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精品教案全冊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并能用“準備”、“已經(jīng)”造句。
3.能正確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重點詞語,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確讀出“得”的讀音。
三、教學過程
(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
投影:
個人讀、指名讀、齊讀,讀準“得”的字音。
投影。
“為”在這應選擇哪個讀音,再讀一讀。
2.圈出本課生字,分析字形。
(二)匯報分析、記憶生字的方法。
1.應這樣匯報:“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的,筆直的“直”左邊加個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邊“直”字里邊是三橫,不要丟一筆。共同組詞(種植、植樹、植物)
“備、曬、識”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匯報過程中應重點指導“旅、降、乘”三個字。
旅右半部上邊是“”,下面是“”,不要寫成“瓜”或“”。組詞:(旅行……)
降8筆寫成,“阝”兩筆完成,“”三筆完成,最后“”三筆完成,不要寫成“牛”。組詞:(降落、下降……)
乘可以用“禾”字中間一個“北”字的拆字法記憶。注意書寫筆順:,組詞:(乘著風)
2.練習用下列詞語說話,看誰說得好。準備、植物、旅行、降落。
(三)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課文中講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種植物。
(2)課文中講了三種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導書寫,在生字本上打字頭。
重點指導“旅”、“乘”。
”的“要寫在豎中線上。
“禾”的“丨”在豎中線上,“八”在中點起筆。
(五)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二)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字詞卡片,讀準字音
植物田野知識離開許許多多已經(jīng)旅行準備降落傘乘著風四海為家
2.指名讀課文
(二)從課題入手,逐節(jié)學習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植物嗎?
花草、樹木、蔬菜、莊稼都是植物,植物媽媽有辦法,有些什么辦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
1.學習課文第1節(jié)。
(1)默讀,找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標出)
(2)重點理解:“孩子”、“長大”、“四海為家”、“旅行”四個詞語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課指的是植物的種子。
長大:是指種子已經(jīng)成熟。
四海為家:指的是種子到處生根發(fā)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種子傳播出去。
(3)指導感情朗讀。
(4)這節(jié)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課文講了哪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學習課文第2節(jié)。
(1)自由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
(2)學生質(zhì)疑,全班討論釋疑。
蒲公英的種子是怎樣的?靠什么離開媽媽?
結合理解重點詞語:
降落傘
觀察實物,問:這里的降落傘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紛紛
實物演示,讓學生說一說種子是怎樣飛的。(一個緊跟著一個沒有順序地隨風飛去。)誰能用“紛紛”說一句話。
準備
用準備說一句話。這里為什么說“準備”?(種子的毛茸茸小花是從蒲公英的孕育生長過程中具備的)。
乘著風
投影出示“乘”的三個義項:
讀一讀,選擇參考答案:。(畫√)
(3)填空練習。
蒲公英媽媽為孩子準備了(),孩子()離開媽媽。
(4)小結:蒲公英種子傳播需要哪兩個條件?板書:降落傘,風吹。
(5)指導感情朗讀。
(6)小結學習方法并板書。
3.學習課文第3節(jié)。
(1)用學習第2節(jié)的方法自學第3節(jié)。
先找出疑難問題再四人一組討論。
(2)匯報自學情況。
重點理解“帶刺的鎧甲”。
什么是鎧甲,在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護身衣,用金屬和皮革連綴而成。
學生觀察實物,手觸感覺它的堅硬。
(3)填空練習。
蒼耳媽媽給孩子準備了(),孩子()離開媽媽。
(4)指導感情朗讀。
(5)小結并板書:蒼耳種子傳播需要哪兩個條件?(帶刺的鎧甲、動物帶)
4.運用同樣的學習方法自學第4節(jié)。
(1)自學后做填空練習。
豌豆媽媽給孩子準備了(),讓孩子(),豆莢炸開,孩子()離開媽媽。
(2)提問板書:豌豆種子傳播需哪兩個條件?板書(豆莢、太陽曬)。
(3)指導感情朗讀。
投影
()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①讀原句: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②填空后再讀一讀。
③比較你喜歡哪句,為什么?
