的那些故交,有些都沒來得及再次打招呼,都已經(jīng)離你而去,那聲“下次見”、“下次找你吃飯”、“再見”……都變成了無聲的“下輩子見”、“下輩子找你吃飯”、“下輩子再見”??墒?,親愛的,下輩子,你在哪里?
《人生海?!纷x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二
之前聽__老師講過麥家老師的新作《人生海?!罚堺溂依蠋熥隹妥x書會分享創(chuàng)作過程。之前不知道麥家老師,直到看到他之前寫過《風(fēng)聲》、《暗算》才知道這位老師的厲害。
在采訪的過程中,麥家老師表現(xiàn)出來的豁達開朗、堅持自我讓人很敬佩。在滾滾紅塵中能做到不被誘惑、堅持自己的真心的能有幾個?大都被世俗帶領(lǐng)著漫無目的的前行著。
__老師說他用一天讀完了這本書,我用了兩天,故事內(nèi)容很吸引人,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每次都給人一些震撼。熬夜讀完。
本書主要講述了“少?!钡娜松适?,以及其他相關(guān)的人的命運。故事梗概需要自己去讀、去品味。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如書名一樣,人生如大海般茫茫然,沒有固定的去向,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還有一點就是,你會想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就是真實的存在,譬如書里面的“小瞎子”,在書的結(jié)局處,本以后得到同情資助,他會有所改變,沒想到最后還是會編造一些謊話,看到這里的時候有種說不出的難受惡心,懷疑他在說謊但是又在想此時為什么要說謊呢?難道是真的,那太可怕了。直到“少?!比ナ篮?,她太太拿出那套金子的手術(shù)刀,才跟作者一樣長舒一口氣,明白了人性。有些人的人性根深蒂固、死都改不了。
“少校太太”愛一個人的勇氣,不管他變成什么樣子?
“少?!痹谑聵I(yè)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遭對手陷害。發(fā)配回農(nóng)村老家,但是他的生活依然過的自我,沒有被這一切打倒萎靡不振。這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tài)度很令人佩服。
我們有什么日子過不了的嗎?應(yīng)該做到無論在哪里?什么樣的環(huán)境?都能開心的生活,過好每一天。前段時間整理微博,才發(fā)現(xiàn)以前很容易滿足,每天都有小幸福。后來變得越來越麻木了,找不到感覺了。
最近看到其他號在寫抑郁的事情,原本以為只有自己會間斷性抑郁,情緒低落??吹胶蟛虐l(fā)現(xiàn)大部分人都很痛苦,不是個體的原因。有些人因為生活的艱辛?xí)簳r掩蓋了抑郁的時間,或者是忙碌的沒有時間抑郁,但內(nèi)心還是很痛苦。只是在人生的浪潮中隨波逐流,沒有方向。我想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做自己
未來的路會如何不知道,只有自己去尋找。
《人生海?!纷x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三
很多人都會記得,《阿甘正傳》中甘曾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逼鋵嵢松蚕褚淮瓮讲?,你永遠不知道前路還有多少個山丘在等待著你去翻越。
今年暑假伊始,就正好碰上了麥家的《人生海?!贩窒頃?,為了不讓自己聽得云里霧里,趕緊騎車去新華書店買了兩本翻閱。緊趕慢趕,終于在分享會前的上午看完了整本書。
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我并不能十分確定的告訴自己:“我看懂了這本書?!敝荒苷f,里面的有些意蘊應(yīng)該是被我看出來了。這本書應(yīng)該存在著麥家對這幾十年變遷的一種看法,也應(yīng)該承載著他對大源蔣家村的一種鄉(xiāng)愁,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講,是他“和故鄉(xiāng)的一次和解”,也是“一個離家多年的孩子的一次歸來”。
但我從中能讀出更多的卻是一種人生的無奈,也是一種“海海”。是上校對于自己難以被村里人認可,被這個時代拋棄的無奈;是爺爺本想幫助這個家,卻最終落得一個罵名的無奈;是父親面對自己最好的兄弟瘋了的無奈;也是我在飽經(jīng)了各種磨難后對歲月的無奈。
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人生海海》一樣,人生真像海一樣起伏不定,有各種可能??嚯y、愛情、命運都不過海海,而所謂的英雄主義,不過只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深深的熱愛它。我們總想著自己能夠像貝多芬一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卻殊不知自己已在窒息的邊際。
李宗盛在2013年的《山丘》中曾這樣寫道:“越過山丘,才發(fā)現(xiàn)無人等候?!?/p>
第一次聽《山丘》是在2015年的初春,天氣還是微微有些涼意,大人說李宗盛的歌只四五十歲的男人在數(shù)杯酒下肚后去輕輕哼唱。那時不懂李宗盛的過往,也更不懂他的歌詞那時,只是覺得李宗盛的唱法很奇怪,跟說話一樣,著實有點好笑。對于那份滄桑的歌詞,可能還是那段旋律更能吸引我。也直到今年暑假看了麥家的《人生海?!凡怕晕⒚靼琢烁柙~中的心酸與無奈。
