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一
晚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讓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yè)后到一家條件非常好的合資企業(yè)應(yīng)聘。招聘的考官問他的問題是:“請問你給你母親洗過腳嗎?”年輕人回答:“沒有”。考官便說:“那我希望你下個禮拜再來面試,但有個條件,回去做一做”。年輕人回到家里,把面試的全過程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的母親。母親為了能讓孩子進入條件這樣好的企業(yè)工作,成全了兒子的愿望,把自己的雙腿伸進了兒子第一次給他端來洗腳水的腳盆里。當年輕人第一次摸到母親那雙象棒槌一樣細細的腿時,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他想起:自己的大學學業(yè)不就是靠著母親這樣一雙細細的棒槌一樣的腿四處奔走,為人打工、賺錢完成的嗎?他又想起:每到月初,自己就在那兒心安理得地等媽媽寄錢來,卻從未想過媽媽籌錢這么困難!從此,他每天都要給母親洗腳。一個禮拜后他去面試,那位考官問他:“回去做了沒有?”他點點頭:“做了”,考官又問:“我們公司這么要求你,還愿意來嗎?”年輕人說:“公司能不能錄用我,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大學里沒有學到的,做人的,根本道理——感恩”。
這個故事,是我無意中看到的??梢哉f,當時深深震撼了我!其實,洗腳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然而它卻包含了一種文化——感恩文化。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若要茁壯成才,則離不開這種感恩文化,離不開對身邊事物的感恩。
也許,你時常會想起一雙陌生但溫暖的雙手,因為這雙手曾在你吃力蹬車時推過你一把,幫你越過那道坎,走上平坦的大道。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所以在為人處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做到感恩為先,因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所保留,有所觸動,人生才會充滿希望,充滿歡樂,充滿溫暖和感動。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二
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就要到來了,大家知道那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呢?沒錯!那一天就是父親節(jié)!
當然,男女有別嘛,父愛與母愛當然不應(yīng)該也不會雷同,而嚴父慈母更是長久以來人們心目中標志性的父母形象。在平時,母親慈祥的微笑,細心的照顧,甚至是關(guān)心的嘮叨都能輕易使我們感動,讓我們難以忘懷,歌頌?zāi)赣H的文章更是不在話下。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寫些作文都是獻給母親的,我覺得母親真的是我們夜晚做功課時送上一杯熱牛奶的典型的代表人物哎!不是嗎,幾乎所有的小學生甚至初中高中生的作文里面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一幕吧?不是牛奶也有宵夜之類的吧?!
舉個例子,我在準備這個講座的時候,我在百度先輸入“母愛”兩個字,得到的是43,200,000個搜索結(jié)果,當我輸入“父愛”時,找到相關(guān)網(wǎng)頁約23,100,000篇。這兩者足足相差了兩倍之多!不要說你們,就連百度對母愛的詮釋也是相當給力的。
父親雖然在生活中,不注重細節(jié)、細膩,可是,父愛如山,父親教誨我們前進的方向,父親擔負著家庭的重任,是每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父親是生活的源泉!偉大的高爾基說過:父愛就像一本震撼心靈的書,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在人類充滿愛的長河中,親愛的父親與母親一樣偉大!如果說母愛如水,柔美細膩,淵源流長,那么父愛肯定是如山一樣堅定,粗狂豁達,氣吞山河!