④讀第4節(jié)。
5.小結2、3、4節(jié)內(nèi)容。
通過前邊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種子傳播的方法,知道種子傳播一要靠自身的條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條件,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為家。
6.背誦課文。
(1)指導背誦的方法。
(2)擇段背誦。
(3)同桌比背。
7.學習第5節(jié)。
(1)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齊讀第5節(jié),背誦下來。
(3)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8.總結全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用“準備”、“已經(jīng)”造句。
(二)鞏固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用“準備”、“已經(jīng)”造句。
三、教學過程
(一)聽寫:
植物田野知識離開許許多多已經(jīng)旅行準備降落傘四海為家
(二)檢查背誦課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檢查。
(三)回答問題。
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二年級上冊語文精品教案全冊篇二
《傳統(tǒng)節(jié)日》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指導學生認識“傳”“統(tǒng)”等11個認讀字,會寫“貼、街”等9個會寫字。 能聽寫課后6個詞語。
2、繼續(xù)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過程與方法】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憑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
【教學重點】認識11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熱愛和贊美之情。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中國有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分別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評價。
3、自由讀一讀課文,劃著出本課生字,指名讀,齊讀。
4、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5、(課件出示)填空:本課講了______種傳統(tǒng)節(jié)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齊讀小兒歌。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
貼街掃舟艾轉(zhuǎn)團熱鬧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開火車讀、齊讀。
(4)正音,指導:“舟、轉(zhuǎn)、熱”為翹舌音,“掃”為平舌音,“團”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們。如:“掃”是“扌+彐”,“轉(zhuǎn)”是“車+專”,“團”是“口+才”,“熱”是“執(zhí)+灬”,“鬧”是“門+市”,“街”是“行+圭” 。
還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它們:如“貼”是“站”換掉“立”加“貝”。
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們:“丹心一點到白頭”是“舟”,“苗頭不對”是“艾”。
2、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貼、 街 、掃 、舟 、艾、 轉(zhuǎn)、 團 、熱、 鬧
學生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
(4)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街”的中間的“圭”最后一筆是提;
“轉(zhuǎn)”的第七筆是“撇折撇”,從上面一筆寫下來。
“鬧”里面是“市”字。
另外,“貼、掃”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5)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6)展示學生作業(yè),點評優(yōu)缺點。
(四)及時訓練、當堂達標:
1、同學們,同學們讀完兒歌,你們認識很多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請你們借助拼音,再讀讀這些詞語,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些字音讀準。
(課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chuán tǒnɡ yuán xiāo mǎn tánɡ qǐ qiǎo
傳統(tǒng)元宵滿堂乞巧
niú lánɡ yuè bǐnɡ shǎnɡ jú xiǎo xiànɡ
牛郎月餅賞菊小巷
2、剛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夠讀準字音,現(xiàn)在,老師把它們頭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傳統(tǒng) 、元 宵 、滿 堂 、 乞巧、 牛郎、 月餅、賞菊、 小巷
3、同桌互讀、 開火車讀 、齊讀。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xù)認識傳統(tǒng)節(jié)日。(板書:傳統(tǒng)節(jié)日)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tǒng)今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jié)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饋點撥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的活動?他們正在干什么?
(春節(jié) 貼春聯(lián)、放鞭炮)
(2)過春節(jié)了,人們還干什么?[拜年、吃餃子]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元宵節(jié))
(2)人們在這個節(jié)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燈)
還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動?(吃元宵、放煙花、小孩子挑燈籠)
3、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清明節(jié))
(2)老師介紹清明節(ji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jié)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傳統(tǒng)節(jié)日?[相機出示:賽龍舟、端午節(jié)]教師介紹“端午節(jié)”。
(2)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傳統(tǒng)節(jié)日?[相機出示:乞巧 七月七]教師介紹“七月七”,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2)師介紹“乞巧”:漢族歲時風俗,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漢族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你知道嗎?教師介紹“中秋節(jié)”。
(2)中秋節(jié)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賞月、吃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7、出示第七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你知道嗎?(重陽節(jié))
(2)教師介紹“重陽節(jié)”。
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還有重九節(jié)、茱萸、菊花節(jié)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四)總結提升、適當拓展。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是比較熟悉的,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節(jié)日,還可以找找相關的資料。
二年級上冊語文精品教案全冊篇三
《小蝌蚪找媽媽》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幾個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是捉蟲能手,懂得應該保護青蛙。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認識“矢”字旁,理解“蝌蚪、腦袋、快活、鯉魚、捉食、烏龜、碧綠、肚皮、低頭”等詞語的意思。
3、能按問題的提示擴寫句子,把句子寫具體,通過選詞填空、連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4、會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懂得保護青蛙人人有責。
2、教學難點:認識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讀通課文,學習本課的14個生字,認識“矢”字旁,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一)直接揭題、讀題。
學習生字“蝌蚪”。
(二)初讀課文。
1、要求:邊讀邊把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把它讀正確。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2、檢查初讀情況。
生字詞出示:蝌蚪池塘腦袋甩著鯉魚烏龜披著短了蹲著碧綠肚皮鼓著
(1)按照課文讀一讀,即帶拼音。
(2)看著黑板讀一讀,不帶拼音。
(3)字形的教學:你記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或是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寫,需要大家?guī)兔Φ?
