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一
一次次讓我停了下來。原因很簡單,書看的讓人頭"脹"。對,用“脹”這個字形容,最接近我的狀態(tài)了。我自認心理精神還是蠻強大的,但是越到后來沒看兩篇就得停下來,讓大腦休息一下。這時最大的感受就是特別想做個數(shù)學題或者幾個英語單詞。前者讓我重新回到理性的世界,后者讓我暫時忘掉一些東西。
這不是危言聳聽。雖然最終因為好奇心的驅(qū)動,我還是讀完了小說。
它對人最大的幫助是里面好多個案例涉及到了量子物理的知識以及相對論的知識。“精神病人”用巧妙地比喻讓人恍然大悟。扭曲空間是相對論的結(jié)論,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理解。那個“瘋子”天才般的用蘋果在布上滾動解釋,順便解釋了黑洞和白洞之間的聯(lián)系,讓人不得不佩服。
但最后別看這本書。
每讀到一個案例,特別是遇到邏輯能力很強的病人,他的邏輯沒有絲毫弱點,講的讓我感覺“很有道理”。我不止一次的想到這幾個字,然后提醒自己,他是個精神病人。連作者也不知一次的提到精神病醫(yī)師被自己的病人搞得成了精神病的事。作者費盡心思的寫這些東西,很好,但是幾乎每個案例,他都留下了空白。那是個令人難受的空白,他采訪了病人,病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作者把筆錄搬出來,即就是把精神病人的語錄復述一遍。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論,把自己的空間縮小,讓病人釋放出自己的空間??墒撬麑懗闪藭?,那些病人的空間被無限的放大了。
最令人不可忍受的是,靠后有一篇的案例的病人竟是作者自己。他毫無掩飾的承認了自己的多重人格。如果說,從前的我對于精神病人,以玩笑的態(tài)度視之,今后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他們只是少數(shù)而已。
看書的這幾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想問題的方式已經(jīng)有了變化。強迫癥的感受也更加強烈??傊?,我很后悔自己看了這本書,并且思考了其中的內(nèi)容。
看書的時候,我有的添加筆記。我不愿意再回顧這些天才們的高見了,那些”經(jīng)典“的思想我也不愿再記住。愿想看書的人,收起你的好奇心,珍愛生命。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二
斷斷續(xù)續(xù)花了七八個小時看完這本書,零零散散的在這里說一下體會。
這本書號稱是國內(nèi)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豆瓣評分8.1,而且目前在top250榜單排在第19位。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也曾在各大圖書推薦榜上看到這本書,但在正式進入內(nèi)容之時,我還是“洗凈了自己的思維”??赐曛?,有點失望,感覺作者寫的很朦朧,甚至有點科幻的色彩。就像品一道佳肴,最后的評判標準是它的味道如何,但是不免有色、香、形等方面的附加。就放鹽來說,放多放少都不行。作為一本精神病人紀實的文學作品,固然要考慮到可讀性,但是加入過量的文學加工,看到后面都感覺在看科幻小說一樣——天馬行空。
我不是一個精神科醫(yī)師,但精神病人總不見得都是哲學家、物理學家或天文學家,筆者在展示精神病人天馬行空的一面的同時,對于這些人所受的痛苦與誤解閉口不提,這樣極容易誤導讀者。作為絕大多數(shù)讀者而言,我們都很難與精神病人有什么接觸,我們只能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書本上讀到有關(guān)他們的資料,或者從新聞中看到關(guān)于他們犯病犯罪的新聞。筆者一步步的在構(gòu)建一個他想讓我們看到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在我看來,這種重重設(shè)疑式的寫作只是一個噱頭。
書中有一些觀點,我很贊同。譬如,當我們面對未知的領(lǐng)域時,我們總是習慣用已知的知識去解釋,而對于浩瀚的未知領(lǐng)域而言,我們的知識實在是少的可憐。同理,對于我們不了解的精神病人——這樣一個束之高閣的神秘領(lǐng)域,我們很容易陷入作者為我們構(gòu)建的迷宮。話說回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思考這些哲學、宇宙、人生等這樣一些終極問題花的時間是很少的,我們大部分時間要思考怎么學習好、怎么多賺錢、明天吃什么……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你跟他講這些,他要么談之色變,要么漠不關(guān)心。還有,我們每個人都同時具有社會性和孤獨感。馬克思對于人的定義,是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很渴望被他人認可、接納,當我們被人誤解了,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心結(jié),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思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跟我們完全一樣的個體。這樣看的話,我們可能會面臨的誤解、孤獨,又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要忘記,我們?nèi)祟惪梢栽诟鞣N主客觀條件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可以很有效的讓我們避免陷入死胡同。
