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7篇)

2023年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1 04:43:03
2023年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時間:2023-11-01 04:43:03     小編:紫薇兒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一

教材簡析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體會錢學森沖破阻礙,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yè)不斷努力獻身及放棄優(yōu)厚待遇,回國為祖國的騰飛發(fā)展作貢獻。

第二課時 2016年11月11日

一、導入點中心

1.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錢學森》。 2課文類型:以事喻人

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贊美錢學森?錢學森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熱愛祖國 報效祖國

愛國心 報國情

你是讀了課文中的哪些內(nèi)容體會到的? 板書出示錢學森的兩句話,集體朗讀。二、出示自學要求:

探究問題一:錢學森兩句話都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小組合作學要求:

(1)交流汲精華:

與小組成員細品錢學森說的話,交流閱讀批注。(2)合作展風采:(1.感情朗讀2.抓關鍵詞談體會3.人人有點,點點有思,思思有文)

指導小組交流。

教師及時點評,指導做好筆記。

句1——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熱愛祖國,時刻準備著報效祖國(做好筆記)

再讀,讀出愛國情感。

句2——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nèi)找古瓮模褪亲鎳軌驈暮诎底呦蚬饷?,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xiàn)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祖國的兒女共同去創(chuàng)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p>

為祖國解放而激動,更堅定了早日回國、報效祖國的決心。齊讀板書:說話句,有選擇

指導閱讀,讀出堅定的語氣。3.圍繞“說話句”選材

錢學森無論身在何處,都不忘自己的祖國,時刻想到回到祖國,為祖國建設服務。這就是他最令人敬佩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錢學森的兩句心聲。(齊讀兩句話)4、情景引讀:

錢學森去向馮卡門教授辭行,馮卡門教授說:“我們給你最優(yōu)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你為什么還要回去呢?”

解,他

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錢學森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同學勸阻道:“新中國剛成立,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回去搞科研困難太大,還不如留在美國,有先進的實驗室,還是留下來吧?!?/p>

錢學森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總結(jié):學到這兒,發(fā)現(xiàn)沒有,整篇文章都是圍繞著兩個重點句來寫的。這就是這兩句說話句在這篇課文中非常獨特的作用。

為什么寫美國高級將領的話?(理解“五個師”“決不能”)

寫說句話句,配角的話是不是不要寫?不是的,像這樣,能反襯出主人公特點的話,就該寫。

讀讀句子,體會:錢學森回國的意義重大,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

引導閱讀,接著閱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體會錢學森回國的巨大貢獻。三、學習習作特色 1.朗讀體會“特寫”

理解“劈波斬浪”——歸國之路歷盡磨難,充滿艱辛 理解“火箭的壁艙”——研究火箭導彈 3.當堂仿寫“特寫”

找找文中表示時間的詞 1955年10月1日 1934年

1949年10月1日 1955年9月17日

按時間的先后,應該這樣排 1934年

1949年10月1日 1955年9月17日 1955年10月1日

——課文的開頭好在哪里?(課文用倒敘的手法,把歸心似箭、一心報效祖國的錢學森曬在讀者眼前,深深吸引著每一個中國人。)課后練筆: 推薦一:

放學回家后,我做完作業(yè),迫不及待拿出《????》來看,這本好書,是下午公益嘉年華活動時買來的。

推薦二:

在我的手機相冊,珍藏著一張合影,那是10月12日蘇州白馬澗秋游時,我和好朋友???一起活動時拍的。四、閱讀推薦。

你還知道哪些愛國的科學家,那就看看他們的傳記。

錢三強 袁隆平李四光 如: 《錢學森傳》

《感動中國的100位愛國科學家》

《華羅庚的故事》

《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二

生:愛。

師:這是繁體的愛。師講愛的意思。手牽著手,心貼著心,就有了愛。我們的眼前似乎浮現(xiàn)出熟悉的畫面,這是第一次抱母親中……愛如茉莉,愛是心手相依,淡淡的茉莉的清香。我們再次走進愛的故事。齊讀課題。

生讀。

師:拿出手來,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一起讀,再讀。

生讀

師:文中有哪幾個主要人物?

生:有喬依,還有老婦人,還有女店主。

師:女店主又是______

生:喬依的妻子。

師板書人物。

師:用簡短的話說說怎樣的一個愛的故事?

生簡要說了三個人之間的故事。

師:說得清楚,再請一個人說,就像他這樣說。

生說清了關系。

師:看來理清了線索。大家看,喬依和老婦人原本是互不相識,老婦人和女店主也不認識,他們卻把愛一個個地傳了下去。這個故事講的就是陌生人之間愛的傳遞的故事,他們是怎么傳遞的呢?讓我們首先走近喬伊??此趺磦鬟f愛的。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生開始讀第一節(jié)。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______

生:他處境凄涼……

師:他反復強調(diào)了一個什么詞?

生:凄涼。

師:這兩個字都是什么旁?人想到了什么?

生:冷

生:冰

師:它就是冷涼呀,他為什么如此凄涼?

生:工廠倒閉了。

師:這意味著?

生:沒有工作了。

師:還有誰找到了?

生:妻子懷孕了,又要開始忙碌了。

師:真會讀書,從后文中找到了根據(jù)。

生:可能是他開了破汽車。他有錢可以把汽車修好,或買新汽車,說明他很窮

師:還有嗎

生:在鄉(xiāng)間公路上,他有錢可以在城市買套房子。在偏僻的地方……

師:最后說到,妻子回到房里,看到……他為了找工作已經(jīng)快急瘋了,說明他怎么樣?

生:疲憊不堪。

師:他快急瘋了。此時的喬依家境窮困,又失業(yè)了,孩子又快生了。能讀出凄涼嗎?自由讀讀第一小節(jié)。開始。

生讀第一節(jié)。

師:誰來讀。

生讀。

師:是啊,他的心里很凄涼,這黃昏,這寒風這冷雪。聽,播放風雪聲。風冷,雪冷,人的心更冷。師感情配樂朗讀領頭,讓學生讀下去。

師:就在這時,他遇見了陌生的老婦人,你注意到喬依的什么?

生:臉上帶著微笑。

師板書微笑。

師:從微笑中讀出了什么?

生:樂于助人。

師:怎么讀出的。

生:工作失業(yè),還面帶微笑問要什么幫助?

生:她已經(jīng)等了一個多小時了,以為是壞人……

師:為什么認為是壞人?

生:沒有人幫助他。從后面看出,他摘下了破手套,有點沒文化的樣子……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這幾句話表達了什么意思?

生:有點像親人一樣。他經(jīng)常這樣做。

師:看,喬依先請她別害怕,請她坐到車里,最后說對了,我叫喬依,為什么這樣說?

生:想和老婦人交朋友。

師:喬依非常理解老婦人的心情,趕緊安慰她。理解就是愛的別名。板書:理解安慰

慰字下面有顆心,你能讓別人安下心來嗎?自己讀一讀。

生讀。

師:誰來說。

生讀喬依的話。

師:微笑是最美的語言。誰再來讀。

生讀。

生說修車胎的事。

出示這一段。

師:作者寫得可細了,它是全文中寫得最細的部分,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的筆墨呢?

生:這樣寫體現(xiàn)他樂于助人。草草幾筆,就寫不出樂于助人。失業(yè)還是勤懇幫助別人。

師: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樂于助人呢?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開始。

生讀。

師:誰來說。

生:我找到他盡力的地方是他的腳踝破了……

師:誰補充。講一個字,他讀的時候有點錯誤。糾正腕的讀音,第四聲。

生:沾滿了油污。不可能讓衣服身上搞得那么臟……

師:這樣的幫助可不是舉手之勞呀。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

師板書:幫助。

師:老婦人從開始的緊張不安,此時變得怎樣?