人們之所以選擇火紅的六月過父親節(jié),那是因為陽光炙熱,熱情火辣,藴含著父親最偉大的、最真摯的、最火熱的、最豁達的愛!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三
晚上好!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經(jīng)過幾次選拔,我獲得了外國語學校的考試資格,我內(nèi)心感到無比的光榮。為此,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我最終還是未能考上,這個結(jié)果讓我感到無比的傷痛,這也是我人生當中第一次遇到的挫折?;氐郊?,爸爸安慰我說:“別灰心,我的子喬是最棒的!其實,人生的道路就是這樣,會遇到很多坎河,這更需要你用勇敢的心去面對,社會上,競爭就是如此的殘酷,不過,成功青睞有準備的人,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聽了爸爸的鼓勵,我以往的信心又燃燒起來,我明白了人生總有成敗,當你不去在乎成敗,而想到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考驗付出過的努力,那么你將更加出色。
父愛沒有延長的柔水,沒有體貼的溫馨的話語,不是隨時可以帶在身邊的一絲祝福,也不是日日夜夜陪你度過的溫度,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贊美父愛,每當讀到這樣的詩文,我就感到無比的親切,那愉快的一剎那,感動的心情,一字一句,都打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想到我親愛的父親。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四
大家好!我是xxx號選手,今天我為大家講的故事叫《震撼心靈的聲音》。
20xx年1月22日的這一天,一位老人走進了我的心中,使我久久不能平靜。她就是從醫(yī)70多年的胡佩蘭老人。她在病房里所說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shù)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得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醫(yī)者,救世良藥。”這是在20xx年《感動中國》欄目中給胡佩蘭老人的頒獎詞。
可令人悲傷的是,這位百歲老人再也聽不到這對她人生中最大的褒獎了。20xx年1月22日,離開了她深深眷念著的病人,遠去了。
胡佩蘭1944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1986年,71歲的她從醫(yī)院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足夠她衣食無憂地安度晚年了,但她卻不愿意閑著,她說“活著總得對人有點兒用”。
正是在“有用”思想的激勵下,這位滿頭銀絲、患有嚴重的腰椎病、進出都要坐小推椅的老人,每天都要接待一個又一個病人,從不懈怠,風雨無阻。
在她的心里,只一個念頭:
病人在等她。
20xx年,一個風雪交加的天氣,家人勸她說:“天這么冷,別去坐診了”??衫先藞?zhí)拗的說:“我們做醫(yī)生的要講誠信,更何況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死后不能遺臭萬年??!”看到老人執(zhí)意要去,家人只好推著輪椅,穿越了兩公里的路程,到達了解放軍醫(yī)院。一進門,老人突發(fā)心臟病,從樓梯上滾下來摔斷了三根肋骨,經(jīng)過一番救治,才算安定下來。而這因摔斷了肋骨所休息的兩個月便成了她人生中最長的假期。
老人在醫(yī)院總是精神抖擻,很少追求利潤,經(jīng)常用微薄的收入和退休金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20多年來,除了堅持出診,胡佩蘭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在8年間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解放軍3519醫(yī)院開設(shè)了“愛心門診”,把收入的40%捐贈給希望工程。這一堅持就是十四年。
直到20xx年,老人的身體已陷入昏迷。1月21日晚,她的家人、同事,還有經(jīng)她治過病的.患者都圍在病房久久不愿離去······他的兒子似乎感受到老人要說些什么,側(cè)耳伏在身前,只聽虛弱的吐出一句:“病人看完了,回家吧”,她的兒子失聲痛哭,在場的人們也無不為之震撼。而這震撼心靈的聲音便成了她告別人生的最后語言。
胡佩蘭一生心懷大愛,崇德仁厚,以治病救人為天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老人雖然已離我們而去,但是她“不為良將、便為良醫(yī),最喜歡工作”的敬業(yè)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忠誠履行一個醫(yī)務(wù)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譜寫了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她留下的為人服務(wù)的精神,將會激勵每個意氣風發(fā)的中國少年。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五
大家好!我是來自初二m3-4班的李若溪。
今年2月,我和初二年級的50位同學參加了為時七天的香港-臺灣勵志修學營。在盡情享受港臺迷人魅力的同時,我們將激情揮灑,讓青春在這片土地上飛揚。
穿梭于雄偉的建筑之間,我們的心被瞬間點亮。登頂臺北101大樓,俯瞰高樓林立下的都市繁華;探索埋藏千年珍寶的臺北故宮,在歷史的碎片中擷取精華;步入優(yōu)雅靜謐的士林官邸,隱約中仿佛看到了當年蔣介石憑欄遙望大陸的孤獨身影。
觸摸大自然的心跳,我們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泛舟于日月潭之上,湖面揚起的清風卷走心中的塵埃;暢游于埔心農(nóng)場,在草地里沐浴花香;置身于溪頭國家森林公園,傍晚的濃霧中到樹林將千年神木追尋。
幾十年滄海桑田的蓬勃發(fā)展讓曾經(jīng)一片蒼涼的臺灣變身成經(jīng)濟繁榮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再來到充滿時尚魅力的香港,感受國際大都市的動感與浪漫。游玩迪士尼樂園,重溫童年夢想;坐上瘋狂過山車,體驗極速之旅;在豪華巨輪上眺望海港星光燦爛,不禁感慨萬千:今天所目睹到香港的繁榮,就是當年“一國兩制”方針的成功實踐!
在這七日的旅行中,我們親身體驗了香港臺灣的風土人情,兩地同胞對大陸人民的熱情友好感染了每一個人。
我不禁想起當年聞一多先生悲憤地創(chuàng)作那首《七子之歌》,如今,六子已經(jīng)回歸,臺灣與祖國大陸的統(tǒng)一也不會久遠了。祖國和平統(tǒng)一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使命,我們要為這一光榮使命,付出自己一份力量。我們要讓和平統(tǒng)一之聲響徹臺灣,響徹祖國的山山水水,響徹世界的各個角落。
最后祝愿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海峽兩岸人民大團圓!