這本書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像我上面談的觀點,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觀點是可以認可的。就算拋開內(nèi)容,作者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也是值得認可的。作為一個非精神科醫(yī)師,下定決心去了解這樣一群“不正?!钡娜?,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身體方面,都面臨著很多危險,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后果也是很難預(yù)料的。其次,作為任何一門學科的研究,都是要要面臨著很多知識上的補缺,像學科專有名詞和相關(guān)學科研究等。如果不花時間,不了解這些東西,是根本不可能和病人有一個很好的交流的。
總而言之,作者至少幫我們打開了通往“精神病人”的一扇門,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我們可以打開更多的門。正如作者所說的,一切并沒有結(jié)束,一切才剛剛開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三
另外,本書有句話大意是——對那些患者說的話不要太深琢磨不然會崩潰……嗯……我也是這么覺得的。
因為有些患者的世界觀,說真的,ej乍一看真的覺得很有道理不是隨便說說
一切都是無法完全邏輯清晰回答完整的問題不是嗎?
所以書中有些患者說的世界觀其實不完全錯誤不能因為他們有缺陷就否定因為有些他們被判定有疾病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其他(雖然那些其他也是因為這些世界觀而發(fā)生……)有些世界觀還很有道理,我想這也是作者選擇這些故事的原因之一吧,否則書名也不會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個人覺得許多故事的患者對事件的解讀很有意義很有邏輯性甚至有些還很靠譜!
至于最后作者稍微涉及到自己的問題ej果斷忽略_原諒我已經(jīng)被好幾篇與物理學有關(guān)的部分繞暈了,雖然通過這種接觸方式覺得量子物理學很有趣但是沒有完全白話文解釋我真的看不懂理解無能啊tat(其實我覺得作者在文中呈現(xiàn)的與患者之間的問答互動本身就有點不合理......
另外,整本書唯一嚇到我的故事就是『2夢的真實性』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所謂啟迪,恰恰不是想象力那一面,而有可能是毒害,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我對這本書在豆瓣上的很高評價感到深深的擔憂。我想,這么多人給它打了高分,只是因為這是一個很新的題材,滿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其負面影響的那面。精神病人的思維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很多人僅僅只是病態(tài),我當然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很天才。很多人都不了解精神病,所以對它好奇甚至是浮想聯(lián)翩。
世界上絕大部分人的世界觀是相同的,但是也有極少部分人的世界觀很獨特跟一般人很不一樣,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荒誕。也許很大部分人不能理解他們,甚至認為他們瘋了,但是,他們就一定錯了嗎,他們就真的是瘋子嗎?其實不然,只是他們從不同尋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而我們依然習慣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不再好奇,看到什么都覺得很正常,認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他們會打破沙鍋問到底,從各個不同方面來看這個世界。有這樣一個案例,我們一般看東西是從外往里看,而有個精神病人是直接鉆到東西里面,從里往外看。
這些精神病人中大多智商很高很聰明,其中不乏中科院院士,門薩會員(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入會的唯一標準是:智商高于148)。他們就真的瘋了嗎?也許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一步之遙。也許只是他們的世界觀太過于荒誕,太過于奇特,奇特到要顛覆我們這個所謂正常世界的很多東西,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感到了害怕和畏懼,害怕他們改變我們改變這個世界,所以才把他們當做瘋子當做精神病人。
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書有意思,作者卻認為這本書不好玩,他在寫一個悲劇。他們知道很多東西很了不起,但是他們沒有釋放出來,你不能了解到他們的目的。他跟他們接觸很多,并沒有看不起他們,他很尊重他們的存在,但并不代表他認同。