生:充滿感激。

板書:滿臉感激。

師:她要給喬依回報,喬依怎樣的表現(xiàn)呢?

生讀。

再請一位同學讀讀。

生讀。

師:想問問你喬依,你一個人開車時不是正需要錢嗎?你為何不要老婦人的錢呢?

生答。

師:一個詞就寫出了他的心聲,那就是?

生答天經(jīng)地義。

師:哪些事是天經(jīng)地義?

生答孝順父母,好好學習,上課發(fā)言,

師:喬依的心中幫助有困難的人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他一直都是這么做的,當給他錢時,他一下子楞住了。咱們讀讀。

生讀喬依楞住了,他從沒想到……他一直就是這么做的。

師:做一件天經(jīng)地義的事,需要錢嗎?如果說希望你做點什么的話,出示。

生接著讀。

中找一找,讀一讀。

生讀。

師:誰為我們讀讀這一段。

生讀。

師:你們看,這就是老婦人給女店主的幫助,板書:幫助。

師:她為何用這樣的方式傳遞愛呢?為何不當面交給女店主呢?

生:怕不接受。

生:怕店主覺得沒面子。

師: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想怎么做,這就是愛。我們一起讀一讀

生讀:只見餐桌上有一個小紙包……現(xiàn)在我也想幫幫你。

師:讀這張紙條她潸然淚下。板書:潸然淚下。

師:這是怎樣的淚?

生答感激、希望、

師:生活中充滿了希望。出示:她輕輕地親吻……親愛的喬依

師:是什么讓她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呢?

生答生活中有希望。

師:還有嗎?

生:生活中充滿愛。

生:讓愛傳遞下去

師:愛將他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他們會把愛傳遞下去。喬依也曾經(jīng)得到過別人的幫助。

就是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限延伸,就形成了

一條愛之鏈。這就是愛之鏈。讀讀這段話(最后一段話)

生齊讀。

師: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愛之鏈中那一環(huán),你一定曾經(jīng)捐出零花錢,也許山村里同齡人就多了一本語文書。獻出鮮血,用愛心點燃燭光。愛是接力棒,愛是同心的鏈,有的愛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拿起筆來,選擇開頭中的一個,寫一寫。

1老婦人告別喬伊……

2喬依醒來……

學生開始動筆寫。

師:我請一位寫得快的讀一讀。

生寫得很好,讀得也很有感情。

師:下課后把這段話寫完,明天我們再來交流。

[蘇教版小學語文《愛之鏈》教學實錄(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三

課題:確定位置第一課時(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編寫:順德區(qū)勒流梁季彝紀念學校

李運良

一、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教材四年級上冊第63,64頁“確定位置”。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與學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關于確定位置,學生學習過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用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路線等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座位圖,使學生體會到確定位置統(tǒng)一標準的必要性,經(jīng)歷座位圖抽象為方格圖,并在方格圖上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探索過程,體會數(shù)對與方格圖上的點的對應關系,滲透對應思想和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符號意義,為初中學習直角坐標系奠定基礎。

2.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的知識:第一學段學習的“上下、前后、左右”,學生積累了大量生活經(jīng)驗,也學習了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運用有關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所以課前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相關的感性經(jīng)驗。這里就是要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并以此作為有效教學的起點。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結(jié)合具體的問題,掌握在方格圖上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根據(jù)數(shù)對確定位置,由位置寫出數(shù)對。

2.能力目標:經(jīng)歷數(shù)對的抽象過程,探索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shù)對與方格紙上的點的對應關系,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發(fā)展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體驗生活中處處有確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體會知識的價值,激發(fā)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數(shù)對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2.教學難點:正確地用數(shù)對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

五、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的座位圖,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思想(設想)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

2.通過自主探索,討論交流,課件演示,讓全體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3.滲透對應思想和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符號意識。4.優(yōu)化練習設計,使學生在應用中,體會知識的價值,激發(fā)學習興趣。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生:兩個條件,說清楚第幾組第幾個。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確定位置” 板書點題。

(二)探索交流,學習新知

活動一:討論交流,體會規(guī)定“組”和“排”的必要性。

1.出示淘氣所在班級的座位圖(只規(guī)定組的情況),說說淘氣坐在哪個位置?笑笑呢?

2.淘氣和笑笑的位置有幾種說法?(引導學生明確此時有兩種說法,可以順著數(shù),也可以倒著數(shù),如淘氣坐在第2組第4個,或淘氣坐在第2組倒數(shù)第3個。)

3.如果規(guī)定從前向后豎著數(shù)分別是第幾排,說說淘氣和笑笑坐在哪個位置?為什么這時淘氣和笑笑的位置都只有一種說法?(引導學生明白:規(guī)定了“組”和“排”淘氣和笑笑的位置也就唯一確定了)

活動二:自主探索,學會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1.理解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必要性。

(板書:第2組第4排)

我再說幾個同學的位置,請你按照老師這種記錄方式記錄下他們的位置,看誰記錄得又準又

快?(此時,教師要快速地說出一些學生的位置,有意讓學生跟不上,使學生產(chǎn)生簡潔記錄的需要。)

(2)都有誰記錄下了老師所說同學的位置了?記錄時有什么問題嗎?

(生:老師說得太快了,每個位置都要寫6個字,記得太慢了)

2.理解數(shù)對的意義,學會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1)抽象方格圖,介紹數(shù)對表示方法。

把座位圖上的橫向位置和縱向位置用線標出來,形成方格圖,橫向和縱向的線形成的交叉點就是我們所在的位置,每個交叉點都可以用表示橫向和縱向位置的兩個數(shù)字來表示,這對數(shù)我們稱為數(shù)對,它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

如淘氣在第2組第4排,可以用數(shù)對(2,4)表示,師:“你知道數(shù)對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嗎?4表示什么意思呢?逗號有什么作用呢?” 生:“2表示第2組,4表示第4排(個)。逗號可以隔開兩個數(shù)字?!?/p>

笑笑在第1組第1排,用數(shù)對怎樣表示? 生:(1,1)

(2)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別用數(shù)對(4,3)和(1,4)表示,你能在圖中找到他們的位置嗎?說說他們分別坐在第幾組第幾排。

a.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方格圖上找出奇思與妙想的位置。

b.全班匯報交流,根據(jù)數(shù)對怎樣找出它所對應的位置。

c.回到座位表,說明他們分別坐在第幾組、第幾排。對于數(shù)對(4,3)和(1,4)中相同的4,請學生清楚地指出它的意義有什么不同。

(3)你的3個好朋友分別坐在第幾組、第幾排?請你試著用數(shù)對表示出來。

(讓學生各自用數(shù)對的形式寫出3個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說一說對方的好朋友是誰。)

活動三:分析思考,加深對數(shù)對有序性的理解。

1.觀察方格圖,思考:數(shù)對(3,2)和(2,3)表示的位置是否相同?

2.兩個數(shù)對用到了相同的數(shù)字,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同?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引導學生交流討論,體會用數(shù)對表示一個確定位置時,第一個數(shù)字表示橫向的位置,第二個

數(shù)字表示縱向的位置。

(三)鞏固運用,內(nèi)化知識

1.出示班級學生的座位圖,請你嘗試寫出自己位置的數(shù)對。

2.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

3.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

先引導學生讀懂圖意,再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jié):關于今天學習的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1)(2)

八、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

第幾組第幾排

數(shù)對

第2組第4排

(2,4)

第1組第1排

(1,1)

九、教學評價

長方形面積的方法,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優(yōu)化練習設計,使學生學得輕松、有趣,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與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在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計算長方形面積與長方形長和寬之間的關系,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讓學生獨立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驗證、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再現(xiàn)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同時又滲透了數(shù)學思想,還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一步一步深入,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使學生自己悟出求長方形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再通過學生的質(zhì)疑,因勢利導從而引出了正方形面積公式的計算。鞏固練習過程中,出示與我們生活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生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尾中不足的是后面時間緊了些,有前松后緊的感覺。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光盤、圖片

三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3半截蠟燭

3、教師質(zhì)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問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nèi)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杰克想結(jié)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杰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zhì)疑:絕密、絕妙。

3、教師質(zhì)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這樣做?