(4)我說你做:師說腦袋生指著腦袋師說甩著生做動作(可以用手表示)蹲著、肚皮、鼓著、短了
(5)送生字回家。
過渡:大家已經(jīng)能夠把生字很正確地念下來了,那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嗎?全體起立,如果有錯了,你就坐下來讀。
(6)反饋讀錯的情況,集體糾正。
(7)你能把這些生字按照課文內(nèi)容組成一段簡單的文字嗎?
生說,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
(三)完成課后作業(yè):
第1題,寫出同偏旁的字。師按照學情做進一步的指導。
第二課時
要點:認識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
(一)小蝌蚪的樣子。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劃。
找出:大大的腦袋,青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2、讀一讀句子。
3、畫一畫小蝌蚪的樣子(為了畫面的美觀你可以加進一些事物)。
4、說一說你自己所畫的圖。
5、練一練。
小蝌蚪游來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來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樣地游來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態(tài)變化。
1、過渡。
師:小蝌蚪游啊游,身體發(fā)生了變化。請你在課文中找出來,用上自己喜歡的記號。
(1)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又長出兩條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隨機認識“短”
(4)不知什么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2、仿造春蠶的不同時期圖畫一畫青蛙的生長過程。
3、交流,既評一評。
4、改一改。
5、說一說。
參照課后五:
選詞填空,說說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著
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長出了兩條前腿,()尾巴變短了,()尾巴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小青蛙。
6、讀一讀。
(三)青蛙的樣子。
1、讀一讀,找一找。
師:小蝌蚪變成了青蛙,青蛙長什么樣,你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嗎?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記號標出。
生:四條腿,寬嘴巴。
生:披著碧綠的衣服,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生: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服。
2、說一說。
師:能把青蛙的特征連起來說一說嗎?
生:青蛙有四條腿,嘴巴是寬寬的,披著碧綠的衣服,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態(tài)句。
(四)作業(yè)布置:課堂作業(yè)本2、5、6
第三課時
要點:指導分角色朗讀全問,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完成課堂作業(yè)本。
(一)鞏固練習:
1、復習新詞,聽寫詞語。
2、排列順序:
()小蝌蚪的尾巴變短了。
()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
()小蝌蚪甩著長長的尾巴游來游去。
()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
()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條腿、()嘴巴、披著(),露著(),鼓著()。
(二)分角色朗讀全文。
1、分組讀。
2、抽組讀,評議。
3、選擇喜歡的角色讀。
(三)讀了課文,你來猜一猜這個故事為什么要到我們的課文里來?
教育意義:要保護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確,不要聽到一點就判斷事物。
(四)隨堂練習。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作業(yè)。
二年級上冊語文精品教案全冊篇四
《我是什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識字認識11個字,會寫4個字。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認識11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借助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策略:
1、識字:運用卡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識字:隨文識字、引導學生猜謎、串燒拓展識字,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和運用詞語。
2、寫字:指導學生掌握寫好左右結構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件出示?
1、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位神秘的老朋友,它是誰呢?(點擊課件?)見到他我們就會出現(xiàn)滿腦子的問題,你也能用問號提個問題嗎?(4人)
2、有個小朋友問了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點擊課件課題)。怎么沒有問號了,原來他是在心里問的,你來替他問一問吧。
3、讓我們讀讀課文,找找我是什么(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圈畫生字詞,不熟的字多讀幾遍。并想一想:我是什么。
2、同桌用卡片打撲克讀準字音,先讀完的同桌間互相擊掌祝賀,然后坐正。
三、檢查字詞進行學法指導
(一)、匯報
1、你知道“我”是什么嗎?
