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他所想表達的情感,不能只是以我們自己的想法想當然的認為也是作者的想法,要不就容易領(lǐng)悟不到文章的主旨,容易理解錯文章的中心思想。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位作者的這篇短文吧。
老于水性好,在水里,老于就是一條魚。老于喜歡研究魚性,他對魚的了解,可能勝過一條魚。
老于捕魚本事大,也狠,腦袋連著尾巴的小魚苗都不放過。大家說老于能把魚捕絕種,就叫他魚絕戶。老于會用網(wǎng)片下一種迷魂陣,大魚小魚進去都出不來,只好乖乖就擒。老于靠捕魚蓋了高房大院,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老于有故事。
初冬時節(jié),老于和鄰居趙老蔫去大草甸上放羊。走著走著,老于對趙老蔫說:“我回去取個桶,今晚上有燉魚吃了。”趙老蔫拿眼四處撒眸了一圈,連天上都看了,沒魚,只有一只黑老鴰呱呱叫著劃到天邊去了。趙老蔫沒好氣地說:“連個魚毛都沒見,魚在哪兒?”老于笑著指了指腳下。他腳下有一個水坑,只有臉盆大小,看不見水,坑上面是一層薄薄的白色的冰。趙老蔫更生氣了:“就這么大點兒的小水坑,里面會有魚?鬼才信!”老于不惱,用手里趕羊的木棍輕輕地敲了一下冰面,只聽嘩啦一聲,冰面玻璃般碎了。趙老蔫呆了,坑里擠擠壓壓地裝著一窩子魚,像個大個兒的魚罐頭。
老于說,這叫“魚哈”。夏天漲大水的時候,魚留在了水泡子里。隨著水蒸發(fā)和滲入地下,泡子里的水越來越少,魚就聚在臉盆大小的水坑里,到最后水更少了,只好靠相互哈出的水汽活著。天一冷,魚哈出的水汽就會結(jié)一層薄薄的白色的冰,就是“魚哈”。
老于取來桶,把坑里的魚往外撿,滿滿地裝了一桶。趙老蔫伸出大拇指:“你不愧叫魚絕戶,真是個能人,哥服了!”
同樣喜歡打魚摸蝦的張貴不服老于。這天放羊回來,老于遇見了張貴。
“干啥去了,張大哥?”
“镩冰窟窿打魚去了。”
“魚呢?
“河水起銹了(即河水中產(chǎn)生了懸浮物),魚都嗆跑了,誰都打不到魚了!”
“我就能!
“那咱倆打個賭,明天你能打到一條魚,我管你叫哥,再送你十斤燒酒。”
“行。”第二天,老于帶著倆兒子,趕著馬車去了大河套。天都黑透了,老于才和倆兒子趕著馬車回來,車上拉著六個麻袋,每個麻袋都裝滿了魚。張貴給老于提了十斤澆酒,說:“兄弟,你真是能人,我服了。但我就想問問,你是怎么打到魚的?”
老于只是笑,不說。
張貴就到河套里轉(zhuǎn)悠,見河面上一個冰窟窿都沒有,只在一個叫二道溝的河漢子看見密密麻的冰眼。張貴蹲在河漢邊上抽光一盒煙才想明白——河水起了銹,水都混了,魚就嗆跑了,那它們往哪兒跑呢?它們一定會往河汊里鉆。河汊里有泉眼,咕嘟咕嘟冒的都是又干凈又溫和的泉水啊!張貴拍了一下大腿:“老于這家伙太聰明了,太了解魚性了。”張貴就拿了工具琢磨著撿漏兒,沒想到一條魚都沒捕到,就又罵開了:“怪不得人都叫他魚絕戶,一河汊子的魚都打光了,一條都沒剩!”
誰也沒想到,老于會淹死在水里。
那一年,村前的淶流河發(fā)大水,百年不遇。老于的羊被大水困在河中央的一座小山包上。老于駕船去接羊。
老于剛把船搖離河岸,奇跡就發(fā)生了,只見大魚小魚自動往船上跳。老于一驚,一喜,很快就把事情想明白了。由于突發(fā)大水,河兩岸的幾百個魚池被沖垮,現(xiàn)在滿大河都是魚了。船在水里有倒影,魚誤以為是障礙物,就想跳過去,結(jié)果就自動跳上了船。老于高興壞了,沒心思管他的羊了。
岸上正好有幾個年輕人,看到這一幕,也不禁嘖噴稱奇。
船上的魚越來越多,老于把船搖向河心。岸上的青年喊:“別往河心劃了,魚夠多了,回來吧!”老于說:“河心魚更多更大呢!”果然,更多更大的魚雨點一般跳落到船上,船上很快白花花的一片了,船的吃水線也越來越低。年輕人又喊:“魚夠了,快回來吧!”老于說:“還能裝呢!”眼見著更多的魚跳上船,水要漫過船了,年輕人又喊:“快把魚丟進河里吧,不然船沉了!”老于說:“已經(jīng)到手的魚,怎么能丟回河里呢?”這才急著把船向岸上劃。但魚仍在向船上跳,船就連同一整船魚沉水了。滿船的魚重新見水,紛紛奮力躍起,一時間像點燃了一個巨大的白色煙花,絢麗至極。
“白瞎了我的魚了!”老于說了最后一句話,然后栽進了水里。
沒有人認為老于會被淹死,老于的水性好著呢!老于是和船一起被撈起來的。被撈起來時老于的手指死死地抓在船幫上,像釘子一樣摳進了木頭里。人們費了老大的勁兒,把手指都弄斷了,才把他的手和船分開。
老于為什么不松開手呢?村里的人們一時議論紛紛。書不離手的張老師說了兩句話,第一句叫:“菜里蟲,菜里死”;第二句大家沒聽明白是疑問句還是感嘆句:“老于了解魚,他不了解自己”。
(選自《小小說選刊》2021年第21期)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寫“他對魚的了解,可能勝過一條魚”,這個句子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回味無窮;作者用幽默的語言設(shè)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B.小說采用第三人稱,以旁觀者身份講述老于的故事,塑造老于的形象,這樣既能全面細致地展開故事情節(jié),也能與讀者拉近距離,增強親切感。
C.“由于淶流河突發(fā)百年不遇的大水,河兩岸的幾百個魚池被沖垮”,這句話為小說增添了更為真實的故事背景,也起到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
D.小說結(jié)尾寫老于的死,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樣交代老于急劇反轉(zhuǎn)的命運對表現(xiàn)小說主旨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謂發(fā)人深省。
2.小說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來刻畫老于這一形象?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3.魯迅先生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老于的人生悲劇蘊含了哪些有價值的啟示?請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愕目捶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