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篇一
《識字8》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針對課文的特點,在初步理解諺語的意思,初步感受諺語的美;了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fā)學生主動地留心身邊的科學,對科學產(chǎn)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欲望;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學習目標】
1、認識“初、眉”等10個生字,會寫“北、南”等5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能在積累諺語的同時增長知識。【課前準備】
1、學生用識字卡。
2、教師用識字卡。
3、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諺語,它不僅告訴我們很多知識,而且方便我們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幾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小聲地講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勾畫出來,再把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聽。
3、學生說說自己的記字方法,教師注意總結推廣學生中好的識字方法。
4、教師出示字卡,指名學生讀、齊讀、搶讀。
做找字游戲:將本課的識字卡擺在桌上,教師發(fā)字音,請小朋友趕快找出來。(也可以小組做這個游戲)最后,開火車讀字。
5、再讀課文,要求認準課文中的生字,讀通課文。
三、寫字教學
1、請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該怎樣寫才好看。
如,“北”字,誰來提醒小朋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義詞是什么?(南)你會寫嗎?你覺得這個字的哪部分最容易寫錯
(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學生描紅,書寫。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偨Y、表揚寫得好和進步大的孩子。
四、自讀課文
布置課下收集諺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自讀生字。
2、教師指名、齊讀。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
⑴ 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整體感知諺語的特點,這些諺語讀起來押韻,有節(jié)奏,像詩一樣,很美)
⑵ 自己讀一讀,感受感受。
2、理解課文內容。
⑴ 多媒體課件演示夜空月相變化的過程:
課文中哪一句說的是這個情景?
(師解釋農(nóng)歷、娥眉、團圓)
⑵ 第二句:結合觀察課文插圖,了解“北斗”,簡介北斗星的指向。
⑶ 讀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飛”“大雁北飛”“燕子南歸”都與天氣變化有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讀文,自悟上述現(xiàn)象各預示了哪些變化?
⑷ 學生自讀領會“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⑸ 朗讀全文。
3、積累。
⑴ 記背本課諺語。
⑵ 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諺語,并說說諺語的意思。【諺語】
十霧九晴。(這里的霧指的是輻射霧,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輻射降溫而形成的一種霧)
雨過天青。(天空純藍,往往出現(xiàn)在雨后,比較純凈而顯青)
天上星星跳,風雨就來到。(因星光閃耀往往反映出大氣不穩(wěn)定)
東虹日頭西虹雨。(天氣系統(tǒng)一般自西向東移動。虹在東面說明陰雨天氣移過此地,該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預示壞天氣移來。虹是“日照雨”的產(chǎn)物,即內紫外紅光弧)
人黃有病,天黃有雨。(天黃一般是由于空氣中水汽、塵埃較多,預示將要下雨)
朝霞暗紅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鮮艷程度與空氣中水汽含量密切相關??諝庵兴鄷r,呈暗紅;水汽少時,呈青白)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暈指的是由卷層云而形成的暈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臨。(意思是說,當早上出現(xiàn)有棉絮狀的高積云時,往往預示著將有雷雨天氣的降臨)
課后練習:
把你收集到的其他諺語寫下來。
————————————————————————
————————————————————————
————————————————————————
————————————————————————
教后反思:
30《棉花姑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在教學中著重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了解各種有益的鳥類和益蟲的不同作用,重體驗,輕說教,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科學常識的興趣?!窘虒W目標】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認識7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請、幫”。
2、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體驗,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初步培養(yǎng)孩子讀懂一句話的能力。
4、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不同本領?!窘虒W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出示棉花圖片)
1、讀準音:重點指導學生讀準輕聲。
2、觀字形:發(fā)現(xiàn)“姑娘”兩字共同點。
二、初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圈圈生字朋友。
2、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讀新詞:可惡 蚜蟲 治病 盼望(隨機點撥“蚜”、“盼”等生字的識記方法)
⑵ 長句停頓指導。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
⑶ 交流有關“蚜蟲”的信息,學習新詞“可惡”。
⑷ 有感情讀第一自然段。
三、再讀,練說主要內容
1、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劃劃故事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
2、練說主要內容:
棉花姑娘請()、()和()幫她治病,最后()治好了她的病。
3、學習新詞:
“啄木鳥”:正音,想想“啄”的這一點像什么?
“七星瓢蟲”:知道為什么叫七星瓢蟲嗎?隨機學詞:斑點。
四、學習第一組對話
1、指導朗讀“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指名讀──齊讀。(教師通過范讀、評價、語言渲染等多種手段指導學生讀好請求的語氣。)
2、指導朗讀燕子的話。
⑴ 自由讀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培養(yǎng)孩子讀懂句子的能力)
⑵ 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在交流中落實“只會”等詞的意思。)
⑶ 指導學生讀好燕子的話。
⑷ 師生合作讀對話。
五、學習第二、三組對話
1、同桌合作自由練習。
2、朗讀反饋。
六、課中操
七、分角色朗讀
八、多形式鞏固生字
1、生字打牌比賽。
2、猜字謎。
3、完成連環(huán)畫 :
第一幅圖:完成練習“把生字寶寶送回家”。
第二──四幅:指導書寫生字“請”“幫”。
第五──六幅:課后填空,下節(jié)課交流。
《棉花姑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只、星”等6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瞧,今天,趙老師帶來了什么?(棉花)仔細看,棉花什么樣的?
2、你們知道,這雪白的棉花都能做些什么嗎?
3、點擊,出現(xiàn)題目。(齊讀)
二、細讀、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 棉花姑娘老遠就聽到了你們的聲音,可是今天,他不能來了,怎么回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課件)
⑵ 小朋友,棉花姑娘怎么了?(指說)
是呀,她心里多難受呀!你能試著讀出她傷心、難過的樣子嗎?(自讀)
⑶ 指讀。
2、第二自然段。
⑴ 可憐的棉花姑娘被可惡的蚜蟲咬得遍體鱗傷、疼痛難忍,這可怎么辦?這時,一抬頭,看,誰來了?(指說)棉花姑娘們,你們有什么話,有什么請求快點告訴燕子姐姐吧?。ㄖ刚f)
⑵ 你們在請求燕子姐姐,那一定能讀好這句!(指讀)
⑶ 聽,燕子姐姐怎么說的?(聽配音)
棉花姑娘們,燕子的話,你們聽明白了嗎?(指說)
燕子姐姐幫不上忙,感到很抱歉,你能讀好他的話嗎?(指讀)
⑷ 現(xiàn)在,你愿意分角色讀好他們的對話嗎?(同桌練練)鼓勵學生加上動作。
3、自學三、四自然段。
⑴ 燕子姐姐不好意思地飛走了,棉花姑娘眼看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難受極了,他還會請誰來看病呢?
(下面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從 3、4自然段中任選你們最喜歡的一段,進行分角色朗讀)
⑵ 小組自讀3、4自然段,師參與學習。
⑶ 小組匯報,師生隨時注意點評。
⑷ 現(xiàn)在,想把2、3、4段分角色演下來嗎?(找?guī)孜唬┢渌∨笥堰吙?,邊思考這項練習,會做哪道就做哪道。(指說)
4、第五自然段。
⑴ 小朋友,燕子、啄木鳥、青蛙都不能幫棉花姑娘捉身上的害蟲,這可怎么辦呀? 4
棉花姑娘身上的傷口更多了,疼得嗚嗚的哭起來,誰來救救她呀?只見,一群圓圓的小蟲飛來了,看,是誰呀?(齊說)
⑵ 小朋友都認識他,棉花姑娘認識嗎?(指說)誰還想驚奇得問問?
