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1
【活動設計】
動物是自然界的精靈,他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同我們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孩子們對動物也很感興趣,所以我班開展了可愛的小動物的主題活動,主題進行活動中的一個早晨,小朋友們正在做操,有一只小鳥在旁邊的空地上跳來跳去,這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觀察它,有些孩子在高興地竊竊私語,也有的隨手撿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
在以后的幾天內小鳥經常飛來,孩子們也依舊如此,對于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單純地講道理,很難讓他們理解,即使理解這種行為不是來源于自身的情感推動,而是外在的約束也很難持久。
由此我想到了這首兒歌,這首兒歌充滿著童趣,也體現(xiàn)著小朋友與小鳥之間朋友似地親密地感情。
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愛鳥周的活動,這正是一個讓孩子了解鳥類,建立愛護、保護鳥類的好的教育機會。
所以我以這首兒歌為藍本自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中小鳥和“我”之間的親密關系,明白要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
2、能在圖示的提醒下,學習朗誦兒歌。
3、能根據主角的變換,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小鳥紙偶、圖示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小鳥你好!歡迎你,你有什么事嗎”(傾聽的樣貌)“哦!小鳥說它今日早上在學我們做操,并且他把它畫了下來,請小朋友們看,他都學了些什么”(自評:小班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個紙偶,一個虛構的主角都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所以在那里我將小鳥從兒歌中提出作為整個活動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圖示,學習兒歌
1、出示圖示,分句學習。
“哎呀!畫的真好,誰來說說小鳥學了那些動作,它是怎樣學的”分句說說。
(幼兒回答)
2、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我把你們的話和在一齊編了一首兒歌,就叫做小鳥學做操,念給你們聽一聽”。
(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我念得好不好小鳥親了我一下,我真得意。
你想讓小鳥親親你嗎此刻請你在下頭看著圖示自我說說”
3、幼兒自我看圖示嘗試朗誦。
(自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選擇圖示來幫忙幼兒記憶兒歌,因為在這之前我上過兩節(jié)兒歌學習的課,一節(jié)是《牽?;ㄅ栏邩恰芬还?jié)是《春天》,同樣都是兒歌學習,且兒歌的難易程度差不多,為什么幼兒掌握情景卻相差很多,前者采用的是簡單的提示,而后者是一副完整且構圖優(yōu)美的畫,可是幼兒掌握卻不好,我反思后想是不是因為前者提示有必須的順序性,而后者因為構圖的需要,出現(xiàn)的景物沒有順序,一會看左,一會看右,一會下,一會上,因為視線不停的轉移而分散了幼兒對兒歌資料的關注,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在這節(jié)課中采用了圖示的提示,讓孩子經過有序的場景排列,重點部分紅顏色的強調來幫忙幼兒自我學習。)
三、圍繞課題,提升主題。
“小鳥為什么喜歡跟我們做朋友呢”(幼兒回答)
小結幼兒的話:因為我們愛護小鳥所以小鳥才愿意和我們一齊游戲。
(自評:這節(jié)課的主題內涵―就是讓幼兒體會兒歌中小朋友與小鳥之間親密的伙伴關系,經過問題的提出讓幼兒思考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同小鳥相處,經過自我講述和傾聽同伴講述讓幼兒相互了解保護鳥類的好辦法,進而了解要保護鳥類同鳥類成為好伙伴。)
四、游戲
游戲:“小鳥學作操,你們來做小鳥,我來當這個小朋友,一齊游戲。”師生分主角游戲。
結束:小鳥飛吧飛吧飛到外面去吧!
(自評:小班孩子喜歡給自我賦予必須的主角,并且主角意識很強,在游戲中賦予什么主角,他就會執(zhí)著地認為自我就是這個主角,并且孩子對動作的表現(xiàn)力要大于語言和表情這兩種表現(xiàn)方式,所以最終設置這個游戲一個讓幼兒體驗兒歌中親近友好的情感,一個滿足幼兒動作表現(xiàn)地需要。)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我喜歡的玩具和大家一齊玩、不獨占、爭奪玩具。
2、在玩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輪流、一齊玩、交流玩的方法。
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歡樂和情趣。
活動準備:好玩的新玩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使幼兒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獨占、不爭奪。
(1)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兒興趣,并讓幼兒玩玩具,教師觀察。
(2)針對活動中幼兒出現(xiàn)的矛盾,引導幼兒討論、感受到獨占、爭奪玩具會帶來不愉快。
2、鼓勵幼兒與他人一齊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齊玩的方法。
(1)啟發(fā)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能夠怎樣玩?
