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一
席慕容的文章和詩歌總會讓人心情寧靜或是帶上少女蓮花般淡淡的輕愁,就如她的那首《一棵開花的樹》中“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比绾巫屇阌鲆娢?,在我最美麗的時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yīng)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愿望了吧。一本書,一首詩,讀的人不同感受也不盡相同。關(guān)于這首詩席慕容自己的說法卻和大多數(shù)人所理解的不同,她說:“這是我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我在生命現(xiàn)場遇見了一棵開花的樹,我在替它發(fā)聲?!敝劣谟行┤税炎髌方庾x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詩,她表示“有點猶疑”。但她同時聲明,“詩人的解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讀者的解釋也有權(quán)威性。”
當(dāng)青春嬌艷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那個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著你的只有那雨后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于無人欣賞?!拔乙言诜鹎扒罅宋灏倌?,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多么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為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后驀然回首卻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席慕容的詩總是給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不止一首《一棵開花的樹》或《離別》有時候獨自品味這份苦澀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于她的作品我最后依然想寫詞一首,以舒胸臆:
秋心為愁,好夢留時,難度。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二
十幾歲時就開始讀席慕容的散文,《七里香》、《有一首歌》、《無怨的青春》,有很美的手繪的插圖,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畫的風(fēng)格,我都很是喜歡。
席慕容的文章,如一杯香茗,讓人在品過之后,感覺沁入心脾,久久不能散去,又如一股清泉,流入心底那干涸的湖,滋潤整個靈魂。
她,就是這樣,以一篇篇絕好的文章打動著我,感染著我,讓我在生活最困頓的時候,給我以人生積極的鼓勵和潤澤。
席慕容,蒙古族人,全名穆倫?席連勃,
1943年生于四川重慶,祖籍察哈爾盟明安旗貴族。
臺灣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系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
她是臺灣知名畫家,更是著名散文家與詩人,著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詩》等。
她的作品浸潤東方古老哲學(xué),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
文章多寫愛情、人生、鄉(xiāng)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我對她有著特殊的感覺,總認(rèn)為,她為我們的心靈寄托寫了一個極好的詮釋。
看完她的《花事》,更讓我對生命的價值有了一個更新更深的認(rèn)識。
對于生命,我們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無奈,而我們要做的是什么?
是對生命的內(nèi)涵有一個深切理解,對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吧!
在種種牽絆里不斷得傷害著自己和別人?還要學(xué)著不去后悔?
是的,我們應(yīng)該學(xué)著不去后悔,不去做讓自己后悔的事,
那就讓自己擁有一顆豁達(dá)的心,去容納別人的種種的非難,不要讓自己在整個事件的過程中變得那么尖銳和刻薄。
有這樣一則寓言,有人問禪師:“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
禪師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容他、信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p>
禪師所說的心態(tài)就是寬容,勸世人用一種寬容的心去面對世間的嘈雜和憂煩。
一個人生活在塵世間,就難免會碰到憂煩的事,與人產(chǎn)生誤解、矛盾、和積怨,而從此相互懷疑、憎恨,發(fā)生不必要的沖突。
這時,如果能保持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就會一笑泯恩仇,化解矛盾,說不定,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人的生命里充滿著大大小小的爭奪,包括快樂和自由在內(nèi),我們也總是急著想知道一切,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于是付出很多的努力甚至代價去爭取。等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原來認(rèn)為重要的東西竟然不重要了,而一直被自己忽視的種種卻又開始呼喚自己,就像那草葉間的風(fēng)聲,就像那夜里的一地月光。
所以,我們多么希望自己能夠把腳步放慢,希望自己能夠回答大自然所有的美麗生命的呼喚!
