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一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被公認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票”是中國股市唯一的流通股。但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我們的校友,第一印象就是他太普通了,有點像一個從山村出來的農(nóng)民!你看他膚色那么黑,身體那么瘦,皺紋那么深。
記得有一次,一個畫報刊登他的照片,編輯把照片下面“農(nóng)民豐收后的喜悅”這幾個字錯配了。雖然這是出版界的小意外,但也說明袁隆平太像農(nóng)民了。他走在街上,真的屬于那種很快就會淹沒在人群中的人。
“談雜交水稻”是袁隆平向母校匯報的題目。這個話題似乎也很常見,沒有任何修辭的運用,也沒有任何學術上的賣弄。但我們深深知道,這個看似平凡的話題背后,有太多不平凡的。
我們手捧鮮花簇擁著袁隆平,涌向他的演講廳。我們那么熱情,不比追心目中最紅的明星差。我們知道,我們可能沒有完全理解他說的“雜交水稻”,但我們會用心去領悟大師說的每一句話。
他的第一句開場白是:“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夠了,哪怕我們只懂這句話,也夠了!從袁隆平身上,我們知道了平凡與偉大的關系。
這也是袁隆平給我們的主要感受,確實夠了。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二
昨天下午,媽媽和大姨在討論袁隆平爺爺逝世的消息,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是誰?于是我問媽媽,媽媽說:“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爺爺最初從事的是紅薯育種研究教學,但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轉(zhuǎn)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雖然我們這里不種水稻,也不種旱稻,但對搞農(nóng)業(yè)的科學家就是熱愛,農(nóng)民的心底里感恩于農(nóng)業(yè)科學家的奉獻,老一代的人們普遍務實,不慕名利,因為他們挨過餓,知道什么最為重要,除了國家安全便是國家糧食的充足,爺爺那一代人特別的珍惜糧食,珍惜每一粒米。
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伦屛颐靼壮晒κ且煤顾托难粨Q來的。同時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靈感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相信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赂袆拥牟粌H僅是我一個人,激勵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就讓我們這些早晨八點鐘的太陽去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美好未來吧。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以后我們要做到不隨便浪費一粒糧食便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袁隆平爺()爺,雖隔千里,但祝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三
一個讓14億中國人吃飽飯的老人,一個不讓糧食問題受制于人的英雄,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
這個活在教科書里的人物,科學上的成就人盡皆知,但他背后勤儉樸實的故事卻少有人知道。
在老人離別之際,讓我們給孩子們講講他的故事,永遠傳承他的精神,感恩老人,深切懷念時代的巨星,寄托我們的哀思。
大齡剩男閃婚的典禮簡單得只花了50元錢
1953年,袁隆平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了湖南農(nóng)校教書,當了一名老師。
他一心撲在水稻的實驗上,時間與精力都用來做水稻研究,穿著粗布衣,不修邊幅,所以女孩們都對他敬而遠之。不知不覺間就成了大齡剩男,中間也經(jīng)人介紹相親過幾次,但都沒有姑娘能相中他。
直到34歲那年,袁隆平教學的班上來了個女孩,她叫鄧哲,比袁隆平小7歲,能歌善舞,還愛好打籃球,這讓袁隆平頓生好感。在同事的慫恿撮合下,上演了一場“籃球情緣”。
故事直白而傳奇:那是縣里的一場籃球比賽,鄧哲是參賽隊員之一,在籃球中場休息時候,袁隆平將鄧哲拉到一邊說道:“走,跟我領證去。”鄧哲說:“還沒打完比賽呢?!痹∑秸f:“我們領結(jié)婚證,比你打比賽重要?!本瓦@樣,他騎著自行車,帶著認識才一個月的鄧哲,來了個傳奇式的閃婚。
而閃婚的`典禮更為傳奇: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就沒有舉行婚禮,因為我們可愛的“直男”大朋友,既沒有給新娘子準備鳳冠霞帔,也沒有新婚禮服。鄧哲身穿的就是比賽場上的紅色運動服,就這樣把自己嫁給了袁隆平。也沒有酒席,兩人只是花了50塊錢買了喜糖,舉辦了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
對家人買禮物從不吝嗇,對自己卻很摳門
后來,袁隆平雜交水稻實驗成功,經(jīng)常出國參加學術研討與交流。而且生活逐漸好起來,經(jīng)濟條件也越來越好。
有一次在北京給愛人鄧哲第一次買禮物,寫信告訴愛人:
在京給你買了2條裙子和一件襯衫,兩黑一深藍,這是我第一次買裙子,不知道什么號碼適合你,所以買了兩條,任你選擇。
收到信的那一刻,鄧哲笑出了眼淚,誰說糙漢只懂水稻,不懂浪漫?