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聽故事,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歡樂的情緒體驗。
教師提問:小龍開始怎樣做的?和;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小龍為什么玩的異常高興?
(3)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換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樣玩玩具的?你喜歡誰?為什么?請你在圓圈里給會與大家一齊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兒玩玩具,鼓勵幼兒進取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樣感受。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2、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發(fā)現(xiàn)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及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在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 幼兒園分解組成教案: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10的9種分法。
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shù)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3 幼兒園分解組成教案:活動準備
1、為活動準備的幼兒操作材料。
2、上課準備的分解組成課件、記錄紙。
3、多媒體教室準備。
4、幼兒園分解組成教案: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復習學過的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
1、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2、教師引導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雙手,如圖:雙手平伸是10,彎下一根是9,彎下二根是8,彎下三根是7,彎下四根是6,彎下五根是5。也可以說,彎下一根手指是9和1,彎下二根手指是8和2,彎下三根手指是7和3,彎下四根手指是6和4,彎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過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與組成。
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們帶來很多的寶貝,請幼兒每人取出10個寶貝,試著把它們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多少種分法?自己試著來記錄一下……
三、通過課件,學習10的組成和分解。
1、師:數(shù)一數(shù)來了幾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fā)現(xiàn)總結10以內數(shù)分解組成規(guī)律:除1以外,每個數(shù)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shù)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shù),所分成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shù),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shù)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guī)律;交換規(guī)律。
四、鞏固練習。
10個小朋友一組,邊唱找朋友的歌曲邊做游戲,唱完后迅速分成兩部分,說一說10分成了幾個幾?
五、活動延伸。
將各種操作材料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供幼兒操作練習。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4
《有趣的再生紙》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廢紙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初步了解再生紙的制造過程。
2、樂于嘗試再生紙的簡單制作,體驗制作的樂趣。
3、初步培養(yǎng)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PPT《有用的再生紙》、再生紙操作步驟圖
2、再生紙的制作視頻、再生紙壓模視頻
3、教師和幼兒制作再生紙操作用具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閱讀繪本,引出再生紙。
1、師幼共同閱讀PPT繪本《有用的再生紙》,引出再生紙。
2、通過談話,回顧繪本的內容,介紹生活中使用再生紙的意義。
二、初步了解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1、播放制作再生紙的視頻讓幼兒觀看,讓幼兒了解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2、引導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
三、幼兒嘗試制作再生紙,體驗制紙的樂趣。
1、出示再生紙制作步驟圖,讓幼兒初步了解每個步驟的順序。
2、教師示范制作再生紙,與幼兒一起說一說制作流程。
3、邊播放再生紙壓模制作流程視頻,邊讓幼兒動手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孩子們,你們的再生紙做成功了嗎?那我們制作再生紙的過程完成了嗎?對了,還需要曬干,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再生紙拿到陽光下曬干好嗎?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請幼兒在曬干的再生紙上作畫。
活動反思:
結合本園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研究課題,我選擇了《科學活動:有趣的再生紙》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學競賽??茖W教育活動,尤其是環(huán)保活動相對其他活動來說知識性較強,較枯燥乏味,有些內容離幼兒的生活還比較遠,要上好很難。綜觀平時對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由于其是形、聲、色、知、情、意相統(tǒng)一的產物,并運用了聲音、圖片、文本等多種技術手段,更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認知對象,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有著其他傳統(tǒng)教育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因此將其應用到幼兒園環(huán)保教育活動中,對優(yōu)化環(huán)保教育過程、提高環(huán)保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黃豆芽與綠豆芽
教學目標:
1、能觀察比較黃豆芽與綠豆芽的不同特征,區(qū)分黃豆芽與綠豆芽。
2、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營養(yǎng),教育幼兒樂意吃豆芽,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觀察比較黃豆芽與綠豆芽的不同特征,并區(qū)分黃豆芽與綠豆芽。
教學準備:
1.黃豆芽,綠豆芽若干,小臉盆,每組一個,黃豆種,綠豆種若干,人手一份碗筷。
2.多媒體課件《豆芽的營養(yǎng)》。
3.燒熟的黃豆芽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了解豆芽的特征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春天到了小草都發(fā)芽了,小豆子也發(fā)芽了,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豆芽,請小朋友來猜猜它們是什么豆發(fā)出的芽?你是怎么知道的?