那么,讓我們學(xué)著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學(xué)著不去做后悔的事情,也學(xué)著不要重復(fù)自己的錯誤,學(xué)著去真正地愛自己的生命,愛人和愛這個美麗的世界。
時,也許我們終于會明白,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它跋涉的理由,都有它選擇的方向,都有它無以言表的艱辛。
那么,也讓我們在生活的這一刻,
好好的享用今天,
從容地品嘗生命的滋味吧!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三
席慕容的文章和詩歌總會讓人心情寧靜或是帶上少女蓮花般淡淡的輕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
散文。
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席慕容的詩和散文,尤其是詩,字里行間都散發(fā)著淡淡的羅蘭香,清新朦朧,如夢似幻。她的詩總是帶著淡淡的苦澀,可卻能很好地表現(xiàn)她對生命的熱愛,對青春的追憶。她書寫的,不只是那種她夢想的“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的愛情,更是為了紀(jì)念難忘的青春里的愛的印記。這個寫出優(yōu)美詩句的女子曾說“寫詩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彼龑懺姡瑸榈氖恰凹o(jì)念一段遠(yuǎn)去的歲月,紀(jì)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她的詩里,有愛情、鄉(xiāng)情,每一種感情都豐富細(xì)膩,讓人沉醉。
很喜歡她是那首《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比绾巫屇阌鲆娢遥谖易蠲利惖臅r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yīng)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愿望了吧。當(dāng)青春嬌艷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那個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著你的只有那雨后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于無人欣賞?!拔乙言诜鹎扒罅宋灏倌辏蠓鹱屛覀兘Y(jié)一段塵緣”多么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為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后驀然回首卻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一直在想,那個讓席慕容反復(fù)書寫的他究竟會是怎么樣子。后來我終于明白了,那個所謂的他不是那個讓她心動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許早已淡去,席慕容書寫的,是對逝去的青春的追憶和對那些飄渺不定的愛的感覺的捕捉,她將難以直接表達(dá)的愛都賦予給了一個個記憶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樣的邂逅,那樣的暮色,那樣一棵會開花的樹,無疑都是對青春的愛的見證,哪怕一切終如云煙,她也要問一句:“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席慕容的詩的世界里,鄉(xiāng)愁是一支永遠(yuǎn)回旋著的曲調(diào)。祖籍內(nèi)蒙古的她,在46歲以前,從未見到過故鄉(xiāng),深遠(yuǎn)而遼闊的內(nèi)蒙大草原永遠(yuǎn)只在詩人心中魂牽夢繞?!半x別后/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不會老去。”濃郁的鄉(xiāng)愁,貫穿在席慕容的字里行間:“像那草原千里閃著金光,像那風(fēng)沙呼嘯過大漠,像那黃河岸、陰山旁。”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xiàn),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內(nèi)疚和悔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后的心里……在暮靄里向你深深俯首,請為我珍重,盡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后終必,終必成空?!