過渡:同學們說得真好!看,生字朋友迫不及待的來了。
2、出示課件帶拼音的詞語,帶拼音有點簡單,你行嗎?指名讀
飄浮雹子暴躁灌溉機器淹沒莊稼沖毀災害
3、去拼音讀,你還行嗎?開火車讀
4、放大詞語:
第一遍:齊讀
第二遍:女生讀(與男生比賽讀)
第三遍:男生讀
(二)把詞語放在句子里你還會讀嗎?
1、課件出示句子,理解“飄浮”
(1)指名讀“升到空中……。漂浮”
(2)、課件出示句子2:指導停頓讀
(3)、還有一個詞語朋友也叫漂浮,你們看,這兩個詞有什么不同呢?
(4)、還有什么會在天空飄浮?什么會在水上漂浮?
2、在空中飄浮時,我是一朵朵美麗的白云,來到地面我的脾氣就不一樣了。他坦白地告訴我們說(出示課件)
(1)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齊讀)
(2)你能從這句話中找到一組反義詞嗎?(溫和——暴躁)
(3)你們家里誰脾氣溫和,誰脾氣暴躁?
(4)你知道文中的“我”溫和是什么樣嗎?看看圖片你就知道了。(出示課件)
(5)(出示圖片)啊!它暴躁起來掀起巨浪,簡直是太可怕了!
(6)你看“躁”的多難看呀,手拿一個木棒子,大口一張一張又一張的,還直跺腳,我們快給他換換偏旁和他告別吧。(生自由說)
(7)、老師把你們找到的字編成順口溜,讀讀吧!
伸手會做操,有水能洗澡,火烤很干燥,嘴多噪音吵,著急暴躁就跺腳。
3、水的脾氣時好時壞,好的時候是什么樣呢?
(1)出示句子: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指名讀句子)你知道什么是灌溉?
(2)出示“灌溉”課件,莊稼缺水了,要澆水。
(3)把詞語放回句子中,你一定能讀得順,讀得準!課件出示“器”我的長相多有趣,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器”?
預設:
①、(加一加):“哭”下加兩個口
②、(編一編):一只大狗看著四口缸。
③、(順口溜):上面兩個口,中間一只犬,下面還有兩個口,喜歡電來愛喝油。
④、巧計口訣:一條犬四張“口”,各行各業(yè)顯身手。
過渡:可他發(fā)起脾氣來是什么樣?
4、出示句子——(女生讀)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
你見過雹子嗎?(課件中出現(xiàn)雹子),你看雨字頭的字還有它們呢。(課件出示)
過渡:他暴躁起來還是什么樣?
5、出示句子——(男生讀)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
強調(diào)多音字“沒”,“沒”還有什么讀音?“沒有、淹沒”做個動作來表示。理解“淹沒”。
6(課件)此時發(fā)起了大水,莊稼被——(引讀)淹沒了。(理解:“淹沒”)
7、(課件)哎呀,大水又來到了一座座房屋前,房屋被——(引讀)沖毀了,理解“沖毀”。
8、(課件)唉!無情的洪水給人們生活帶來是————災害。
9、這個詞中有一個字老師說一個謎語你猜猜!