4、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辦法來收藏。伯諾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認為重要的句子下面畫上著重號。

為了情報的安全,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最后,她終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然后把它插在一個燭臺上。由于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指名朗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節(jié),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jié)。

2、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3、指導編排課本劇。

三、第一場的編排。

1、默讀課文,思考:這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應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3、學生交流怎樣表演。

4、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布置準備工作。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默寫詞語。

一、第2場戲的編排指導。

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生交流體會。

2、如果讓你來演杰克,你打算怎樣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

4、繼續(xù)讀課文,圈出關鍵詞語,一邊讀一邊體會伯諾德夫人此時的心情。

5、齊讀第三段課文。

二、第三場戲的指導。

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常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怎樣來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生交流體會。

2、理解“嬌聲”:甜美可愛的童聲。

提問:杰桂琳為什么“嬌聲地”對司令官說話?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練習杰奎琳的內(nèi)心獨白。

4、分角色朗讀第四段。

5、教師小結(jié)。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五

五河第二實驗小學

陳淑光

教學內(nèi)容:六數(shù)下教材54頁例題

1、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2題。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理解北偏東(西),南偏東(西)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經(jīng)歷描述物體方向和距離的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看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日常生活現(xiàn)象,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通過具體情景,使學生初步掌握用北偏東(西)若干度、南偏東(西)若干度以及相應的距離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課前準備:課件、學生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確定位置》,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哪些確定位置的詞語?(請生說)

小紅家的附近有幾個建筑,你能說說他們的位置嗎?(課件出示)學生回答。

教師介紹東、西、南、北的英文縮寫。

這些方位詞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大致的方向,在生活中,有時我們需要更精確的確定位置。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學習目標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請一生讀,強調(diào)關鍵詞:方向和距離(板書課題)

三、結(jié)合情境,認識方向

教師介紹:是啊,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現(xiàn)代社會中使用的羅盤等許多確定方向的儀器都是由指南針發(fā)展而來的。

2、認識北偏東和北偏西等方向。(1)、看一個小資料(課件出示)

(2)、教師指出:東北方向在國際上一般統(tǒng)稱為北偏東方向。輪船的北偏東方向就是以輪船的正北方向為標準,向東偏的方向。(教師邊說明邊引導學生用手勢表示北偏東方向)(課件出示)

(4)、輪船的南偏西方向是指什么方向呢?(輪船正南向正西偏的方向)

(5)、這兒可以叫輪船的什么方向呢?(南偏東)(6)、小結(jié):根據(jù)國際慣例,這里所說的方向都是以南北方向為標準的,通常說成北偏東、西或南偏東、西。

四、體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1、創(chuàng)設情境:正在這時,一位船員發(fā)現(xiàn)大海中有一座燈塔,他說:“燈塔在輪船的北偏東方向?!?/p>

(3)同一個燈塔,在這一個時刻,它與輪船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確定的,所以,燈塔只可能在一個位置上,怎么同學們指的位置都不一樣呢?(請生說一說)

(4)看來,知道了燈塔在輪船的北偏東方向還不能準確指出燈塔的位置,那么大家認為要想能準確指出燈塔的位置,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體驗方向。

(1)再設情境:剛才有同學說到需要知道一個角度。讓我們來聽聽,當時另一位船員是怎么說的:“燈塔在輪船的北偏東30度方向。”

(2)引導:你怎么理解“輪船的北偏東30度方向”這句話?引導學認識到:“輪船的北偏東300方向”,就是以輪船為中心,從正北方向往東偏過去30度。(課件出示)

(3)質(zhì)疑:那么輪船的北偏東300也就是這里的哪個角是300,你能上來指一指嗎?(教師說明:角的這條邊所在的方向就是輪船的北偏東30度方向。)

(4)現(xiàn)在你認為燈塔可能在什么位置呢,誰來指一指?

(5)小結(jié):燈塔肯定在輪船的北偏東30度方向這條線上。是嗎?但是就這個方向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位置??磥?,光知道燈塔在輪船的什么方向還不能準確指出燈塔的位置。

3、體驗距離。

(1)要想準確指出燈塔的位置,我們除了需要知道燈塔的方向,還需要知道什么呢?(還要知道燈塔和輪船之間的距離。)

(2)我們已經(jīng)知道燈塔與輪船的距離是這么遠,現(xiàn)在你能準確地指出燈塔的位置了嗎?

(3)小結(jié):當我們知道了燈塔的方向和距離,就能指出燈塔的準確位置了。

4、用方向和距離來描述位置。

為了便于下面的研究,我們把燈塔與輪船的位置關系按比例畫成平面圖。平面圖中的燈塔1就是剛才我們所研究的那座燈塔。(課件出示)

(1)看著平面圖,誰來說一說,燈塔在輪船的什么方向?

(3)學生拿出導學紙,量一量,算一算。(4)反饋交流計算方法。

(5)現(xiàn)在大家能準確地說出燈塔的位置了嗎?對子之間互相說一說,請生說。

5、練一練

如果在同一時刻,還看到有一座燈塔,我們在平面圖中標出來,叫燈塔2。

(1)提出問題:(1)從上圖看,燈塔2在輪船的北偏()550的方向。

(2)燈塔2到輪船的實際距離是()千米?

(2)請你完成導學紙上的練一練,算一算再填一填,對子交流互改。(3)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燈塔2的位置?(請生說)

6、理解確定位置先要找到一個標準。

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時候,首先要確定以誰為標準,然后要說清楚物體在誰的什么方向多少距離的地方。

7、小結(jié):

學生小組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小結(jié)。(課件出示)

四、實際應用

1、練習一第一題

(1)這些建筑物分別在在什么位置呢,請大家拿出導學紙,先自己填一填。

(2)交流。

2、小游戲 :射擊游戲

五、拓展與欣賞。

課件出示登月視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六、當堂檢測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nèi)互改。

七、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再次研究了確定位置。通過今天的學習,關于確定位置,你有什么新的體會收獲?把你的學習反思寫在導學紙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六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

2、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

3、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語句的不同及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概括孫悟空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唐僧師徒來到住著白骨精的山洞前,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那么孫悟空又是如何與白骨精作斗爭的呢?

二、細讀課文,理解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

1、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歡哪一打呢?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圈圈畫畫。

2、交流: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打?

進行朗讀訓練。

特別是孫悟空的話。

3、比較:

出示課后第3題問題,指名讀題

按照表格,找出文中有關詞句。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孫悟空怒打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擋

交流朗讀,評議,再讀。體會文中三打過程中所使用句子的不同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

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概括孫悟空的性格特點

句式說話:我覺得孫悟空是個的人。

總結(jié):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

三、總結(jié)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要對你的親戚朋友說什么呢?