边@句詩出自她的另一首詩《送別》。作者錯過了某些東西,首先感到的是后悔和遺憾,但作者善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的心情,所以最后說道“世間種種,最后終必成空,”不管是自我安慰還是看透,總歸是很有效的調(diào)節(jié)了自己的心態(tài)??涩F(xiàn)在的我們總是容易沉迷于一件事,一種情緒,一個人……不知是忘了將自己從中抽身,還是不想,不愿,以至于生活總是渾渾噩噩,然后繼續(xù)著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我們需要的就是像作者那樣的心態(tài),珍惜現(xiàn)在?;貞涍^去,是為了現(xiàn)在能更好的生活。
席慕容的詩總是給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不止是《一棵開花的樹》或《離別》……。
接觸她的詩歌和散文不久,要說最為熟悉的,不過也就是那首“一棵開花的樹”。盡管如此,在閱讀了接近十幾篇作品后,我不得不稱贊席慕容是一個心思細(xì)膩且文筆流暢。每每讀來都會給人一種清新舒暢的感覺——無論讀上多少遍,總是能夠體會到一些不同的東西。從每一首詩里面我都能感受到她那顆炙熱跳動的心,苦苦訴說著她無法用言語表達(dá)出來的感情。
席慕容用她的筆,輕輕的描繪著,勾勒出一幅幅能夠觸動到我們靈魂深處的畫面——主人公可以為一棵為了一段緣而苦苦等待了五百年的樹;可以為流著傷心淚看愛人離去,家破人亡的樓蘭新娘;也同時可以為感嘆時光像白駒過隙,物是人非的她自己。華麗的用詞和精致的寫作手法只是如在繁花旁邊點綴襯托的綠葉,我所真正欣賞的,其實正是她那種不同與常人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僅僅只用兩只眼,一只手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一樣的世界。
我喜歡這句。
對聯(lián)。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云卷云舒。”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時代,在這個人們越來越只看重金錢的社會,越是長大越是向往那種淡泊自然的生活。我比較偏愛那種遠(yuǎn)離塵世煙火的文章詩歌,偷閑的時候,總喜歡倚在書桌前,手捧書卷,細(xì)細(xì)品讀詩作的意境和詩人當(dāng)時的情感,那時候總是有種獨立于世的悠然之感。
我喜歡席慕容的詩集,原因在于:與她詩作情感的相連和共鳴。我喜歡她詩作字里行間總是如紫羅蘭般的清新朦朧,似遠(yuǎn)還近,如夢如幻,著實讓人著迷。席慕容曾說過:“寫詩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彼龑懺?,為的是“紀(jì)念一段遠(yuǎn)去的歲月,紀(jì)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她的詩作可以用一個“真”字形容。就是這樣的詩,很容易讓人沉醉其中。她的詩中,充滿著一種對人情、愛情、鄉(xiāng)情的悟性和理解。也正是因為喜歡她的“真”,我喜歡上了她的詩,從詩里我喜歡上了她的人,甚至她的“悲與喜”,也就在此時我也喜歡上了用詩來記錄生活,用詩來品讀人生。
席慕容的文章和詩歌總會讓人心情寧靜或是帶上少女蓮花般淡淡的輕愁,就如她的那首《一棵開花的樹》中“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yīng)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愿望了吧。一本書,一首詩,讀的人不同感受也不相同。就如好多人就把它解讀成了一首情詩,表達(dá)了“女孩子站在那里等待男孩子”,席慕容也曾表示:讀者的解讀很多,詩人的解讀只有其中一種,但是讀者的解讀同樣也具有權(quán)威性。
當(dāng)青春之花綻放的時候,人們總是期待在這最美的時刻,出現(xiàn)自己心中所想抑或命中注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著你的只有那雨后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于無人欣賞。“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多么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為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后驀然回首卻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我最喜歡的是那首《送別》“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xiàn),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內(nèi)疚和悔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后的心里……在暮靄里向你深深俯首,請為我珍重,盡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后終必,終必成空。”