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論語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一
《論語》傳達了一種簡單而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鬃佑腥У茏樱渲杏衅呤t人。孔子以這種樸素而溫和的生活態(tài)度影響著他的弟子。他所有的弟子都是就像一粒種子,傳播著對生命的態(tài)度和生命的智慧。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理解。
這句話,可以說是孔子倡導的學習方法。一味地讀書,而不去思考,只能被書牽著鼻子走,會被書本所累,從而被書的外表所迷惑而不得其解。
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但只是一味地埋頭苦思,不進行必要的書本知識積累,那么對知識進行研究和推敲,也只能是一種幻想,問題得不到解決,會產(chǎn)生更多的疑問和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jié)合起來,你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習與思考的結(jié)合,做一名學習型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p>
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這些都強調(diào)了學習與思考相結(jié)合的重要性。
西方哲學家康德說:“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迸c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能夠說是驚人的一致。可以看出,在認識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無論地域和種族多么不同,其基本原則總是相似的。學會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地聽別人的。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邊想邊學,邊感受智慧??梢姡瑢W習與思考緊密結(jié)合,缺一不可。這些都強調(diào)了學習與思考相結(jié)合的重要性。
讀論語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二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并不難,從《詩經(jīng)》到《易經(jīng)》從《左傳》到《史記》都能如此說,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fā)展進程以及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有著千絲萬縷的滲透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jīng)典之作——《論語》。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長,比不上莊子的逍遙灑脫,卻是一劑樸素的靈丹妙藥,短短幾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輩子。
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于“子欲居九夷?;蛟唬骸奥?,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薄白釉弧叭诵斜赜形?guī)煛!薄钡谝粍t說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奇怪,就去問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會閉塞落后呢?”此話又說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huán)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nèi)心的清凈重要于外界環(huán)境的清凈。
二是人改變環(huán)境,還是環(huán)境改變?nèi)?,有一則小故事說把胡蘿卜放到開水里,胡蘿卜變軟了,把雞蛋放水里,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里,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說明三種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態(tài)度,是“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敝钡奖画h(huán)境慢慢改變還是與環(huán)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huán)境,孔子正是說,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huán)境,那里就不會閉塞落后了。
對于第二則,我有切身體會,以前,我有一個朋友是廣東番禺人,一次和他閑聊時,我突然憶起魯迅的《故事新編》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對一種猴子的稱呼,后來我查了詞典,也的確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國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問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語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詞典,一邊笑著一邊查給他看,他的臉色便慢慢的難看起來,我卻自顧自的補充道“你們番禺人就都成外國猴子了……”話沒說完,他勃然大怒,扭頭就走。后來我也覺得是自己沒考慮他人的感受,沒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則,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就會有這樣的感受,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同學,都可能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絕技”有籃球猛將,堪稱喬丹第二,有數(shù)學天才,堪稱華羅庚再世,有科學愛好者,大有創(chuàng)造超越《相對論》的《絕對論》的雄心壯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淵博,就得學會向身邊的人學習一點一滴的精華,如此的好學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樣的偉人。
小小的一本語錄體書籍,從治國,到為政,再到做人,無不有詳細的思想與感悟,宋朝的宰相趙普曾稱,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xiàn)在我們普通人也能說,我們以一本《論語》治人生。
讀論語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三
在個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壓力大;整個社會比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師布置讀《論語》,讀后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凈化,為人處世、學習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化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呛⒆觽冊诩乙㈨樃改?,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余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在學習知識之前應先盡孝道,這也正好證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闭f的是為人要重義輕利,君子懂得的是大義,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政治統(tǒng)治上崇尚“為政以德”的思想。子曰:“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意思是說,統(tǒng)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后,要重視學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笨鬃诱J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币姷劫t人,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類似的毛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總體而言,論語中有好的觀點,也有迂腐過時的觀點,我們要吸收其精華。
譬如綜上所述的孩子從小教育要將道德品質(zhì)放在首位;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為人要重義輕利;為政一方要實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讀好書使人心靈凈化,讀好書使人類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