其實李宗盛和上校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年紀輕輕便有了很大一番作為??扇松:?,李宗盛最終還是和林憶蓮離了婚,相較與二人結(jié)合時期的作品而言,他的才華也逐漸黯淡了許多;反觀上校,作文他在一次批斗大會上精神受到極大刺激發(fā)了瘋,最后智力只停留在七八歲的小孩的層次上。
不得不感慨,世上的不幸總是相似,而有幸卻永遠少得可憐。一座又一座的山丘橫亙在眼前,用狡黠的眼神注視著將要筋疲力盡的徒步者。每一個人都正如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燃燒著生命將巨石不但推向高處,卻總會在最后無功而返。
人生海海,無論是命運、生活、愛情都不會一帆風(fēng)順。得非所愿的,求而不得是生活的主體。相較于早已選擇放棄的坐以待斃,慷慨赴死雖然悲壯,但這起碼證明過我們曾奮斗過。能接受的兼容后變成活色生香的回憶,無法接受的放過自己,放過生活,平靜的接受,悲天憫人的同時也不放棄樂觀、自信、勇敢、熱愛。
就像李宗盛,人生已經(jīng)可以望到盡頭,心中對歌唱,對音樂,卻還有一份戀戀不舍的執(zhí)著。明明知道時不我與,但卻偏偏癡心不改。那些曾經(jīng)在自己人生中,經(jīng)歷的如風(fēng)往事,像是已經(jīng)忘記,卻又常常涌上心頭。無限滄桑過去,猶如眼前身后的座座山丘,越過一重又是一重,沒有翻過去的喜悅,也沒有翻不完的沮喪。好像那些有故事的人,經(jīng)歷無限滄桑,最終只剩下飽經(jīng)世事的目光,看淡一切,在那不滅的夢想里,度過一天一天的生活。
什么才是生活的本來面貌?是消除一切壓力與焦慮,擺脫所有傳統(tǒng)習(xí)俗與社會輿論,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還是體認到自由與責(zé)任永遠相伴相生,人必須在責(zé)任與壓力中淬煉生命?前一種只是烏托邦,后一種才是真實世界。既然如此,我們只有并且最好欣然,接納世界的真實模樣,接納生活的本來面貌。在此基礎(chǔ)上,不墮信心,不失希望,不斷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人生的起伏,境遇的順逆,各種風(fēng)景都在山上。20歲的人剛開始登山,新鮮的喜悅溢于言表,30歲風(fēng)景正盛卻也逐漸難掩旅途勞頓,40歲人生登頂閱盡繁華之后還多了對后半程的思慮,人過50向死而生,考慮終極命題終于不再像個笑話,所有愛過的東西都在意識中逐漸趨于永恒。
前路漫漫,海海的山丘后還是海海的山丘,但即使“還未如愿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也要“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
《人生海?!纷x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四
或者是自己的恐懼。他們只記得興高采烈的活,卻不抬頭看一看真正的生活。忘卻了慈悲,慈悲也便忘卻了他。
——愛人是一種像體力一樣的能力。
有的人在愛人這方面肌肉萎縮,有的人在這方面卻肌肉發(fā)達。上校是肌肉發(fā)達的人。整本書里,似乎就只有上校在純純粹粹的愛人。我把他理解為慈悲。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我不喜歡劇透,所以就不說小說情節(jié)了,總之,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但這份傳奇充滿了曲折,悲苦,絕望,上校卻自始至終沒有埋怨過。他養(yǎng)貓,除了老媽和一個朋友,就再無其他羈絆了。人們對他猜忌詆毀,他卻報之以德,他救他們,他幫助他們。
人們心里有秤的,場上,無人響應(yīng)。這里的圍觀群眾不同于余華筆下的群眾。這里的群眾是清醒的。亦或者這里的群眾或多或少都獲得過上校的幫助,感受到上校的道德,所以良知取代了麻木。
讀《人生海?!窌r,我會恍惚想起余華的《兄弟》和《活著》,我無法對他們做對比,但我可以感受到,兩位作者不同的處理方式。正如書腰上麥家寫的: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xiāng),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余華的筆更冷峻,麥家的筆更慈悲。麥家保持了他最大的善意,幾乎給人物們以最大的體面。但往往是因為體面,使得人物更加立體,因為他們竟然全都有理由,有了理由,變不好苛責(zé)他們了。
——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上校是個英雄嗎?我想他是的。他對生死司空見慣?!敖裉焖涝谶@里的人有一半什么都沒有留下”。上校太了解死亡了。他太理解戰(zhàn)爭了。對戰(zhàn)爭有充分理解的人,不會去抱怨。龍
有時候,我會充分的理解《活著》,那種無論如何,抱怨無用,只能承受的意味。但有時候,我又不能理解這本打開我閱讀世界的書的真諦?!痘钪泛秒y好深,但每每遇到不抱怨苦難的書,我便想起它,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一絲釋義。
佛說,眾生皆苦。
但無論如何,會活著,要活著,必須活著,只能活著,肯定活著。有時候我會錯覺生活的真諦便是活著。但活著的真諦是什么?