至今猶記得當(dāng)時看完這首詩后不由得落淚,腦子里想起大學(xué)畢業(yè)那會,想起那些擦肩而過的人,想起那些往事的悲與喜。席慕容的詩讓我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找到了“世外桃源”,我在這里“耕種”,收獲的是滿滿的精神寄托。每當(dāng)我遇到困難或者遭受挫折的時候,我會去品讀她的作品,會品讀“水一樣的女人——席慕容”,甚至有時候還會去寫首小詩,來緩解自己的情緒。那時我也寫了這樣一首詩《遠(yuǎn)去的身影》:
夢近了。
你卻遠(yuǎn)了。
在記憶的海洋里。
似乎你還是那么清晰。
那么真實。
而我。
而我伸手卻永遠(yuǎn)觸不到你。
我知道。
你遠(yuǎn)去了。
你離開了。
永遠(yuǎn)的走了。
在培根的《論讀書》里曾寫道: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我喜歡這樣的贊譽,也努力想成為一個聰慧的人。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四
讀過席慕蓉散文的人,往往會被她那細(xì)膩動人的筆調(diào)感染。她的文章充滿了智慧。她總是把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挖掘出它們內(nèi)在的美好品質(zhì),接著轉(zhuǎn)化為文字,讓我們分享。在她的文章中,沒有值得去推敲的文字,也沒有令人百思不解的深刻哲理,只是順理成章地向我們一一道述,但卻能在人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拿起一本席慕蓉散文集,往封面上瞅了瞅,標(biāo)題是“透明的哀傷”。在這幾個大字后面映襯著紅色的流跡,還有兩朵花和飄散的花瓣。想必這本散文集中定是記載著席慕蓉的人生哀傷。仔細(xì)閱讀完封面上的那首小詩后,我終于明白了:寫的都是席慕蓉年輕時由種種事物引發(fā)的對人生的感慨。
隨意地翻了翻,看到有一標(biāo)題是《爭奪》。心想:席慕蓉在文章中敘述的是誰和誰之間的爭奪呢?我?guī)е蓡栠M(jìn)入了文章之中。
讀完后,我腦中的疑問全都沒有了。原來文章描述的是她與工作的爭奪,為享受大自然的權(quán)利而爭奪。結(jié)果好不容易從繁忙的工作間隙溜到大自然的懷抱,讓心情豁然開朗起來。
是啊,我們生在一個繁雜煩亂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煩惱,我們也有我們學(xué)生的煩惱??墒牵覀兒雎粤司穹潘傻南硎?。抽出一點時間去尋找我們精神的樂園吧,那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精神能量的地方。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五
讀過席慕容散文的人,往往被她那細(xì)膩動人的筆調(diào)感染。她的文章取材廣泛、充滿溫馨。細(xì)讀進(jìn)去,她的文章平易樸實:山坡上的野草,孤獨的大樹,匆匆的過客,頑皮的小孩,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她都能注意到并且看出它們內(nèi)在的美好品質(zhì),然后化為文字,與讀者共享。文中沒有可以堆砌的詞語,沒有令人驚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順理成章??蓞s能在人心里蕩起層層漣漪。
《寫給幸福》是席慕容一本抒情散文集。抒情是席慕容寫作的一大特色。她的散文有詩的韻味,更有畫的典美。這或許因為她是個畫家之故。從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那充滿孩童般純真的感情。那親切抒緩的字句,空靈傷感的情調(diào),行云流水般的敘述,處處洋溢著她對美好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和熱愛。
鄉(xiāng)愁是席慕容作品的一個主題,這位長在內(nèi)地的蒙古貴胄,對那塊有著茫茫草原,沙漠駝鈴,長河落日的土地充滿著向往和愛戴。這種心情常流露在她的筆尖,所以她的作品既有悠遠(yuǎn)清麗的南國秀美,又有豪放粗獷的北國浪漫情懷。也許,她的歌是從“曠野上世代牧羊的人心里生長出來的`”,而支撐著她在人生道路上艱難跋涉的,也正是“游牧民族與生俱來的那一份渴望了”。
感觸乏弱了些,有些作品思維或者不夠深遠(yuǎn),對于現(xiàn)實來說顯得太理想化了些,但她描寫的那些充滿至善至美的平凡瑣事,總能拔動人們的心弦,讓你一同去發(fā)現(xiàn)世界中美好的一面。相對于那些卷帙浩繁、氣勢磅礡的巨作,席慕容的作品就像一股涓涓細(xì)流,帶給你遐想,帶給你甘香。