聽課隨感:

一、該課表現(xiàn)突出的幾方面

課文主要寫了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呂老師這節(jié)課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詞句不同這一文章特色。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因勢利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機會。呂老師讓學生自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打”,讀讀、圈圈、劃劃,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打?再師生交流討論,老師及時點撥,指導朗讀。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在親身體驗中加以領悟,讓學生在交流中達到共識,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2、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

在學生交流自學心得時,呂老師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說說文中哪些詞句用得好,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在詞句描寫上的變化,并從文中找出重點詞共同完成表格,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為下一課時復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3、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

呂老師引導學生比較“三打”,并沒有停留在課文中,而是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樣寫課文內(nèi)容更為豐富,使人感到新鮮。然后,呂老師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當中,敘述同樣內(nèi)容時要注意:語句要有變化,文章才會更有吸引力。的確,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像呂老師一樣時時指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學生會逐漸地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課最大的遺憾就是參與的學生太少。是否在自學課文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打”進行自由組合,開展小組學習,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讀讀、說說、議議,保證參與度,讓更多的學生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然后由小組匯報的形式,師生共同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這樣教學,或許在具體交流時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保證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打白骨精(蘇教版六年級下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七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機智勇敢地與三個德國軍官周旋的故事。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所以在教學本篇課文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從容鎮(zhèn)定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緊張激烈的心理活動描寫,朗讀體會母子三人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和愛國主義精神。針對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我將把本篇課文按以下思路展開:

1、圍繞課題設問,引起學生閱讀求知的欲望;

2、抓住“半截蠟燭”這個線索,把握故事情節(jié);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性格;

4、通過演課本劇這個活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5、拓展延伸。

語文提倡簡簡單單的教學,其實教材的課后練習已經(jīng)教給我們這篇課文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以朗讀為主,由扶到放,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訓練。

(一)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說一說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借助對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語言訓練,讓學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

通過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人面對敵人時的從容、鎮(zhèn)定、機智和勇敢以及緊張的激烈的心理活動,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有關資料,準備兩支半截蠟燭用于課本劇的表演。

一、圍繞課題設問,激發(fā)學生閱讀求知的欲望

1、板書課題

(1)、同學們看過蠟燭嗎?什么樣的是半截蠟燭呢?(已經(jīng)用過的、點燃后剩下的)

(2)、看到這篇課文的文題《半截蠟燭》,你心中有沒有什么疑問呢?

2、學生提問,老師相機小結(jié)。

3、這篇課文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發(fā)生在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簡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播放二戰(zhàn)背景視頻。

這“半截蠟燭”中隱藏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它是一場怎樣的戰(zhàn)爭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二、依據(jù)線索,把握故事情節(jié)

1、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2、讓學生說一說朗讀的感知和收獲,相機解決課前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

讓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的順序,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抓住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品格

(一)、在朗讀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學生朗讀課文

一、二自然段,抓住“絕密”和“絕妙”兩個詞來感悟“半截蠟燭”的重要性和伯諾德夫人的機智勇敢。

2、如果你是伯諾德夫人,你將如何收藏這半截蠟燭?(學生在換位思考中體會半截蠟燭的重要性)

3、伯諾德夫人的主意“絕妙”在哪兒?(體會她的機智過人)

(二)、朗讀感悟事情的發(fā)展(學習第一場戲)

1、自由讀第一場戲(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諾德夫人的哪些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她的勇敢機智。把重點詞句用相應的符號圈畫出來。

2、交流

(1)分別找出表現(xiàn)伯諾德夫人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詞句,對這些詞語表現(xiàn)了什么說說自己的想法。

(2)出示:“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敝笇W生體會伯諾德夫人的機智從容。

一、二自然段的內(nèi)容想象一下他們進來會說些什么嗎?(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一說)(扶的過程)

三、在自主學習中感悟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局(由扶到放)

1、總結(jié)學習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感悟,對課文的前一部分內(nèi)容作了分析解讀并成功地完成了課文前一部分的學習,能總結(jié)一下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嗎?(讀—想—讀)

2、學生用剛才的方法自主解讀

二、三場戲。(第二場戲的主角是?第三場戲的主角是?)

3、學生自學,提醒學生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來認識機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畫關鍵詞句。

4、交流

(1)、杰克的表現(xiàn),關鍵讀好哪個地方(真冷)?指導朗讀,指名演讀。

(2)、杰奎琳的表現(xiàn),她的機智、勇敢你認為關鍵是讀好哪個地方?(重點提示:“嬌聲”理解)讀一讀。

指名用“嬌聲”對文中的德軍說話。

四、課本劇表演,加深理解

選擇文中一兩個片段,對片段所描述的場景,圍繞“機智勇敢”、“沉著鎮(zhèn)定”的性格特征展開合理想象,進行課本劇表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為了表彰伯諾德夫人一家,法國政府決定為他們一家三口每人頒發(fā)一枚自由榮譽勛章。在頒發(fā)勛章時,要發(fā)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來授勛,你會說些什么呢?同學們自己想一想,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圍繞三個主人公描寫了幾個緊張激烈的斗爭場面。對于本課的教學,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對不同的斗爭場景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以誦讀課文為依托,聯(lián)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領悟課文內(nèi)涵。

開始,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明確了半截蠟燭的重要性,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定?!跋朕k法跟敵人周旋”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準確簡潔地表述內(nèi)容。

當教學到“德國軍官從杰克的手中奪過蠟燭”的時候,我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也在場,你覺得情勢是怎樣的?你會怎么做?讓學生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那想動蠟燭又不敢動、不能動,卻又不得不動的情況下的緊張和機智,引領學生真正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和人物的個性特征。

最后,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又用課本劇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了“智斗”的場景,讓學生對人物的認識有更進一步的體驗,更重要的是,通過表演,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張揚。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八

安寧市連然小學劉水燕

教學目標: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本文;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課文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來突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人格魅力。在教學中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講辭進行研讀感悟是重點,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層的內(nèi)涵是關鍵,看似平淡普通的語句,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那樸實的話語,只有從中讀出人物的內(nèi)心,才能讀出人物的神來,真正讀出人物的魅力所在。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了解林肯的相關事跡及南北戰(zhàn)爭的相關資料;

2、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位偉人,課件(頭像)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

2、(課件)師述:這個出生卑微的鞋匠的兒子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tǒng)之一,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yè);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3、從這兩句話中,你知道林肯是個怎樣的人?

二、瀏覽課文,找關鍵詞:

1、過渡:林肯,這位出身貧寒的總統(tǒng),在剛當選總統(tǒng)時,遭到了參議員們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yōu)越的人的參議員們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打開書,請同學們?yōu)g覽一下課文,迅速找出參議員態(tài)度變化的詞語。(板書:尷尬--羞辱--靜默--掌聲)

三、學習第一段:師: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了總統(tǒng),參議員們?yōu)槭裁磿X得尷尬?什么是尷尬?為什么尷尬?讓我們來看一道填空題。課件出示。(在參議員的眼里,當總統(tǒng)的應該是___________;而不應該是_________。)

四、學習第二段:

1、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令參議員感到尷尬(指板書:尷尬),正因為這樣,于是在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想要羞辱他。(指板書:羞辱)

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

(1)指名回答。

(2)指導讀: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么?“我希望你記住……”參議員真正想說的是什么?真正讓他記住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jié):這就是參議員的話外之音。讀悟一個人物的語言,不光要從字眼上讀懂字面上的意思,還要根據(jù)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來體味他的話外之音,這對于高水平的演講和對話,往往是很重要的))誰來讀,讀出一種“傲慢”。你們覺得這句話,除有一種傲慢語氣,還有怎樣的語氣?(嘲諷、譏笑、蔑視……)

(3)其余的參議員態(tài)度如何?所有的參議員都--引讀:大笑起來。在你聽來,這笑聲讓人感覺如何?(刺耳)你想對林肯說什么?(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2、過渡:林肯是如何表現(xiàn)的?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林肯所說的話,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言外之意,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誰完成得最好。(師述: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思維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養(yǎng)成習慣,受益無窮。)

3、品讀第一段話。

(課件出示:我非?!肋h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1)指讀

(2)你覺得這段話中最有分量的是哪句?最讓參議員笑不出來的是哪句?三個“永遠”分別包含了怎樣的情感?(寬容對方的無禮;為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而自豪;永遠懷念父親,尊敬父親。)

(4)小結(jié):這三個“永遠“,層層遞進,道出了感激之因。這普普通通的話語卻耐人尋味,每一句每一字都重重地敲擊在每一個參議員的身上。林肯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面對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tǒng),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5)當林肯說完這番話后,參議院一片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tài)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么?請你再讀讀這一段文字,想想大家靜默的原因,用上這樣的句子,把你的理解表達出來。(參議員們想不到??!--)

(6)激情: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tǒng)?(板書:寬容、謙遜)通過剛才大家的講述,老師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tǒng)。同學們真了不起,讀出了語言文字背后的內(nèi)涵,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4、品讀第二、三段話。

(1)在林肯回擊之后,這時,參議員們的態(tài)度如何?(指板書:靜默)

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兩段話(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男女生齊讀。

(2)讀了這兩段話,你關注了哪個詞?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么?

