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主張“德義未明于朝者,則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見于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于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的用人原則的名相是( )。
A.商鞅
B.管仲
C.郭隗
D.范蠡
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主張“德義未明于朝者,則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見于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于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的用人原則的名相是( )。
A.商鞅
B.管仲
C.郭隗
D.范蠡
【正確答案】
B
【解析】
《管子·立政第四》中寫到:“德義未明于朝者,則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見于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于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管仲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家 、軍事家、道法家,后世尊稱為“管子”,譽(yù)為“法家先驅(qū)”、“圣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hù)者”、“華夏第一相“。故正確答案為B。
擴(kuò)展知識
管子·立政第四全文
國之所以治亂者三,殺戮刑罰,不足用也。國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險阻,不足守也。國之所以富貧者五,輕稅租,薄賦斂,不足恃也。治國有三本,而安國有四固,而富國有五事。五事,五經(jīng)也。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fèi)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