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4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簡短100字篇一
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是本學期我們語文組的研修主題之一,我們學校的兩位教師特別進行了同題研討。
【教學簡介及預設】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七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備課預設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一
……
師:誰來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學生注意聽,待會評議。
(師指名讀。)
一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xx讀得怎么樣?誰來評一評。
生:xx在讀的時候,讀到最后“損失”時有點快了,最后的“損失”應該讀慢點。
師:很好,誰再來讀一遍。
師指名讀。
一生讀,最后一詞讀的較上一個學生慢,但仍感覺倉促。
師:讀得如何?誰來評一下。
生:最后的“損失”讀得太快了。
師:那該怎么讀呢?你能不能來讀一遍?
生讀,語速恰當,但輕重音沒有區(qū)分。
師: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要像小河流水一樣,有快有慢,有高有低,這樣才好聽,誰愿意再來讀一遍?
一生站起來讀。
……
〖案例二
……
師出示“杭州西湖”“獅子林”等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圓明園真是太美了!
生:圓明園真是園中之王!
生:古代的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
……
師:那你能不能通過讀來表達你的感情,或者說通過讀讓聽者感受到你的感情?
生紛紛開始讀。
師: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師指名學生讀。
……
【反思】
這兩節(jié)研討課,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閃光點,都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我們現(xiàn)在只就我們的關(guān)注點談一下。
兩位執(zhí)教教師想讓老師們關(guān)注的是:語文課中,教師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第一節(jié)課中,教師讓學生讀得不少,并對學生的讀做了輕重、快慢的指導,學生的評議也從輕重、快慢方面說,可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課文一樣的語速、一樣的輕重,是不是對文本一樣的理解?我們認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能讓學生進行單純的模仿,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獲得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第二節(jié)課,教師沒對學生快慢、輕重作指導,只是讓學生把自己對文本的想像、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讀時,學生的重讀點,語速都不是完全相同,但能聽出來各有各的感受,都是挺有感情的。通過這兩節(jié)課,我們認為語文教學中有感情地朗讀應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設情境要置于朗讀之前,服務學生理解文本,激發(fā)學生感情,幫助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4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簡短100字篇二
2010年12月15日,我參加了濟寧市語文教學能手比賽。13日的下午抽簽確定上課的內(nèi)容。我抽到的上課內(nèi)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21課《圓明園的毀滅》,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一天多的時間,既要熟悉教材,設計教案,又要制作課件,那緊張是可想而知的。雖說有近25年教學經(jīng)驗,但也不敢輕視。若說連做夢都是“圓明園”,那是毫不夸張的。歷經(jīng)潛心地研究教材,精心地設計教案,心地制作課件,于15日那天成功執(zhí)教了此課。至于成績?nèi)绾?,且不評說。就執(zhí)教的過程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一堂課,經(jīng)過反思才能促進教學。一堂展示課,更需要反思,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成長自我。為此,我對執(zhí)教《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進行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語言簡潔,結(jié)構(gòu)嚴謹,構(gòu)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是一個悲劇。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彼?,“圓明園”這一“毀滅”的悲劇,更能激起學生的痛心與仇恨。文章前后內(nèi)容為圓明園的“輝煌”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者緊密聯(lián)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通過閱讀感悟,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這就是教學的重點。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其昔日輝煌景觀是教學的難點。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睋?jù)此,本課教學設計緊扣“以人為本”“以學定教”,“以讀為本”“以讀促情”,“以情為本”“以景激情”“以史激情”之理念,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主線,以教材為主源的原則。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思,在閱讀中有所悟,在閱讀中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落實這一理念,讓學生歷經(jīng)“走近圓明園——走進圓明園——走出圓明園”的教學流程,使學生“愛之深,恨之切”的情感,在閱讀中飛揚。
一、激情導入,走近圓明園。
上課伊始,開門見山地板書“圓明園”三字,齊讀后,讓學生就了解“圓明園”的有關(guān)信息作以簡單的介紹。而后,教師補充相關(guān)資料。特別針對“圓明園占地5200余畝”與當時上課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比較(我臨時速算出多媒體約200平方米):圓明園占地面積是多媒體教室的1700倍。就是如此,學生也不可能立刻建立圓明園占地多大的概念。我就先讓學生在頭腦中思考多媒體教室的10倍有多大,然后依次思考100倍,1000倍,10000倍,17000倍,最終,讓學生對圓明園占地面積之大有初步的概念。
學生對圓明園有了初步了解后,我深情感嘆道:“同學們,就這樣一座被世人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1860年10月,被兩個強盜的一把大火‘毀滅’了。”感嘆的同時板書“的毀滅”三個字。至此課題目板書完畢。再讓學生齊讀課題,并強調(diào)“毀滅”要讀得低沉、哀緩。
而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并交流初讀課文后的感受。“辭動而情發(fā)?!睂W生“愛” “恨”之情感得以初步激發(fā),已引導學生走近了圓明園。
二、以讀激情,走進圓明園。
學生默讀2、3、4自然段,并作簡單的批注。教師巡視點撥后,開始引領(lǐng)學生走進圓明園。
首先,讀悟第2自然段。讓學生在文本的對話中,在課件演示中理解“眾星拱月”之“獨具匠心”的布局特點。