也許,有人喜歡的是那些憤世嫉俗的談古說今,有人喜歡悲凄哀艷的兒女情長,有人則喜歡壯烈豪邁的諍諍勁言,但在這些悲壯、深沉的世界里,注入一點席慕容般的純真、甜美,它就像一縷輕風(fēng),吹拂著你,讓你隨著她小夜曲般的娓娓傾訴,去回味些許歲月里無法捉摸的幸福和生活的真善美,或者,這正是席慕容從來沒有刻意去做過些什么努力的心愿所在。
所以,我愿意隨著這份寫給幸福的柔情,去找尋幸福,感受幸福。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六
讀過席慕蓉散文的人,往往會被她那細(xì)膩動人的筆調(diào)感染。她的文章充滿了智慧。她總是把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挖掘出它們內(nèi)在的美好品質(zhì),接著轉(zhuǎn)化為文字,讓我們分享。在她的文章中,沒有值得去推敲的文字,也沒有令人百思不解的深刻哲理,只是順理成章地向我們一一道述,但卻能在人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拿起一本席慕蓉散文集,往封面上瞅了瞅,標(biāo)題是“透明的哀傷”。在這幾個大字后面映襯著紅色的流跡,還有兩朵花和飄散的花瓣。想必這本散文集中定是記載著席慕蓉的人生哀傷。仔細(xì)閱讀完封面上的那首小詩后,我終于明白了:寫的都是席慕蓉年輕時由種種事物引發(fā)的對人生的感慨。
隨意地翻了翻,看到有一標(biāo)題是《爭奪》。心想:席慕蓉在文章中敘述的是誰和誰之間的爭奪呢?我?guī)е蓡栠M(jìn)入了文章之中。
讀完后,我腦中的疑問全都沒有了。原來文章描述的是她與工作的爭奪,為享受大自然的權(quán)利而爭奪。結(jié)果好不容易從繁忙的工作間隙溜到大自然的懷抱,讓心情豁然開朗起來。
是啊,我們生在一個繁雜煩亂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煩惱,我們也有我們學(xué)生的煩惱??墒牵覀兒雎粤司穹潘傻南硎?。抽出一點時間去尋找我們精神的樂園吧,那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精神能量的地方。和作者一樣,用一種散漫的心情,遠(yuǎn)離繁亂、世俗的土地,到大自然的懷抱去,那兒有天高云淡、風(fēng)和日麗,沒有忙碌的折磨,只有精神給你帶來的活力,經(jīng)過一番后,再重新回到那世俗的塵世,又重新和塵囂、雜鬧接觸一番,但此刻我們卻是煥然一新的。
此時,我還能理直氣壯地說:“我們不是逃避,只是向忙碌的工作做了一次小小的爭奪。幸好的是,大自然收納了我們浮燥的心靈,還給了我們一份無壓力的心態(tài)?!?/p>
放下煩惱,走過大自然,去欣賞藍(lán)天的美;傾聽鳥兒的鳴唱;沐浴太陽光的溫和。如果你連這都不能做到的話,那你必定不能成大器。但此時不必?zé)?,去讀一讀席慕蓉的散文《爭奪》吧!這樣,你便多了一份安逸閑情,添了一份愉悅與超脫。
讓我們一起去享受并關(guān)愛大自然吧!
文檔為doc格式。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七
樹葉在告別樹枝的時候,只來得及作短暫的告別。她在那一瞬間里快速飄落,在和絢的秋風(fēng)中作了幾個瀟灑的自由翻轉(zhuǎn)。
樹葉一直把泥土看成是自己最終的歸宿。她從春天尋找到夏天,最終在秋的季節(jié)里完成了自己的宿愿。
樹葉把樹枝看作是自己今生最愛的人。她知道,自己不是個要求完滿的人??蓪τ趷矍?,她總是想方設(shè)法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完滿。但是,讓她賴以生存、充滿希望的樹枝上,不僅僅只有她這一片樹葉。樹枝說,他的愛,屬于眾人,而不僅僅只是屬于她。
樹葉是個愛幻想的人。在這之前,她用自己并不單純也很實際的心猜度了幾百上千遍,猜度著如何才能使自己毫不介意、沒有痛苦而且很幸福地生活在樹枝的懷抱中。
樹枝對樹葉說,今生他很幸福。他習(xí)慣了在每一季擁抱與呵護(hù)不同的樹葉。那種眼花繚亂、賞心悅目凝視的快感,是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
樹枝的生活因為樹葉一季又一季地來去或燦爛或黯然。只是,那份最初的神傷也因為太多的驚異與新奇而漸漸被輕描淡寫。
樹枝從不否認(rèn)自己的世俗,但也不承認(rèn)自己的花心。他想,既然上天給他一個完滿的擁有,就應(yīng)該習(xí)慣這種愛過一季又一季不同樹葉的生活。
樹葉生活在樹枝的懷抱中,感到自己是卑微的。她無法拿“永遠(yuǎn)”這兩個字來要求樹枝,甚至來要求自己。她知道自己孱弱的靈魂,經(jīng)不起太長久的等待。在很多痛苦的輪回中,她早就弄清了事物的本質(zhì)與根源。就像,她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她在春天到來在秋天離開一樣。沒有什么能期待永久的,除了那份永遠(yuǎn)只能埋葬于心靈深處那恒古不變的愛戀以外。