⑶ 你能做這可愛的小蟲向棉花姑娘介紹一下自己嗎?(指說)多了不起的小蟲呀!能把蚜蟲消滅得干干凈凈!你能讀好他的話嗎?(指讀)
5、第六自然段。
⑴ 大家看,在七星瓢蟲的醫(yī)治下,這時的棉花姑娘怎么樣了?(指說)
⑵ 誰愿意讀讀最后一段?(指讀)你為什么這么高興?(指說)
⑶ 是呀,棉花姑娘的病終于好了,正為他高興呢!誰還為他高興?(指讀)
(配上點音樂,齊讀)
⑷ 如果能高興得背下來就好了。(指生試背)
三、通讀全文,擴展練習
1、通讀全文。
2、想想,生活中,你還知道誰會捉害蟲? 板書: 30.棉花姑娘
笑了 害蟲 ——— 益蟲
飛蟲 ——— 燕子
樹蟲 ———— 啄木鳥 田間害蟲 ————青蛙
蚜蟲 ———— 七星瓢蟲 課后練習:
一.給下面各字組兩個詞。
星()()雪()()
請()()幫()()
就()()只()()二.照樣子寫一寫。
碧綠碧綠的葉子
碧綠碧綠的________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________ 粉紅粉紅的桃花 粉紅粉紅的________ 通紅通紅的晚霞
通紅通紅的________ 教后反思:
《地球爺爺?shù)氖帧方虒W設計
【設計理念】
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索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chǎn)生興趣。【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球、玩”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的內容,對“地心引力”現(xiàn)象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并大致了解這一科學常識;從而地身邊的一些科學現(xiàn)明探求的欲望更強?!窘虒W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窘虒W時時】
2課時。【教學媒體】
生字卡片、錄音機、教學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
3、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教學過程】
一、導 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紙飛機嗎?你在玩紙飛機的時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學生各抒已見,預測學生理:最希望紙飛機能飛得更高更遠??)好,現(xiàn)在你們想玩一次嗎?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紙飛機飛得高、飛得遠。(學生放飛自己的紙飛機)。
不管我們的紙飛機能飛多高,多遠,最后它們總是全掉下來。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讀懂課本上的故事。(板書課題),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力爭把課文讀流利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讀正確,標出自然段,教師巡視。
明確讀的要求,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昨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錄音范讀。
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錄音范讀不但吸引學生,而且有利于讓學生學會怎樣讀出有請求的語句。
3、模仿錄音練讀,同桌為一組互讀要求讀正確。
學生互相讀,有助于朗讀能力的提高。
4、指名讀,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教師指導。
5、感悟地球爺爺說的話:讀了地球爺爺?shù)姆旁?,他們知道了什么?/p>
(4個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再匯報)
三、識生字
1、在書上圈一圈,讀一讀。
2、“我是小老師”用卡片考一考同桌。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認讀,認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總結談話
關于我們的一球爺爺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大家能多看多想,就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所學的生字,用生字擴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窘虒W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讀懂了課文,了解了地球爺爺?shù)氖帧?/p>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練習朗讀課文,學習寫字。
二、復習和生字
1、卡片認讀生字和詞語。
(學生先獨立認讀,最后集擊掌邊認讀所有的詞兩遍)
三、練習流利地朗讀課文
1、自由練習。
2、分組分角色進行表演朗讀,準備比賽。
⑴ 練習讀好小猴子的話。(歡快2段,請求有禮貌4段,奇怪8段。)
⑵ 練習讀好小兔子的話。(有禮貌6段,奇怪9段。)
⑶ 練習讀好猴爸爸的話。(慈祥、和藹)
⑷ 練習讀好地球爺爺?shù)脑挕#曇艟徛?、粗壯有力?/p>
3、表演情朗讀比賽。(自編自演)
分角色朗讀能使學習更好地感悟課文內容,進而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四、指導寫字
1、讀讀要寫的字組詞。
2、說說字的結構。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重點指導跳、剛。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教師有針對性的范寫,培養(yǎng)學生良好觀察習慣,主動學習的意識。
五、拓展活動
如果地球爺爺沒有“手”了,我們的世界會是什么樣?
(自由想像說)
六、作 業(yè)
找找有關地球知識的書刊,讀一讀,并帶到學校來和同學交換著讀。
【板書】
地球爺爺?shù)氖?/p>
地心引力
課后練習: 一.我會填: 7
1.我能說出有關地球的“手”的事。
地球爺爺?shù)氖质恰?.地球爺爺?shù)氖挚梢宰尦墒斓奶易拥粝聛怼?/p>
地球爺爺?shù)氖挚梢允亲?。?照樣子,寫詞語。例:又大又紅
又()又()又()又()又()又()教后反思:
32《蘭蘭過橋》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fā)展。同時,通過一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識字教學上采用先讀書,再識字的倒置法?!緦W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識字、寫字;難點是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窘虒W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橋的知識?!冀虒W時間〗 2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識記生字。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借助圖畫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賞蘭蘭過橋的片斷,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蘭蘭過橋。
二、初讀課文,引導思考
1、師:我想:好多同學都過過橋,而蘭蘭過的橋跟我們過的可不一樣。究竟哪點不一樣呢?我們讀了課文就會知道。
2、學生小聲讀課文。要求:
⑴ 畫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⑵ 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幾座橋?
3、檢查認讀生字的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集體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檢查學習生字、生詞的情況。
4、回答“蘭蘭過了哪幾座橋?”(潛水橋和塑料橋)
三、師:好,讓我們先來過一過潛水橋
1、清大家先找到寫“潛水橋”的段落,認真地讀一讀。想想這座橋與我們平常過的橋有什么不同。
2、再讀一讀,讓我們像蘭蘭那樣過一過這座橋,體會體會走在這座橋上的感受。
四、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
師:誰能說說這座橋與我們平常過的橋有什么不同?(實際上是說“潛水橋”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歸納“潛水橋”的特點: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磚造的。
3、像一座長長的透明的房子。
師:說說你走過這座橋的感受好嗎?
學生可以說課文中蘭蘭的感受(魚在周圍游,船在橋頂上駛來駛去),也可以說自己通過想象的感受。
五、師:這座特別的“潛水橋”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F(xiàn)在,我們把這座橋的生字學會好嗎
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蘭 橋 座 特 結 實
1、說說你們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幾個生字?
讓學生交流自己記住生字的方法,教師加以肯定。
2、這幾個生字中哪個最不好寫?
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的意見教師進行書寫指導。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的一部分
課堂訂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識記生字。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潛水橋”。這節(jié)課我們走一走蘭蘭過的另一座橋,好不好?
二、學習“塑料橋”這一部分的內容
1、提示學習方法。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有了過“潛水橋”的經(jīng)驗。大家回憶回憶,“潛水橋”是怎么過的?
⑴ 找出這座橋的特點。(與平常的橋不一樣的地方)
⑵ 說說我們走在這座橋上的感受。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⑴ 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塑料橋”的特點:
輕巧,便于攜帶,塑料做成,空氣做填充材料。
⑵ 說說走在上面的感覺:
“又平又穩(wěn)”。學生說出自己想象出來的感覺也可以。
4、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你有什么想法?
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的愿望,對他們合理的新想法要熱情鼓勵。如果有時間,可讓學生把自己的設計畫下來,再相互交流。
三、書寫本課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頂 野 取 提 術
1、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幾個生字?
讓學生交流自己記住生字的方法,教師加以肯定。
2、這幾個生字中哪個最不好寫?
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的意見教師進行書寫指導。
提示:“野”左邊的“里”字,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取”左邊的“耳”字,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余下的部分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用“頂、提、特、輕、奇”口頭組詞語。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4題
比較句子,讓學生說體會。(第二句比第一句具體、形象)【板書設計】
蘭蘭過橋
“神奇”
1~4
5~9
潛水橋
塑料橋
(玻璃、透明)(輕巧、方便)課后練習: 一.我能填。
一()大河
一()橋
一()房子
一()管子
一()雨衣
一()專家 一()蝌蚪
一()小鳥
一()果園 二.照樣子,寫句子。
例:蘭蘭下了車,一邊采野花,一邊往前走。
1.媽媽一邊(),一邊()。
2.()一邊(),一邊()。教后反思:
33《火車的故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啟發(fā)學生打開思維的閘門,多方位去探究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親自動手,自主實踐,勇于探究,解放學生的眼睛,使學生的個性與多種能力得到和諧發(fā)展。力求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變講為導,自主質疑、以讀代研,讀中感悟,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情感的自我發(fā)展?!窘虒W目標】
1、認讀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中幾種火車的特點。
4、了解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fā)展的大好形式,了解現(xiàn)代化科技成就,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和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窘虒W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結合對課文內容理解,了解火車的演變歷程?!菊n時安排】 二課時。【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揭題。
談話導入:誰見過火車?你見過什么樣的火車,能給大家說一說嗎?
2、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一篇《火車的故事》,火車會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
1、揭示讀課文的要求。
2、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
3、聽錄音范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4、你喜歡哪個小節(jié)就多讀一讀?
5、想一想課文講了火車的什么故事?
6、出示詞語卡片抽讀,齊讀,開火車。
7、分小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讀哪段就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要讀的流利。
三、聯(lián)系插圖,精讀感悟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飛馳而過”是什么樣?用手來筆劃一下飛馳的樣子。
2、出示掛圖,觀察這是什么車?
3、指導朗讀。
4、學習第三小節(jié),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哪種火車?
最早的火車什么樣?最先進的火車什么樣?
5、小組討論,畫出有關的詞句。
6、指名匯報學習成果。
7、出示掛圖、觀察、有四種火車。
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火車。
8、指導朗讀,讀出夸贊的語氣。
9、各小組自由結合學習4、5、6、段,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選出代表匯報學習成果。
四、質疑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課文,分段朗讀,齊讀。
2、出示生字卡,認讀。
二、分析記憶字形
1、認讀生字,鞏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識記生字,并想想識記方法。
3、交流自學情況。
哪些字和學過的字很像?進行比較。
名──各
友──發(fā)
4、哪些字是由學過的字換偏旁組成的?
