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其實并不難篇一
“其實不難”這個詞語,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有人認為,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難都源于自己的煩惱與無知,并在歷經(jīng)沉浸于思考與探索的過程中而找到了解決的方法,這種認知也被稱為“其實不難”。本文將講述在生活中遇到的“其實不難”的事情,并總結(jié)如何在面對問題時,能夠根據(jù)個人認知轉(zhuǎn)化積極的態(tài)度,將困難變成挑戰(zhàn),擺脫困難抓住機遇。
第二段:正文一
正如改變自己心態(tài)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樣多樣,人生道路的遭遇和心境也各自獨特。但困難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它們或許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們。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在一開始的幾個月內(nèi),工作進展艱難,感覺自己的訓練和知識儲備顯然不足以解決一些問題。然而,當沉浸于各種工作任務后,我意識到一些看似無法改變的困境,其實都可以通過努力和改變的態(tài)度徹底解決。
第三段:正文二
人們應該抱有坦誠和自信的態(tài)度去面對拼命的工作任務,即使如此,我們依然不應該害怕,并大膽向困難轉(zhuǎn)化出路。在自己的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雜亂、復雜的工作任務,但是,當我理智的冷靜下來后,我發(fā)現(xiàn),它們的解決方法并不難。只是我的錯誤之處在于, 我甚至沒有適時、適當?shù)貙ふ医鉀Q方案,而是急于想看到結(jié)果,心態(tài)過于焦急,陷入面臨困境的狀態(tài)中。
第四段:正文三
在我們所面臨的每一個困境或者挑戰(zhàn)中,一定存在著可以抓住的機會。我們需要把握機會,并不斷嘗試。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想象力越來越多,你就會發(fā)現(xiàn)新的、更好的方法孕育在你心中的深處,深處充滿了無窮的活力和才能。因此,人們應該通過長時間和經(jīng)驗積累來發(fā)現(xiàn)如何盡可能利用自己的想象力。
第五段:結(jié)論
“其實不難”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句子,但背后的旨意卻非常復雜。如果你能夠在面對問題時保持自己的自信和堅定,并且努力去思考和探索解決的方法,那么你就已經(jīng)走在了成功的路上。這種態(tài)度不僅可以讓你從各種困境中走出,而且也可以幫助你找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進步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勇氣和自信,不斷探索解決的方法,最終擺脫遇到困難所伴隨的惡感,提升自己的成功率。
其實并不難篇二
智者:請學會微笑吧,向所有的一切。
憂郁者:可是,我為什么要微笑呢?我沒有任何微笑的理由呀。
智者:當你第一次向人微笑時,不需要任何理由。
憂郁者:那么,第二次微笑呢?以后我都不需要任何理由地微笑嗎?
智者:以后,微笑自會按照它的理由來找你。
于是,憂郁者走了,他要按照智者的指引,去尋找微笑,去付出微笑。一年后,一個快樂者來到智者面前。他告訴智者,自己就是一年前那個曾求教于他的憂郁者?,F(xiàn)在,他的臉上陽光燦爛,充滿自信,他的嘴角,總是掛著真誠的微笑。
“現(xiàn)在,你有了微笑的理由了嗎?”智者笑問。
“太多了!”曾經(jīng)的憂郁者說,“當我第一次試著把微笑送給那位我曾熟視無睹的郵遞員,他還我以同樣真誠的微笑時,我發(fā)現(xiàn)天是那么藍,樹是那么綠,郵遞員離去時哼著的歌是那么動聽!”
