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一
2.了解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并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形象生動的說明方法。
一、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觀看以熊貓為主題的錄像片斷,增強學生對熊貓的感性認識。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一些關于熊貓的特點、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描繪一下大熊貓的特征。
二、整體感知,研讀課文。
明確:本文是一篇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課文標題中的“大熊貓”,表明了文章說明的對象,“國寶”一詞點明了說明的重點。先說“國寶”,再用表示解釋說明的破折號引出被稱為國寶的對象“大熊貓”,起著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貓的'珍貴;二是引起讀者的注意:
2.熟讀課文之后,如果讓你來介紹大熊貓,你會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可鼓勵學生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上臺介紹大熊貓)。
明確:外形特點:可愛。
生長環(huán)境:人煙稀少、泉水豐富、竹類眾多。
生活習性:喜愛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愛獨處。
活動范圍:隨季節(jié)交替而改變活動范圍。
繁殖情況:繁殖力低,大多每胎產一仔。
三、揣摩運用,體味語言。
1.作者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大熊貓的舉止神態(tài),突出了它可愛、機警的特點。其中你最喜歡哪些語句?為什么?(根據學情,可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生動的說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詮釋等,以及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不必過細分析。)。
2.比較探討:
大熊貓體態(tài)豐滿,四肢粗壯,尾巴短禿,色奇特,頭和身軀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象戴著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鏡。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tài)溫馴,給人以優(yōu)美、活潑的感覺。(《國寶——大熊貓》)。
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為白色。(《辭?!?。
3.結合課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關情況,請你談一談大熊貓的生存現狀?
(大熊貓生活現狀:學生可根據有關資料,圍繞大熊貓瀕臨滅絕,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以“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為主題,展開專題研究。
1.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2.以小組為單位,確定研究子課題。
3.分工合作,擬定研究方案,并組織實施。
4.交流、匯報。
(不斷鼓勵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此部分可在課余完成,達到學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業(yè):
最近,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新開辟了一條旅游路線,沿途關于保護野生動物的標語尚未擬寫,請各方陣同學幫它擬寫。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二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話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動物王國里面,動物們都在進行著各種有趣的活動,你們想去瞧一瞧嗎?—— (課件:各種動物活動圖片)
2.看到這么多的動物,你們喜歡嗎?(喜歡)那今天我們這節(jié)作文課就來寫一種動物——大熊貓,大熊貓被稱為我國的國寶。(板書:國寶大熊貓)
二、交流資料,了解熊貓。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貓的有關資料,小組長帶領本組同學分類整理搜集的資料。
2.分類展示小組搜集的資料。(預設)
(1)大熊貓是貓嗎?大熊貓的分類一直有爭議,不過近年來比較趨向于將大熊貓獨立出來,因為大熊貓和現存的其他物種都有較大的差異。大熊貓,屬于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2)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陜西省南部和甘肅省南部的山區(qū)。
(3)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我國的國寶?
大熊貓中國獨有,數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屬于我國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它常常擔負“和平大使”的任務,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
大熊貓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了,現在留下來的數量很少,成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的珍貴的“活化石”。
大熊貓不僅是中國最稀有的珍貴動物,而且已成為世界上最珍貴最稀有的動物,被世界野生動物協(xié)會選為會標,世界各大動物園內每種有絕滅危險的珍稀動物籠前要懸掛熊貓為圖案的徽志。
根據科學統(tǒng)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剛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當于媽媽體重的百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3.談話引導交流:怎樣把這些零碎的資料整理成一篇內容連貫的作文呢?(學生自由交流。)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交流資料了解了大熊貓,通過閱讀例文掌握了寫作技巧,這節(jié)課我們閱讀課本上的要求,完成習作。
二、閱讀課文,明確要求。
1.獨立閱讀課本94頁習作要求和有關資料。
2.小組交流,怎樣寫好這篇作文。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1)審題:這次習作要求我們寫國寶大熊貓,屬于狀物文。描寫大熊貓的性格特點時,可以恰當地使用中心句,先概括地寫一寫他們的性格,再在后面的自然段中分別加以敘述,這樣的話,文章條理清楚,讓人一目了然。
(2)選材:同學們收集的材料很多,能選擇寫的范圍很廣。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要作為選擇的主要材料。
(3)立意:我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就是通過自己和動物的交往(動物園觀察),以及對有趣的事情的描述,在字里行間自然真摯地流露出來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感人。