不僅如此,袁隆平還特別喜歡送紀念品,無論是什么紀念日,逢節(jié)必買。戒指、項鏈、手表等只要鄧哲喜歡的他都買買買,樂此不疲。
而對自己卻相當摳門,一件50元的衣服,穿好幾年都不舍得換。日常生活中,袁隆平爺爺十分樸實,外出時非常低調(diào),經(jīng)常有網(wǎng)友偶遇他。2016年還曾有網(wǎng)友在長沙超市偶遇袁老,逛平價服飾店,穿35元的衣服。
袁隆平爺爺?shù)募依锓浅銓?,墻上只掛著地圖和時間表,家具也十分簡單,甚至顯得心酸。日常吃飯,也是最簡單的素菜湯和土豆絲,袁隆平爺爺還喜歡吃小零食??墒?,他從不剩飯,哪怕有一粒米飯,都會把它吃了。他更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袁隆平一年能掙多少錢
有一次,袁隆平接受薇婭采訪,薇婭曾十分八卦地問袁隆平,年收入多少?當時袁隆平還調(diào)侃薇婭說:“聽說你年收入有30億,就有人說我年收入1000個億,我都笑哭了,這不是開玩笑嗎?”
隨后,袁隆平正面回應了薇婭的提問,他說:自己每個月工資6000多元,除此之外,還有股份分紅、稿費、咨詢費等“額外收入”,所有這些加起來,每年大概有30多萬元的收入。
什么是袁隆平精神
袁隆平爺爺離開了我們,但他留給世界,留給祖國,留給人民,留給我們的太多太多……
今天,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走了,感謝他用一生為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貢獻,他曾為了讓每一個中國人吃飽飯而拼盡了全力,所以,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懂得珍惜今天餐桌上來之不易的糧食。
感謝您曾經(jīng)來過,您的每一次點贊和評論,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作文路上,劉老師與你一同奮力前行。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四
袁隆平,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東方“稻神”,深深地震憾了我,他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做到的。他從開始研究水稻雜交,就默默地付出著勞動和汗水,而且培育和研究稻種是需要在田間地頭去做實驗的,甚至比農(nóng)民更辛苦,每一株稻子,都是經(jīng)過他們從浸種,播種,除草,抽穗,然后拿著放大鏡去觀察,選取,這種單調(diào)的工作經(jīng)歷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科學成果就是在日復一日單調(diào)的工作中,頑強的堅持中取得成功的!他的妻子,孩子,還有他的父母都很偉大,父親病重離世都沒有通知他,是為了不耽誤他的研究工作!看到這里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為了國家利益,他放棄了太多!正是這種不計個人得失的行為,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愛戴,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覺得,腳踏實地學習真本領,是最重要的!務實,學什么就要學進去,弄懂!不能一知半解就放棄了。比如這本書中,提到袁隆平曾經(jīng)當過俄語教師,他也做的非常好。認真執(zhí)著的人做任何事都是能成功的!讀了這本書,我堅信這一點!
袁隆平說:“我覺得人就像一顆種子,要做一顆好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yè)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
我愿做一顆健康的種子。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五
我最崇敬的人就是袁隆平爺爺,國際上有許多家機構(gòu)高薪聘請袁隆平爺爺出國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謝絕了。
袁隆平是我國當代杰出的農(nóng)業(yè)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以來,不畏艱辛、執(zhí)著追求、大膽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袁隆平爺爺說:“科學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這個是關鍵。搞科研,應該尊重權威但不能迷信權威,應該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蒲械谋举|(zhì)是創(chuàng)新,如果不尊重權威、不讀書,創(chuàng)新就失去了基礎;如果迷信權威、迷信書本,創(chuàng)新就沒有了空間?!?/p>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您一生的縮寫。袁隆平爺爺,您是一位科學巨匠,一顆閃耀在科學天空中的巨星。作為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我對您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崇敬。
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科技工作者敢于創(chuàng)新、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宏大抱負,集中體現(xiàn)了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平易近人、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國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寫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做出了無愧于祖國和時代的貢獻?!?/p>
爺爺,您的一席話深深地教育了我,您是我最崇敬的人。今天,我是天真浪漫帶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明天,我將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我一定以您為榜樣,好好學習,()為祖國作貢獻。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六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是在《感動中國》課外讀本上讀到了您的故事后,知道了您就是享譽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雜交水稻”的難題,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chǎn)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今天我懷著萬分敬佩之情給您寫這封信。
“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我們中國耕地面積僅占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您創(chuàng)造了奇跡,將水稻畝產(chǎn)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農(nóng)民伯伯都親切的稱呼您為“米菩薩”。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從19xx年開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項目正朝著畝產(chǎn)900公斤的預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chǎn)的稻谷可以養(yǎng)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住在城市遠離農(nóng)村,不知道農(nóng)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么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以外,就只能通過在農(nóng)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于農(nóng)耕時節(jié)的一些事情。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谷,畝產(chǎn)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jié)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的糧食欠缺問題,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不但是吃得飽,而且還吃得好,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
衷心感謝您袁爺爺!您在農(nóng)業(yè)領域里的無私奉獻和付出,才換來了今天我們衣食無憂的生活!四十多年來,您和您帶領的科研團隊為研發(fā)優(yōu)質(zhì)高效水稻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付出了畢生精力!我知道您有一個超級水稻夢,在試驗田里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十萬個穗子形成一棵參天大樹,你坐在稻穗下乘涼,悠閑地給我們講述著盤古開天地以來您的“水稻夢想”!我祝愿您“禾下乘涼夢”早日實現(xiàn)!也祝愿您國慶節(jié)快樂安康!