如:動──運 新──親
5、口頭組詞。
三、指導書寫
1、“成”的筆順 “晚”的筆順。注意占格的位置。
2、學生先描紅,在書上臨寫。
3、再在本上練習寫字。
4、練習組詞擴詞。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四、實踐活動
你想象中的新型火車是什么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小組合作,設計一列未來的火車,畫下來展示給大家看。
【板書設計】
火車的故事
蒸汽機車
內燃機車
磁懸浮火車 課后練習:
1.我會選字組詞。
明
名
新
心
晚
玩 光()
()里
()上()字
()年
()笑 2.連一連。
小明成了
綠色環(huán)保型火車 機車帶動
飛馳而過 一列火車
一節(jié)節(jié)車廂 磁懸浮火車是
一名火車司機
教后反思:
34《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緊緊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寓知識的傳授于學生自身的體驗學習中,在此之上,培養(yǎng)學生思維,訓練其語感,提高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故事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趣中學,學中用,用中悟”?!缎◎蝌秸覌寢尅芬晃牡慕虒W設計,力圖落實和體現(xiàn)上述教學理念。為了從知識、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實好本文的教學,我在設計中還充分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兒童自身的特點,抓住“六”個字──“變”、“趣”、“演”、“引”、“板”、“讀”,進行全文的設計?!窘虒W要求】
1、學會生字詞,會用“快活地”造句;進行“感嘆句”和“疑問句”句式的訓練。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菊n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激發(fā)學習情緒。自學課文。結合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試讀課文。理清層次、分段。范讀課文。復習生字詞。
第二課時:講讀課文。朗讀全文。簡要復述。【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發(fā)學習情緒
這兩天,小朋友們都在觀察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青蛙。)可是小蝌蚪卻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它們就去找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
(揭示課題,“蝌蚪”(kē dǒu))
二、自學課文
揭示自學要點: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結合學生回答上面的兩個問題,出示下列詞語。
lǐ
鯉魚 讓學生看插圖,認識鯉魚的模樣。
guī
烏龜
提示學生注意“龜”的下半部是“”不是“電”,“l(fā)”一筆上面不出頭。
dūn
蹲
可指名一學生做“蹲”的姿勢;發(fā)音強調韻母是un;教學字形時,提示學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橫不能丟。
pī
披
讓學生聯(lián)詞。(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綠色的新裝、披星戴月。)
bì
碧綠
讓學生組詞造句。(例: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導學生發(fā)輕聲,后鼻音。
四、試讀課文
可采取全班輪讀的方式進行。(一人讀一句,或一人讀一節(jié))
五、理清層次,分段
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先啟發(fā)學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給全篇課文分段。
(學生如有困難可先默讀)
中間這兩節(jié)是寫小蝌蚪找媽媽,那么這一段前面一節(jié)(第一節(jié))寫的什么?這一段后兩節(jié)寫的是什么?這樣,課文分成幾段?
課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媽媽。
3、小蝌蚪找到了媽媽。
六、范讀課文
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春煤舐犂蠋熥x課文。老師讀到哪兒,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圖上有關的地
(老師范讀全文。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
七、復習生字詞
用小卡片全班輪讀。(一人識一個,聯(lián)一個詞)
快讀。(要學生迅速讀出字音)
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圖。(一張畫有水草的圖,然后貼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紙。)
提問:你們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幫助學生理解“一群”。)
2、如果后面又來了幾群,(在遠處貼上數(shù)群小蝌蚪的剪紙),這叫多少蝌蚪呢?
(引導學生區(qū)別“一群”與“一群群”)
3、(引導學生觀察)誰說說這些小蝌蚪是什么樣兒的?(訓練說一句話:小蝌蚪。)
4、現(xiàn)在我們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5、指點:課文上說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告訴我們小蝌蚪很開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們還可以說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誰能說一句?
(引導學生運用“快活地”一詞,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齊讀第一段。
第二段:
1、敘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來游去(邊說邊揭示長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紙,貼在的原來的水草圖上),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原來的樣子有什么變化?(引導觀察進行比較)。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見鯉魚媽媽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鯉魚媽媽的剪紙貼在水草圖上,取下未長腳的小蝌蚪)。這時候,小蝌蚪會想起誰呢?(想起自己的媽媽。)哪個小朋友能說一句話,后面用上疑問號,把小蝌蚪想媽媽的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
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呢?
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
3、小蝌蚪想媽媽,就去向鯉魚媽媽打聽。小蝌蚪怎么問的?鯉魚媽媽怎么回答的?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小朋友讀鯉魚媽媽的話,大家讀敘述的話。
4、小蝌蚪照著鯉魚媽媽的話去找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找呀找呀,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 14
蚪和前面的樣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長了四條腿、拖著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紙,貼在水草圖上,讓學生比較。)5、指點:小蝌蚪先長出的是后腿,后長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著,他們看見了烏龜(取下先貼上的鯉魚剪紙和才長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紙,再貼上長了四條腿的小蝌蚪和烏龜?shù)募艏垼?,小蝌蚪會怎么想的?/p>
6、小蝌蚪是怎么對著烏龜喊媽媽的?烏龜又怎么說的?現(xiàn)在請女同學讀小蝌蚪的話,男同學讀烏龜?shù)脑?,老師讀敘述的話。
7、你們想,小蝌蚪怎么會把烏龜當著媽媽的?學生回答后加以指點:青蛙是四腿、闊嘴巴,但不等于四條腿闊嘴巴的就是青蛙。
8、現(xiàn)在,你們評一評,鯉魚和烏龜?shù)脑捳l說得全面?(引導學生做出判斷)。
第三段:
1、小蝌蚪聽了烏龜?shù)脑?,又去找媽媽,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貼上脫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紙)2、(取下原先長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紙)小蝌蚪這次怎么把青蛙認定是自己的媽媽的?
復習讀: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脑挕?/p>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高興??!你們想,小蝌蚪會對青蛙媽媽說些什么?誰能說一句話,后面用感嘆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終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它們的話該怎么讀呢?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朋友讀媽媽的話。
5、青蛙的樣子,課文上是怎么描寫的?讓學生比較。
課文上描寫的:
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雙大眼睛。
換一個說法:
荷葉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顏色是綠的,肚皮上的顏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來的。
這兩段話意思差不多,你們說,哪一段寫得好?
(課文上寫得好,覺得青蛙很美很可愛。)
齊讀這一段話。
6、那么課文上是怎樣把青蛙寫得可愛的呢?我們看,寫青蛙的動作,用了哪些詞兒?
(板書:蹲
披
露
鼓)
7、啟發(fā):這些表示青蛙動作的詞,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著一對大眼睛”換成“瞪著一對大眼睛”,怎么樣?
8、這是寫青蛙的動作。你們再看,寫青蛙身上顏色也是很講究的。誰能把這些詞兒找出來?
(板書:碧綠的 雪白的)
9、比較:
青蛙披著綠的衣裳,露著白的肚皮。
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10、指導朗讀。突出四個動詞和這兩個形容詞。
11、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要把青蛙寫得這么美呢?
12、講述:因為青蛙是益蟲。一只青蛙年能捉一萬五千多條害蟲,我們小朋友要好好保護青蛙。
13、現(xiàn)在小蝌蚪已經(jīng)長成了青蛙,它們和媽媽一起捉蟲了,同學們看看圖,再自己讀讀課文。
(學生自學課文最后一節(jié))14、出示卡片:蹲
蹬
讓學生認讀,并區(qū)別其含義。
三、朗讀全文
四、簡要復述
小蝌蚪怎么找媽媽的,我們知道了,在找媽媽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小蝌蚪是怎么長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長成青蛙的呢?誰能簡單地說說?
學生默讀,準備復述?!舶鍟O計〕
小蝌蚪找媽媽───青蛙長尾巴
兩條后腿
披 碧綠的 兩條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變短
鼓
尾巴不見了
蹲
課后練習: 1.我會連一連。
粉紅的 池水
雪白的 嘴巴
碧綠的 荷花
大大的 肚皮 清清的 荷葉
寬寬的 眼睛
二.照樣子,填一填。
冷——()
早——()
無——()舊——()
慢——()
甜——()
教后反思:
《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識字發(fā)現(xiàn)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思維、大膽想象的能力。
2、區(qū)別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鼓勵孩子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
4、培養(yǎng)學生借圖畫看懂故事,并能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5、能根據(jù)情境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教學重點、難點】
進行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自己設計的橋(圖或實物),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課時】
3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識字方法,區(qū)別形近字、同音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2、進行朗讀訓練?!冀叹邷蕚洹?/p>
識字卡片?!冀虒W過程〗 〖我的發(fā)現(xiàn)〗
1、自己大聲地朗讀韻文,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如:“千”和“口”合起來是“舌”;
“舌”和“甘”合起來是“甜”;
“土”和“里”合起來是“埋”;
??
3、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漢字的部件在桌上擺一擺。
4、交流所擺生字:舌、甜、埋、棉、閃、闖、悶、拿、掰、跌。
5、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識記生字:甘、埋、闖、掰、跌?!既辗e月累〗
1、我會填。
⑴(出示字卡)學生認讀并說說每組字的異同點(音、形、義)。
⑵ 選擇適當?shù)淖痔钤跁系模ǎ├铩?/p>
⑶ 集體訂正。
⑷ 擴展練習。
坐 座
圓 園
聲 生
()位
公()
學()
請()
()形
()病
2、我會讀。
⑴ ⑵ ⑶ ⑷ 自讀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寫了什么?
小組合作學習,將短文讀正確、讀流利。指名讀,并說說這臺機器有什么用處。說說自己讀了短文后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充分展示對未來橋的設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條理、有序的表達能力?!冀叹邷蕚洹?/p>
課件,實物投影儀,學生事先設計的橋的圖畫或實物?!冀虒W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教師事先設計的橋,以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同時伴有介紹)
2、引出課題:未來的橋。
二、小組交流
1、分組展示自己設計的橋。
2、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展示)
3、評選自己認為滿意的橋并說出自己這樣選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真聰明,設計的橋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們能設計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圖畫,看懂故事的內容。
2、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教具準備〗
放大的課文插圖?!冀虒W過程〗
一、指導觀察圖畫
1、認真看圖,了解圖意。
2、說說圖上給出的三幅圖上畫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3、請學生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圖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撈上來的方法)
二、討論撈皮球的方法
1、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
2、小組討論:誰的方法能把皮球撈上來?
