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初祖是誰
人文初祖是誰
一說指黃帝、帝殼、炎帝、大禹、蚩尤。另一說指炎帝和黃帝。
人文初祖指誰,黃帝為什么被稱為人文初祖?
人文初祖:一說指黃帝、帝殼、炎帝、大禹、蚩尤。另一說指炎帝和黃帝。
人文初祖是誰為什么
人文初祖指誰
人文初祖:指黃帝、帝殼、炎帝、大禹、蚩尤;一說指炎黃二帝。大約4000多年前,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住在中國西北部的姬水附近。黃帝死后葬于今陜西黃陵縣橋山,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從古至今,每年清明節(jié),都有不少海內外同胞前往祭拜。匾額為隸體。1938年四月五日清明節(jié),國民黨元老、愛國將領程潛前往黃帝陵祭陵時題寫?,F懸掛于黃帝陵軒轅廟大殿門楣上,為黃帝陵一景。
黃帝為什么被稱為人文初祖
黃帝,姓公孫,少典氏之子,因長于姬水 (今陜西黃陵縣縣沮水),故又姓姬。曾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封于有熊,號有熊氏。因崇尚土德,土為黃色,故稱黃帝。
黃帝,是中國歷史上開啟文明的第一位一統(tǒng)天下的領袖。他聯合炎帝部落,從黃土高原出發(fā),歷經52戰(zhàn),一統(tǒng)華夏氏族、東夷氏族、苗蠻氏族三大部落,被視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我國最早的畜牧業(yè)生產與養(yǎng)蠶、舟車、房屋、衣裳、文字、音律、醫(yī)藥、算數等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均始于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
自西漢武帝以來,歷代帝王均視黃帝為偉大始祖,故每逢清明節(jié),都舉行隆重的公祭活動,至明朝朱元璋時,更將此活動納入國家大典之中。后人視其和炎帝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故有 "炎黃子孫"之稱。
黃帝居位百年,壽終110歲,娶有四位妻室 (螺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生25子,得姓著14人。其后的少昊,黃帝之子;顓頊(音zhuan xu),黃帝之孫;帝嚳,黃帝之曾孫;堯,黃蕾之玄孫;舜,黃帝第八代孫;殷湯,黃帝第十七代孫;周發(fā) (姬發(fā)---周武王),黃帝第十九代孫,他們均為黃帝直系子孫。黃帝傳十世,子孫相承1520年。他們也都是中國歷史上有杰出貢獻的偉大人物。黃帝之功,光耀千秋。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