“當我第二次把微笑送給那位不小心把菜湯灑在我身上的侍者時,我收獲了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我似乎看見了人與人之間流動著的溫情,這溫情驅(qū)散了我內(nèi)心聚積著的陰云?!?/p>
“后來,我不再吝惜自己的微笑,我把微笑送給街邊子然獨行的老人,送給天真無邪的孩子,甚至送給那些曾經(jīng)辱罵過我的人。我發(fā)現(xiàn),我都收獲了高于我所付出幾倍的東西,這里面有贊美、感激、信任、尊重,也有某些人的自責和歉意。這都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啊,它讓我更自信、更愉快,也更愿意付出微笑。”
“你終于找到了微笑的理由,”智者說,“其實,微笑并不難?!?/p>
他們相視一笑。
是的,微笑其實并不難,是人都會做的表情,關鍵是要保持。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在微笑的同時不光愉悅了自己,還溫暖了別人。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這樣做?讓我們也展開笑顏吧。對家人微笑,是關懷與鼓勵;對有宿怨的人微笑,是寬容和大度,對同學微笑,是傳遞友情;對老師微笑,是表達尊敬。只要心中有愛,只要懂得用微笑傳達愛,每個人都可以是一朵澄凈的花。微笑之處,花朵綻放,剎那芬芳。
微笑,其實不難。
其實并不難篇三
難度往往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對于許多人來說,工作、學習、生活中總有些難題,會讓我們感到無從下手。但實際上,很多事并不是那么難,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態(tài)度,就能夠輕松取得成功。以下是我對于這個主題的心得和體會。
一、放下壓力
人生的道路上總有不如意的時刻,這時候我們常常會感到壓力很大。不過,當我們放下這些壓力時,會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因為壓力往往是把自己推向困境的原因,我們總是限制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所以,遇到事情時,就要放下壓力,放松自己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事情。
二、學會拆解問題
事情看起來復雜,大多是因為我們看不清全貌,只看到了表象,而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zhì)。因此,要想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學會拆解問題,找到問題的本質(zhì),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動手實踐
其實,一件事情的難度不在于它的本身,而在于我們沒有實踐過。而實踐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認清了問題的本質(zhì)后,我們需要迅速行動,采取適當?shù)拇胧@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四、保持堅持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充分的信心和堅持。因為成功的過程往往是充滿波折的。所以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堅持,才能讓我們走到成功的那一步。
五、總結(jié)經(jīng)驗
當我們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總結(jié)經(jīng)驗。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回顧已經(jīng)走過的羊腸小道,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準備未來的挑戰(zhàn)。通過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驗之中的錯誤和不足,及時補充越形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結(jié)語
當我們遇到事情時,不要害怕,也不要躲避它。只有勇敢地去面對,才能夠積累寶貴的經(jīng)驗,提高自身的能力。生活本來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成長的過程,它需要我們鍛煉自己,練出堅韌的性格,從而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其實并不難篇四
常??匆娡瑢W作文時咬著筆桿,不知道從哪兒寫起;常常聽同學們說:“寫作文真難??!”其實學好作文并不難!這里老師教給你幾條學習方法,它就像幾把金鑰匙幫你開啟學好作文的一道道大門!
第一把金鑰匙:留心生活,細心觀察。
作文的材料在同學的生活里。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圍的人和事,做到觀察要有鮮明的目的,觀察要明確重點,注意容易忽略的細微末節(jié),抓住特點;養(yǎng)成多看、多聽、多問、多想的好習慣。這樣在寫作文時,自然會“為有源頭活水來”了!
第二把金鑰匙:多讀好書,勤奮積累。
書讀得多了,寫作文自然得心應手。同學們僅僅靠課文的學習,閱讀量遠遠不夠。還應該再選擇優(yōu)秀的文章、課外書廣泛地閱讀。這樣就一定會體會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快樂!
第三把金鑰匙:多寫習作,多練修改。
五、六年級要運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能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提倡多稿成文,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第四把金鑰匙:養(yǎng)成習慣,持之以恒。
學好作文,要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持之以恒。溝通課內(nèi)、課外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勤于觀察、勤于練筆、勤于修改的良好習慣。
同學們,把握開啟作文大門的金鑰匙,你就找到了學好作文的規(guī)律?,F(xiàn)在,那就讓自信伴著你練觀察、練思維、寫作文,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吧!