樹葉知道,有些愛就如空中樓閣,經(jīng)不起太長的期待,因為美麗,所以只能幻想。但這并不妨礙她把這份愛當(dāng)作是一份紀(jì)念,深埋心中。以免以后,還有太多卑微的靈魂會來嘲笑她當(dāng)初的信仰和執(zhí)著。
樹葉喜歡秋天。一切雖不能完滿結(jié)束,但畢竟還是一個結(jié)束。樹葉告訴自己,在深秋落下的最后一片樹葉將會是自己。不再青綠,而是變成金黃色的.焦灼。與樹枝的告別,也不需要太多的儀式。點頭、飛舞。不再擁抱,不再親吻。算是最后一次約會。
撲向泥土的剎那,樹葉還是微笑了。她開始喜歡秋風(fēng)的味道,有種淡淡的成熟,夾雜著一絲苦澀的甜蜜。還有,即將擁她入懷的泥土,他的氣息也是這般溫馨。
幸福,在這一刻悄然而去亦或又再次降臨。樹葉兒渴望每一次激—情擁抱過后的甜蜜,猶如帶著短暫的愛情放棄了最初的希冀與最終的遺憾。
我不是你最初的選擇,卻是你最終的歸宿。泥土張開雙臂熱情迎接著樹葉。樹葉兒把自己一半的氣息永遠(yuǎn)地留在了樹枝上,然后義無反顧地?fù)溥M(jìn)泥土的懷抱,與他重合,成為泥土生命里的唯一與全部。
樹葉和樹枝的愛情故事,永遠(yuǎn)都屬于一季。風(fēng)來了,也就吹拂起那么一點點余味。
歲月說,時間是一個很殘忍的東西。它可以讓所有來不及告別、來不及相愛的人擁有更加濃烈的回憶。它會讓人帶著一些殘忍的記憶作深沉狀遙想當(dāng)初絕望過后的頹敗。
樹葉說,要感謝樹枝,讓她學(xué)會了成長;樹葉還說,要好好愛著泥土,讓她擁有了真愛的感覺。
樹葉的這一生,愛過兩個人。一個是樹枝,是初戀,所以是青澀時的苦悶與成熟后的茫然。另一個是泥土,他是樹葉最終的港灣,因為只有他那顆博大而包容的心能承載得起樹葉無法再付出太多愛的心。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篇八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
散文。
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小時候的喜愛是無以復(fù)加的,覺得世界上應(yīng)該她的詩歌是最好的。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淚?!?/p>
“生命必須由豐美走向凋零?!?/p>
這是她的詩歌的全部原因。一切都是為了懷念。她懷念過后,我們沿著同樣的道路去懷念。
她的詩歌就是在說:我來告訴你,人生就是為了追求內(nèi)心的安寧與得到愛。即使是愛的悲傷,是從一個少女的思想到中年婦女的沉靜之美。是啊?!皩τ趯懺娺@件事,我一直都不喜歡做些什么解釋。只是覺得,如果一天過得很亂、很累之后,到了晚上,我就很想靜靜地坐下來,寫一些新的或者翻一翻以前寫過的,幾張唱片,幾張稿紙,就能度過一個很安適的夜晚。鄉(xiāng)間的夜潮濕而又溫暖,桂花和茉莉在廊下不分四季地開著,那樣的時刻,我也不會忘記?!边@樣的感覺使我沉醉。但是歲月真正是不寬恕我的。不過才幾年,從學(xué)生時期到工作,讀書的口味就變了。一樣還是喜歡詩,卻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可是席慕容的詩,其實,也有一個回還的過程。從喜歡到不喜歡,最后再喜歡,三部曲、三個階段,循環(huán)和否定之否定。詩歌就是詩歌。在所有的文學(xué)當(dāng)中,小說是王冠,那么詩歌就是王冠上的明珠。
所有的人大多不喜歡用寫詩來記錄一個東西。偏偏你的經(jīng)歷就如同文章里面寫的那樣的感覺。于是隔了好多年,你與那個作者共同嘆息。席慕容畫畫之后寫詩歌、寫散文。但是她的詩歌卻直接把生命的體驗提出來,做成為了金色或者花,展覽給大家,或者其實她不過是給自己看而已。
最后的最后我才明白席慕容的詩歌,不是寫給少年看的。是寫給無盡歲月的。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接觸她的詩歌和散文不久,要說最為熟悉的,不過也就是那首“一棵開花的樹”。盡管如此,在閱讀了接近十幾篇作品后,我不得不稱贊席慕容是一個心思細(xì)膩且文筆流暢。每每讀來都會給人一種清新舒暢的感覺——無論讀上多少遍,總是能夠體會到一些不同的東西。從每一首詩里面我都能感受到她那顆炙熱跳動的心,苦苦訴說著她無法用言語表達(dá)出來的感情。
席慕容用她的筆,輕輕的描繪著,勾勒出一幅幅能夠觸動到我們靈魂深處的畫面——主人公可以為一棵為了一段緣而苦苦等待了五百年的樹;可以為流著傷心淚看愛人離去,家破人亡的樓蘭新娘;也同時可以為感嘆時光像白駒過隙,物是人非的她自己。華麗的用詞和精致的寫作手法只是如在繁花旁邊點綴襯托的綠葉,我所真正欣賞的,其實正是她那種不同與常人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僅僅只用兩只眼,一只手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一樣的世界。