(4)技法:描寫動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動物的生活習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動、性情等方面,抓住這些方面細致描寫,才能將它們描寫得惟妙惟肖;動物雖然不像人一樣會思考、會說話,但是,它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在觀察描寫時,就應該從它們的動作、叫聲中去體會和想象它們的“情緒、思想”變化,這樣適當運用比擬,文中的動物才會更逼真。
4.課件出示:技巧口訣歌
介紹動物有要點,外形習性是重點。
描寫特點抓外形,總分說明條理清。
聯系生活寫習性,吃睡玩爬和叫鳴。
生活細節(jié)要具體,寫出特性有感情。
動物和人是朋友,友好相處莫驚擾。
保護動物是美德,和諧相處好境界。
三、提出要求,完成初稿。
1.提出要求:
(1)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
(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
(3)還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系(寫一件具體的事)。
(4)給文章“化個妝”(加入一些修辭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動靜結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結構形式例如:過渡句,首尾呼應等,完善文章。)
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
3.閱讀自己寫完的習作,看看對問題的解答是否正確,有沒有不準確的內容,還需不需要補充新內容,并進行修改和補充。
四、互相交流,進行修改。
1.指名讓學生上臺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學生來評一評。教師注意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放大閃光點。
2.出示習作評分要求,指導學生修改習作。
(1)習作評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觀察仔細,能比較具體地寫出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神筆小作家: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生動,能按照一定順序形象、具體地寫出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動作情態(tài)等。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組員之間互相評一評,看看兒是大家欣賞的地方,哪個地方大家認為還要進一步修改,對修改自己或別人文章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3.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完善習作。
4.集體修改: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組推薦一篇認為進步大的習作進行集體交流。交流的重點是是否把內容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了;語句是否通順;遣詞造句是否貼切、準確;是否表達了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補充。最后把自己認為修改好的習作讀上幾遍,讀出感情來,各自把修好的習作工整抄在習作本上。
五、習作展品。
評選優(yōu)秀習作張貼在班級學習專欄里進行展品。
[教學板書]
抓住主要特點,合理安排順序。
列舉典型事例,突出主要習性。
巧妙使用詞語,表達真情實感。
動靜合理搭配,描寫具體細致。
巧用修辭方法,內容形象生動。
注意前后照應,做到首尾連貫。
[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的習作是是寫國寶大熊貓,這個內容是學生樂于交流,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但學生對大熊貓的了解非常少,課前讓學生搜集大熊貓的有關資料是彌補這一缺陷的主要途徑(要條件可以讓學生到動物園觀察大熊貓),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注意發(fā)現它們的特點。
引導學生交流資料,在交流過程中使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大熊貓,激發(fā)學生熱愛大熊貓的情感。閱讀并分析例文,讓同學們再次體會描寫小動物要抓住特點進行描寫,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指導學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組成員互評互改,典型習作全班評改,分享優(yōu)秀習作,讓學生做自己學習寫作的主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激發(fā)了濃厚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也有明顯的提高。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三
技能目標: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情感目標:了解大熊貓的生存現狀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1、了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成為國寶的原因。
2、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1、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一)導入新課。
1、看視頻、學生說感受;
(二)檢查預習。
出示字詞(略)。
(二)初讀感知。
(三)品讀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并思考:
1、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現了大熊貓的可愛?請從修辭、詞語運用等角度進行賞析。
2、哪些地方體現了大熊貓的珍貴?請從從說明方法等角度來品讀。
(四)拓展延伸。
2、學生概括原因。
3、學生說說世界動物的生存現狀。
4、讓學生寫幾條保護動物的公益性標語。
(五)總結課堂的學習。
(六)布置作業(yè)。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四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動物王國里面,動物們都在進行著各種有趣的活動,你們想去瞧一瞧嗎?——(課件:各種動物活動圖片)。
2.看到這么多的動物,你們喜歡嗎?(喜歡)那今天我們這節(jié)作文課就來寫一種動物——大熊貓,大熊貓被稱為我國的國寶。(板書:國寶大熊貓)。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貓的有關資料,小組長帶領本組同學分類整理搜集的資料。
2.分類展示小組搜集的資料。(預設)。
(1)大熊貓是貓嗎?大熊貓的分類一直有爭議,不過近年來比較趨向于將大熊貓獨立出來,因為大熊貓和現存的其他物種都有較大的差異。大熊貓,屬于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2)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陜西省南部和甘肅省南部的山區(qū)。
(3)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我國的國寶?