其實并不難篇五
“其實不難”這個詞組相信我們都不陌生,它包含著強烈的勵志意味,告訴我們不管面對怎樣的困難,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害怕失敗而半途而廢,錯失得到成功的機會。今天,我想借此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其實不難”的意義,以便在未來的路上更加自信地前行。
第二段:成功需要勇氣和決心
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們不斷地追求和努力,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真正的成功是建立在失敗之上的,只有經(jīng)歷過挫折和失落,我們才能更加珍惜和堅定自己的目標。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恐懼和不自信卻會讓我們止步不前,讓我們錯失機會。因此,成功需要我們有勇氣和決心去嘗試,去不斷探索,讓我們不畏挫折,不怕失敗,不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
第三段:把握機會,積極行動
機會對于成功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成為成功的機會,只是需要我們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方式去把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擁有正確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積極去行動,才能讓機會成為我們成功的墊腳石。同時,我們也需要學會如何尋找機會,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以及和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去發(fā)現(xiàn)不同的機會,把握每一個可以為我們創(chuàng)造機會的時刻。
第四段: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成功離我們并不遙遠,但是它需要我們?nèi)フJ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一些小事情不重要,然而,成功的道路上,任何一個疏忽和錯誤都可能讓我們功虧一簣。因此,我們需要對待每一件事情都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認真態(tài)度,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
第五段:總結(jié)
今天,我們分享了“其實不難”的心得體會。成功需要勇氣和決心,把握機會,積極行動,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是我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需要堅持的原則。我們希望這些心得體會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成功的道路,以便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加坦蕩自信。最后,我想借著這個機會祝愿大家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
其實并不難篇六
——作文其實并不難
有的同學說話沒完沒了、有條不紊,聊天滔滔不絕、水潑不進,打電話更是沒人叫停就不停,但就怕作文,其實把他們說的記下來,整理一下,那該是多長的作文——新聞播音的標準速度才每分鐘平均148字!原來這些同學在嚇唬自己呢:不得了,我要寫作文了!老師說作文要講究怎么開頭、結(jié)尾、過渡,怎么選材、立意、提煉中心??負擔這么重,當然難寫。要是換一種想法:“我不是在寫作文,是要對我的朋友說話。”那就輕松了:
我要告訴他某一件事(寫事),說清這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要告訴他我交了一個新朋友(寫人),說清楚這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特點、興趣愛好、性格。
我要告訴他我到了什么地方旅游(寫景),說清那地方的位置、季節(jié)特點、動靜變化。
我要告訴他我新買了什么學習用品,剛學會了做什么工藝品,說服了某人??
但他耳背,只好寫給他看:把想說的話寫下來,讓他知道你想告訴他什么,就是作文。就是“寫話”,但寫的是加工過的口語??谡Z中那些羅嗦重復的內(nèi)容和習慣性的語氣詞省了,憑手勢、眼神等輔助表達的意思也要用文字明確表達。比如說“請喝水”這句話寫下來就三個字,但笑咪咪地說、懶洋洋地說、冷冰冰地說、惡狠狠地說,能一樣嗎?有人說會用許多詞語才是好作文,其實,要是多數(shù)人都沒吃過的山珍海味,隨便烹調(diào)出來,又有幾個人知道做得不好了?把白菜豆腐做得人吃人夸才是高手。請看《春天的故事》的前幾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睕]什么特殊的詞語,但含義的深刻,含量的博大,回味的幽遠,不是羅列一些成語和形容詞就能表達出來的。