其次,品讀第3自然段。品讀中,引導學生抓住“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等一系列的關(guān)聯(lián)詞,理解圓明園中的景觀眾多;品讀中,引導學生理解“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是什么形態(tài),“詩情畫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建筑及景觀之風格各異的特點,在學生的頭腦中初具映象。為進一步激發(fā)對圓明園景致的贊美之情,通過課件欣賞“民族建筑”“西洋景觀”相關(guān)圖片,同時,教師隨機補充有關(guān)資料,如適時簡介“買賣街”“山鄉(xiāng)村野”“ 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西洋樓”……
為讓學生對圓明園建立整體美,課件播放圓明園復原視頻,教師隨課件聲情并茂地解說:圓明園被譽為“萬圓之園”,它是我國無數(shù)能工巧匠智慧的結(jié)晶。園中著名景觀達145處,風格各異,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奥綀@內(nèi),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p>
至此,教師引領(lǐng)學生跟隨作者走進圓明園,盡情地飽覽了“恍若月宮”的奇景。
再次,品讀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什么說“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然后,課件出示“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的典型圖片,讓學生對當時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而贊嘆。
最后,引導學生回歸朗讀第2、3、4自然段,讀出欣賞、自豪、贊美之情。此時,只有此時,學生才真正在文本載體的引領(lǐng)下,走進了圓明園。
可是,當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后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教師悲憤地說:“但是,我國這一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已灰飛湮滅。華麗的殿堂樓閣已成一片廢墟,讓人流連的美景人們心酸的回憶。園內(nèi)的奇珍異寶,有的被毀壞,有的流落他鄉(xiāng)陳列在別人的博物館里。這是為什么?是誰毀滅了美?是誰毀滅了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圓明園?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憤慨地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東西,一個放火?!@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p>
引導學生自讀第5自然段,結(jié)合資料領(lǐng)會“統(tǒng)統(tǒng)”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然后,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的片段。學生猶如走進圓明園,目睹了英法兩個強盜的無恥行經(jīng),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英發(fā)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深深烙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激起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
三、升華情感,走出圓明園。
教師過渡語:“圓明園就這樣化為灰燼,就這樣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就這樣只能浮現(xiàn)在我們的夢中。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損失嗎?不!”出示第1自然段,抓住兩個“不可估量”重點領(lǐng)悟。
教師蕩氣回腸地總結(jié):“這把火,燒毀了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這把火,燒毀了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這把火,燒毀了耗資5億3千萬兩白銀、歷時151年才建成的萬園之園。但是,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燒不毀炎黃子孫的刻骨仇恨,更燒不毀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圓明園的殘垣斷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引出)落后——就要挨打!”此時,學生會感慨萬千:對強盜的刻骨之恨,對祖國的深切之愛。在老師的激情下,讓學生拿起筆將內(nèi)心的話語記寫下來。寫后,讓學生帶著或贊美或痛恨,或激昂或哀痛,讀一讀自己的感慨或抒懷。教室里想響起的陣陣掌聲,將課堂推向高潮。
此刻,屏幕上出現(xiàn)八個大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的預案是讓學生齊讀而升華情感。然而,我的靈感頓生:讓學生全體起立,舉起右拳,一起宣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這聲音回蕩在氣宇軒昂的教室里,這聲音回蕩在情緒激揚的每個學生的心頭!
一堂課結(jié)束了,這是一堂“愛”與“恨”的課,這是一堂“贊美”與“憤恨”的課。一堂課結(jié)束了,可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卻飛揚起來。
總之,本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文本為依托,以情感為紐帶,以現(xiàn)代技術(shù)為手段,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力求著眼于自主閱讀,致力于課堂優(yōu)化,努力營造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能力,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4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簡短100字篇三
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難點:在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fā)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體會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課時計劃: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感
1、同學們,法國作家雨果曾經(jīng)說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nóng)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圣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并論。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眻A明園為什么有如此的美贊?我們引以為榮的圓明園又經(jīng)歷了些什么呢?今天我每年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2、人們夢中的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走進圓明園。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反饋,正音。
3、理解詞語
三、細讀課文,了解圓明園的建筑風格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文,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了解?