大熊貓中國獨有,數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屬于我國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它常常擔負“和平大使”的任務,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
大熊貓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了,現在留下來的數量很少,成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的珍貴的“活化石”。
大熊貓不僅是中國最稀有的珍貴動物,而且已成為世界上最珍貴最稀有的動物,被世界野生動物協(xié)會選為會標,世界各大動物園內每種有絕滅危險的珍稀動物籠前要懸掛熊貓為圖案的徽志。
根據科學統(tǒng)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剛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當于媽媽體重的百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3.談話引導交流:怎樣把這些零碎的資料整理成一篇內容連貫的作文呢?(學生自由交流。)。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交流資料了解了大熊貓,通過閱讀例文掌握了寫作技巧,這節(jié)課我們閱讀課本上的要求,完成習作。
1.獨立閱讀課本94頁習作要求和有關資料。
2.小組交流,怎樣寫好這篇作文。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1)審題:這次習作要求我們寫國寶大熊貓,屬于狀物文。描寫大熊貓的性格特點時,可以恰當地使用中心句,先概括地寫一寫他們的性格,再在后面的.自然段中分別加以敘述,這樣的話,文章條理清楚,讓人一目了然。
(2)選材:同學們收集的材料很多,能選擇寫的范圍很廣。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要作為選擇的主要材料。
(3)立意:我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就是通過自己和動物的交往(動物園觀察),以及對有趣的事情的描述,在字里行間自然真摯地流露出來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感人。
(4)技法:描寫動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動物的生活習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動、性情等方面,抓住這些方面細致描寫,才能將它們描寫得惟妙惟肖;動物雖然不像人一樣會思考、會說話,但是,它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在觀察描寫時,就應該從它們的動作、叫聲中去體會和想象它們的“情緒、思想”變化,這樣適當運用比擬,文中的動物才會更逼真。
4.課件出示:技巧口訣歌。
介紹動物有要點,外形習性是重點。
描寫特點抓外形,總分說明條理清。
聯系生活寫習性,吃睡玩爬和叫鳴。
生活細節(jié)要具體,寫出特性有感情。
動物和人是朋友,友好相處莫驚擾。
保護動物是美德,和諧相處好境界。
1.提出要求:
(1)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
(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
(3)還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系(寫一件具體的事)。
(4)給文章“化個妝”(加入一些修辭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動靜結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結構形式例如:過渡句,首尾呼應等,完善文章。)。
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
3.閱讀自己寫完的習作,看看對問題的解答是否正確,有沒有不準確的內容,還需不需要補充新內容,并進行修改和補充。
1.指名讓學生上臺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學生來評一評。教師注意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放大閃光點。
2.出示習作評分要求,指導學生修改習作。
(1)習作評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觀察仔細,能比較具體地寫出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神筆小作家: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生動,能按照一定順序形象、具體地寫出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動作情態(tài)等。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組員之間互相評一評,看看兒是大家欣賞的地方,哪個地方大家認為還要進一步修改,對修改自己或別人文章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3.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完善習作。