這就是這題目的意思:好文章本來就是大家都看得明白的,能把這些平常的語言用好就稀奇了。
試試:選上面一個話題,假想在打電話,把這些內(nèi)容整理成文,幾百字的作文很松就寫出來了。
一講 山水村落皆畫本,耳目及處有詩材
——作文沒寫的,就先學會觀察
這題目的意思是,到處都有作畫的樣本和作詩的材料。也就是說只要注意觀察,身邊到處是作文的材料。
我們曾經(jīng)讓高年級的許多同學寫過《秋天真涼》(或《春天真暖》、《夏天真熱》、《秋天真涼》)這個題,要求必須寫真實感受,只有少數(shù)人能在一課時內(nèi)寫出400字以上,多數(shù)人寫三五行就寫不下去了,原因就是不會觀察。
觀察是用多種感覺器官(視、聽、嗅、味、觸)去綜合研究考察同一對象。讓我們以《秋天真涼》為例,說說怎么觀察就能有寫的。
用眼睛看。我們沒法看見“涼”這種無形無色的東西,但可以看到因為涼而表現(xiàn)出的各種現(xiàn)象??刺炜铡⒌孛?、植物、動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與剛過去的夏天比,各寫成一段,就九段了,每段寫五六行,不是什么難事。
如植物,沒受過觀察訓練的人一說秋天就說“樹葉落了”,就沒的寫了,但如果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樹與樹不同,大部分樹的葉子開始掉了,有的樹葉枯黃了才掉,有的還是綠色的也掉下來了,還有的發(fā)黃了仍然留在樹枝上;松樹、柏樹等遠看還綠油油的,但近看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葉尖泛黃了,新葉子長得少、長得慢了……這不僅解決了“沒寫的”的問題,更解決了“要真實具體”的問題。
用皮膚感觸。用手試試自來水、地面、鐵欄,與前一陣子比較,都可以有明顯的感覺上的變化,把這些感覺記下來,又是別致的一段。
應該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種感覺器官”不是說所有的感覺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寫天涼,味覺就不必非寫不可,嗅覺不好寫也可以不要。
——想把作文寫好,就得學會分析
把觀察結(jié)果具體記下來是作文的第一步,再學會分析,文章才有思想,才“活”起來。
同一片草坪上的草為什么長得不一樣?我們將會發(fā)現(xiàn)草的長勢與陽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關,長得不勻稱是很正常的,也才是合理的,認識到這一點,再寫“所有的花都開了”、“所有的草都黃了”之類的句子時自己都會覺得好笑:像有人在發(fā)號施令、并且這些花草都挺聽話似的。
教室里一張桌子倒了,一個同學把它扶進來,這是學校里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但用這同學過去的表現(xiàn)和現(xiàn)在比,拿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與這個同學比,就能有所發(fā)現(xiàn)。
狐貍是童話、寓言世界的主角之一,它和人一樣有可愛的一面,也有問題和缺點錯誤,甚至有討嫌的一面,拿《狐貍和烏鴉》、《狐貍和小雞》、《狐假虎威》這些故事中的狐貍的表現(xiàn)相對比,就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超出表象的東西,就不會一說到狐貍就只想到“狡猾”。
許多人不愛看廣告,但許多廣告很有意思:有兩個本來意思沒什么關聯(lián)的電視廣告,前一個是一個小孩蹲在馬桶上方便,然后很得意地按一個開關噴灑那種消除異味的產(chǎn)品;另一個是說方便面的:“xxx香辣牛肉面,就是這個味!”這兩則廣告中間只有兩三秒鐘的間隔,這就令人噴飯了。
學生口渴了找老師要水喝,老師給了是好事還是壞事?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不假思索地說是好事,但只給很小的一滴、給剛剛夠喝和賭氣灌上三五杯,是不是都是好事?“好”和“壞”還不能這樣簡單地下結(jié)論呢。
這一個題目強調(diào)的是:對周邊的事物感興趣,喜歡觀察和分析,會有許多樂趣和收獲,不要人云亦云。
第三講 煉句爐捶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
——把話說準確、連貫
我們說作文是用筆說話,并不是隨口說出來的都可以成文,而是要加工,使句子準確、連貫。
作文是由一句句話組成的,句意不準確,文意也不準確。
句子準確首先是詞語要正確使用。詞語有直指義、引申義和比喻義,有一詞多義和多詞一義但使用范圍不同等現(xiàn)象,這些用得不好,句子的意思就不準確,聽(讀)的人就不明白或誤解。如:
1、這小女孩將近十多歲。(是不到十歲還是過了十歲,不清楚)
2、這種洗衣粉容易把領袖洗干凈,是領袖專用洗衣粉。(“領袖”的本意是衣領衣袖,又引申為領導人,這句子的后半句就不知說什么了)
3、摩托車快,剃頭刀快,火箭比它們都快。(“快”指鋒利,也指短時間內(nèi)跑的路程長,沒法比)
4、歹徒抱著警察滾下山崖,都死了。(表示“死”的詞很多,不同的對象應該用不同的詞)
5、老李請四位客人來吃飯,三人先來了,第四人遲遲不到,老李說:“該來的怎么還不來呢?”三人中有一個人多心,走了。老李又說:“不該走的又走了。”另一個客人聽著不舒服,也走了。剩下一個客人是老李最好的朋友,他說老李:“你怎么不會說話呢?”老李說:“我沒說他倆?。 睔獾米詈笠粋€客人也走了。(老李說的話都有問題,他說的是好意,別人聽起來卻誤解了,為什么?)