2、讀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感悟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芭e世聞名”指什么?
(指圓明園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
(2)哪一部分介紹了圓明園的組成?找出后讀一讀
(3)感悟第三自然段
1你知道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筑?
指名讀第三段
2圓明園的哪些建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流反饋
3感悟重點語句
圓明園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 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 的山村鄉(xiāng)野。
請按課文填空,并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說一句話。
4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筑課文中列舉了哪些?
文中還有許多建筑沒介紹到,你能想象下并介紹各大家嗎?
5指名讀圓明園的景物,腦海中想象。
6“漫步園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包攬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讀這句話時會有什么感受?應該用什么語氣、心情來讀?
(欣賞、贊美、自豪)
四、課堂小結(jié)
人們夢中的圓明園只有這些宏偉的建筑嗎?不!遠遠不止這些,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走進圓明園,欣賞我們的圓明園。
五、布置作業(yè)
1、小字本、筆記本上的生字詞語練習
2、課堂作業(yè)本基礎(chǔ)部分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舉世聞名
建筑宏偉:……有……也有……
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nèi)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xiàn),文章的內(nèi)容相對單薄,缺少生動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對民族苦難的深層思考。
為了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出示了有關(guān)圓明園的資料、圖片,向?qū)W生展示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教學中還注重以引導為主,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語言,品味語言去感受昔日圓明園的輝煌、美麗。使學生深切感受圓明園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向往,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由衷地發(fā)出“圓明園真的太美了”這樣的感嘆。
當學生沉浸在圓明園的輝煌中時話鋒及轉(zhuǎn):“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被毀滅了,是誰毀滅了它?為什么會被毀滅?”引導孩子感受圓明園的毀滅———“他們把園內(nèi)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等,這時組織學生說話練習:“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說些什么?”這樣同學們都感慨萬千。最后我再次組織學生通讀課文,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會,有的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對侵略者的行徑仇恨……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fā)奮學習,保衛(wèi)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
在教學時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體驗沒有充分拓展開。在課上如果安排學生動筆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14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簡短100字篇四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痛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jié)構(gòu)嚴謹,構(gòu)思別具匠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的優(yōu)秀篇章。課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有得有失,先談一下所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五年級的孩子,課文中的生字詞不可面面俱到,每個都講到。而是對于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字音、字和詞語講解即可。例如,這篇課文字音注意:估量的“量”在這里要讀第二聲。玲瓏剔透的“剔”要讀第一聲。詞語重點講“眾星拱月”,要結(jié)合課文來理解,這個詞概括出圓明園的結(jié)構(gòu)布局。詞的字面意思是“拱:聚集、環(huán)繞。像許多星星聚集、環(huán)繞著月亮。”教學時我問:文中的“星星”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許多小園”。這里的月亮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這個詞語的意思在本段的意思就是:許多小園像星星一樣環(huán)繞著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的周圍。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而且對圓明園的布局也了如指掌。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苯虒W時,我特別注重讓學生通過朗讀感知文本,品味語言去感受昔日圓明園的精美,壯觀,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向往。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課文第二部分內(nèi)容教學的成功可為“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達到使教學結(jié)構(gòu)優(yōu)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這段的教學以讀為主,在讀中學生感悟到了圓明園之大,之美,在讀中學生也充分地體會到了自豪的情感。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到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在內(nèi)容的處理上,我力求做到詳略得當。如第三小節(jié)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我引導反復朗讀,因此,學生不僅認識到了景觀之美,還感受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才能。而二——五句中涉及到的具體的景物很多,如果逐處景觀地講解,不但費時較多,學生還會產(chǎn)生厭煩之意。在這兒的教學中,我就抓住一個問題:“圓明園中只有這些景物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而讓學生找出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
1、惋惜之情。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人民為之惋惜。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人民也應感到惋惜。
2、贊嘆之情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舉世聞名”讓我們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贊嘆。圓明園建筑宏偉壯觀,充滿詩情畫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兩處“最”,贊嘆之情溢于言表。