生:我會關注了“偉大”這個詞。作為一名鞋匠,林肯的父親盡心盡力地為別人服務,我認為這就是偉大。(老師隨即板書:偉大)

(3)同學們關注到了“偉大”這個詞,“偉大”在這兒出現(xiàn)了兩次,讓我們讀讀這兩段話。

讀:1、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2、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師:父親在林肯的心目中是偉大的,但是林肯僅僅是在說父親偉大嗎?

(貴為名門望族,但同樣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達官貴人也不例外;因為父親已過世,如鞋不合腳,自己樂意效勞,即使貴為總統(tǒng),仍愿為他人服務;勤勞,是林肯跟父親相處時得到的最大財富。)

師: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5、從尷尬到羞辱到靜默到掌聲,參議員們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同桌討論討論。(敬愛父親,敬重低層勞動者,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

6、激情:是呀,林肯總統(tǒng)正是憑借自己寬廣的胸懷、謙遜和樸實、真誠和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議員們。讓他們的態(tài)度從尷尬變?yōu)橘潎@,從排斥變?yōu)閾碜o。讓我們也對這位平凡卻又偉大的總統(tǒng)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吧!

7、練說:同學們,第四自然段最后有一個省略號,你認為省略了什么?(參議員的表現(xiàn))假如現(xiàn)在留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你想說些什么?(音樂響起,出示課件:說一說。)

8、引讀這三段文字。面對參議員的嘲笑,林肯這樣說--

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林肯說--

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動情地說--

五、學習第三段:

師:小結(jié):同學們,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鞋匠,給予了自己孩子仁愛、寬容、真誠、坦蕩的胸懷,正是憑著這些,林肯總統(tǒng)領導人民打贏了南北戰(zhàn)爭,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指名讀最后一段)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jié)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p>

師:這段話讀讀懂了嗎?誰來說說你的理解。

師:小結(jié):林肯一生最大的作為就是解放了黑人奴隸,為推動美國社會向前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受到了美國人民的崇敬,在美國人民的心中,他的威望甚至超過了華盛頓。

介紹南北戰(zhàn)爭。

(當時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度。380多萬黑人奴隸遭受奴隸主殘酷的折磨和壓迫,生活十分悲慘。如果國家分裂了,南方的奴隸主們將永遠的奴役黑人,永遠地把黑人當牛馬使喚呀。林肯能眼睜睜地看著黑人奴隸受苦受難嗎?四年中,他親自指揮作戰(zhàn),領導政府同南北農(nóng)場奴隸主進行了堅決斗爭。1865年4月,歷時四年的南北戰(zhàn)爭終于以北方勝利而告終,國家的統(tǒng)一,使美國有了很大發(fā)展,林肯也成為黑人解放的象征)。

4、小結(jié):這位鞋匠的兒子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成就,讓世界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齊呼:林肯。

六、讀林肯紀念館的一段話

師述: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一起來讀)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yè);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七、名言總結(jié),總結(jié)寫作方法,結(jié)束本課。

2、作者是怎樣來表現(xiàn)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語言描寫突出人物形象)

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參議員:尷尬--羞辱-靜默--掌聲

林肯:寬容、謙遜、智慧、維護統(tǒng)一……

(美國歷史上最有為總統(tǒng)之一)

[《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nèi)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

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nèi)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洌峭昝罒o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5、學生朗讀有關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xiàn)出老老的剪紙相關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fā)。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nèi)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三、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p>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最后兩節(jié)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兊?/p>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jié)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姥姥的剪紙(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內(nèi)容:

《大樹和小草》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述了出生于貧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后壓力下,發(fā)奮寫作的事。他滿懷希望的寄詩給當時著名的作家羅伯特·騷塞,卻遭到巨大的打擊。但他沒有失去信心,而是更加努力寫作,最后脫穎而出,成為震動英國文壇的作家。

設計思路:

教學時主要引導學生品味“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于風沙中的仙人掌花”,結(jié)合文本語言細思量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她的生命“艱辛”,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她的生命“壯麗”?在讀中思考:這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在思考中感受到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感受到要讓生命綻放絢麗的色彩需要鋼鐵般的意志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zhì)。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品味“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于風沙中的仙人掌花”的深刻含義,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3、通過抓關鍵詞感受夏洛蒂面對逆境時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和聰明過人的智慧。

4、領悟在逆境中具備堅強的意志和聰明智慧才可能擁有精彩人生。

教學重點:

1、品味夏洛蒂·勃朗特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是如何靠鋼鐵般的意志和聰明才智綻放生命的“壯麗”的。

2、學會勇敢面對生活中的逆境,懂得“人生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體會夏洛蒂·勃朗特被羅伯特·騷塞訓誡這個打擊很大,從而理解她們成功的深遠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揭題設疑,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課題《大樹和小草》,教師引導交流大樹和小草的差別。

2、可是在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課文中就有這樣一棵“小草”,“它”偏偏不信命運,心中一直夢想著成為一棵參天“大樹”。(相機板書:小草大樹)“它”的夢想能實現(xiàn)嗎?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答案。

二、抓住主旨,直奔中心。

1、學生默讀瀏覽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交流:這棵“小草”指誰?她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評價她的?

2、直奔中心,有感情朗讀。

課件出示:“夏洛蒂堪稱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于風沙中的仙人掌花?!?/p>

a、學生齊讀。

b、交流: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好處?

c、你認為可以抓住哪些詞語有感情朗讀,嘗試朗讀。

三、生命的“艱辛”

1、學生默讀2——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夏洛蒂所經(jīng)歷的逆境;用波浪線畫出她面對逆境時的表現(xiàn)。

2、交流感悟。

(一)逆境一:家庭不幸

學生交流第一個逆境,朗讀相關句子,相機板書。

配樂《小草》,想像說話:

夏日炎炎,別的孩子(),而夏洛();

寒冬臘月,別的孩子(),而夏洛蒂();

(),別的孩子(),而夏洛蒂();

夏洛蒂的童年()

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學生交流:(身世坎坷、日夜操勞、勤奮好學——————)

小結(jié):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出生貧窮、生活艱難的女孩卻不放棄學習、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她的生命因(富有理想)而壯麗!師引讀:“——————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

(二)逆境二:請教遭訓

抽生讀,交流:她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錐心之痛、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自由讀,想:信中哪些字眼讓你感到刺心的痛?通過你的朗讀來體現(xiàn)。

出示:時代背景資料,想象在當時如果別人看到她在寫作會怎么說?她又是怎么做的?