4.集體修改: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組推薦一篇認為進步大的習作進行集體交流。交流的重點是是否把內容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了;語句是否通順;遣詞造句是否貼切、準確;是否表達了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補充。最后把自己認為修改好的習作讀上幾遍,讀出感情來,各自把修好的習作工整抄在習作本上。
評選優(yōu)秀習作張貼在班級學習專欄里進行展品。
抓住主要特點,合理安排順序。
列舉典型事例,突出主要習性。
巧妙使用詞語,表達真情實感。
動靜合理搭配,描寫具體細致。
巧用修辭方法,內容形象生動。
注意前后照應,做到首尾連貫。
第七單元的習作是是寫國寶大熊貓,這個內容是學生樂于交流,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但學生對大熊貓的了解非常少,課前讓學生搜集大熊貓的有關資料是彌補這一缺陷的主要途徑(要條件可以讓學生到動物園觀察大熊貓),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注意發(fā)現它們的特點。
引導學生交流資料,在交流過程中使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大熊貓,激發(fā)學生熱愛大熊貓的情感。閱讀并分析例文,讓同學們再次體會描寫小動物要抓住特點進行描寫,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指導學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組成員互評互改,典型習作全班評改,分享優(yōu)秀習作,讓學生做自己學習寫作的主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激發(fā)了濃厚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也有明顯的提高。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五
教學目標:
1、了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其它成為國寶的原因。
2、體會文章形象生動的說明語言。
3、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增強對國寶大熊貓的關注和喜愛之情。
教學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展示環(huán)節(jié)。
(1)小組集體展示:文章從各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大熊貓,如果讓你們小組來當導游團,請結合課文內容,選擇你們比較感興趣或拿手的內容向大家展示一下。
檢查預習。
請同學們自主完成下列生字詞的注音。
嬉()戲憨()態(tài)可掬()瀕()危()。
上林苑()璀璨()岷()山邛()。
秦嶺南麓()浩瀚()北碚()棲()息。
孤僻()分娩()翌()日繁衍()。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從各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大熊貓,如果讓你來介紹,你會選擇哪方面?結合課文內容,選擇你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向大家陳述一下。
2、文章是如何來說明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的?
3、分析大熊貓被稱為國寶的原因。
4、請你談一談大熊貓的生存現狀?
四、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作者運用生動傳神地語言刻畫出了大熊貓舉止神態(tài)的可愛,其中你最喜歡哪些語句?為什么?(提示:可從修辭方法或說明方法的角度進行分析)。
五、能力拓展。
比較課文和《辭?!穼Υ笮茇埿误w的不同說明,比較一下兩段文字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可以各抒己見。
大熊貓體態(tài)豐滿,四肢粗壯,尾巴短禿,毛色廳特,頭和身軀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像戴著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鏡。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tài)溫馴,給人以優(yōu)美、活潑的'感受。
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為白色。
--《辭?!?。
六、主題閱讀。
小熊貓。
小熊貓又叫小貓熊,由于長相十分惹人喜愛,天生裝扮得就像卡通畫中的動物形象一樣。在四川人們根據它的一些特殊習性,親切地稱之為“山悶得兒”或者“山車娃兒”,而在云南人們卻根據它的體形和美麗的毛色稱之為“金狗”。它的身體肥胖,外形似熊又很像家貓,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貓大,故而得名小熊貓。
小熊貓是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等高山、亞高山地帶的特產珍貴動物,在我國見于陜西南部、青海東南部、甘肅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人們在談到小熊貓時,自然會聯想起大熊貓。它們不僅名稱相近,而且有頭骨短而粗壯,顴骨強大,以多纖維的植物如竹類等作為食物,牙齒的構造十分相似,足適于攀援,掌下多毛,體毛較粗,內臟的構造相近等很多共同的特點,所以它們很容易被認為親緣關系接近的動物。其實,小熊貓和大熊貓的親緣關系相距較遠,在分類上也不屬于同一個科,大熊貓屬于大熊貓科,而小熊貓則屬于浣熊科。