她對這世間萬物,花草樹木都皆抱有著異樣的情懷;仿佛它們都是活的,動的,是會有喜怒哀樂的?!芭笥寻。遣皇腔ò?,那是我凋零的心…”我有好多次都在想,她到底是以怎樣的心情,寫出這句帶著三分遺憾,七分感傷的句子?她又是如何把一個植物的心理活動刻畫的如此惟妙惟肖?在她的作品集里,很多詩歌都是以愛情作為主軸,用最真實的一面活生生的告訴了我們這世間的殘酷。“然后在街角我們擦身而過,漠然地不再相識。啊,親愛的朋友!請別錯怪那韶光改人容顏,我們自己才是那個化裝師”…我已經(jīng)過了讀公主童話長大的年齡,也開始逐漸知道和了解到想要萬事達(dá)到完美無瑕是不可能的事情。上天是公平的,在給了一個人足夠揮霍的財富以及顯赫的身份地位的同時,也會不留痕跡的拿走一些;亦或者如同被折斷翅膀的鳥兒,失去所向往的那份自由。想必席慕容正是看透了這群天天在街上與她擦身而過的男男女女,才故而感嘆“難道鳥必要自焚才能成為鳳凰,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十幾歲時就開始讀席慕容的散文,《七里香》、《有一首歌》、《無怨的青春》,有很美的手繪的插圖,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畫的風(fēng)格,我都很是喜歡。
席慕容的文章,如一杯香茗,讓人在品過之后,感覺沁入心脾,久久不能散去,又如一股清泉,流入心底那干涸的湖,滋潤整個靈魂。
她,就是這樣,以一篇篇絕好的文章打動著我,感染著我,讓我在生活最困頓的時候,給我以人生積極的鼓勵和潤澤。席慕容,蒙古族人,全名穆倫?席連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慶,祖籍察哈爾盟明安旗貴族。中國臺灣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系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她是中國臺灣知名畫家,更是著名散文家與詩人,著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詩》等。她的作品浸潤東方古老哲學(xué),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
文章多寫愛情、人生、鄉(xiāng)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我對她有著特殊的感覺,總認(rèn)為,她為我們的心靈寄托寫了一個極好的詮釋。
是的,我們應(yīng)該學(xué)著不去后悔,不去做讓自己后悔的事,那就讓自己擁有一顆豁達(dá)的心,去容納別人的種種的非難,不要讓自己在整個事件的過程中變得那么尖銳和刻薄。有這樣一則寓言,有人問禪師:“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
禪師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容他、信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p>
禪師所說的心態(tài)就是寬容,勸世人用一種寬容的心去面對世間的嘈雜和憂煩。一個人生活在塵世間,就難免會碰到憂煩的事,與人產(chǎn)生誤解、矛盾、和積怨,而從此相互懷疑、憎恨,發(fā)生不必要的沖突。這時,如果能保持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就會一笑泯恩仇,化解矛盾,說不定,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人的生命里充滿著大大小小的爭奪,包括快樂和自由在內(nèi),我們也總是急著想知道一切,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于是付出很多的努力甚至代價去爭取。等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原來認(rèn)為重要的東西竟然不重要了,而一直被自己忽視的種種卻又開始呼喚自己,就像那草葉間的風(fēng)聲,就像那夜里的一地月光。所以,我們多么希望自己能夠把腳步放慢,希望自己能夠回答大自然所有的美麗生命的呼喚!可是,我們又在何時將自己置身于“閑敲棋子落燈花”的境界,讓自己真正去感受生命的這種恬淡和怡然?那么,讓我們學(xué)著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學(xué)著不去做后悔的事情,也學(xué)著不要重復(fù)自己的錯誤,學(xué)著去真正地愛自己的生命,愛人和愛這個美麗的世界。也許我們終于會明白,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它跋涉的理由,都有它選擇的方向,都有它無以言表的艱辛。
那么,也讓我們在生活的這一刻,好好的享用今天,從容地品嘗生命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