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學生交流:(不屈不撓、堅強勇敢、百折不撓、堅持不懈——————)

小結(jié):是的,就是這樣在世俗的嘲諷中她沒有哭泣,而勇敢地昂起頭來堅持寫作!她的生命因(不屈不撓)而壯麗!師引讀:“——————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

(三)逆境三:寫詩失敗

學生交流:好運并沒有眷顧夏洛蒂,她又遭遇的逆境是什么?

面對逆境,她是怎么做的?

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學生交流:(聰明智慧、開拓創(chuàng)新、——————)

小結(jié):面對失敗,她能果斷抉擇,另辟蹊徑,這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氣呀!她的生命因(開拓創(chuàng)新)而壯麗!

師引讀:“——————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

三、生命的“壯麗”

對夏洛蒂來說一切需要從頭再來,她的選擇對么?她成功了么?用你最響亮的聲音告訴全世界!配樂《怒放的生命》齊讀6、7自然段。

她們?yōu)槭裁磿晒Γ空務勛约旱南敕?。(對夢想的堅持;鋼鐵般的意志;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

從她們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總結(jié)延伸,推薦閱讀

1、感受文題的巧妙,體會作者的寫作寫法。

2、交流生活中逆境成才的例子,師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3、推薦閱讀《簡·愛》。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文章內(nèi)容。

2.分析比較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體會孫悟空的機智和勇敢。

一.導課:

二.課前診斷:

1.字詞:峰巖重疊妖怪長生不老用齋嘴饞蛤蟆緊箍咒

2.文學常識:寫出我國的四大名著以及作者

三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提出問題: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部分人物?

請同學帶著這三個問題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第二至七自然段

(1)(過渡語)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F(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分析“一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

1)白骨精為什么要吃唐僧肉?為了達到貪婪的目的怎樣做?

2)孫悟空能識破妖精的詭計嗎?(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3)結(jié)果怎樣?

總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分析了孫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讓分析的?

變-識-打-結(jié)果

“變-識-打-結(jié)果”分析后兩次棒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

(3)分析課文過程中,穿插課后習題3

(4)分析完“三打白骨精”后,孫悟空,白骨精,唐僧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確:對比,反襯的手法更能體現(xiàn)處孫悟空善于識別妖魔詭計和勇于降妖除怪的高強本領。)

總結(jié)課文:孫悟空除掉白骨精,唐僧師徒再次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孫悟空善于識別妖魔詭計和用于降妖除怪,相信他們一定會化險為夷。

四.課后作業(yè):

練筆:在熟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孫悟空堅定機智的性格,想一想,如果唐僧能退下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孫悟空會不會離開師父?為什么?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的表達出來。

教學反思:

對具體情節(jié)討論探究,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課文基礎上作發(fā)散思維,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打白骨精(蘇教版六年級下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1、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植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并用圖和文字進行記錄。

2、能分析出某一種植物的典型特點或特征(包括形狀、顏色、氣味等)。

3、能夠歸納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據(jù)植物的不同點,采用一定的標準,對植物進行分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能與其他同學交流,找出比較合理的分類方法。

科學知識目標:1、能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舉例說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點。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種類很豐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地球上的第個角落都有生命的蹤跡。它們有的高聳入去,有的體不盈尺;有的剽悍兇猛,有的柔弱溫順;有的重達數(shù)百噸,有的小到用肉眼難以發(fā)現(xiàn)……生命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各種各樣的生物吧!

首先我們先說說植物,在地球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有些植物覆蓋在陸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為止。人們已經(jīng)知道的植物大約有30萬種。今天我們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樹。

二、新授

1、比較小草和樹

(1)讓學生分別列舉自己見過的一些小草和大樹的名稱,談談自己是怎樣區(qū)分大樹和小草的。

(2)帶領學生在學校內(nèi)或?qū)W校附近觀察認識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蘆葦……)和大樹(桃樹、楊樹、梧桐樹……),并及時記錄它們的特征。收集一些小草帶回教室。

(3)分小組交流自己的記錄,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點和大樹的共同特點。

(4)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4頁的內(nèi)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據(jù)莖的特點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頁的插圖,說說圖中的植物哪些屬于草本植物?哪些屬于木本植物?重點指導香蕉這種植物的分類。

(6)列舉日常生活中常見植物(花生、玉米、高粱、柏樹、槐樹、爬山虎、榆樹……),讓學生分類。并相機糾正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的錯誤觀點。

2、給植物分類

(1)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研究各種各樣的植物,需要根據(jù)植物的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下面也讓我們制定標準,給第5頁插圖中的植物分類吧!

(2)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些植物,再仔細觀察它們的特征。給它們分類。

(3)小組合作學習,按一定的標準給圖中植物分類。并將本組的植物分類標準和結(jié)果記錄在書中的表上。

(4)全班交流,并分析全班找出的分類方法,通過比較,推選了出最科學的分類方法并說出理由。

(5)觀察不開花植物,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

三、布置作業(yè)

收集當?shù)氐闹参?,并通過書本、上網(wǎng)搜集植物的有關資料。

[《小草和大樹》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三

第二課時

一、回憶文本

姥姥的剪紙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因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出示句子,齊讀。)

二、學習第1--6自然段,感悟姥姥剪紙的神。

師: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引來的是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和我的暗暗佩服。

1、快速瀏覽1--6節(jié),你能找出一個字概括姥姥的剪紙技術嗎?

2、默讀1--6節(jié),你是從哪些描寫感受到姥姥剪紙的神的?畫出相關語句。

3、交流。

(1)“都”字盡顯姥姥的高超技藝。

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心里一定非?!?/p>

帶著自豪的感情讀這句話。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

這是從正面寫出了姥姥的手藝。

(3)“你姥姥神了……”

這是從……(生答)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很有意思,讀起來感覺怎樣?

(4)豈知工夫不大……

這里寫姥姥的技藝,卻還寫到了“我”的調(diào)皮。我變著花樣刁難姥姥。我刁難的手段是?

我還耍賴。你耍過賴嗎?現(xiàn)在我是姥姥,你來向我耍賴。

你還讀出什么?

4、理解“熟能生巧”

姥姥告訴我……(出示句子)

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是怎么練就的?找出相關句子。

出示句子:數(shù)九寒冬剪……

師引讀,生跟讀。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姥姥長年累月地剪,久而久之,姥姥的手成了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想想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熟能生巧的例子?(出示說話練習。)

5、小結(jié):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深入人心,因此,(出示句子,讀。)

三、學習7--12自然段,感悟我與姥姥間濃濃的親情。

過渡:其實令我心境與夢境變得有聲有色的不僅是姥姥為鄉(xiāng)親們剪的各種動物、器物,更是姥姥為我剪的各種老牛和兔,而這些都成了我對姥姥的美好的回憶。

在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老牛和兔中,老牛就是……而兔就是……。

2、出示句子及圖,交流理解。

(1)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

姥姥“俯首甘為儒子?!蹦亍?/p>

(2)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

表達了姥姥樸素的情感:希望自己和小孫孫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共享自然的美麗,生活的美好。

3、這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表達的是什么?

4、文中并沒有提到“愛”字,但在這句話中(出示句子)卻有一個字很好地表達了愛。

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

理解“拴”字,板書。

姥姥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5、想走進那個密云多雨的盛夏嗎?

同桌分角色讀讀。

師生合作表演。

6、之前是姥姥用剪紙拴住我,到后來已變成什么?

出示句子,讀。

想像:我是怎么纏姥姥的?會怎么說?

把我當姥姥,來纏纏看。

姥姥的剪紙拴住了上學前的我,使我由衷地發(fā)出感嘆:(出示句子,讀)

四、學習第13自然段,感悟我對姥姥的懷念。

1、出示句子,指名讀。

2、讓我們把目光移到這幅剪紙上,再讀。

你讀懂這幅剪紙的內(nèi)涵嗎?