小熊貓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3800米之間的混交林和竹林等高山叢林之中,夜晚棲居在溪流和山泉附近的利用枯樹洞或巖石洞所筑成的巢穴中。喜愛結成4~5只的小群活動。小熊貓喜歡飲水,常在小溪邊活動,飲水時用舌頭輕輕地舔吸,好像在仔細地品嘗甘泉的滋味,但很有節(jié)制。由于它的腳底下長著厚密的絨毛,所以很適合于在密林下面濕滑的地面或者巖石上行走,走路時前腳向內彎,顯得步態(tài)蹣跚,與熊類走路的姿勢類似。平時性情較為溫順,很少發(fā)出聲音,但生氣時會發(fā)出像貓叫一樣“嘶嘶”的聲音,并會吐唾沫,憤怒時則發(fā)出短促而低沉的咕噥聲。小熊貓的行動非常靈敏,善于攀樹,白天大部分時間在復蓋著一層淡紅棕色苔蘚的樹上休息、睡覺,遇到風和日麗的天氣,也喜歡蹲臥在巖石上曬太陽,顯得十分悠閑自在,所以當地的人們又叫它“山門蹲”。
在休息的時候,胸部和腹部一般緊貼在樹枝上,四條腿自然下垂,還不時地用前爪擦洗自己的白花臉,或者用舌頭不斷地舔弄身上的細毛,睡眠時用自己那條蓬松多毛的大尾巴蒙蓋住頭部或當作枕頭,有時也將腳下垂高高地伏臥在樹枝上。
1、概括--這一篇短文依次介紹了小熊貓的得名由來、分布地區(qū)、與大熊貓的異同和,根據這些,聰明的你一定知道本文是按順序來說明的。
1、發(fā)現--小熊貓和大熊貓可不只是大小不一哦,讀過全文,你一定會發(fā)現它們有許多共同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吧?請同學們找出它們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
七、課后作業(yè)。
八、課堂小結。
孫鎮(zhèn)|。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六
1、知道毛筆畫是特有的繪畫種類,人、外國人都很喜歡。
2、感受毛筆的柔軟性,嘗試用毛筆畫出熊貓的明顯特征。
3、知道熊貓是的國寶。
一、欣賞畫。
1、請幼兒欣賞活動室布置的畫。
2、這些畫與我們用鉛筆、水彩筆畫的畫一樣嗎?我們叫它什么畫?是用什么筆畫的?
3、這些畫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畫,是用毛筆(出示毛筆)畫出來的,人和外國人都很喜歡。
4、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毛筆,說說有什么感覺。
5、今天我們就來用毛筆給熊貓畫像。
二、觀察熊貓外形特征。
1、出示熊貓玩具,知道熊貓是的國寶。
2、觀察熊貓外形特征:頭、眼、眼圈、耳、身體、腿、尾。
三、教師示范。
1、教師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尖蘸足濃墨,畫眼圈、耳等部位。
2、熊貓喜歡吃什么?引導幼兒添畫竹子。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用濃、淡墨色作畫。
2)鼓勵有能力的幼兒畫出熊貓動態(tài)。
3)展示幼兒作品。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七
(1)知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
(2)知道熊貓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劍竹的動物。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玩具或照片,熊貓吃竹子的圖片一張或錄象帶一盤。
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師:小朋友很喜歡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玩具)。
(1)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么?
(2)提問:熊貓是什么樣子的?
(3)提問: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大熊貓為什么是我國的國寶?提問:你們知道大熊貓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叫國寶大熊貓)它為什么是我國的國寶?(它是我國的特有的動物,很早就生活在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少,我們都要愛護它。)。
3.教師用關愛的情感與幼兒共同小結:大熊貓形態(tài)可愛,動作有趣,性情溫和,是我們喜愛的動物,它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可現在卻越來越少,它的生存面臨的危險很多,我們都要關心它。
國寶大熊貓教案反思篇八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話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動物王國里面,動物們都在進行著各種有趣的活動,你們想去瞧一瞧嗎?——(課件:各種動物活動圖片)。
2.看到這么多的動物,你們喜歡嗎?(喜歡)那今天我們這節(jié)作文課就來寫一種動物——大熊貓,大熊貓被稱為我國的國寶。(板書:國寶大熊貓)。
二、交流資料,了解熊貓。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貓的有關資料,小組長帶領本組同學分類整理搜集的資料。
2.分類展示小組搜集的資料。(預設)。
(1)大熊貓是貓嗎?大熊貓的分類一直有爭議,不過近年來比較趨向于將大熊貓獨立出來,因為大熊貓和現存的其他物種都有較大的差異。大熊貓,屬于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2)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陜西省南部和甘肅省南部的山區(qū)。
(3)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我國的國寶?