3、學生把自己認為最好的辦法作為第三幅圖的內容畫下來。
三、編故事:將四幅圖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小結:這一節(jié)課老師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朋友觀察認真仔細,并且愛動腦子。另外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遇到困難,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一.課后練習。
聲
生
身
遠
圓
園
做
坐
座
笑()()方()好()位()體
學()花()請()團()
二、把下面的詞按一定順序排成一句話,加上標點符號。
1.天天
上課
我們
在教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的是
和
方方
好學生
愛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圖寫幾句話。(要求寫明時間、地點、誰、在怎么想、怎么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后反思: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篇二
第8單元(課文)
教材分析:
本單元由三篇課文和語文園地八組成,教學本單元內容,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造字規(guī)律,既創(chuàng)造性的自主學習生字,又能通過朗讀感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fā)學生主動的去留心身邊的科學,對科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欲望。
19、棉花姑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大”這個偏旁。
二、過程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棉花姑娘請求的語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益的鳥類和昆蟲。重點:識字、寫字,提高識字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讓學生有熱愛科學的興趣。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誰呀?(出示圖片)板書題目:棉花姑娘 2.識記“棉”和“娘”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看兩幅圖,說說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變化? 2.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到課文里去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詞卡:(1)學生認讀。
(2)同桌你指我讀合作學習生字 5.自由讀課文。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要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我們應該怎么辦? 2.剛才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 3.生質疑,互相解難 4.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
四、多種方法,鞏固生字 1.識記“燕”和“瓢”。
(1)這兩個字特別難,誰有好辦法記住它們?(2)學生小組內分析。2.“詞語蹺蹺板”的游戲
五、仔細觀察,認真寫字
第二課時
一、認讀生字,復習導入
1.棉花姑娘要考考大家,開火車讀生字卡片。2.指名認讀,選擇喜歡的詞說一句話。3.指名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出示生病的棉花圖片:棉花姑娘怎么了?是誰弄的? 2.如果你就是可憐的棉花姑娘,現(xiàn)在你最想說什么?
3.用上“生病、可惡、蚜蟲、盼望、治病”這些詞語來說一說。4.)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
三、以讀為本,理解感悟(一)問題入手,整體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圖:聯(lián)系自己生病的經(jīng)歷,想想棉花姑娘的感覺會如何?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棉花姑娘現(xiàn)在的心情?(盼望)2.她最企盼的是什么?你能把“盼望”換成另一個詞語嗎? 指導讀描寫棉花姑娘心理的話。3.誰能用“盼望”說一句話呢?(二)圖文結合,角色朗讀。自由朗讀第2~5自然段,1.哪些醫(y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了?
2.通過圖片簡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及其對人類的貢獻。3.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對話。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青蛙的對話。5.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蟲的對話。
四、課堂總結,合作表演
以小組為單位推選朗讀好的同學,進行角色表演。
課后反思:我多次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通過幾次有目的的讀,學生自然理解了課文內容,節(jié)省了講課的時間。
練習課 20、咕咚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包含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道理。
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難點:體會課文包含的道理。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1.課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個什么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說什么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4.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二、游戲闖關,認識生字
1.聽老師范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自己拼讀,讀準字音。2.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可以用喜歡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讀一個字,我讀一個字。
(2)搶答讀字,看誰讀得準確。
3.學生匯報后,教師指導難讀、易錯的字音。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件,開始闖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名同學,讀果子樹上的字寶寶。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小組內互相讀課文,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認真傾聽,互相評價。3.小組內評選出讀得最棒的同學一起去闖關。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選擇其中一個自然段讀給同學們聽。(2)請回答問題:“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么?
四、方法識記,指導書寫 1.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記住這些字并把它們寫好。2.師生評價,優(yōu)秀作品展示,順利過關。
五、課堂小結,總結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字詞
二、深入感知,指導朗讀
本課共有四幅圖,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一)出示圖一:
1.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內容。2.指名朗讀課文1、2自然段
3.指導學生觀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4.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二)出示圖二: 1.觀察圖上的內容。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導朗讀
4.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
5.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他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三)出示圖三: 1.小動物們在干什么?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2.說話練習:用“先問??再問??最后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
3.體會野牛問話不慌不忙。4.分角色朗讀(四)出示圖四: 1.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2.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大家都笑了,為什么都笑了? 4.想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么?
三、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四、課堂總結,領悟道理
課后反思: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自學,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聯(lián)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戶、車”兩個偏旁。
二、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重點:識字、寫字;
難點: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題目,啟發(fā)質疑
1.出示小壁虎圖:“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壁虎)2.出示課文題目《小壁虎借尾巴》,讀題目,認識“壁”。3.讀了這個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1)課文主要講的是誰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2.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
3.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
4.全班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 5.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6.把生字送回課文,讀通課文。
7.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將問題的答案連起來說一說。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
2.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好。3.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 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他呢? 4.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把認識的生字讀給同桌聽。
2.看圖說說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
二、繼續(xù)學文,感悟理解 1.帶著問題讀課文:
小壁虎怎樣借尾巴?用橫線畫出小壁虎說的話,用浪線畫出其他小動物說的話。2.交流出示對話。3.指導朗讀。
4.從小壁虎和動物們的對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5.他還會去向誰借呢?他們會怎么說呢?(仿照課文續(xù)說。)6.結果怎樣?為什么?
7.指導朗讀: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男女生比賽讀。
三、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3.指小組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編故事: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他高興極了,他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呢?他的朋友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來講給家長聽,并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課后反思:讓學生在“讀—看—想”中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在表演的過程中積累語言,理解課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練習課 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通過認識衛(wèi)生間里的擺設,學會新詞語。
2、認識帶有“犭、鳥、蟲”的漢字體會他們一般與動物有關。
3、看表情認識表示心情的詞語,積累古詩《畫雞》。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重點:通過各種方式認識更多的新字新詞。難點:培養(yǎng)積累的習慣和閱讀的習慣。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看看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
課件出示:喜羊羊早早起,來到衛(wèi)生間要考考你。2.依次出示圖片,學生說出相應詞語: 衛(wèi)生間、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
3.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衛(wèi)、巾、刷、皂、梳、盆。(1)讀準字音:(2)認清結構:(3)交流識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搶讀生字,看誰讀得準確。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5.這五種物品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呢?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fā)現(xiàn)
1.現(xiàn)在喜羊羊帶我們去動物王國逛一逛。動物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式。2.小狗隊,出示生字貓、猴、獅。(1)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2)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3)哪些動物還可以參加這支隊伍呢? 3.小鳥隊,并相應出示生字雞、鴨、鴉。(1)觀察生字,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思考“鳥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關,再舉幾個例子。4.蜘蛛隊,并出示詞語蝴蝶、蜻蜓、螞蟻。(1)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2)“蟲子旁”的字多數(shù)和蟲子有關,學生舉例子。
第二課時
一、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上節(jié)課喜羊羊帶我們去看了動物王國運動會,雖然這三支隊伍相差懸殊,但是,第一場“穿針引線”比賽中,在蜘蛛隊長的領導下,他們取得了第一場勝利。
(1)觀察他們的表情,你想到了哪個詞語?(2)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高興。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平時生活學習中令自己高興的事,然后學生代表匯報。
2.引導學生觀察其他隊伍是什么表情。指名回答難過的事情有哪些,師生共同評價。
3.課件出示獅子生氣的面孔,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是生氣,看見過誰在什么情況下生氣。
4.課件出示蝴蝶受驚的畫面,了解體會什么是害怕,并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害怕。
5.指導學生用這四個詞語各寫一句話,語句通順、內容完整、書寫工整。
6.小結:高興、難過、生氣、害怕這四個詞語描述的是心情,是內心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你還知道哪些情感表現(xiàn)呢?
二、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各項比賽熱火朝天,這時喜羊羊發(fā)現(xiàn):運動員們讀出古詩后,才能起跑。
2.播放古詩《畫雞》課件,會讀的同學一起誦讀。
三、布置作業(yè):
自學古詩,為參加運動會做準備。
第三課時
一、學習古詩,背誦古詩
1.跑步的哨聲就要吹響了,同學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3.同桌交流,檢查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4.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的節(jié)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5.播放《畫雞》的公雞插圖,生一邊觀察公雞的樣子,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詩意。
6.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二、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同學們請看,天空中飛來了三只什么動物? 2.聽故事,學生初步了解內容。
3.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fā)音易錯的生字。4.指導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思考交流:哪只白鶴找到魚了呢?另外兩只白鶴為什么找不到魚?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業(yè): 回家和大人一起來朗讀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容講給大人聽。課后反思:我設計了“喜羊羊參加動物王國運動會”的情境。以動畫人物為主體,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觀察與傾聽上,迅速提升了學習效果。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篇三
2019-2020學下期一年級語文
第八單元測試題
(時間:60分鐘
分數(shù):100分)
一、。(20分)
shēnɡ
bìnɡ
bié
rén
xià
pǎo
dà
jiā
shān
yánɡ
zhuō
yú
jiě
jie
ɡēn
cónɡ
xīnɡ
xinɡ
fánɡ
zi
二、。(12分)
犭:______
______
______
鳥:______
______
______
蟲:______
______
______
艸:______
______
______
三、。(6分)
()
()
()
()
()
()
四、。(12分)
馬虎——()
遲——()
答——()
烏黑——()
熟——()
出——()
五、。(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六、。(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分)
1.。
()
2.“
”,嚇(xià)。
()
3.。
()
八、。(11分)。/,“”。/,“
”!/。/,兒。
1.____________。(①
②)(2分)
2.?()(2分)
①。
②。
3.“”
____________。(2分)
4.?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15分)?
