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連短亭一作:更短亭)。
秋風(fēng)引。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思吳江歌。
魏晉:張翰。
秋風(fēng)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學(xué)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爭議: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fēng),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唐代: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曉)。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二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煸偎肌端勺印ひ褂辍贰?/p>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R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4、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S巢《不第后賦菊》。
5、當(dāng)年不肯嫁春風(fēng),無端卻被秋風(fēng)誤?!R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醪峨蹰w序》。
7、??智镲L(fēng)早,飄零君不知。____盧照鄰《曲池荷》。
8、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獎亍肚镲L(fēng)辭》。
9、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獜埨^《楓橋夜泊/夜泊楓江》。
11、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钌屉[《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1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钌屉[《夜雨寄北》。
13、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1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钋逭铡蹲砘帯け§F濃云愁永晝》。
15、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焱ビ瘛短靸羯场で铩?。
1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獎⒂礤a《秋詞》。
17、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拍痢都膿P州韓綽判官》。
18、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獎亍肚镲L(fēng)辭》。
1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拍痢渡叫小?。
20、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祆洹杜汲伞?。
21、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2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拍痢肚锵Α贰?/p>
23、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吨傺汀稘O家傲·秋思》。
24、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瘏ⅰ稕鲋蒺^中與諸判官夜集》。
25、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獜埿⑾椤段鹘隆ぷ栾L(fēng)山峰下》。
26、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拍痢毒湃正R山登高》。
28、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fēng)》。
2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K軾《贈劉景文/冬景》。
30、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煲妥稹豆鸬钋铩に纪隆?。
31、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拍痢毒湃正R山登高》。
3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獎⒂礤a《望洞庭》。
34、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埔毒栈ā?。
35、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瞽Z《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36、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7、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翖壖病端堃鳌さ墙蒂p心亭》。
38、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畎住肚锏切侵x脁北樓》。
39、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40、秋風(fēng)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顧彩《相見歡·秋風(fēng)吹到江村》。
41、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42、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拙右住段⒂暌剐小?。
43、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拍痢洱R安郡晚秋》。
44、飲馬渡秋水,水寒風(fēng)似刀。——王昌齡《塞下曲四首》。
45、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翖壖病短Rそ抵星镆篂閰问鍧撡x》。
46、遠(yuǎn)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钌屉[《端居》。
48、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铎稀吨x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50、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惲痢饵c絳唇·詠梅月》。
休把閑心隨物態(tài),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K軾《少年游·詠紅梅》。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懹巍冻寡?。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谠督?。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虾迫弧稓q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畎住蹲右箙歉琛ざ琛?。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天山雪后海風(fēng)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蘭性德《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嬖仭督K南望馀雪》。
風(fēng)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钋逭铡逗檬陆わL(fēng)定落花深》。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醢彩睹贰贰?/p>
歲云暮矣多北風(fēng),瀟湘洞庭白雪中?!鸥Α稓q晏行》。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醢彩睹贰贰?/p>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三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2、《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fēng)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3、《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fēng)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shù)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4、《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5、《夏日對雨》。
唐?裴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dāng)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wǎng)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fēng)起,荷香滿四鄰。
6、《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7、《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8、《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9、《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0、《秋日》。
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fēng)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1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2、《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13、《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舟雪。
15、《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16、《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17、《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8、《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19、《觀雪》。
宋?楊萬里。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fā)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觶一點風(fēng)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xì)l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20、《雪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暮,悲風(fēng)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21、《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四
西風(fēng)幾弄冰肌徹,玲瓏晶枕愁雙設(shè)。時節(jié)是重陽,菊花牽恨長。
魚書經(jīng)歲絕,燭淚流殘月。夢也不分明,遠(yuǎn)山云亂橫。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xì)數(shù)閑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fēng)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簟凄燈暗眠還起,清商幾處催發(fā)?碎竹虛廊,枯蓮淺渚,不辨聲來何葉?桐飆又接。盡吹入潘郎,一簪愁發(fā)。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
陰蟲還更切切。玉窗挑錦倦,驚響檐鐵。漏斷高城,鐘疏野寺,遙送涼潮嗚咽。微吟漸怯。訝籬豆花開,雨篩時節(jié)。獨自開門,滿庭都是月。
長夏迢迢嘆索居,側(cè)身天地一蘧廬。浮云白日悲歌里,秣馬中原感慨馀。
未信文章雄海嶠,肯將勛業(yè)問樵漁。賈生才調(diào)應(yīng)殊絕,千載猶聞痛哭書。
貌得高林?jǐn)?shù)竿竹,春雨淋漓飽新沃。娟娟凈洗斷塵埃,彷佛藍(lán)田迸蒼玉。
掛壁悠然坐獨看,頓令六月生晝寒。會貪馀蔭遍寰宇,忽遣煩郁成歡娛。
竹里參差一拳石,相倚年年度朝夕。冰霜不改歲寒心,老去孤臣抱忠赤。
太常寫此遺君家,不是尋常桃李花。邛枝剪擲澄潭下,回首風(fēng)雷老龍化。
蕭蕭入夜動清商,披拂園林草木黃??煲鈷叱煜聼?,可人吹送枕邊涼。
荻花楓葉愁江渚,莼菜鱸魚憶故鄉(xiāng)。萬里碧天云散盡,沖開征雁不成行。
睡起閒窗日影斜,欲尋幽處一烹茶。芒鞋踏遍前村路,楊柳春風(fēng)有幾家。
山中有佳人,《考槃》歌在澗。別來今幾時,歲月忽已晏。
相思不得書,矯首望飛雁。
有盈有泚即寒泉,猶隔蘆峰道里千。岳麓云深藏策處,匡山人老讀書年。
松楠疊影青浮幾,華樹生香晚入筵?;滋弥袃煞蜃樱?jīng)言遠(yuǎn)視如天。
大將軍誥入酒市,貴公主鏡落田家。
不知有客瑯玕所,獨自吹笙醉碧霞。
句曲已無張外史,道士今有沈東陽。
裁云剪月三千首,獨虎仙官不取將。
鹿皮之冠鶴氅裙,軍前不肯帶銅魚。
花貓望鹿拜履下,知有枕中黃石書。
鸚鵡水深蓮葉航,書來約過百花莊。
醉披錦袍上船去,倩得小姬連笛床。