對于生活,除了接受,別無他法。既然如此,不如熱愛!
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讀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五
剛看完一本麥家的《人生海海》。這是名家新著,有理有趣。
在虛構(gòu)的村莊里,卻有著一群活生生的人:最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上校”,“我”家里的主心骨“爺爺”,滿嘴跑火車的老保長、年少貪玩的`“我”……
書的開始是一片異樣卻安寧的村莊,村民們吵吵鬧鬧,對上校多種版本的猜測;后來66年那個黑暗的年代到來,上校被抓,傷了“小胡子”后逃走,后由于爺爺?shù)母婷苡直蛔ィ俸髞砭童偭?。“我”因為爺爺?shù)母婷芏蝗萦诖迩f,于是被送出村莊,再回來時已經(jīng)物是人非。上校已經(jīng)只是個只有六七歲心智的殘疾人了。好在結(jié)局不差,有了愛人的悉心照料,最終死得安然。
看這部小說,像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村子。任何事都可能引來風(fēng)言風(fēng)語,人情往來之間有著斤斤計較,人總是容易被懷疑,被取綽號。
看這部小說,也是聽了很多道理,看到了人生。“爺爺?shù)脑挕?,報紙上的話都有其道理。上校起起落落的一生,印證了“人生海?!彼淖?。分享幾句書中的話:
尤愛最后一句,這種睿智的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能悟到,有些人則是要在失去幸福時才知道珍惜。
最煩的是就長輩,總是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用別人的道德標準來看待自己孩子的出息。偏偏那又是親人,說不得,勸不動。其實,自己過得順意就行,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被別人一句話就懷疑人生呢?
《人生海海》讀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六
也許不幸的童年是很多作家創(chuàng)作的靈感之源,但與此同時,不幸的童年也會成為一個人一生都擺脫不去的陰影。它隱秘而又陰郁地潛藏在心靈深處的某個小角落里,這個小角落有時會成為精神力量的寄放之所,有時又會被無限放大甚至吞噬整個心靈。它既滋養(yǎng)你的創(chuàng)作天賦,又毀滅你快樂的權(quán)利。
麥家說,“有人天生有的一些東西,我注定一輩子也有不了了。我只能帶著童年那些傷疤和傷痛的記憶走下去,并寫下去,這大概就是我無解的人生?!?/p>
終于明白為什么會有人如此偏執(zhí)甚至極端地?zé)釔蹖懽?,或許那只是一種被逼無奈之下的“自救”,是拯救陷入孤獨的心靈的唯一方法,但同時寫作也會使人無限接近于死亡的狀態(tài)。羅蘭巴特說,回憶是寫作的開始,反過來,寫作是死亡的開始。所以,沒有嘗試過寫作的人根本無法理解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曾經(jīng)歷過什么。那是暗無天日的痛苦和一次次自我否定的挫敗感共同累積交織的狀態(tài)。
在讀《人生海?!返倪^程中曾無數(shù)次感受到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孤獨感,同時也對作者麥家心懷敬佩。他獨自承受著這種瀕臨死亡的孤獨,以決絕之姿挑戰(zhàn)自己突破自己,像一位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一樣揭開自己的傷疤與那些痛苦的過往搏斗。
幸運的是,經(jīng)歷了五年孤立無援的撕扯對抗,《人生海?!纷罱K圓滿完成。
這部作品飽含悲憫與傷痛,作者卻對這種情緒始終隱忍克制,甚至在即將爆發(fā)之前選擇戛然而止。也許作品中并沒有大部分讀者期待的那種澎湃激烈的情節(jié),但這就是作品的高級之處。留給你的永遠是那一絲說不清道不明耐人尋味又捉摸不定的悵然若失之感,好像最終得到了某種解脫,但其實又深陷其中讓人久久難忘、魂牽夢縈。
《人生海海》讀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七
初讀《人生海?!愤@本書,我覺得他是太監(jiān),讀到一半我覺得他是上校,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他是英雄。
人生海海,是的人生就像大海一樣寬廣,你不知道它的深度,更無法觸及他的寬度。正如我們不知道有一天我們的日子會過成什么樣子,也不知道我們會活到多大年齡。這些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生活自有他的軌跡,但是上校在經(jīng)歷了如此多的生命的打擊之后依然沒有放棄熱愛生活,沒有放棄給爺爺寫大字報。
正是這種對于生命無限的包容和熱愛,以及對于他人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和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的大智慧能夠讓他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之后依然能夠安然地活下去。
恐懼和羞恥心就像是一粒種子,一旦在人的心中種下,就會生根發(fā)芽,并不斷地長大。上校那么勇敢的一個人,在戰(zhàn)場上殺敵無數(shù),救人無數(shù)的人,卻被自己身上的一個名字所打倒。爺爺是被自己所謂的面子所打倒,其實也是怕自己丟了老祖宗的臉的恐懼讓他鋌而走險揭發(fā)上校,釀成這樣家破人亡的悲劇,爺爺和父親的結(jié)局并不比上校好到哪里去。至少上校是了無牽掛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爺爺和父親呢?