1.幼兒觀察桌上的兩種豆芽,并交流自己的觀察。
2.教師小結:這種細細的,芽的頭上有兩瓣綠顏色的芽葉的是綠豆發(fā)出來的芽,我們叫它綠豆芽。這種芽的莖莖粗一點的,頭上有兩瓣黃顏色的芽葉是黃豆發(fā)出的芽,我們叫它黃豆芽。
二、引導幼兒嘗試分豆芽,進一步了解黃豆芽與綠豆芽的特征。
1.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黃豆芽和綠豆芽,可是它們混在一起,我請小朋友們來把它們分出來,送到各自的家里,把分出來的黃豆芽和綠豆芽分在你的兩個點心盆里,邊送邊說:黃(綠)豆芽,我送你回家。
2.幼兒嘗試分豆芽,教師巡回指導。
三、了解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引導幼兒樂意吃豆芽。
1.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
師:剛剛我們已經認識了黃豆芽與綠豆芽,你們知道它們有什么用嗎?(可以吃)對呀,黃豆芽和綠豆芽都可以當菜來吃,它們的營養(yǎng)可豐富了,那你們知道它們有什么營養(yǎng)呢?請小朋友來看一段錄像,看看營養(yǎng)專家是怎么說的?
2.討論課件內容,了解豆芽的營養(yǎng)。
師:你們看了錄像知道豆芽有什么營養(yǎng)嗎?
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因為豆芽是豆子發(fā)出來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與維生素C。在春季維生素B與維生素C會大量缺乏所以在春季要多吃豆芽以補充維生素B與維生素C。所以,我們小朋友不能挑食,要多吃豆芽。
四、請家長來燒制豆芽,幼兒品嘗豆芽,體驗豆芽的美味。
師: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嘗一嘗?。磕銈兂赃^哪些用豆芽做的菜呢?今天我們請__的媽媽來為我們燒一盤營養(yǎng)豐富的韭菜炒綠豆芽,老師這里已經有做好的黃豆芽請小朋友先來嘗一嘗,我們一邊吃一邊看著__的媽媽來燒菜,好嗎!
五、父母與幼兒一同品嘗豆芽菜,體驗活動的快樂。
1.師:小朋友們豆芽好吃嗎?你們愛吃嗎?豆芽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我們大家都愛吃。這么有營養(yǎng)的菜該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F(xiàn)在小朋友拿起你的碗去喂給你的爸爸媽媽吃,好嗎!
2.幼兒和父母一同分享食物。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古詩大意,理解“舉頭”“低頭”的含義。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3、體會詩文的意境和詩人對家鄉(xiāng)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活動準備:
古詩《靜夜思》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靜夜思》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圖中的人物是誰?他在哪里、在干什么?如果你在小的時候離開爸爸媽媽到很遠的地方,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二、教師完整朗通古詩《靜夜思》,引導幼兒欣賞、理解詩意。
1、指導幼兒表達自己對古詩的感受和理解。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聽了古詩后有什么感覺?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含義,重點理解關鍵詞語:、“舉頭”、“低頭”的含義。
3、播放中秋月圓的課件,引導幼兒感受家人團圓,遠離家鄉(xiāng)的思愁。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一下李白思鄉(xiāng)的心情。
三、幼兒嘗試隨著音樂欣賞圖片并朗誦古詩。
1、教師結合圖片朗通古詩,幼兒小聲跟念。
2、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詩句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
例如:教師說“床前”,幼兒
接“明月光”,依次類推。
3、請幼兒分組配樂朗誦古詩,進行展示。
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與同伴互相模仿的樂趣,培養(yǎng)活潑開朗的個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模仿力、表現(xiàn)力。
3.引導幼兒根據同伴的動作作出相應的鏡面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樹林里的鳥
2.鏡子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聽音樂《小鳥飛》,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在鏡子前翩翩起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展開
1.請幼兒分別對著鏡子做各種動作,擺出各種姿勢,觀察并說說鏡子里的自己是什么樣的。
2.游戲:我是你的鏡子
(1)組織全體幼兒坐在地上,注意看游戲的玩法。
教師:現(xiàn)在,我來當一個小朋友的鏡子,仔細看我是怎樣當鏡子的,小朋友做動作,老師邊學邊說“看我學得像不像”,迅速模仿照鏡人的動作,擺出相應的鏡面動作。
提醒“照鏡人”給一個反饋:像,像,像,你真像。
(2)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一人做照鏡人,擺出一個姿勢,另一個人做動作。
(3)幼兒兩人互換角色,反復進行游戲,鼓勵幼兒擺出與他人不一樣的動作或有點難度的動作,讓同伴模仿。
(4)幼兒互相交換伙伴繼續(xù)游戲,鼓勵幼兒做出更多的動作來。
三、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用鏡子還能玩出什么游戲,鼓勵幼兒大膽的去想、去玩。
開學后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練習腳步的各種基本動作,鍛煉腳部肌肉,發(fā)展動作協(xié)調能力。
2、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體驗小腳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報紙、雪花片、腳丫ppt圖片、音樂、籃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腳丫圖片。提問:請小朋友猜猜看這是誰的腳丫?