課件出示:房子著火了。(災)
再說一個字謎猜一猜:(出示)雨天下包子(雹)
三、律動:讀寫字歌配樂《天地之間》
四、寫字
1、出示課件:讀一讀(指名領讀)將生字按結構歸類(課件演示),
2、觀察
(1)出示課件:四個左右結構的字,看到左右結構的字,你會想到什么?(一品二比三定位,四看穿插筆)
(2)品頭論足比較兩邊筆畫定位筆畫串門
3、示范指導:(齊背寫字占格口訣)
(上留天下留地,左右能夠神雙臂。)
(1)、指導寫:池
觀察三點水的寫法:
①你發(fā)現(xiàn)了三點水是怎樣寫的?(學生說)
②指導寫:看課件
第一點寫在左上格正中間,第二點寫在橫中線向左一些,第三筆提從左下格中間向下起筆,回鋒向上,提尾與第一點成一條線。
出示口訣:三點水成弧形,上點定位,中點左行,提尾上點一條線。(師板書三點水寫法)
③試臨一個三點水。
④寫“也”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學生說)
⑤兩部分要注意什么?(結構緊湊)
⑥師板書(池)
⑥臨寫:臨:看一筆寫一筆,寫第一個字做到看一部分,寫一部分,寫第二個字,做到默寫
⑦、自評:(第一點寫得位置對嗎?在下面畫一個小圓,第二點的位置向左嗎?在小圓畫上笑臉的左眼睛、提得位置對嗎?在小圓畫上笑臉的右眼睛,“也”的占位合適嗎?在笑臉上畫一張嘴。)同桌互相欣賞一下。(互評)
(2)、自主觀察、寫“浮”
(3)、指導寫“沖”
兩點水的點和提在橫中線兩邊對望。
(4)、自主觀察、寫“曬”
五、大家的表現(xiàn)太好了,老師獎勵同學們一首小詩,我們一起讀一讀。
我是一個小淘氣,脾氣暴躁就跺腳,
有時是朵云飄浮,有時雹子打下來。
沖莊稼、毀房屋,帶來災害可不小。
小朋友,想辦法,發(fā)明機器管住我,
灌溉田里的莊稼,多做好事人人夸。
二年級上冊語文精品教案全冊篇五
《場景歌》
教學目標:
1.認識“帆、艘”等10個生字,會寫“孔、園”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
3.嘗試用數(shù)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電影情境導入
1.播放四大場景(海邊、鄉(xiāng)村、公園、少先隊活動)組合的微電影。
2.引出課文——有人用文字記錄下了電影里的場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整體把握文本。課文呈現(xiàn)了海邊、鄉(xiāng)村、公園、少先隊活動四個場景,把四個不同的場景編在一起就成了一首有趣的“場景歌”。(板書課題)
3.師范讀,生注意“一”字的讀音。
4.指導讀好“一”的變調(diào)。師總結:在數(shù)量詞中“一”后面字的讀音決定著“一”的讀音。當后面的字是四聲時,“一”字就讀第二聲“yí”,其他時候都讀第四聲“yì”。
5.生練讀。
三、學習第1、2節(jié)
1.電影回顧,出示海灘圖片。讓學生說說電影的這個場景里有什么。(海鷗、帆船、軍艦、港灣)
2.合作讀詞語。
3.了解“港灣”。
引導學生從“港、灣”兩字都有三點水來理解港灣和水相關。
師總結:港灣就是指停泊船只或者臨時避風用的水域,港灣是個地方,所以課文里說“一處港灣”。
4.識記“帆、艘、軍、艦”。
(1)對比 “艘、艦”的相同點,了解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關?!八摇笔怯脕碛嬎愦牧吭~,“艦”就是指大型的軍用船,通過右邊部分讀音的呈現(xiàn),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
(2)同樣的方法識記“帆”字:左邊的巾字表示帆是用布做成,右邊凡字提示讀音。
(3)借助圖片識記“軍”:圖中穿著蔚藍色衣服的是“空軍”,穿著白色衣服的是“海軍”,穿著松枝綠色衣服的是“陸軍”,他們舉的旗子叫“軍旗”,他們行的禮叫“軍禮”,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軍人”,電影中出現(xiàn)的就是軍人駕駛的——“軍艦”。
5.指導朗讀,電影配音。
師引語:蔚藍的大海上,一只海鷗從海面飛過,海上行駛著一艘軍艦,一只帆船。這里就是軍艦、帆船最美的港灣。好美麗的海邊景色啊!
