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往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shù)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jié)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花與詩》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花與詩》閱讀原文:
那一年三月,我們市的作協(xié)與石湖鎮(zhèn)聯(lián)辦了一個筆會,就是沖著千畝桃園美景去的。
春光大好,吃飽喝足,既可親近鄉(xiāng)土,又可借物詠懷,還可以營造一下和諧局面,誰不高興呢?市內(nèi)的、各縣區(qū)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裝了一輛大巴車,另有領(lǐng)導專車和個別自駕者,一路歡歌,奔向了石湖鎮(zhèn)。
鎮(zhèn)長也是個詩人,特別熱心此項活動,在桃園里辟了一塊地,搭了舞臺。上午開完會后,下午就是歌詠會:作家們自娛自樂,以唱歌、朗誦為主。與會者都夸這個策劃好,別出心裁。我沒報表演節(jié)目,就在臺下看著,好看的就多看一會兒,不好看的就隨意走動走動。
當我走到舞臺前方西北角時,看到一個小媳婦拉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站在舞臺邊。因為眼前總有人走動,她不時地左右側(cè)著身子。小男孩想掙脫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小男孩說:“媽媽,我看不見。”她說:“媽媽抱你。”說著,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說:“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動我。”她笑笑:“那你自己玩,別瞎跑啊。”孩子笑著跑開了。
她的身材嬌小,瓜子臉上有一雙漂亮的鳳眼。不過,臉色有些憔悴。別人都穿著夾克,她還穿著羽絨衣,和這桃花朵朵開的春色極不協(xié)調(diào)。
她看得很投入。有一個詩人朗誦得比較動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淚水。
這時候,一個老婦走到她身邊,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說:“三蝶,你在這兒干什么?你這身體能出來嗎?走,跟我回去,孩子呢? ”這個叫三蝶的少婦指著人群里的孩子說:“在那兒呢!媽,你回去,我看一會兒再走。”老婦說:“你怎么不聽話呢?快帶孩子回去,別受了涼。”少婦有些著急,眉頭擰了一下說:“我自己知道,一點風沒有,哪會受涼? ”
老婦很無奈地嘆著氣。
我挪了個地方,又站下了。這時候,老婦走到我身邊,嘀咕了一句:“唉,好話也不聽。”
我朝老婦看了一下,老婦似有好多苦惱急于說出,朝小媳婦的方向望了一眼對我說:“那是我媳婦,她的病不輕呢。”
我說:“哦? ”
老婦說:“生的是那種病,治不好了。”
我很吃驚。“那種病”是我們這里人對“癌癥"的諱稱。
老婦又說:“這孩子命苦,十幾歲就出去打工了,得了這病時才25歲,就在去年。”
我一陣難過,問老婦:“治了多長時間? ”
老婦說:“去了幾回醫(yī)院,就沒錢了,男人現(xiàn)在還在外頭掙錢呢,她在家吃點中藥,拖著。唉,也不曉得能拖多長時間,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氣不好,不聽話……”老婦說完,擦了一下眼睛。我不忍心看,低下頭去。
這時候,一個小女孩手里拿著一把野花上了臺,獻給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顯然很感動,接過花后給小女孩鞠了一躬,觀眾們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會有這么個機靈勁兒。臺下響起一陣掌聲。
一位女詩人朗誦完了,那個小媳婦的兒子跑了上去,也獻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說:“這是最樸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態(tài)氣息的花,最美的花。鮮花送詩人,說明我們石湖鎮(zhèn)是個有情有義的地方,說明我們石湖鎮(zhèn)的孩子天生具有詩的品性,讓我們?yōu)楹⒆訛樵娙藶檫@春天的聚會鼓掌!”主持人一講話,小男孩倒緊張了,又抹鼻涕又撓耳朵,不知怎么辦好,突然拔腿就跑,跑到臺邊時跌了一跤,馬上爬起來,又跑走了。臺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
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親身邊。他大口喘著氣,鼻尖冒著汗,小臉蛋漲得通紅。他一到母親身邊,就緊緊依偎著母親。他的母親撫摸著他的頭發(fā),朝他笑著。她的臉色好像不再那么憔悴了,呈現(xiàn)出淡淡的紅暈。
歌詠會結(jié)束了,離晚宴還有一段時間,我和幾個文友就往桃園深處走去,邊走邊聊。走了一段路,我看見了那個小媳婦和她的兒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遞給他的母親。
小男孩說:“媽媽,你也會寫詩,剛才人家說有花送詩人,我要送你花。”
小媳婦糾正兒子說:“是鮮花送詩人,不是有花送詩人,懂不懂? ”
小男孩說:“嗯,懂了,是鮮花。”
小媳婦接過花說:“好看!寶貝,媽媽以后不寫詩了,你送不送媽媽花? ”
小男孩說:“你寫嘛,寫那么長那么長…”小男孩伸開胳膊比畫著。
小媳婦笑了:“好的,媽媽寫,以后,媽媽就在這桃園里寫了,天天在這兒,年年在這兒,想媽媽時,就給媽媽送花,好不好?”
小男孩說:“好!”
小媳婦又笑了,想要親兒子時,看見了我們,有些羞,拉起兒子的手說:“寶貝,走,回家去。”
小男孩掙脫小媳婦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婦加快了步子。
很快,他們就走遠了,隱入花海中了。
《花與詩》閱讀題目:
4.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 )
A.小說開頭介紹作協(xié)和石湖鎮(zhèn)聯(lián)辦筆會,詩人們熱熱鬧鬧地登臺表演,在這種背景下,主人公小媳婦出場了。
B.小男孩看不到舞臺,小媳婦要抱他,他卻說“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動我”,側(cè)面說明了小媳婦身體不好。
C.“老婦似有好多苦惱急于說出”表現(xiàn)了她因兒媳重病而有心理壓力,同時也暗示了她們婆媳之間關(guān)系緊張。
D.小男孩給詩人獻花,下臺時跌了一跤,回到小媳婦身邊時“小臉蛋漲得通紅”,表現(xiàn)出他的緊張和興奮。
5.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 )
A.小說中較多地描述了人物的對話,不僅使故事情節(jié)得以自然推進,而且能夠比較直觀地表現(xiàn)人物性格。
B.小說中,小媳婦與到石湖鎮(zhèn)參加筆會的詩人形成對比,突出了這些熱衷于參加筆會的人不是真正地喜愛詩歌。
C.“臉色有些憔悴。別人都穿著夾克,她還穿著羽絨衣……”中對“她”神色、衣著的描寫,為下文做了鋪墊。
D.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我”是故事的敘述者和見證者,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便于抒發(fā)情感,引發(fā)讀者思考。
6.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概括小媳婦的形象特點。(10分)
7.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花與詩”的內(nèi)涵和作者借此表達的思想情感。(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