二、小腳做游戲
(1)播放音樂,動一動小腳
(能讓老師看看小朋友的腳丫嗎?那請小朋友用最輕最快的速度把鞋子脫下來,放在你的椅子底下,然后小朋友盤腿坐在地上,雙手在后面撐住地。)教師和幼兒脫下鞋襪盤腿坐在地上,教師播放輕快的音樂,跟孩子們一起隨著音樂念著兒歌動起了小腳,雙手撐住地,兩腿放輕松。
兒歌:小腳丫,你在哪?請你出來轉一轉;左腳轉一轉轉一轉,點點頭點點頭,右腳轉一轉轉一轉,點點頭點點頭,左腳轉右腳轉點點頭點點頭;分開、合攏點點頭點點頭;腳趾娃娃快快藏起來,一會再來和你做游戲。(游戲反復兩遍,然后幼兒盤腿坐好)。
(2)數(shù)一數(shù)小腳
(剛剛的游戲好玩嗎?)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摸摸我們的小腳丫吧,(教師故意大聲地邊點腳丫邊數(shù)數(shù):"1、2、3、4、5,呀!我有五個腳趾),引導幼兒互相數(shù)數(shù),并提醒幼兒慢慢點、慢慢數(shù),點一個腳趾數(shù)一個數(shù)。
(3)撓一撓小腳。
教師: 孩子們,我們剛才數(shù)小腳,知道了每只腳都有五個腳趾,現(xiàn)在我們來撓一撓自己的腳,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再撓一撓旁邊小朋友的腳,看看有什么感覺。
三、探索小腳丫的作用
1、出示報紙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呀?(報紙),你有辦法用你的小腳丫把報紙撕碎嗎?(不能用手)
2、讓幼兒相互商量撕的辦法,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操作。
3、邀請幼兒來嘗試用小腳丫撕報紙
4、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報紙,讓幼兒體驗如何撕。(要求不能用手)
5、把撕爛的報紙揉成一團,然后用小腳丫夾住報紙?zhí)鰜矸诺交@子里。
6、夾撿雪花片,教師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個雪花片通過用小腳丫把雪花片夾起來放在你的手里。
7、交流探索過程
①提問:誰來告訴大家剛剛的報紙你是怎么撕的?用腳丫的什么地方撕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雪花片你是用腳上的什么部位撿起來的?
②幼兒說到哪個部位,教師就引導幼兒認識哪個部位。 (腳趾、腳面、腳掌、腳心、腳跟)
8、用游戲的方法鞏固腳丫的外形特征
游戲:指小腳。(那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小朋友,看小朋友知不知道腳的各個部位在那里,老師說哪個部位小朋友指哪個部位,看誰指得快又對。)
四、探討如何保護腳丫
1、提問:怎樣保護腳丫?如果沒有腳會怎么樣?
2、教育幼兒同情、幫助殘疾人,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2022年幼兒園中班開學了教案優(yōu)質模板】相關推薦文章:
關于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教案【七篇】
教師節(jié)幼兒園中班教案優(yōu)質
2022年教師節(jié)幼兒園中班游戲優(yōu)質教案
2022年教師節(jié)教案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優(yōu)質7篇
開學了日記作文范文 開學了日記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