?
?。
參考答案
一、生病
別人
嚇跑
大家
山羊
捉魚
姐姐
跟從
星星
房子
二、犭:狗
狐
貓
鳥:鴿
鴨
雞
蟲:蜻
蝴
螞
艸:草
花
芽
三、群
棵
顆
只
雙
條
四、仔細
早
問
雪白
生
進
五、示例:1.考了一百分
2.媽媽不理解我3.一個人在家
4.鉛筆不見了
六、1.一叫千門萬戶開
2.滿身雪白走將來
七、1.√
2.×
3.√
八、1.②
2.②
3.河里
4.愛護。第二問開放性題目,意思對即可(如愛護小動物,就是不去傷害它;它受傷了,細心地去照顧它;看到別人有傷害小動物的現(xiàn)象,應該及時制止.并且,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好好對待這可愛的小生命.號召大家,養(yǎng)成自覺保護小動物的好習慣等。)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篇四
12雪地里的小畫家
教學目標:
1.認識“群、竹”等 10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著”的字音;會寫“竹、牙”等 5 個 字和橫折彎鉤 1 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3.結合插圖,知道小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了解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教學難點: 會寫“牙、馬、幾”等字。教法:談話法,引導法 學法:觀察法,小組合作法
教具準備: 圖片(竹葉、梅花、楓葉),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理解題意。
板書: 雪地里的小畫家
1.“雪地”是什么樣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大地都變成銀白色的了)
2.什么是畫家?(繪畫技藝很高的人)
3.課題講的誰?(小畫家)4.什么地方的小畫家?(雪地里的小畫家)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讀準生字的音。
1.學生自練看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記住生字的讀音要讀通順。(讀幾遍后教師檢查,指名讀)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3.這篇課文有幾句話?
4.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些什么知識?(四種小動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狀不同,青蛙是冬眠動物)
三、細讀課文,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1句,問:小動物們要在雪地畫畫,看到下雪了高興嗎?你從哪里看出它們很高興?這句話最后的標點符號叫感嘆號,在這里是表示高興的語氣。你們自己練習讀出高興的語氣。
2.讀第2句,自由練讀,指名讀。
(1)這句話講在什么地方?來了誰?(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2)“雪地”與上句有什么關系?(冬天下了大雪,才會有雪地)(3)“一群”是多少?(好多個)
(4)這一群小畫家和“雪地”有什么關系?(雪地是小畫家畫畫的地方)
3.讀第3句話。自由練讀,指名讀。
(1)誰在雪地上畫畫?(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畫畫)
(2)它們都畫了什么?(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3)說說小畫家畫的畫是什么?(是它們在雪地上踩出的腳?。?/p>
(4)為什么說小雞畫竹葉呢?(小雞的爪子印出的形狀像竹葉)其它小動物為什么畫的不一樣?
4.讀第4句話。(自己練讀后指名讀)
(1)你們平常畫畫時要用什么?”
(2)這4位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呢?(不用……不用……幾步就成一幅畫)
(3)“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么意思?
5.讀第5、6兩句話。想一想,青蛙為什么沒有參加?它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著”了呢?(因為青蛙是一種冬眠動物)
四、指導朗讀。
你們覺得這篇課文有趣嗎?讀出小動物的快樂的情趣。
五、進行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
除了課文中的四種小動物,還會有誰也會來雪地里畫畫呢?它們畫了什么?
六、作業(yè)布置: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小組合作學會5個生字。
1.竹:zhú,拼讀音節(jié),讀詞語:青蛙(1)識記字形,自學后指名提問。(2)自己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3)口頭組詞語。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牙、馬、用、幾”四個生字。
三、指導書寫。1.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2.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師示范,學生練寫。
3.提示5 個字的書寫要點。
四、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想象、表演、朗讀等形式,感悟動物們雪地“作畫” 的快樂心情,體會課文的趣味和意境,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
五、實踐活動
1.你知道哪些動物也會來雪地“畫畫”,還有哪些動物也冬眠,并說出自己是從哪里了解的。
2.如果在下雪天,可以帶領學生去雪地玩耍,親自感受。
六、作業(yè)布置:書寫生字
七、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雪地里的小畫家
小雞 竹葉
小狗 梅花
小鴨 楓葉
小馬 月牙 教學反思:
13烏 鴉 喝 水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 11 個生字和1 個偏旁反文旁;會寫“只、石”等 5 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文旁;會寫“多、出”等字。
教法:講授法 實驗法 學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瓶子、石子、水。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談話:出示烏鴉圖,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嗎?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聰明能干的烏鴉,你們愿意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組織學生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生詞并自學。
2、認識偏旁反文旁。3.檢查自學情況
(1)利用字卡,互相指讀生字,適當組詞,同學間相互評價,糾正讀音。
(2)多種形式讀文。
4、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5、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內容。
三、鞏固識字,提高寫字水平。
(1)再認生字,交流識字記字方法。如:謎語法、比較法、編順口溜等。
(2)自選生字進行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寫字。學生書寫展示,組織互相評議。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多、出、見等。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 精講點撥
1、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來體會烏鴉喝不著水,想辦法的心情。結合進行朗讀訓練。
2.結合看圖,理解烏鴉喝不著水的原因。指導朗讀“怎么辦呢?” 啟發(fā)學生想象,說說烏鴉會想什么辦法。
3、引導學生再看第一幅圖,并要求學生思考:烏鴉想出什么辦法? 這個辦法是怎么想出來的?
4、利用第二幅圖和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
讓學生上講臺做實驗: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在瓶子里。要求學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要求學生講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書上是怎么寫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漸漸升高”。并用“漸漸”說一句話。
三、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1、第一句用堅定的語氣讀“一個一個地放在瓶子里”。“水漸漸升高”要讀得慢?!盀貘f就喝著水了”要用輕松的語氣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試著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四、深化主題 拓展延伸
1、討論: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討論,發(fā)展學生思維。)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表達看法。
五、作業(yè)布置: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烏鴉喝水
水不多、瓶口小──喝不著
想辦法:放石子──喝著水
教學反思:
14小蝸牛
教學目標: 1.認識“住、孩”等 12 個生字和王字旁 1 個偏旁;會寫“對、媽”等 4 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借助圖畫、生活經(jīng)驗,讀懂課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借助圖畫、生活經(jīng)驗,讀懂課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法:談話法,引導法 學法:觀察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歌曲《蝸牛與黃鸝鳥》mv;制作蝸牛圖片、生字詞卡片和小蝸牛和蝸牛媽媽頭飾;查找資料了解四季特點,搜集描寫四季的古詩詞。(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課文;了解四季的特點。(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
1.播放歌曲《蝸牛和黃鸝鳥》,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哪兩種小動物。你們見過蝸牛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小蝸牛的故事。(板書:小蝸牛)
2.學生齊讀課文題目。(出示蝸牛圖片)師生簡介。
3.學寫“?!弊?。強調書寫時要注意第一橫短,第二橫長,豎寫在豎中線上。
4.這篇課文講的是小蝸牛的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掃清障礙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字音和停頓。2.學生自由讀課文,同桌間互助認讀生字。3.檢查識字情況。
課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孩
子
完
全
變
回
發(fā)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蝸
牛
玩
吧
爬
呀 爬
指名開火車認讀,師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發(fā)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詞中讀輕聲;“住、樹”是翹舌音;“吧、呀”是輕聲。有錯及時糾正。
4.學習新部首王字旁。5.整體感知,學寫生字。
導學:生字我們都認識了,再讀課文,你能把它讀好嗎?請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句子讀得更通順,同時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1)學生大聲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師生以“五不”要求(不錯讀、不添讀、不漏讀、不回讀、不破讀。)評議學生朗讀情況。
(3)想一想,這篇課文是通過什么形式來向我們講述這個小故事的?(3)(4)學寫“對”字。
①觀察“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師范寫,強調“又”變成部首時第二筆是點,不是捺,右邊的“寸”要比“”低一點,最后一筆點寫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點上。
③學生動筆寫一寫。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小蝸牛和媽媽一共進行了幾次對話?你是怎么找到的?在學生的交流中,認識冒號、引號,并簡單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在第幾自然段嗎?指名朗讀第2、3自然段,教師相機正音。
3.這次對話講述的是什么時候?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交流、匯報教師提出的問題。
(3)學寫“媽”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
②觀察“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師范寫,強調“女字旁”。
④學生動筆寫一寫。
4.從這個自然段中,你還知道了什么?(春天來了,小樹發(fā)芽了。)你知道春天還有哪些特點嗎? 預設: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圖文結合,指導朗讀。
導學:蝸牛媽媽是怎么對小蝸牛說的呢?