愛的對立面往往是恨,恰恰也是所有不幸的開端。林阿姨因為愛上校而不得被慘遭小人暗算,一生都在贖罪,不管怎樣,大概是命運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吧,最終兩個人還是結(jié)婚了。
人生海海,多行不義必自斃。多行善事,就是在為自己鋪路,上校一生善良,最后雖然落的個傻癡的下場,但因為年輕時救過林阿姨的命,為自己的后半生鋪下了路,也為自己積下了福。
我覺得,人生海海這個名字真的好。其實想打九分,但是又沒有九分這個選項,剛開始給了八分,后來想想還是給了十分,希望麥家能夠再出一些這樣的精品吧,這個時代需要您這樣優(yōu)秀的作家來蕩滌我們浮躁的內(nèi)心。
《人生海海》讀后感1000字 人生海海讀后感800字篇八
很久不看小說了,因為總覺得小說讀起來雖然過癮,但很多時候就像是吃一包薯片,吧唧吧唧嘴,解了饞卻留不下什么。尤其前一陣我實在沉迷在簡史類的書里,覺得他們帶來的思考的啟發(fā)性更強,有理有據(jù)地剖析世界,彌補了知識的空白。進而,更對虛構(gòu)的、懸置于生活之上的小說有些排斥。
但《人生海海》,作家麥家潛心8年的新作,還是在各類文學(xué)大咖的推薦下——莫言、高曉松、董卿等等——被吸引了。
讀罷,只覺得這本書,我可能會把它放在我書柜中最顯眼的地方,然后時常重溫,極力推薦。因為它不只是一本讓人閱讀起來感覺酣暢淋漓的小說,更有著很深沉的內(nèi)在,讓人難忘。
故事發(fā)生在江南的村莊,男主人公有兩個名字:有人叫他上校、有人叫他太監(jiān)。每一個村里的人,都有著對他的猜測,每一句對他的描述中都有個轉(zhuǎn)折:
“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古怪的名目要扳著指頭一個一個數(shù):
第一,他當(dāng)過國民黨軍隊的上校,是革命群眾要斗爭的對象。但大家一邊斗爭他,一邊又巴結(jié)討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
第二,都說他是太監(jiān),可我們小孩子經(jīng)常偷看他那個地方,好像還是滿當(dāng)當(dāng)?shù)?,有模有樣的。第三,他向來不出工,不干農(nóng)活,天天空在家里看報紙,嗑瓜子,可日子過得比誰家都舒坦。還像養(yǎng)孩子一樣養(yǎng)著一對貓,寶貝得不得了,簡直神經(jīng)??!”
故事就此而展開,在令人心碎的背叛中、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在寬容的救贖中,描繪了主人公的一生,解釋了這些沖突。不僅是主人公,小說中也展現(xiàn)了“上?!鄙磉呉娮C人的遭遇——雌老虎、老巫頭、勞保長、小瞎子和我,一波波歷史的洪流——抗日、內(nèi)戰(zhàn)、文革,描繪了每一個人或遺憾、或悔恨、或悲憫的一生。
這本小說,極強的故事性絕對是過癮的閱讀,但讀完后也會印刻下一個最深的感觸:世事變化,命運多舛,人生海海,像航行上大海之上,人生復(fù)雜多變,有風(fēng)平浪靜的祥和,也有波濤洶涌的兇險。人面對前程,只有前進不止,不論怎樣的際遇,始終要堅強活下去。
讀完整本小說花了2天時間,期間思緒完完全全的被故事占據(jù)。偶爾因為太過震驚悲慟,而停留在一段上不忍心再讀下去。偶爾也被故事帶著,想要一目十行,趕快知道后面發(fā)生的情節(jié)。
這本小說是段旅程,像是乘著文字,我搭上了一艘小船,航行在呼嘯變化的大海上。上岸后,身體似乎還在左搖右擺,適應(yīng)不了陸地的平穩(wěn),不斷回憶著沿途的風(fēng)景。雖是令人揪心的感嘆,也留下一段不會被磨滅的故事。作者: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