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國某位思想家說:“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下列言論與之有相通之處的是
A.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B.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C. “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
D.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古代中國某位思想家說:“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下列言論與之有相通之處的是
A.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B.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C. “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
D.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答案】A
【解析】從材料中的“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可得出這是道家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事物之間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A項是道家的樸素辯證法思想,A正確。B項是陸王心學(xué),排除。C項的意思是君臣關(guān)系如同天地,君為天,蔭庇養(yǎng)育大地,臣為地,承載著天的恩惠,是董仲舒的思想,排除。D項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