3、仇恨之情
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宏偉壯觀的園林,這樣一座當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竟然在幾天之內(nèi)化成一片灰燼,怎能不激起讀者對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統(tǒng)統(tǒng)掠走”“任意破壞、毀掉”“放火”燒園,這些詞語寫出了侵略者踐蹋人類文化的殘暴面目,令人痛恨。
但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感覺《圓明園的毀滅》再現(xiàn)的畢竟是歷史,與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維,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這么一座歷經(jīng)幾代皇帝辛辛苦苦設計、建立起來的美麗皇家園林就這樣在三天的`時間里,在英法聯(lián)軍的手里化為灰燼,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恥辱,為了使學生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思維,我特意播放了《火燒圓明園》的片段,映入學生眼簾的是圓明園的設計、建造、毀滅這一完整的歷程,嘔盡幾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灰燼已清晰地記入學生的腦海里,頓時引起了學生們的憤怒、激起了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之情、告誡他們不要像統(tǒng)治者們的昏庸無能、激起他們發(fā)憤圖強、熱愛科學技術(shù)、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偉決心。學生們紛紛在課上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那么熱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
沒有完美的課堂,只有遺憾的教學,這節(jié)課后也有不足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對于課前查閱的資料。學生僅僅停留在從電腦上機械的打印下來,不會有取舍的巧妙運用。改進辦法:課堂上不允許念資料,只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回答。
14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簡短100字篇五
春暖花開_李楠楠
《圓明園的毀滅》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4課的課文。課文主要通過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壯觀來讓讀者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讀者的民族使命感,激發(fā)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課文語言簡潔,結(jié)構(gòu)嚴謹,構(gòu)思頗具匠心。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課文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jié)尾提到的“我國這一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了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xiàn)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后一個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jīng)過。
第一課時,我們主要進行了生字、詞語解釋的學習。簡單介紹圓明園,并從文中初步認識圓明園,整體感知課文。通過讀課文,學生能在引導下找出概括性的語句。知道了圓明園是一座什么樣的園林。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是一座博物館和藝術(shù)館。圓明園是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夠理清文章的脈絡。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第二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布局。第三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建筑。第四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文物。第五自然段寫了圓明園被毀的經(jīng)過??梢愿鶕?jù)段意,將課文分為三部分。并能總結(jié)出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我們進行的很順利。學生很積極,參與度很高。
第二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先自由讀2-4自然段,讓學生找出布局、建筑、收藏的文物的特點,體會圓明園的美,感受昔日的輝煌。(布局——眾星拱月,建筑——建筑宏偉,風格多樣。文物——歷史悠久,珍貴)
2、重點講述第三自然段。先自由讀課文,說出有哪些建筑,建筑特點。再觀看圖片,視頻,感受建筑美,而后再次朗讀段落,體會建筑美。
3、通過語言過渡到第五自然段。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化為灰燼的憤恨之情。讓學生說一說,讀到哪些詞語的時候,自己特別憤怒。(統(tǒng)統(tǒng)拿走,任意破壞,銷毀,放火……)找出動詞后再讀再體會。而后通過視頻觀看,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之心和對侵略者痛恨之情。
4、情感體悟。昔日的輝煌和如今的斷壁殘垣形成對比,引導同學們回答,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局面?如果你現(xiàn)在圓明園遺址前,你想說著什么?
自己感覺設計思路還是清晰的,從對比中激發(fā)情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贊嘆和熱愛之情,對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激起同學們奮發(fā)圖強,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上一篇課文《少年中國說》已有鋪墊,只有少年強,國家才能強。
但是本次上課狀況并不理想,上課流程也完全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期進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自己課堂問題的設置比較含糊。在情感引領(lǐng)上比較欠缺。很多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展示出來。在課堂上,缺乏了對全體學生的關(guān)注。怕時間不夠,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生對情感的理解也不到位。學生僅僅是看了圖片和視頻,覺得很美,很驚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感知上沒有更深層次的體悟。
通過這節(jié)課,我真切地體悟到教學問題必須具體,簡潔。問題過于籠統(tǒng)或者提出過于復雜,容易讓學生暈頭轉(zhuǎn)向,不知道如何下手,課堂上會出現(xiàn)比較尷尬的局面。學生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情緒。教師的情緒又直接影響了課堂氣氛和課堂效果。教師情緒高漲更容易迸發(fā)教育靈感,課堂會更生動有趣。而教師低落的情緒,會讓學生不敢回答問題,讓課堂毫無生趣。而在老師引領(lǐng)下,將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就更容易讓學生參與進來,獲得成就感。當然此時,老師的評價反饋也是不容忽視的。
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每次備課提醒自己問題設置具體化、簡潔化。把每一個問題寫成提綱呈現(xiàn)出來,也許就不會凌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