鼓角聲中漏未終,衣寒官燭屢銷紅。百年海岳回元氣,一代文章有古風(fēng)。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瓏。祗慚白首河汾客,得與群賢此會同。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五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2、《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3、《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4、《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憶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山寺月中聽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7、《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8、《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4、《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六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2、《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3、《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4、《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7、《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8、《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1、《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4、《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6、《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fēng)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7、《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fēng)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shù)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8、《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3、《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4、《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5、《秋日》。
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fēng)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6、《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7、《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p>
8、《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3、《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6、《觀雪》。
宋·楊萬里。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fā)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fēng)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xì)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1、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杜牧《江南春》)。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志南《絕句》)。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七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yuǎn)道,幾日到臨洮。
南鄉(xiāng)子·冬夜。
宋代:黃升。
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wěn),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
應(yīng)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guān)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對雪二首。
唐代:李商隱。
寒氣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
梅花大庾嶺頭發(fā),柳絮章臺街里飛。
欲舞定隨曹植馬,有情應(yīng)濕謝莊衣。
龍山萬里無多遠(yuǎn),留待行人二月歸。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已隨江令夸瓊樹,又入盧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yīng)欲試梅妝。
關(guān)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
飲馬長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風(fēng)切,交河冰已結(jié)。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jié)。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jì)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風(fēng)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雪梅·其二。
宋代: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代: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樂峰一作:回樂烽)。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青松。
現(xiàn)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終南望余雪。
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八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納涼。
宋代: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池蓮自在香。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幽居初夏。
宋代: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賀新郎·夏景。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xì)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夏日雜詩。
清代: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江樓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fù)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fēng)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九
(唐)崔惠童。
一月主人笑幾回,相逢相識且銜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殘花昨日開。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fēng)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fēng)檐夜雨聲。
《鶯梭》。
(宋)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題榴花》。
(唐)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zé)o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七月閨情》。
(唐)袁暉。
七月坐涼宵,金波滿麗譙。
容華芳意改,枕席怨情饒。
錦字沾愁淚,羅裙緩細(xì)腰。
不如銀漢女,歲歲鵲成橋。
《同王征君湘中有懷》。
(唐)張謂。
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何日復(fù)同游。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初冬旅游》。
(唐)王建。
遠(yuǎn)投人宿趁房遲,僮仆傷寒馬亦饑。
為客悠悠十月盡,莊頭栽竹已過時。
《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yuǎn)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觀放白鷹二首》。
(唐)李白。
(其一)。
八月邊風(fēng)高,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其二)。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落月一作:落花)。
詠柳/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月夜/夜月。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天凈沙·春。
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十一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fēng)》)。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4.??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fēng),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xué)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十二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落月一作:落花)。
詠柳/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天凈沙·春。
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十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fēng)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dāng)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
東風(fēng)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風(fēng)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fù)春春自負(fù)。
夢回人遠(yuǎn)許多愁,只在梨花風(fēng)雨處。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十四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春夏秋冬的古詩詩句篇十五
1、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東漢.曹操.《觀滄?!?。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唐.李嶠.《風(fēng)》)。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nóng)》)。
4、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5、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6、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劉禹錫.《秋詞.其一》)。
8、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唐.劉禹錫.《望洞庭》)。
9、??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樂府詩集.長歌行》)。
10、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賞析。
這是鄉(xiāng)愁詩。通過敘述寫信前后的心情,表達(dá)鄉(xiāng)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書”的原因(“見秋風(fēng)”),以下三句是描寫作書前、作書后的心理活動。作書前是“意萬重”,作書后是“復(fù)恐說不盡”。“臨發(fā)開封”這個細(xì)節(jié)把“復(fù)恐說不盡”的心態(tài)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寫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卻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鄉(xiāng),見秋風(fēng)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事本子平,而一經(jīng)入詩,特別是一經(jīng)張籍這樣的高手入詩,便臻妙境。這在詩壇上并不是常有的。當(dāng)然以家書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參的《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寫作者戎馬倥傯,路遇使者,托傳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睂懽髡呱硐莅驳撋秸碱I(lǐng)下的長安,不知戰(zhàn)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來書以慰遠(yuǎn)情。他們都用獨特的技巧表達(dá)了思家的心情。這首詩與眾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淺淡,寓曲折于平緩,乍看起來,寥寥數(shù)語,細(xì)細(xì)吟味,卻有無窮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