謝謝大家!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六
大家好!我是 號選手,今天我為大家講的故事叫《震撼心靈的聲音》。
20xx年1月22日的這一天,一位老人走進了我的心中,使我久久不能平靜。她就是從醫(yī)70多年的胡佩蘭老人。她在病房里所說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shù)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得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杞x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醫(yī)者,救世良藥?!?這是在20xx年《感動中國》欄目中給胡佩蘭老人的頒獎詞。
可令人悲傷的是,這位百歲老人再也聽不到這對她人生中最大的褒獎了。20xx年1月22日,離開了她深深眷念著的病人,遠去了。
說“活著總得對人有點兒用”。
正是在“有用”思想的激勵下,這位滿頭銀絲、患有嚴重的腰椎病、進出都要坐小推椅的老人,每天都要接待一個又一個病人,從不懈怠,風雨無阻。
在她的心里,只一個念頭:病人在等她。
20xx年,一個風雪交加的天氣,家人勸她說:“天這么冷,別去坐診了”.可老人執(zhí)拗的說:“我們做醫(yī)生的要講誠信,更何況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死后不能遺臭萬年啊!”看到老人執(zhí)意要去,家人只好推著輪椅,穿越了兩公里的路程,到達了解放軍醫(yī)院。一進門,老人突發(fā)心臟病,從樓梯上滾下來摔斷了三根肋骨,經(jīng)過一番救治,才算安定下來。而這因摔斷了肋骨所休息的兩個月便成了她人生中最長的假期。
老人在醫(yī)院總是精神抖擻,很少追求利潤,經(jīng)常用微薄的收入和退休金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 。20多年來,除了堅持出診,胡佩蘭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在8年間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20xx年,84歲的她成為鄭州市年齡最大的志愿者,從此開始了公益事業(yè)。她到解放軍3519醫(yī)院開設(shè)了“愛心門診”,把收入的40%捐贈給希望工程。這一堅持就是十四年。
直到20xx年,老人的身體已陷入昏迷。1月21日晚,她的家人、同事,還有經(jīng)她治過病的患者都圍在病房久久不愿離去······他的兒子似乎感受到老人要說些什么,側(cè)耳伏在身前,只聽虛弱的吐出一句:“病人看完了,回家吧”,她的兒子失聲痛哭,在場的人們也無不為之震撼。而這震撼心靈的聲音便成了她告別人生的最后語言。
胡佩蘭一生心懷大愛,崇德仁厚,以治病救人為天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老人雖然已離我們而去,但是她“不為良將、便為良醫(yī),最喜歡工作”的敬業(yè)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忠誠履行一個醫(yī)務(wù)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譜寫了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她留下的為人服務(wù)的精神,將會激勵每個意氣風發(fā)的中國少年。
三分鐘震撼心靈的演講篇七
晚上好!
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就要到來了,大家知道那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呢?沒錯!那一天就是父親節(jié)!
當然,男女有別嘛,父愛與母愛當然不應(yīng)該也不會雷同,而嚴父慈母更是長久以來人們心目中標志性的父母形象。在平時,母親慈祥的微笑,細心的照顧,甚至是關(guān)心的嘮叨都能輕易使我們感動,讓我們難以忘懷,歌頌?zāi)赣H的文章更是不在話下。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寫些作文都是獻給母親的,我覺得母親真的是我們夜晚做功課時送上一杯熱牛奶的典型的代表人物哎!不是嗎,幾乎所有的小學生甚至初中高中生的作文里面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一幕吧?不是牛奶也有宵夜之類的吧?!
舉個例子,我在準備這個講座的時候,我在百度先輸入“母愛”兩個字,得到的是43,200,000個搜索結(jié)果,當我輸入“父愛”時,找到相關(guān)網(wǎng)頁約23,100,000篇。這兩者足足相差了兩倍之多!不要說你們,就連百度對母愛的詮釋也是相當給力的。
父親雖然在生活中,不注重細節(jié)、細膩,可是,父愛如山,父親教誨我們前進的方向,父親擔負著家庭的重任,是每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父親是生活的源泉!偉大的高爾基說過:父愛就像一本震撼心靈的書,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在人類充滿愛的長河中,親愛的父親與母親一樣偉大!如果說母愛如水,柔美細膩,淵源流長,那么父愛肯定是如山一樣堅定,粗狂豁達,氣吞山河!
人們之所以選擇火紅的六月過父親節(jié),那是因為陽光炙熱,熱情火辣,藴含著父親最偉大的、最真摯的、最火熱的、最豁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