(1)看第一幅圖,觀察小蝸牛和蝸牛媽媽在一起時的表情和姿態(tài),想象一下,這對母子感情怎么樣?(很好、很幸福)蝸牛媽媽會怎樣對小蝸牛說話呢?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朗讀,注意聲音要輕柔,語速可以稍慢,讀出媽媽對小蝸牛的疼愛。
(3)小蝸??吹轿伵寢屨f的景象了嗎?(沒有)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導讀第3自然段第1句話。(“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讀,而且語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幅圖,說一說小蝸??吹降牟葺裁礃?(又大又紅)
(5)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小蝸牛的話,要讀出小蝸牛的天真無邪。(6)同桌分角色朗讀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第一次對話,并評出最優(yōu)秀的到前面戴頭飾表演。
6.小蝸牛在春天出發(fā),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訴媽媽他看到的景象,接下來又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學生看圖復述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第一次對話。
3.小蝸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呢?讓我們快到課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學習,感受四季特點
1.自然過渡,學習第二次對話。誰知道小蝸牛接著看到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請同學們讀一讀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第二次對話。你是從哪句話知道是夏天的,用橫線畫出來。
出示第二次對話內容:蝸牛媽媽說:“哦,已經(jīng)是夏天了!快去摘幾顆草莓回來?!毙∥伵E姥?,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說:“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著蘑菇,樹葉全變黃了。”
(1)這部分是誰說的?請你讀一讀。你能用媽媽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來讀一讀這部分嗎?
(2)理解“已經(jīng)”一詞,用“已經(jīng)”說一句話。預設:我已經(jīng)是一名小學生了。我已經(jīng)吃完早飯了。(指導朗讀蝸牛媽媽的話,注意重讀“已經(jīng)”這個詞。)
(3)從蝸牛媽媽的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預設: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去摘幾顆草莓。
(4)小組交流:小蝸牛摘到草莓了嗎?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預設:小蝸牛沒摘到草莓,因為草莓沒有了,它看到了樹葉黃了,地上長著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注意讀出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不同語氣。
①自由練讀。
②指名朗讀。
③分角色朗讀。
2.自主學習第三次對話。
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去摘草莓,可它沒摘到,這是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自學第三次對話。
(1)出示自學提示:
①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這次對話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橫線畫出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線畫出小蝸牛說的話,多讀幾遍,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④從最后一個自然段中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之間交流,教師巡視。
(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讀,情境再現(xiàn)
1.三人小組合作分角色練讀。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蝸牛、一人蝸牛媽媽)。
2.指名分角色朗讀。
3.評選出最佳選手。
四、仿照課文,練習對話
導語:同學們,這篇課文通過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對話的方式來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嗎?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對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是春天了!”
________對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是夏天了!”
________對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是秋天了!”
________對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是冬天了!”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相機指導。
2.指名說一說,師生評議。
五、指導書寫
1.出示“全、回”兩個字。
2.嘗試給生字組詞。
3.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學生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書上描紅,體驗自己書寫與書中不同之處。
6.學生再寫,班級展示。
7.反饋交流,展示評議,評選“小小書法家”。
板書設計:
小蝸牛
春天 小樹發(fā)芽了
夏天 小樹長滿了葉子,地上長著許多草莓 秋天 地上長著蘑菇、樹葉全黃了 冬天 地上蓋著雪,樹葉全掉了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 小兔運南瓜
教學目標:
1.樂于與別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說清楚。
2.積極參與討論,能選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并能說出理由。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象,借助簡筆畫、圖片、關鍵詞呈現(xiàn)搬運南瓜的方法
教學難點: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想方法 1.可以讓 學生先連貫地看 3 幅圖,看懂圖意,明白第二幅圖中的大問號就是指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 把南瓜運回家。
2.引導學生針對南瓜的“大、重”,大膽想象可以有哪些方法。可以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象,借助簡筆畫、圖片、關鍵詞呈現(xiàn)搬運南瓜的方法。
3.指導學生用一兩句話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
二、討論評議
1.學生小組討論和評議黑板上呈現(xiàn)的運南瓜方法,哪一種最好,理由是什么。
2.進行全班交流,說說各自不同的想法。
三、實踐活動
1.根據(jù)自己想出的辦法,邀請同學分角色演一演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
2.同桌合作,講一講小兔運南瓜的故事。回家后,講給爸爸媽媽聽,聽聽爸爸媽媽 還有什么方法來運南瓜。
3.選一種運南瓜的辦法把第二幅圖畫出來,在班里舉辦“小兔運南瓜”畫展。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識記了 4 組表示職業(yè)和工作地方的詞語,引導學生識記 5 個生字,會寫“工、廠”兩個生字;
2.擴展積累12 個詞語并嘗試寫一句新年祝福的話;
3.了解漢字“先中間后兩邊”和“先外后內”的筆順規(guī)則,按規(guī) 則書寫漢字,培養(yǎng)學生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的習慣;
4.朗讀和背誦古詩《風》;
5.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了解春節(jié)的風俗,體會童謠中的淳樸情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識記 5 個生字,會寫“工、廠”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了解漢字“先中間后兩邊”和“先外后內”的筆順規(guī)則,按規(guī) 則書寫漢字,培養(yǎng)學生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的習慣;
教學準備:學生準備好一張賀年卡,自己畫好圖案,留出寫話的位置;生字、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通過讀讀說說,讓學生感受職業(yè)和工作的地方之間的從屬關系。2.結合詞語認識“工、廠、醫(yī)、院、生”5 個生字。3.說說自己知道的職業(yè)和工作的地方。
4.學生觀察田字格,正確書寫“工、廠”,注意利用橫中線、豎中線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寫端正。
二、字詞句運用
(一)讀一讀
1.讀一讀6組新詞,說一說每組詞語有什么共同點。(讓學生知道不僅同一個字可以組成不同的詞,在不同的詞里它們的含義可能也不同)
2.多種形式的讀,并讓學生適當進行擴詞練習。
(二)寫一句新年祝福的話。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一張畫好圖案的賀年卡。
2.先想想自己想要祝福的人是誰,再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參照圖示上的賀卡書寫格式,把祝福的人寫在左上方,自己的名字寫在右下方,別忘了寫上日期。
三、書寫提示
1.指導學生書空同組的兩個漢字,觀察發(fā)現(xiàn)兩個漢字共同的書寫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和“先外后內”。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每個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關鍵筆畫所在位置,再進行書寫。3.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漢字中,哪些運用了“先中間后兩邊” 和“先外后內”的書寫規(guī)則。
4.總結回顧本學期提示的 3 條筆順規(guī)則: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從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詞語
二、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古詩,把詩讀通順。
2.感受風的多變,想象它在春天、秋天、水面和竹林間掠過的畫面,用上不同的音量和速度來朗讀。
3.簡單交流讀不明白的地方。
4.鼓勵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想象畫面,進行背誦。
三、和大人一起讀
1.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把這首童謠讀通、讀順,并讀給大人聽,不正確的地方,大人再給予指導。
2.在熟讀的基礎上,了解春節(jié)的習俗,體會過年的快樂。3.讀完以后,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聊聊,說說現(xiàn)在過年的方式和童謠講述的內容有哪些不同,大人也可以講一講自己小時候是怎么過 年的,還可以讓孩子說說過年最喜歡哪些活動。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檢測題
一、讀拼音,寫詞語,看誰寫得最漂亮。
zǎo shànɡ kāi xīn shū
běn shuǐɡuǒ
()()()()lì
zhanɡ
xiǎo dāo
chǐ
zi
zì ji
()()()()
wǒ men wǔ yua()()
二、我會寫音節(jié)。
ú y y n
a
y sh z
ú 魚
有
右
牛
業(yè)
影
誰
最
服 ìn
áng b sh l
ǐ sh h zh 進
旁
辦
睡
綠
以
詩 很
找
三、我會變魔術
1.加一筆變成新字,再組詞。
云()
目()
月()
2.加兩筆變成新字,再組詞。
口()
巴()
()
3.減一筆變成新字,再組詞。
禾()
田()
()
四、我會按要求填一填。
1.“四”字共()畫,筆順是(),第四筆是()。
2.“地” 在“土地”中讀(),在“慢慢地”中讀(3.“書”字共()畫,筆順是(),第二筆是()。
4.“女”字共()畫,筆順是(),反義詞是()。
5.“林”是()結構,“早” 是(日
白)。)結構。
6.“東” 共有()筆,第二筆是(),可以組詞為()。
五、在正確的讀音上畫“√”。青蛙在洞里睡著(zhe zháo)了.