姥姥期待什么?(希望我走得更遠,多長見識,將來生活得更幸福。)

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

3、姥姥的剪紙不僅拴住了我的小學、中學、大學,更拴住了我一生。

出示最后兩句,齊讀。

它不僅拴住了我的身,更拴住了我的心,我的夢。

想想它拴住了我的一顆什么之心?

我心飛揚,我夢依舊。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這段話。

五、小練筆,總結(jié)全文,升華情感。

有位同學讀完這篇課文后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題目叫《想》(出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媒體出示小詩: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月光下的話語/還是那慈祥的面容/還是那恬靜的微笑/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親切的話語/懷念姥姥勤勞的身影/懷念姥姥剪紙的刷刷聲/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你能否寫出屬于你自己的小詩呢?

(媒體點擊出現(xiàn)空白的詩行: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還是那/還是那/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懷念姥姥/懷念姥姥/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同學們,也許我們的姥姥、爺爺、奶奶沒有這樣的絕活,但他們關切的眼神,疼愛的話語,值得我們?nèi)セ匚?,去感恩。記住,親人、故鄉(xiāng)永遠是你情歸的港灣。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路幸福地走下去。

[姥姥的剪紙(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四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和聰明智慧才可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夏洛蒂在當時條件下面對傳統(tǒng)和偏見追求“婦女的事業(yè)”所承受的壓力之重和意義之巨。

第二課時

(一)預習反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故事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合作探究:

1、面對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樣艱難謀生的呢?

3、面對這些沉重的打擊,夏洛蒂屈服了嗎?

4、探尋“小草”成“大樹”的秘訣,并在課本上寫上自己的看法。

5、主人公懷這樣強烈的要求是想做什么呢?

三、檢查合作探究

抓住重點,感悟形象

1.組織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面對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樣艱難謀生的呢?點撥學生結(jié)合自讀收獲交流所感受到的人物性格。

(1)抓住“洗衣、燒飯??”等一連串生活瑣事引導體會主人公性格;

(2)抓住“始終沒有停止??,希望用筆敲開幸運之門”點撥感悟主人公不甘命運驅(qū)使、富有理想的品質(zhì)。

3.指導有感情朗讀這一個部分,體會主人公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4.小結(jié)并回歸中心句,齊讀“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

1.指導學生讀好騷塞的回信,感受世俗偏見對主人公的打擊之深。

(1)抓住“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樹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大樹”點撥學生體會這里“小草”和“大樹”的內(nèi)涵,和騷塞的傲慢、冷漠與陳腐觀念的可怕。

勇氣才能面對這一切,挑戰(zhàn)這一切!

(3)指導抓住語言提示語“傲慢的冷冰冰的、訓誡”讀好世俗偏見、陳腐觀念的惡毒、傲慢和冷漠。

2.面對這些沉重的打擊,夏洛蒂屈服了嗎?

(1)指導學生結(jié)合自讀收獲,緊扣“不是婦女的事業(yè)”,深度感悟三姐妹的“誓言”所折射出百折不撓、勇敢抗爭的光芒!

(2)指導感情朗讀誓言的倔強、堅強!

3.小結(jié)并回歸中心句,齊讀“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

要求學生再讀第(4~6)自然段,探尋“小草”成“大樹”的秘訣,并在課本上寫上自己的看法。

1.指導感悟主人公的堅定信念。

抓住第四自然段中“寥寥無幾”、“僅賣出了兩本”點撥學生透過主人公的多次失敗思考。

2.點撥感悟主人公的聰明智慧。

3.朗讀感悟主人公的孜孜不倦。

抓住第六自然段中“強烈”、“隨時隨地”等重點詞句,放手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悟主人公為改變命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勤奮和堅強。

(1)指點學生以“隨時隨地”這個詞語為抓手,感受文學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成了她們生活的全部這一特定內(nèi)涵,。

(2)以“強烈”一次促進學生對主人公勤奮努力的朗讀自悟活動。

(1)點撥再讀題

以課文第七自然段中“小草”成“大樹”一句為契機,點撥學生回首文題,領會文題揭示了主人公與命運和偏見抗爭的勇氣。

(2)回歸文本中心句“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從整體上再次把握“小草”成長為“大樹”的艱辛歷程,交流夏洛蒂取得成功的人生啟迪。

指導朗讀感受主人公成功后的喜悅,并補充了解下列內(nèi)容:

1.薩克雷說:“《簡愛》使我非常感動,非常喜愛。請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謝,她的'小說是我能花好多天來讀的第一本英國小說。

四、完成當堂檢測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材分析:

課文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的人都贊不絕口。姥姥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操勞,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全文總共1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中“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沿著這條主線,就可以披文入情,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通過動情地讀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對“我“的深情及“我“對姥姥的思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體會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

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追艏垼埓蠹倚蕾p。(配樂欣賞剪紙)

2、你們知道嗎,這幾幅剪紙都出自一位老人之手。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走近這位老人,走進這位老人的拿手絕活--剪紙。(板書:12、姥姥的剪紙)齊讀課題。

二、檢查自學效果

課前大家都已經(jīng)預習過了,生字詞掌握了嗎?課文讀熟了嗎?下面就來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詞。

小屯喂豬刁難豈知

莊稼馱著啃食清清爽爽

擇菜捂住

(1)指名讀。齊讀。

(2)通過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還有那些不理解需要提出來?

(3)在寫前你有沒有要提醒同學注意的?

學生完成書上描紅。教師

聽寫生字詞。反饋。

2、檢查讀課文情況。

(1)讀了課文,你對哪一個小節(jié)印象深刻?

(2)指名讀印象深刻的一段,說說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默讀課文,思考,姥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交流。

四、作業(yè)。

1、補充習題第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體會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一、復習

1、讀題。

2、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姥姥的剪紙怎么樣?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態(tài)各異、活靈活現(xiàn)……)

二、學習1--6小節(jié)

1、過渡:姥姥的剪紙的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書上有個詞就能很好地來形容姥姥的剪紙,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能不能找到這個詞。

2、交流。相機板書:神

3、姥姥的剪紙那么神,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請你讀讀課文,用筆畫出相關語句。

學生讀后交流:

(1)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在這句話里,你最關注哪個詞?(都)一個“都”字,讓你感覺到什么?(姥姥的剪紙作品很受家鄉(xiāng)人們的歡迎,到處貼著她的作品。我感覺到姥姥這個人真好,是有求必應。)

你想想,當作者寫下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自豪、贊嘆、開心……)請你帶著自豪的心情讀讀,請你帶著贊嘆的心情讀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

師: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來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居然“要什么有什么”“無所不能”,從正面表現(xiàn)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指導朗讀。

(3)“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p>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姥姥的剪紙形象逼真)

貓、虎、母雞、公雞都是動物,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現(xiàn)在請你扮演鄉(xiāng)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個,剪個。)

(4)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梅'便完成了。

師: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死死地捂住、摸著剪”說明剪窗花難度之大,“工夫不大”說明姥姥動作熟練,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見她技術高超。)

指導朗讀。

(5)“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p>

指導朗讀,讀出姥姥的技術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讀出來)

4、姥姥的剪紙真是神啊,同學們,姥姥的剪紙為什么會這么神呢?

討論交流:

(1)“熟能生巧,總剪,手就有準頭了!”