是的,誰又能說他自己的世界觀是一定正確的呢。我們可以不認同但是我們不能不尊重,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認知的方式。不能說他們的世界觀跟我們不同,我們就認為他們是瘋子他們是神經(jīng)病人。
天才和瘋子其實只有一步之隔。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五
人類以文明的理念塑造的一切事物竟然是他們產(chǎn)生痛苦與折磨的根本癥結(jié),假如我們拋棄一切文明成果并返回遠古世界的話,那么我們將會獲得更加幸福的生活。
——弗洛依德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在行文方面確實沒有什么值得假心假意的夸獎。但我也莫名的敬佩這個作者,敬佩他的創(chuàng)意和他的膽識。
“精神病”是一個敏感的詞匯,在二十一世紀,它似乎就象征著說不完的瘋話,做不完的奇怪舉動,流不完的口水。人們常以“神經(jīng)病”來謾罵某一個他們認為“瘋”的人?!吧窠?jīng)病”是一種二十一世紀常見病癥。至于它為何被貶為這個樣子,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病態(tài)。
作者樂以這個敏感話題進行創(chuàng)作,其想法讓人驚訝不已。這是一群“神經(jīng)病”,他們以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他把他們的生活記錄下來。讀者翻開,就像是一個愚人節(jié)的圈套,這分明就是一個“天才日記”。他們看似瘋狂的做法下,其深意竟令許多“正常人”認為意想不到,頗有道理。
和這些“瘋子”相比,“正常人”顯得渺小。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生活好像就是這樣,除了瑣碎之外,一無所有?!钡拇_,這便是“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被框定在社會的條條框框中,他們眼中有利益的光芒,他們有太多事情可忙,公司、學校、家庭、感情。日子一天天碾過來,從他們身上碾過去,他們把身上的血液和泥土擦干,眼看新的太陽升起,新的日子又碾過來……他們本身如此不堪,卻依舊有時間嘲諷一下別人,謾罵一下世界。每個人都這樣,這就有了現(xiàn)在這個病態(tài)的社會。
而所謂“瘋子”,他們關(guān)注的不是政事,不是柴米油鹽,不是懷中佳麗。他們只在乎一張紙,一根木棒,一片草地。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他們也樂于思考,雖然有時只是想想天為什么是藍色的,人為什么會活著,石頭有沒有生命。漸漸的,他們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尚Φ氖?,“正常人”們連答案都沒有就開始嘲諷了?!隘傋印蔽业拐J為,是上帝賜給他們更高潔的人性,人之初的人性是最無害干凈的,也是沒有教育沒有規(guī)劃的。
“瘋子”和“天才”僅僅一步之差,但究竟誰是“瘋子”,誰是“天才”,誰知道呢。
后記:什么是“瘋子”,我猜是固執(zhí)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毫不在意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人。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人”不免會把自己放進“社會系統(tǒng)”里去衡量、比較。正因為有了太多的“雜念”,反而破壞了平衡,不能做好自己,還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瘋魔。如果我們真有“瘋子”的執(zhí)著和定力,恐怕早就成為自己的偶像了。京劇業(yè)內(nèi)有一句行話:“不瘋魔不成活”,這是一種境界,一種極癡迷的境界,這種迷戀讓人深陷其中,如癡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所以,不管將來我們是一個偉大的人,還是一個渺小的人,學著用“瘋子”的精神來待人處事,做好本真的自己,也不枉這一世之游。更何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币苍S,上天將有重要任務(wù)要交給不平凡的人,所以他才要百般設(shè)置障礙和考驗,實際是為了提高他的堅韌的品格和能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六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瘋子”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專心致志地研究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些所謂瘋子的人,對他們所感興趣的領(lǐng)域研究頗深,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理論依據(jù)充足,讓人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懷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瘋子”。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可怕的書!