小猴子長(cháng zhǎng)一條長(cháng zhǎng)尾巴。
一(yī
yì)群大雁一(yí
yì)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排成個“一”(yī
yí)字。
六、比一比,再組詞。
刀()去()木()作()
工()力()云()本()昨()
公()把()牙()自()力()
和()巴()芽()白()立()禾()
七、我會把下列的句子補充完整。
1.遠看()有色,近聽()無聲。春()花還在,人()鳥不驚。2.鋤()()當午,汗滴禾()()。誰知盤()餐,粒粒皆辛苦。
3.眾人一條(),黃()變成金。
4、一()之計在于春,一()之計在于晨。
5、早晨起(),面向太陽。前面是(八、連一連,組成句子。
白馬
在水里
小雞
在草叢里
媽媽
在山坡上
子
弟弟
在學校
水牛
在家里
九、讀一讀,連一連。前
正
開
有
遠 關
后
反
右
女
早
十、看圖說話,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后面是(晚
近)洗衣 吃草 捉蟲游泳 上課
左
無
男
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篇五
19、棉花姑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13個二會字。
2.認識“病、奇、醫(yī)”等七個生字。3.能用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指導“病、奇、醫(yī)”三個字。
2、認識課文的二會字。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做好鋪墊
1.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誰呀?(出示圖片)你們瞧,棉花姑娘長得多漂亮啊!誰來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穿著綠裙子,多么美麗呀!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書題目:棉花姑娘)2.識記“棉”和“娘”,你們在哪兒見過這兩個字?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請看這兩幅圖,說說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出示棉花姑娘傷心的圖片和開心的圖片。)2.是呀,第一幅圖棉花姑娘愁眉苦臉的,很傷心。第二幅圖棉花姑娘開心地笑了。棉花姑娘從傷心到開心,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到課文里去找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隨機出示詞卡:治病、燕子、別人、樹干、忽然、驚奇、七顆、瓢蟲、碧綠、吐出、笑啦。(1)學生認讀。
(2)同桌你指我讀合作學習生字“治、燕、別、干、然、奇、顆、瓢、碧、吐、啦”,自主發(fā)現(xiàn)最合適的識字方法。4.自由讀課文。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要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我們應該怎么辦?(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請教他人,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頓??)2.剛才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1)第1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大家能讀好嗎? 第二句:認讀詞語“治病”,識記“治”。齊讀第1自然段。
(2)還有難讀的句子嗎?
“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指名讀,齊讀)3.課文中還有許多重點的句子,你們會讀嗎? 出示句子:(1)“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2)“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指名讀)4.你們真了不起,難讀的句子都會讀了,重點的句子也會讀了,把課文連起來讀有問題嗎?現(xiàn)在就讀一讀吧,老師相信這一次你們會讀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
四、多種方法,鞏固生字 1.識記“燕”和“瓢”。
(1)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生字中有兩個字特別難,(燕、瓢)誰有好辦法幫幫大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
(2)學生小組內分析。2.生字娃娃看見大家都認識它們了,心里特別高興,就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詞語蹺蹺板”的游戲:蹺蹺板,在這里,一邊高來一邊低??
詞語: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別人、樹干、忽然、驚奇、七顆、瓢蟲、碧綠碧綠、吐出、笑啦。
五、仔細觀察,認真寫字
1.今天我們還要學會寫七個生字:病、醫(yī)、別、干、奇、星、七。2.請同學們看看,注意每個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師范寫、強調“病”的筆順。5.請同學們描一個,寫一個。6.展示學生作品,及時評價鼓勵。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六自然段。
3、認識蚜蟲、七星瓢蟲,通過朗讀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時、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4、喜歡閱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朗讀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時、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2、喜歡閱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棉花姑娘》這篇課文。今天棉花姑娘又來看望大家了,讓我們親切地叫一聲“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還帶來了很多棉花寶寶呢!(出示帶有棉花圖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誰能把生字認出來,我就把這個棉花寶寶獎給他。(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讀,并組詞。)2.指名認讀生詞,選擇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3.指名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你們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這么能干的同學們可高興了。大家看,(出示笑臉棉花圖片。)棉花姑娘笑得多開心?。?/p>
2.可是,過了幾天,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圖片。)這時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變成這樣是誰弄的?(蚜蟲)別看蚜蟲又圓又小,其實蚜蟲是許多農(nóng)作物的敵人,它專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憐的棉花姑娘,現(xiàn)在許多蚜蟲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說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惡、蚜蟲、盼望、治病”這些詞語來說一說嗎?能用幾個就用幾個。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說出來了。(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學生讀課文)
三、以讀為本,理解感悟(一)問題入手,整體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圖:多可憐的棉花姑娘啊!
同學們,你們平時也生過病吧,大家聯(lián)系自己生病的經(jīng)歷,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長了許多的蚜蟲,她的感覺會如何?有一個詞最能體現(xiàn)棉花姑娘現(xiàn)在的心情,它是哪個詞語?(盼望)誰能讀出棉花姑娘此時的心情?(學生讀)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對,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啊!她現(xiàn)在最希望看見的是誰呢? 1.指導讀描寫棉花姑娘心理的話。
2.在句意不變的情況下,你能把“盼望”換成另一個詞語嗎? 3.你們也有過最盼望的事吧,誰能用“盼望”說一句話呢?(二)圖文結合,角色朗讀。
這么難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還真來了幾位動物界的名醫(y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棉花姑娘請了哪幾位醫(yī)生幫忙治病,最后又是誰幫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醫(y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了?讀一讀課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語言訓練:試著用一句話說說“棉花姑娘請誰幫助自己捉蚜蟲”?(課件出示,引導學生用“棉花姑娘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給她治病”的句式練習說話。)2.通過圖片簡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及其對人類的貢獻。3.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對話。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青蛙的對話。5.教師情景導讀。
導讀: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終于等來了燕子醫(yī)生,她真高興,心里想:終于有醫(yī)生來給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禮貌地對燕子醫(yī)生說??(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話。)燕子醫(yī)生不好意思地飛走了。棉花姑娘很難過:好不容易等來了一個醫(yī)生,卻沒有辦法治我的病,難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嗎?哦,那邊,啄木鳥醫(yī)生來了。也許他有辦法治我的病,我去問問他吧??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的話。)啄木鳥醫(yī)生也走了,這下可怎么辦???我的身子越來越疼了,可惡的蚜蟲還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覺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醫(yī)生跳來了,哦,也許他是我的希望,我高興極了,連忙叫住他??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話。)燕子走了,啄木鳥走了,青蛙也走了。來了這么多醫(yī)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來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蟲的對話。7.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課堂總結,合作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選朗讀好的同學,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2.小結: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益蟲益鳥,它們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地愛護它們!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咕咚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陰、吵、追、轉”12個生字。2.會寫“看、著、兔、伙、松、玩、跟”7個漢字。3.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會認12個二會字。
2、會寫7個生字。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1.導入:同學們,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內,住著一位可愛的朋友,(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個什么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說什么呢? 2.課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話:小朋友們,“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3.教師導學:小兔子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二、游戲闖關,認識生字
1.教師設置闖關游戲,(課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關——“神奇果樹林”。要求:認真聽老師范讀課文,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自己拼讀,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圈畫生字:咕、咚、熟、掉、嚇、鹿、逃、命、象、野、攔、領。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可以用喜歡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讀一個字,我讀一個字。(2)搶答讀字,看誰讀得準確。
4.學生匯報后,教師指導難讀、易錯的字音。(1)翹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領lǐnɡ。(3)整體認讀音節(jié):野yě。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件,開始闖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名同學,讀果子樹上的字寶寶。7.小結:順利過關的小組很棒,大家看,這棵果樹碩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變成了一架飛機,我們坐著飛機來到第二關——“課文堡壘”!(課件出示:生字果子匯聚成一架飛機飛到第二關。)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課件出示第二關闖關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復;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么。2.明確要求后,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再次指導學生小組內互相讀課文,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認真傾聽,互相評價。4.小組內評選出讀得最棒的同學一起去闖關。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選擇其中一個自然段讀給同學們聽。(2)請回答問題:“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貍、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5.小結:各個組的同學們真的很棒。看,我們的“課文堡壘”被攻破了。(課件出示)我們跟隨小兔子一起去下一關吧!