理解“熟能生巧”: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練,巧的意思是--靈巧,靈活。熟悉、熟練了,就能產(chǎn)生巧妙的辦法,手就會靈活。

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是怎么練就的呀?(“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保?/p>

這些詞語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時間長。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長年累月的練習,使得姥姥對“喜鵲登枝”非常熟悉,所以產(chǎn)生了一些靈巧的方法,剪得熟練。

(2)“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p>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為--姥姥的手有家數(shù),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說的有“準頭”;說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長的手指是因為--姥姥的手非常靈巧,把剪刀運用得靈活自如。)

過渡:姥姥剪紙技藝高超,除了經(jīng)常練習,熟能生巧,還有什么原因呢?

(3)“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之極?!?/p>

理解:身指--身體,心指--精神,入境是指--進入某種狀態(tài)或境界。

姥姥剪紙是什么神態(tài)呢?請同學們看書中插圖,姥姥剪紙時眼睛--緊盯著手中的剪刀和彩紙,眼神--專注,對手中的活兒是--一絲不茍,整個的身體和精都沉浸到了非??鞓返募艏埢顒又辛?。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

三、學習7--12小節(jié)。

2、交流:剪得最多的是老牛和兔子。姥姥是用剪紙來拴住我。板書:拴

5、討論交流

兔子騎在牛背上--疼愛;一起啃食青草--疼愛

6、能不能給這兩張剪紙起個名字?

7、作者的頑皮可愛愉悅著姥姥,姥姥的慈祥疼愛感染著作者,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讀,表現(xiàn)出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

8、指名分角色朗讀,評價。

9、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們形象各異--引讀--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么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么感情呢?(贊美、依戀)

四、學習12小節(jié)。

(還拴得住。因為“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保?/p>

2、師: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名兒?

(凝望、濃濃的愛……)

3:同學們,姥姥寄給我的剪紙,想對我說什么呀?看到這幅剪紙,我想對姥姥說什么話呢?讓我們把姥姥和“我”想說的話寫下來好嗎?請左邊兩組同學寫姥姥想對我說的話,右邊兩組同學寫我想對姥姥說的話。

4、交流學生的寫話。

5:師:同學們,這僅僅是一幅剪紙嗎?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間濃濃的情??!板書:情

6、過渡:引讀--(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cè)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7、師:我心飛揚,我夢依舊,姥姥的剪紙將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讓我們飽含真情地齊讀這段話。

五、總結(jié)課文

(生: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貧w之心……)

2是呀,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回歸之心統(tǒng)統(tǒng)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有一首歌這樣唱著: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隨后陳紅《感恩的心》響起。)

六、作業(yè)。

1、完成補充習題3、4題。

板書設計:

12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神!

[姥姥的剪紙(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新出現(xiàn)的詞語。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度大度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籍和向別人請教等方式了解林肯的生平情況。

2、在對比品讀中領悟林肯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人格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對林肯在辯論中處亂不驚、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有所領悟。

重難點與關鍵

1、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林肯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體會引導學生領悟?qū)捜菔且环N力量。

教具準備

小黑板、朗讀磁帶、卡片,課件等。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詞(卡片),聽寫部分詞語。

2、課文可分幾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二、研讀課文,體會“尷尬”。

1、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林肯,誰來說說第一個事例主要講了什么?

3、反饋學習情況。

(1)當林肯站上演講臺時,參議員的態(tài)度是怎樣?

(2)林肯在演講前參議員是怎么嘲笑羞辱林肯的?

出示:“當林肯站上……兒子。”

“所有……大笑?”

(3)個別讀。

(4)引讀林肯在演講中、后參議員的態(tài)度。

三、研讀課文,體會“睿智”

1、林肯在演講中究竟說了什么,一下子扭轉(zhuǎn)了參議員的態(tài)度。

2、抽讀、齊讀林肯的話。

3、出示林肯的四句話。

4、多讀,體會林肯高尚的人格魅力。

5、交流反饋學習情況。

6、教師小結(jié)。

四、研讀第6自然段,體會“熱愛和平、統(tǒng)一”

2、放朗讀錄音,指導朗讀。

3、讀林肯在演說中強調(diào)的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jié)

1、你覺得林肯是個怎樣的人?

2、你要學習林肯什么品質(zhì)?

3、總結(jié)寫法。

六、作業(yè)

1、多讀課文或有關林肯的資料。

2、選擇一兩個事例,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或心理進行細節(jié)描寫,展示其人格魅力。

附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林肯

[鞋匠的兒子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依托語詞,經(jīng)歷把課文讀薄、把課文讀厚、把課文讀活的奇妙的閱讀之旅;

3、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讀出作者的心夢之境,讀出對童年的眷戀、對親人的感恩之情。

【教學過程】

一語詞引路,把課文讀“薄”

(一)一度引路,把課文讀成一串聲音

1、回顧導入后,讀上節(jié)課學過的兩組詞語:

嘖嘖贊嘆左鄰右舍

刷刷刷刷擇菜薅草

悅耳至極喜鵲登枝

清清爽爽牛馱小兔

2、圍繞這兩組詞語,好像聽到了哪些聲音?

(二)二度引路,把課文讀成一個詞語

1、快速瀏覽課文,找哪一句話最能夠表達作者對剪紙聲欲罷不能的心境與夢境?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重點釋詞“有聲有色”。

--觀察剛才的兩組詞語,聯(lián)系“有聲有色”這個詞語,問學生: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名堂出來?(左邊一組跟“聲”有關,右邊一組跟“色”有關)

--作者說的“有聲有色”的“聲”和“色”具體可能各是什么?

--這些聲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樣的魔力呢?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中去感受一番。

二語詞擴散,把課文讀“厚”

(一)一度擴散,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

1、這“有聲有色”的生活中,最讓作者欲罷不能的是什么事兒?當作者想到這些事的時候,他的身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甜蜜的、溫馨的、依戀的……)

2、默讀描寫“喜鵲登枝”、“牛馱小兔”這些事情的段落,把覺得甜蜜的、溫馨的抑或是依戀的地方用波浪線畫下來。然后組織交流:

--在“喜鵲登枝”的窗花處,摳一個詞“熟能生巧”:

先依托有關句子引導學生讀出作者的調(diào)皮勁兒,再問: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是怎么練就的呀?(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師生摸擬剪紙生活場面讀上句,讓學生在朗讀節(jié)奏的變化中體會“熟能生巧”。

--在“牛馱小兔”等關于牛、兔主題的窗花處,摳一個字“拴”:

先讓學生自由說說體會,然后由下面這句話切入: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你認為哪一個字用得很傳神?(拴)

課文中是說什么拴住了什么?姥姥的剪紙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牢牢地拴住了上學前的我呢?請同學到字里行間中去找答案。讀后組織交流:

師生表演讀描寫祖孫倆剪“牛馱小兔”窗花的文字,體會“拴”的神奇功能。

生扮作者,師扮姥姥,摸擬作者“纏”姥姥的場景,體會“拴”的神奇功能。

(二)二度擴散,讀出笑源的心夢之境

1、后來我越走越遠了,姥姥的剪紙還拴的住我嗎?(音樂:經(jīng)典銀幕金曲《atimeforus相處歲月》響起)

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cè)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齊讀上段話。再讀這段話中描寫剪紙的文字。讓學生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

--讓學生給“聯(lián)結(jié)”這個詞找一個近義詞。作者為什么用“聯(lián)結(jié)”這個詞語?教師板書“聯(lián)結(jié)”的甲骨文,再問為什么用這個詞語?(姥姥用“繩子”拴住了我)

--姥姥的剪紙還將拴我多久?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心夢)

--在經(jīng)典銀幕金曲《相處歲月》的旋律中飽含真情地齊讀上段話。

三語詞變異,把課文讀活

2、拓展小練筆。

3、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認為姥姥的剪紙拴住的是一顆什么之心?(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最后全課在《感恩的心》音樂中結(jié)束。

[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