反觀我們教育領(lǐng)域里的孩子,有些孩子總是與眾不同,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按時完成,課堂上左顧右盼,小動作不斷......一度成為讓我們頭疼的壞孩子。對于這些“壞孩子”,我們斥責,懲罰,叫家長。但若我們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弄清楚他們各種令人惱火行為背后的心理活動,也許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他們。深入了解孩子并加以引導,才能讓“瘋子”成為“天才”。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等待開發(fā)的寶藏,我們這些開發(fā)者要找準他們的路線及結(jié)構(gòu),小心翼翼地加以雕琢,使他們成為最閃亮的明珠,而不是被遺棄的廢墟。孩子的美好未來,靠你我一起努力打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七
看完這本書,整個就是覺得作者在和自己的第二人格對話,而不是所謂的精神病人訪談錄。好吧,我知道這本書還是有很多粉絲的,不喜勿入。
看書到后來,當涉及到問題越來越多的時候,才慢慢發(fā)現(xiàn)作者更多是用對話體的形式把自己心中的困惑或者說是想象表達出來吧。我很懷疑作者是不是在寫故事娛樂大眾。記得在書的后面,作者說:“當有人問我寫的是真的嗎,我會回答說是假的。當有人問我寫的是假的嗎,我會回答說是真的?!钡腋鼉A向于訪談的內(nèi)容是假的?;蛘哒f其中必然有假的成分存在。
我的質(zhì)疑主要在于,首先,關(guān)于精神病人的邏輯問題??赡苁俏夜侣崖勔娮R淺薄什么的,訪談錄里面的精神病人的邏輯都想當嚴密,雖然他們有妄想癥狂躁癥幻想癥或者其他各種什么病吧,他們居然可以對一個陌生人那么客氣,那么推心置腹地講很多東西,而且是邏輯完整的。好吧,我無法相信這是精神病人可以干出來的事情。
其次,關(guān)于訪談的連續(xù)性問題。從書中的每一篇訪談中都可以看出,作者和精神病人的談話很連貫。按常理來推斷,一般而言訪談?wù)甙缪莸氖且龑У慕巧?,而在這本書中,一些訪談確實是作者在引導精神病人,但是還有一部分完全是作者和精神病人在進行學術(shù)探討。除了精神病人的話里面有信息點之外,作者的語言里面也會有很多信息點。這讓我很懷疑作者的初衷。
或者作者只是把自己對未知世界的推測、對量子物理的理解、對生活中一些無法用科學去解釋的現(xiàn)象都羅列出來,然后和自己的另外一個人格對話,于是就有了這本訪談錄。再然后是為了暢銷,就把自己的第二人格都假定為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再標榜一下“中國首部精神病人訪談錄”的名號,然后就大賣特賣,作者也就賺得盆滿缽滿了。嗯,我猜是這樣的。
看完之后,我就只能給這本書兩顆星了。雖然說我真的受到一些啟發(fā),覺得生活不應(yīng)該是現(xiàn)在這樣子,覺得精神病人所提到的一些東西確實于我而言有啟發(fā)……但是我只能給這本書兩顆星,因為,看到最后,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八
讀完這本書,腦袋里就蹦出兩個字“刷機”,感覺就像自己被重裝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系統(tǒng),但卻又感覺毫無違和感、理所應(yīng)當,不過還處在混沌狀態(tài),會慢慢………慢慢理清楚的。
看這本書,你得確認自己思維夠開闊、三觀不正常、心理不正常(玩笑,哈哈),因為這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其中不乏有著淵博知識,邏輯高度嚴謹?shù)摹安∪恕?。嚴格來說:他們并沒有病,只是我們認為他(她)們有病,這個社會既定標準認為他們有病,他們只是孤獨!