四、方法識記,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第三關:書寫大贏家。要求: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記住這些字并把它們寫好。
2.課件出示:(1)跟。
①引導學生說一說如何記住這個字,利用字族識字的方法記憶。
②指導學生觀察“跟”的特點,它的筆畫較多,需要注意右邊是“艮”。
③教師范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學生書空、描紅,每字對比書寫兩個。④組詞,說話。
(2)謎語:撇刀頭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①出示謎底:象 ②教師引言:“象”是個象形字,本課還有一個象形字“羊”,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變過程。(課件出示字的演變過程)③引導學生觀察教師范寫,指出注意的地方:“象”,“家”里的撇是一筆寫下來的,“羊”三個橫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④組詞:盲人摸象、氣象萬千、亡羊補牢、羊腸小道。3.師生評價,優(yōu)秀作品展示,順利過關。
五、課堂小結,總結收獲
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一起闖過“神奇果樹林”“課文堡壘”和“書寫大贏家”三個關卡,既認識了12個生字,又能把生字寫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課文中,小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動物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結果怎樣呢?你們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表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遇事不動腦筋、盲目地跟著別人,就容易做錯事。教育學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鞏固字詞
1.教師激勵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同時隨機指導學生抓住個別詞語說一句話。2.導學: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嗎?小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動物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這篇課文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秘之旅。(課件出示:咕咚。)
二、深入感知,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圖文結合學習,本課共有四幅圖,要求學生指出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一)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1),引導學生說出這幅圖上的內容。(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學生可以結合圖片理解重點詞語,也可以通過表演動作來理解。3.指導學生觀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
4.教師提問: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對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5.指導朗讀:“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二)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圖2)引導學生接著觀察圖上的內容。(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貍、山羊、小鹿也跟著跑起來了。)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小猴子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導朗讀:“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4.過渡:小猴子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里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課件。)5.指名匯報: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有狐貍、山羊、小鹿。他們也跟著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6.課件出示“鹿”的字理演變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馴鹿等,也可課件出示幾種鹿的圖片。)7.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動物們?yōu)槭裁锤米右黄鹋堋?.引導學生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課件出示話語。)(小兔子只是說“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他們來了;其他的動物以為“咕咚”吃他們來了。他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9.課件出示“逃”,引導學生說出以“兆”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總結兒歌加以區(qū)分?!罢住弊旨印疤崾帧?,挑三揀四挑不夠;“兆”字加“足字”,跳來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趕快逃走藏起來;“木”和“兆”字做朋友,鮮桃結在樹枝頭。10.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11.過渡:就這樣,很平常的“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龐大的動物也跟著跑起來。(三)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3)引導學生猜猜圖中的小動物們在干什么。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野牛攔住了小動物們,討論“咕咚”。)2.結合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野?!保瑪U詞“野”,認識“里字旁”。3.指名演示“攔”的動作,體會“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說話練習:指導學生用“先問??再問??最后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5.引導學生體會野牛問話的語氣。(野牛說的話的語氣應不慌不忙。)6.分角色朗讀“野?!钡膯栐捄汀按笙蟆薄巴米印钡拇鹪挕?四)閱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圖4)引導學生觀察最后一幅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師引問: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實“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fā)出的聲音,大家都笑了,為什么都笑了?(他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導學生再讀,讀出可笑的語氣。
4.引導學生說出“熟”的反義詞是“生”。
5.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會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再次看圖,回顧整篇文章,思考從中有怎樣的收獲。2.引導學生和文中的小動物進行對話,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導學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應怎么辦。(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花瓶開花”游戲:“嚇、怕、都、家”。
2.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兒歌等方法。)3.觀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師范寫,生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注意學生寫字姿勢。5.展示學生的字,生生互評。6.用生字組詞,說話。
五、課堂總結,領悟道理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們以后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時,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這樣,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板書設計 咕 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會用部分生字口頭組詞。2.會寫7個生字。
3.認識:戶字頭和車字旁。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會用部分生字口頭組詞。
2、會寫7個生字。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啟發(fā)質疑 1.出示小壁虎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么名字嗎?”(壁虎)2.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卻要去借尾巴,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出示課文題目,讀課文題目,認識“壁”。3.讀了這個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書: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他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1)課文主要講的是誰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2.打開課本,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一名學生說發(fā)現(xiàn)。(課文沒有注音。)3.課文沒有注音,那我們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以前的經(jīng)驗自己想辦法。(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4.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字的讀音,注意平翹舌音。5.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全班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沒說到的,教師幫助。)6.出示詞語。(帶拼音)小壁虎 墻壁 蚊子 咬斷 撥水 甩尾巴 趕走 傻孩子 轉身(1)指名讀,齊讀。(2)去掉拼音再讀。
7.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8.把生字送回課文,讀通課文。
9.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將問題的答案連起來說一說。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時,他心情怎樣?(傷心、難過。)那就請你們帶著難過的心情來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指名讀,齊讀。)2.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好。
3.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他呢?(出示:小魚的尾巴要用來??)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請你們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
小結:如果小魚的尾巴沒了,小魚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魚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4.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教師范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生字“捉、條、爬、姐、您、草、房”。2.學生觀察特點,說一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4.學生練寫,展示評議。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點。2.結合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興趣并滲透禮貌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講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詞句并了解它們尾巴的功能。教學難點: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點。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把認識的生字讀給同桌聽。
2.看圖說說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
二、繼續(xù)學文,感悟理解
1.帶著問題讀課文:小壁虎怎樣借尾巴?請同學讀課文第3~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小壁虎說的話,用浪線畫出其他小動物說的話。2.交流出示對話。3.指導朗讀。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見小魚、老牛、燕子,你心里會怎么想? 那些動物幫不了小壁虎,他們的心情又怎樣,再讀讀他們說的話。4.從小壁虎和動物們的對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魚用尾巴撥水,老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5.小結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傷心呀!他還會去向誰借呢?他們會怎么說呢?(仿照課文續(xù)說。)學生借助搜集來的資料,分小組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該怎么辦呢?(師引讀第6自然段。)7.結果怎樣?為什么?
8.指導朗讀: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男女生比賽讀。
三、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喜歡誰就讀誰說的話。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3.指小組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布置課后作業(yè)——編故事: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他高興極了,他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呢?他的朋友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來講給家長聽,并把編的故事寫下來。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在看圖讀詞語的過程中,準確識記“衛(wèi)、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在看圖識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字部首與其意思的聯(lián)系,初步樹立歸類識字的意識。3.理解“高興、生氣、害怕、難過”的意思,會用它們說話、寫話。
4.和大人一起朗讀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內容,知道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fā)學生凡事要善于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這樣做才能符合實際,把事情做好,達到預期目的。
5.感受中國語言的趣味和魅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在看圖讀詞語的過程中,準確識記“衛(wèi)、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教學難點:在看圖識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字部首與其意思的聯(lián)系,初步樹立歸類識字的意識。課前準備: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看看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課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來到衛(wèi)生間的動畫。出示:喜羊羊早早起,來到衛(wèi)生間要考考你。)2.課件依次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出相應的詞語:衛(wèi)生間、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衛(wèi)、巾、刷、皂、梳、盆。(1)讀準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八ⅰ焙汀笆帷笔锹N舌音,“皂”是平舌音。(2)認清結構:“衛(wèi)”和“巾”是獨體字,“刷”和“梳”是左右結構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結構的字。(3)交流識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搶讀生字,看誰讀得準確。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導學:喜羊羊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聽一聽,他又說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這五種物品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呢?”(課件出示。)6.引導學生說出五種物品的用處,并一一課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頭、臉盆——洗臉。7.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擦”和“澡”。8.指導學生男女生讀、小組讀、齊讀詞語。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fā)現(xiàn)
1.導言:由于同學們表現(xiàn)非常棒,現(xiàn)在喜羊羊帶我們去動物王國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動物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隨著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隊伍參加。2.課件播放第一支走來的隊伍——小狗隊,并相應出示生字貓、猴、獅。(1)齊讀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課件出示“反犬旁”。)(2)引導學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
(3)導言:這支隊伍想擴充,哪些動物可以參加呢?(預設:狗、狼、豬、狐貍等。)3.課件播放第二支走出來的隊伍——小鳥隊,并相應出示生字雞、鴨、鴉。(1)導言:觀察生字,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出示“鳥字旁”。)(2)引導學生思考“鳥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關,再舉幾個例子。
4.課件播放第三支走出來的隊伍——蜘蛛隊,并出示詞語蝴蝶、蜻蜓、螞蟻。(1)導言:最后一支隊伍比較特殊,看看都有誰。(生齊讀。)(2)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課件出示“蟲字旁”。)(3)“蟲子旁”的字多數(shù)和蟲子有關,學生舉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導言:雖然這三支隊伍相差懸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場“穿針引線”比賽中,在蜘蛛隊長的領導下,他們取得了第一場勝利。
(1)同學們,觀察他們的表情,你想到了哪個詞語?(課件播放比賽場景并出示:高興。)(2)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高興。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平時生活學習中令自己高興的事,然后學生代表匯報。說的比較好的句子教師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2.引導學生觀察其他隊伍是什么表情。(課件出示:難過。)指名回答難過的事情有哪些,師生共同評價。
3.課件出示獅子生氣的面孔,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是生氣,看見過誰在什么情況下生氣。4.課件出示蝴蝶受驚的畫面,引導學生用一個詞描述蝴蝶,了解體會什么是害怕,并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害怕。
5.指導學生用這四個詞語各寫一句話,語句通順、內容完整、書寫工整。
6.小結:高興、難過、生氣、害怕這四個詞語描述的是心情,是內心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你還知道哪些情感表現(xiàn)呢?(憤怒、傷心、興奮等。)
四、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導言:運動會各項比賽進行得熱火朝天,這時喜羊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2.喜羊羊發(fā)現(xiàn)這次運動會要求運動員們讀出古詩后,才能起跑。
3.教師播放古詩《畫雞》的多媒體課件,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視頻一起誦讀。4.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5.同桌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
6.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的節(jié)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7.想象交流:這首古詩是明朝詩人唐寅寫的。請你一邊朗誦古詩,一邊看圖,看看大公雞的樣子,想象公雞打鳴叫醒千家萬戶的情景。
8.課件播放《畫雞》的公雞插圖,學生一邊觀察公雞的樣子,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詩意。9.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五、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導言:同學們請看,天空中飛來了三只美麗的什么動物?(課件出示:三只白鶴)這三只白鶴想向我們講述一個什么故事呢,就讓我們和喜羊羊一起來聽一聽吧。(課件配圖播放故事。)2.學生初步了解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fā)音易錯的生字。3.指導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鶴找到魚了呢?另外兩只白鶴為什么找不到魚?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6.布置作業(yè):回家和大人一起來朗讀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容講給大人聽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