大熊貓中國獨有,數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屬于我國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它常常擔負“和平大使”的任務,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
大熊貓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了,現在留下來的數量很少,成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的珍貴的“活化石”。
大熊貓不僅是中國最稀有的珍貴動物,而且已成為世界上最珍貴最稀有的動物,被世界野生動物協(xié)會選為會標,世界各大動物園內每種有絕滅危險的珍稀動物籠前要懸掛熊貓為圖案的徽志。
根據科學統(tǒng)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剛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當于媽媽體重的百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3.談話引導交流:怎樣把這些零碎的資料整理成一篇內容連貫的作文呢?(學生自由交流。)。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交流資料了解了大熊貓,通過閱讀例文掌握了寫作技巧,這節(jié)課我們閱讀課本上的要求,完成習作。
二、閱讀課文,明確要求。
1.獨立閱讀課本94頁習作要求和有關資料。
2.小組交流,怎樣寫好這篇作文。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1)審題:這次習作要求我們寫國寶大熊貓,屬于狀物文。描寫大熊貓的性格特點時,可以恰當地使用中心句,先概括地寫一寫他們的性格,再在后面的自然段中分別加以敘述,這樣的話,文章條理清楚,讓人一目了然。
(2)選材:同學們收集的材料很多,能選擇寫的范圍很廣。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要作為選擇的主要材料。
(3)立意:我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就是通過自己和動物的交往(動物園觀察),以及對有趣的事情的描述,在字里行間自然真摯地流露出來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感人。
(4)技法:描寫動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動物的生活習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動、性情等方面,抓住這些方面細致描寫,才能將它們描寫得惟妙惟肖;動物雖然不像人一樣會思考、會說話,但是,它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在觀察描寫時,就應該從它們的動作、叫聲中去體會和想象它們的“情緒、思想”變化,這樣適當運用比擬,文中的動物才會更逼真。
4.課件出示:技巧口訣歌。
介紹動物有要點,外形習性是重點。
描寫特點抓外形,總分說明條理清。
聯系生活寫習性,吃睡玩爬和叫鳴。
生活細節(jié)要具體,寫出特性有感情。
動物和人是朋友,友好相處莫驚擾。
保護動物是美德,和諧相處好境界。
三、提出要求,完成初稿。
1.提出要求:
(1)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
(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
(3)還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系(寫一件具體的事)。
(4)給文章“化個妝”(加入一些修辭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動靜結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結構形式例如:過渡句,首尾呼應等,完善文章。)。
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
3.閱讀自己寫完的習作,看看對問題的解答是否正確,有沒有不準確的內容,還需不需要補充新內容,并進行修改和補充。
四、互相交流,進行修改。
1.指名讓學生上臺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學生來評一評。教師注意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放大閃光點。
2.出示習作評分要求,指導學生修改習作。
(1)習作評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觀察仔細,能比較具體地寫出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神筆小作家: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生動,能按照一定順序形象、具體地寫出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動作情態(tài)等。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組員之間互相評一評,看看兒是大家欣賞的地方,哪個地方大家認為還要進一步修改,對修改自己或別人文章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3.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完善習作。
4.集體修改: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組推薦一篇認為進步大的習作進行集體交流。交流的重點是是否把內容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了;語句是否通順;遣詞造句是否貼切、準確;是否表達了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補充。最后把自己認為修改好的習作讀上幾遍,讀出感情來,各自把修好的習作工整抄在習作本上。
五、習作展品。
評選優(yōu)秀習作張貼在班級學習專欄里進行展品。
課堂小結。
[教學板書]。
抓住主要特點,合理安排順序。
列舉典型事例,突出主要習性。
巧妙使用詞語,表達真情實感。
動靜合理搭配,描寫具體細致。
巧用修辭方法,內容形象生動。
注意前后照應,做到首尾連貫。
[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的習作是是寫國寶大熊貓,這個內容是學生樂于交流,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但學生對大熊貓的了解非常少,課前讓學生搜集大熊貓的有關資料是彌補這一缺陷的主要途徑(要條件可以讓學生到動物園觀察大熊貓),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注意發(fā)現它們的特點。
引導學生交流資料,在交流過程中使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大熊貓,激發(fā)學生熱愛大熊貓的情感。閱讀并分析例文,讓同學們再次體會描寫小動物要抓住特點進行描寫,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指導學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組成員互評互改,典型習作全班評改,分享優(yōu)秀習作,讓學生做自己學習寫作的主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激發(fā)了濃厚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也有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