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xiàn)。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在遠方高中作文800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在遠方高中作文800字1
少年只是雙腳不息地前行,卻不知腳下的路會向何處延伸。——題記
時常聽聞別人說遠方有美景,我從未親自去探索過,只是在迷茫的時候停下步伐才問問自己:“心中一直掛念的遠方究竟有多遠?”
遠方有多遠?遠方是中國到印度的距離。在讀小學的時候,母親常常為我講述唐代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真經的故事。十七年的光陰,五萬里的途程,方才成就高僧千古芳名。西行途中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卻從未因絲毫艱難而放棄。小小的我心里不禁對玄奘高僧生起一份欽佩之情。那時,我便認為遠方是中國到印度的距離,是國家之間的距離。通往遠方的道路上伴隨著磨難,但只要鍥而不舍,終能抵達遠方。
遠方有多遠?遠方是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在進入初中的時候,從新聞上得知了中國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于月球成功著陸的消息,一代代中國的科學家們耗費一生精力刻苦鉆研,終于使得中國空間研究技術領先于國際水平,同時也邁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一步。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為祖國取得傲人成績感到激動!那時的,我便認為遠方是地球與月球的距離,是星球之間的距離。通往遠方的道路上伴隨著努力,但只要永不言棄,終能抵達遠方。
遠方有多遠?遠方是無知到真理的距離。如今,在課堂上學習了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到“渾天說”,從“渾天說”到“地心說”,直到那年,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沉重打擊了封建教會的宇宙觀。因支持這一學說,伽利略被教會判處終生監(jiān)禁,布魯諾更是被教會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這是世間真理盛開的地方,是這些舍生忘死的科學家們對遠方的癡迷與吶喊!我由衷地敬仰他們!從此,我便認為遠方是無知到真理的距離,是探索與追求的距離。通往遠方的道路上伴隨著危險,但只要臨危不懼,終能抵達遠方。
遠方有美景,如汪國真所言:“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因此,不管遠方有多遠,通往遠方需要多么艱難,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勇敢地走下去!
少年終知人生途程遙遠,他已有目標,踏著腳步,不再迷茫。——后記
在遠方高中作文800字2
人只能循著時間的步子前進,而無法后退。時間將我們一步一步推向遠方,我們無力抗拒,只能沉默著背起自己的行囊,走向遠方。
幼時居住在小鎮(zhèn)上,小鎮(zhèn)似乎很小,四四方方的天空,生活的區(qū)域總是偏安于一隅。“遠方”這個詞語,在我懵懵懂懂的小腦袋瓜里是一個夢幻不清的概念。何為遠方?于那時候的我而言,出了小鎮(zhèn),便是遠方。
后來,隨著我一日日的長大,對于“遠方”這個概念,似乎有了新的理解。遠方就像是一列通往未知的火車,神秘,又充滿了吸引力,它召喚著你向前,向前,你根本無法抗拒。
為了到達心中向往已久的遠方,我用初中三年的苦讀換來了一張錄取通知書,拖著行李來著陌,來到陌生的城市,喃喃的問著自己,這就是遠方嗎?
是,但似乎又不是。
離開了小鎮(zhèn),到了更遠的地方,可是生活似乎卻并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仍是日復一日的重復著單調的兩點一線。晨起是微涼的風,暮歸是漆黑的夜,時光在重復之中悄然流逝。
這就是遠方?疑惑像春秋清晨氤氳的霧氣,漫過腳踝,浸沒腰身,蓋過頭頂。眼前盡是迷茫,木然地往前走,漫無目的。“遠方”不斷地在腦中被重復,被提及,卻依舊那么抽象,看不見,亦摸不著。我們只能摸索著前進,在遠方,或者是說在那條通往遠方的路上。
學著像螞蟻一樣匍匐在地上,追尋精神的食糧;學會像狼一樣機睿智靈敏,嗅出遠方的味道。我們不知道遠方究竟在何處,亦不知在去往遠方的路上會遇見什么,但我們只能前進摸索著,跌跌撞撞的往前跑。
我們無法停滯,也不能停止。因為一旦停下就會被吞沒,被遺棄。
縱使有許多的迷茫與不確定,我們也只能咬牙堅持,追尋遠方的道路到底是艱辛的。但遠方就像是信念,一個美好而又遙遠的夢,總能在精神上給予我們慰藉,即使前方濃霧彌漫,我們也不會停下追尋遠方的步伐。
清風拂面,攜著陽光的味道。不曾知曉的未來,是拼搏的方向,在遠方,是夢想的故鄉(xiāng)。
遠方,雖遙遠,不知如何可及,何時可及,但我們永遠都在追尋。在這條路上,我們或歡喜,或惆悵,或苦悶,或迷茫,但不管怎樣,我們一直在路上。
我們都在追尋遠方,我們都將在遠方。
在遠方高中作文800字3
風瀟瀟是淺淺的低語,雨瀝瀝如穩(wěn)健的步伐。
班旗飄揚,我們在風雨中一齊走在遠足的路上。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心中亦懷揣著這般的雄心壯志,走向遠方。
是的,我們的青春在遠方。風華正茂,所有的少年鮮衣怒馬,隔江涉水。然后,我就仿佛看到了稍縱即逝的青春年少流光在俯仰之一剎那,呼吸之一瞬間,緩緩地低吟淺唱。我們有青春,有明媚的明天,它就寄存在我們正在走向的遠方。
目標在遠方,夢在遠方。
從一中到龜山,從街市到大道,一路高歌。我們不知道遠方到底有多遠,但也正因如今,無需擔憂一切,只需迎著目標的方向向前走。當行至半途,許多同學的腳被鞋底磨破,卻依然咬牙堅持,從未有一人提出上車代行。
忽然想起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里曾背過這樣一段:“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改革遇阻的王安石在探親途中游覽褒禪山,發(fā)出這樣的慨嘆。攜手前進的我們盡力地讓自己“盡吾志”“可以無悔”,激勵著自己。林海風響,樹葉嘩啦嘩啦,飄蕩著歌聲:“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至少我們還有夢……”
雨淅瀝瀝地下著。那輕盈的聲音,屬于我們。
彼岸在遠方。當踏入龜山公園,所有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意。雨過天晴,陽光灑向一雙雙清亮的眸子,雙腿酸痛但內心滿滿的欣慰。空氣中有雨后樹葉的氣味,和薔薇花殘留的雨滴的涼意。
那一刻,所有的薔薇在剎那間綻放出成群的妖嬈。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遠方的彼岸,我們?yōu)榇俗屜﹃柾磕ㄐ÷?,讓荊棘變成杜鵑,忍受痛苦的煎熬——那就如同遠足中疼痛的雙腳。但我們還是愿意為這彼岸化作古老的凱爾特傳說中的荊棘鳥,泣血而啼,依然要飛向遠方。
我們不知道會有多艱難,但我們知道,那些青春,那些目標,那些夢,彼岸,就在遠方。
抬頭,大片的陽光綻放出馥郁芳香。
而我看見,陽光在遠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