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guī)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目偨Y書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大學生防疫情班會總結 疫情心理主題班會總結篇一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班會,可以讓大家了解到新冠病毒是什么樣的,我們有應該如何安全的保護自己。
本次班會課內容的選取主要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疫情進展、防護知識;情緒、心理調適的方法等。
(一)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討論與疫情相關的.話題:
1.理性看待疫情;
2.有效調節(jié)情緒;
3.保持良好心態(tài);
4.健康規(guī)律作息,同學們積極分享各自的看法。
(二)指導學生正確了解疫情的動態(tài),遠離謠言,相信科學。采用相互討論的形式,大家積極參與發(fā)言,暢所欲言。
(三)閱讀防疫知識手冊,討論疫情期間如何調適心理:
1.不要過度關注疫情、應注意分散注意力,營造一種積極的心理氛圍;
2.引導大家放下手機、正常作息,保持良好樂觀的情緒。
3.做些適當運動,緩解精神緊張,調整心態(tài);
4.如果心理問題嚴重無法排解應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
防控疫情,人人有責。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堅信,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增強責任意識和防護意識,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zhàn)。
大學生防疫情班會總結 疫情心理主題班會總結篇二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使他們健康成長,這是歷史賦予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神圣的歷史使命。在今年的學生工作中,我就大學生心理教育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工作,我所帶班級財管xxx、會計1011班,每個班均選一名心理健康委員,和學校的`心理健康咨詢室進行有效溝通,密切關注學生特別是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作到讓特殊群體學生可以傾訴自己的煩惱、困難,也可以和別人一起分享他人的快樂;在這里,學生可以得到心情的調節(jié)、可以獲得心靈的安慰。從而,也構架起了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班級之間的心靈溝通的橋梁。
開學初到現(xiàn)在,一直不斷加強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并按照心理學的教育原則和方法,使知識傳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自己所帶的形勢政策課程中,在課堂上不僅有效運用舉例,而且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既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品質的培養(yǎng)和學習潛能的發(fā)展。
利用班會和業(yè)余時間,組織學生多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和講座,進行心理健康閱讀,針對大三學生的特點,及時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管理,對心理困惑學生,學習吃力學生有效溝通,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每個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有歸屬感和價值感,并不斷與學校領導和上課老師進行協(xié)調,采取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的方式,為學生排解成長中的煩惱和心理障礙。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人格形成的文化氛圍,組織學生參加班隊活動、文體活動、校園建設等,營造發(fā)展個性、師生平等的創(chuàng)造教育氛圍,教育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理,這是我本學期學生工作開展的主要任務和工作目的。
大學生防疫情班會總結 疫情心理主題班會總結篇三
疫情突如其來,地理學子開啟“宅寢”模式,遵守校園防疫規(guī)定共抗疫情。終日面對著小小的寢室,窗外滿園的春光而不能暢游,不知你是否會有焦慮、抑郁、無力這樣的心情?是否會由于疫情的反復,且同時面臨科研、畢業(yè)和就業(yè)等壓力,而感到無所適從?在這一特殊時期,為了保障地理學子身心健康,幫助大家改善情緒,更好面對壓力,塑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地理科學學院于2022年3月29日線上舉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邀請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陳潔宇老師為同學們做《疫情下的情緒調節(jié)和減壓技巧》主題講座。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羅藝老師線上參加本次講座,院團委書記王純老師主持講座。
羅藝老師首先感謝陳潔宇老師能夠在這一特殊時期在線上為同學們開展講座,她叮囑同學們在保重身體的同時,也要關注心理健康,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疫情和學習生活。希望參會同學能夠積極互動提問,學有所獲。
陳潔宇首先老師和大家互動,詢問大家“現(xiàn)在都被封印在哪里?”“被封印的這些日子還好嗎?”。而同學們紛紛表示自己現(xiàn)在被封印在公寓宿舍中,但同時大家都肯定自己的生活需求有保障。陳潔宇老師以自己被“封印”二十余天的經歷為例,分享了從恐懼,轉為焦慮、擔心,漸漸有些憤怒,最終安心的情緒歷程。
陳老師告訴大家,如果大家在這段時期也出現(xiàn)過這些負面情緒是正常的,要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待負面情緒,它能夠幫助我們對重要的情境做出反應,并幫助我們向他人傳達我們的意圖。因此,同學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恐懼、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調節(jié)情緒、控制情緒并不是要讓情緒消失,需要做的是解碼情緒帶給我們的信息。
針對以上幾種負面情緒,陳潔宇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兩種自我調節(jié)的方法。第一是包括“覺察”、“平靜”、“接納”和“認知”四部分的負面情緒管理法。第二是“自我關懷四式”情緒調節(jié)減壓小技巧。
陳潔宇老師號召大家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放松心靈、學會與焦慮共處,給自我以鼓勵和關懷的同時尋求支持和資源,并向大家推薦了全國、上海市、學校的心理服務熱線,以及學校的“在線同輩互助心理支持平臺”等資源渠道。
陳潔宇老師向大家推薦心理支持渠道
最后,羅藝老師對陳潔宇老師的分享表示感謝,并期待陳老師為有需要的同學們做個案答疑。羅老師鼓勵同學們在學習科研之余,能夠放松身心,以地理人的視角來看待疫情防控,遵守防疫規(guī)定,建立陽光心態(tài),緊密團結、互幫互助,眾志成城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