指導讀出美麗的海邊景色。
6.電影回顧,出示鄉(xiāng)村圖片。鄉(xiāng)村場景有哪些美景?(魚塘、稻田、垂柳、花園)分別出示圖片,讀第2節(jié),并借助方形魚塘圖片,引導學生理解“一方魚塘”。
7.識記“稻”“園”。
(1)引導學生從偏旁猜測“稻”的意思,左邊是禾字旁,表示與谷物相關,右邊是“舀”,“舀”的意思就是“向下?lián)舸颉?,“禾”和“舀”組合起來的“稻”就表示用拋秧苗丟到水田里的方法栽種的谷物。我們來看看鄉(xiāng)村里人們是怎么用拋秧苗的方式種稻子的。(動畫展示)
結合圖片加深識記“稻”字,這種需要在水田中種植的稻子就叫“水稻”,水稻結的果實就叫“稻谷”,稻谷脫下后剩下的稻稈就叫“稻草”,生長水稻的水田就叫“稻田”,稻田是一塊一塊分割的,所以文中說——“一塊稻田”。
(2)交流識記“園”。
讓學生說說有什么好方法識記“園”。師小結:“園”一般是指供人游覽娛樂的地方或是種植蔬菜、花草樹木的地方。再讓學生說說哪里見過“園”字。結合圖片識記“園”字:“幼兒園”“公園”“動物園”,我們語文書中就有——“語文園地”,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園”字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看,課文里是—— 一片花園。
8.朗讀。指名讀,引導學生讀出鄉(xiāng)村的美妙。
四、學習數(shù)量詞
1.研讀文本,發(fā)現(xiàn)共同點—— 都有“一只、一片、一艘……”
2.講解數(shù)量詞。像一只、一片、一艘這樣的詞我們就把它叫作“數(shù)量詞” 。
3.找出文中的量詞,圈畫出來。
4.拓展不同的量詞。出示圖片練習說同類事物的不同量詞,如:一只海鷗、一群海鷗、一棵垂柳、一行垂柳。
5.延伸其他場景含有量詞的短語。在教室里有:一塊黑板、一扇門、一盒粉筆、一張講桌、一臺空調(diào)。文具盒里有: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剪刀……
五、學習第3、4節(jié)
1.出示第3節(jié),學生讀,猜場景。引導學生找出公園場景的事物——小溪、石橋、翠竹、飛鳥。師生合作讀。
2.字源識記“翠”字。“翠”上半部是羽毛的羽不帶鉤,因為“翠”最早是指一種鳥,渾身綠色,也就是我們說的“翠鳥”(出示翠鳥圖片),后來,“翠”字就代表綠色的意思,比如“翠玉”就是指綠色的寶玉,杜甫有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翠柳就是指綠色的柳樹,再看電影場景中的翠竹是不是綠的呢?——出示圖片,翠竹還不止一棵呢,文中是這樣寫的——“一叢翠竹”,指導讀。
3.朗讀比賽:比比誰把公園讀得最美?
4.用自己的話介紹公園美景。
范例:公園里有一條小溪,小溪上有一座石橋,石橋頭有一叢翠竹,翠竹上有一群飛鳥。
5.出示第4節(jié),生讀,猜場景。重現(xiàn)電影少先隊活動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場景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范例:有一隊“紅領巾”,他們舉著一面隊旗,拿著一把銅號,開開心心在郊游呢!
6.了解“紅領巾”的代指。電影里出現(xiàn)了小朋友,哪個詞語表示小朋友呢?引出“紅領巾”,借助圖片了解這些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就是少先隊員,這里的“紅領巾”不是指真的紅領巾,而是代指少先隊員,所以這里標上了引號。
7.識記“隊”。觀察圖中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不止一個,他們正整整齊齊地排著隊伍,所以我們說—— 一隊“紅領巾”。
8.識記“銅”“號”,自由交流識記方法。
“銅”——形聲字方法識記:左邊金字旁表示“銅”是一種金屬,右邊“同”字提示這個字的讀音。
“號”——結合以往學習經(jīng)驗識記:在一年級學習的《青蛙寫詩》里,我們知道小蝌蚪可以當逗號,小泡泡可以當句號,一串小水珠可以當省略號。(出示相應圖片和文字)
9.男女生配音大賽,朗讀第3、4節(jié),最后齊讀全文。
六、指導寫字
電影的每個場景都很美,現(xiàn)在需要你們幫忙制作電影海報,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字幕上少了幾個字,請你們學寫這幾個字幫助完成海報。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進行結構分類。
2.左右結構:橋、群、隊、旗、銅、領。
(1)哪些筆畫有了變化:如橋字,木字旁捺變點。
(2)寬窄比例:左窄右寬——橋、隊、銅、領。左右寬窄相當——群:橫畫較多,注意橫的長短不同,以及間距相同。
(3)易錯字“旗”:不能漏了右側(cè)一撇一橫,就像小帽子。
3.全包圍結構:園。
“園”:大口框要寫得大些,“元”字第一橫較短。
4.上下結構“號”:上小下大,上緊下松,口字略小。
5.獨體字“巾”:學生對照田字格,自行觀察書寫。
七、背誦課文,拓展延伸
1.出示單幅圖,設置填空,引導學生背誦。
2.整部電影回放,通過不同場景圖片,引導學生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