其實我寫不出讀后感來,因為我覺得文字的力量有點孱弱,就隨便做點摘錄吧: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3.四維蟲子
女人的那兩個x都包含好幾千個基因!而且都是活動頻繁的,y對x,幾十對好幾千!就憑這些,差別大了!女人比男人多了那么多信息基因!就是說女人比男人進化的高級多了!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空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你瘋了。--17.真正的世界
整篇推薦:四維蟲子、三只小豬(前篇,后篇)、女人的星球、飛禽走獸、時間的盡頭(前篇,后篇)、超級進化論、迷失的旅行者(前篇,中篇,后篇)、還原一個世界(前篇,中篇,后篇)、果凍世界(前篇,后篇)。
作者在序言中說:“我希望讀者能撥開文字和表象的迷霧,更開闊的接近這奇妙的世界。我更希望,看完這本書后,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邪門歪道、違法亂紀、鉆牛角尖的不算)。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我只希望這本書是一扇窗,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他們眼中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夠很坦然地說,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p>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九
沒有用太久的時間,就讀完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前就聽說過這本書,這回趁著有實體書,通讀全書。
讀之前就大概了解本書是講述精神病院里病人的故事。精神病院是神奇的充滿神秘感的地方,感覺不會像醫(yī)院那么神圣,也不像醫(yī)院那么陰森,共同點是人們不會想進去待著,但精神病院會有神秘感吸引人想揭開一角窺探一下。
有些瘋子并不是真正的瘋,他們是真正有高智慧的人。讀完本書,總讓人有這樣的感覺,仿佛在病院里的人,是掌握大智慧的人,因為自己不同世俗的舉動,而被誤關(guān)進來,里面很多內(nèi)容講述高深莫測的世界觀、科技觀、生命觀等。我記得有被外星人抓走監(jiān)控地球的間諜人;有從未來穿越回來的旅行者;有人研究古代文明否定過去;有人研究科學技術(shù)否定現(xiàn)在,這些人讓人感覺需有很強的邏輯及豐富的知識,怎么能被認為是瘋子。
有心靈感應(yīng)的雙胞胎,有多重人格的他她他,有人看所有人都是各種動物,有人在平靜的屋子感受到大風的侵襲,這些人的奇怪想法似乎沒有那么的高深,但卻也讓人無法捉摸,一些無法去想象的事情,卻真實的感受在他們身上。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
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坝幸惶炷阏J為我瘋了,其實是你瘋了?!?/p>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關(guān)于精神病人的世界的書。它并不是一本介紹精神病人生活或者治療的書,而是一本關(guān)于精神病人異于常人的世界觀。這是一本極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訪談錄,作者通過多次接觸二十多個精神病人,了解他們的世界觀,根據(jù)筆錄和錄音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的獨特深刻的所思所想。
當大家聽到精神病人時,就會想起那些行為怪異,冷血殘酷,瘋瘋癲癲的人。這就是精神病人嗎?先前我以為是,后來讀這本書時我才發(fā)現(xiàn),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在我們看來我們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來我們才是不正常)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而我們正常人難以接受他們的世界觀,因此為了維護社會的和諧,把與我們正常世界觀不一樣的人界定一個圈,把他們圍起來。
在這本書里,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對于世界的本質(zhì)的一種看法。里面有一個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稱自己是另外一個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論,多宇宙論就是宇宙不是一個,而是很多個,舉一個例子,假設(shè)讓你回到五十年前殺死你的祖父,那么就不會有你的存在,但是沒有你的存在,怎么殺死你的祖父呢?于是會有你存在的宇宙,也會有你殺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他來到我們目前存在的這個宇宙是通過精神傳輸。精神傳輸,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可能,但其實如果量子力學達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時此刻我們還能認為他真是一個瘋子嗎?可是他的真實性無法得到證明,因為我們的技術(shù)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說法,因為多宇宙論在物理屆里還存在著爭議。
關(guān)于精神病人,我還覺得他們很可悲。這本書記載了一個可憐的人,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個可怕的夢,他夢見自己睡了很久很久,當他醒來的時候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包裹著他的是一種類似于雞蛋薄膜的物質(zhì),他憑著生存本能撐破物質(zhì),走出來時發(fā)現(xiàn)是一個陌生的房間,他逃到房外,看到都是十間一模一樣的房間,里面同樣有雞蛋膜一樣的物質(zhì),可是里面包裹著的確實已經(jīng)干癟的死尸,再走出這一層,才發(fā)現(xiàn)他正在一只大船上,周邊都是一望無際的海,沒有任何生物,他哭了,哭得嘶聲裂解,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界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很絕望。這一篇目就叫《孤獨的守望者》。那種無所不在的孤獨,不是寂寞,吞噬著僅有的一絲靈魂,無法解脫,只能承受,直到崩潰。
最后我覺得書中以為精神病人說的話很有意思,于是摘抄了下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有一天你認為我瘋了,其實是你瘋了?!?/p>
天才和瘋子是個怎樣的界定?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瘋子?小時候也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想,天才就是高智商,瘋子就是精神病,仿佛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短觳旁谧?,瘋子在右》這本書改變了很多我對這兩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