此致
敬禮!
周子恒
20xx年xx月xx日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七
看了央視記者對他的采訪,我為他的兩個夢想深深地震撼,感慨著:這才是偉人的夢想,這才是追夢的偉人!
他的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超級水稻個頭比高粱還高,稻穗有掃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他這個夢想真夠高的——不但水稻長得高、產(chǎn)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饑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為了能讓大家都吃飽飯。他這個夢想也夠遠的,遙遠得像一個特不現(xiàn)實的神話。從1960年7月發(fā)現(xiàn)奇異的稻子,采花藥進行鏡檢,反復種植、實驗,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種法,從14000多個稻穗中仔細搜索出6株不育株,兩年春播、翻秋,僅有四株繁殖了兩代。1970年,他翻山越嶺跟助手到海南,終于找到“野敗”取得突破性進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積推廣的強優(yōu)組合“南優(yōu)二號”,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種技術。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閑時光,忍受了多少無知無聊者的冷嘲熱諷啊!從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級雜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實研究成果的“三產(chǎn)四豐”工程,他風里來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樂在其中。如今,他名滿全球,水稻畝產(chǎn)早超一千公斤,個人品牌價值超過千億,依然不辭勞苦在田間忙碌,追求著水稻高產(chǎn)的“上不封頂”。他強調(diào):“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弊非蟾哌h的夢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學無國界,他的另一個夢想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為此,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他領導的團隊為近80個國家培養(yǎng)了14000多名技術員,40多個國家大面積種植雜家水稻700萬公頃,普遍增產(chǎn)20%以上。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等地,因為種植他改良的雜交水稻,畝產(chǎn)從每公頃3噸增加到10.8噸!他還牽掛著吃大米全靠進口的利比里亞,每年花掉兩億美元,國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廣雜家水稻,讓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為長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減肥照樣健康。他身家千億照樣開幾萬塊錢的車僅為代步,甚至穿著20幾塊錢的衣服。他根本沒心思對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幾億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為吃飯發(fā)愁,這種普濟眾生的快樂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車別墅都無法比擬的。他九十高齡依然躊躇滿志,一息尚存追夢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時間追求夢想,高遠的夢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價值。
袁隆平的事跡材料篇八
“隆平高科”是我國第一個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股票,20xx年上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現(xiàn)任該公司名譽董事長,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紅20多萬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為博學中學的武漢四中110周年校慶的袁隆平,在回答記者“是否關注‘隆平高科’的股價”的提問時,平靜地說:“我從來不管這個事?!?/p>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飯穿衣,自然不能脫俗地拒絕金錢。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袁隆平說:“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從播種到收獲,每天都要下田,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我的興趣。”
與此事業(yè)觀相呼應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觀。他說自己每月工資6000多元,還有股份分紅、稿費、咨詢費等“額外收入”,每年總共有30多萬元收入。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財富觀:“錢是要的,因為要生活,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是拿來用的,該用則用,不揮霍不浪費,不小氣不吝嗇。”
所以,袁隆平對“隆平高科”股價的“從來不管”,語氣雖然“平靜”,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名科學家對名利的淡泊,對科技事業(yè)的執(zhí)著。沒有正確的榮辱觀,沒有對畢生追求的事業(yè)的熱愛,面對滾滾而來的股票紅利誘惑,也許就不會有頭頂烈日、腳踏泥地進行田間科研的耐心,超級雜交稻畝產(chǎn)700公斤的紀錄,也許就將作為袁隆平一生的終結(jié)標簽載入歷史。但是,我們的畝產(chǎn)現(xiàn)在達到了800公斤。袁隆平還說,雜交稻畝產(chǎn)900公斤有希望在20xx年實現(xiàn),比預計提前3年。
有目標才會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實現(xiàn)夢想的可能。不是說袁隆平就應該勞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書寫成大寫的人,只是當我們聽老爺子表述著自己只管自己份內(nèi)的事,學有專長的事,我們才感到,人原來并不是萬能的`主。袁隆平當然可以掛著他“雜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氣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點江山”,而且我絲毫也不懷疑以他的聰明才智,賺取的必將是大筆的鈔票。但袁隆平的“興趣”卻讓我堅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噸的票子,世界卻少了畝產(chǎn)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視為人生的恥辱。一份評估機構(gòu)的報告稱,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價為1000億元。袁隆平說:“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級、太庸俗?!被蛟S,他就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
都說“術業(yè)有專攻”。袁隆平對持有5%股份的公司“從來不管”,當是對許多自詡的“能人”當頭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一心無二用地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謀求更大的作為,這是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也是對自己一生的珍惜。學學袁隆平對“本職工作”內(nèi)外的“野心”和“平靜”,也許會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實的人生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