準確還表現(xiàn)在近義詞的使用上。如“人們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它和當年在御廚時候一樣光潔(光亮),樸素(樸實),美觀(美麗)?!报D―拿括號中的詞換掉加點的詞,意思就不準確。
單句話說準確了,還要考慮句子之間的連貫,就是句子之間內(nèi)容上要有聯(lián)系,前后要互相銜接。幾個句子必須有緊密的聯(lián)系,該連的不連,不該連的連了,都達不到表達的目的。
試把下列句子組成一段連貫的話,可以刪或加詞語,注意標點:
天下著蒙蒙細雨。他們提著一籃雞蛋。放學了。他們到醫(yī)院看李光同學。他們背著書包。他們打著傘。
第四講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把話說生動、形象
首先,必須細致了解所要說的事物的特點,寫具體。了解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是注意細致觀察。比如看見一只兔子,只看見它毛長、耳朵長,雖然也是觀察了,但這還不夠。還要再看看毛是怎樣長,比小狗的怎樣。那耳朵也不是僅僅看出長,還看出它會轉(zhuǎn)動呢。這樣,到你寫兔子時,才會寫得具體生動。另一條途徑是從書上學習、認識事物。好多事物,我們都不能親身去經(jīng)歷,去觀察,只有從書上學習,增長我們的見識。
其次,要生動形象,要靠用詞來表現(xiàn)。詞匯不豐富,碰到一件事,想把它說出來,又找不到詞來形容,就只有干巴巴的幾句了。有一段寫齊白石年輕時學雕刻的話:“(他)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磨起了泡,仍然專心致志地刻個不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石頭越來越少,地上淤積的泥漿越來越厚,最后統(tǒng)統(tǒng)?化石為泥?了?!弊x了這段話,我們好像看到了齊白石在那里孜孜不倦地刻石頭的樣子,好像看到那堅硬的石頭正變成石漿,一滴一滴地滴到地上,這樣的句子就是生動形象。
第三,要寫得生動、形象,得學點修辭。比一比,看哪句說得生動?
1、這自行車太破了。――這自行車除了鈴兒什么都響了。(夸張)
2、這條公路在山上彎來彎去。――這條公路像一條長長的蛇,在山上彎來彎去。(比喻)
3、這孩子太餓了。――這孩子餓得肚皮貼著背梁了。(夸張)
4、他非常高興——他高興死了。(夸張)
5、這小孩的臉又圓又紅——這小孩的臉像個大蘋果。(比喻)
6、高粱紅了,稻子熟了——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擬人)
成文訓練:豐盛的晚餐
——用眼睛觀察
眼睛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觀察器官,物體的形狀、顏色和位置關系主要是靠眼睛觀察到的。
一、觀察形狀。物體是有形狀的,形狀包括線條輪廓、大小、長短、粗細等。如某物總體和各組成部分的線條輪廓,是方的、圓的、還是多面的,棱角是尖的還是鈍的,各部分是一致的還是有些什么區(qū)別等等。不容易說清楚,就說它像些什么,如說三角形,單舉吃的就有冰激淋、糖三角、妙脆角、西瓜瓣等。
二、觀察顏色。觀察顏色要看出主色調(diào)、襯色條紋、顏色偏向、顏色過渡和顏色搭配。
三、說清方位和布局。要盡量用固定方位而少用相對方位。相對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容易混淆,比如學校的值班室在大門的左邊還是右邊,這對于進門的人和出門的人來說是相反的,如果用固定方向(東西南北)就不會有這種情況。
現(xiàn)在試試用眼睛觀察西瓜除位置關系外的幾方面。
觀察形狀。一說西瓜的形狀就說“西瓜是圓的”,這既不真實具體,又沒寫下去的路子。從遠處看它和皮球差不多,放在面前一比,差別大著呢,說清了,就是真實具體的一段。要寫大小、長短、粗細等,要對比,如“這西瓜大小和一個足球差不多”。西瓜籽的形狀也很值得觀察,用它們和葵花子、南瓜子一比,你又會發(fā)現(xiàn)一大些特點。
觀察顏色。西瓜的顏色非常豐富??幢砻?,不均勻的綠底就有許多觀賞價值,還有墨綠的分割線、褐色黑色或灰色的斑痕及斑痕的形狀、貼地一塊的土黃色等等,如果簡簡單單的一句“西瓜皮是綠色的”豈不可惜?另外還有那一層灰白的粉末(西瓜霜)刮下來就挺有意思,刮的輕重留下的痕跡也值得評點一番。把瓜切開,觀察瓜皮、瓜肉、瓜瓤的主體顏色及其過渡狀況,觀察成熟程度不同的瓜子的形狀和顏色等還有很多可以“淘”的“金”。
第六講 耳聞鼻嗅人難代,甘苦炎涼自身知
——用其它器官體驗
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形狀、顏色和位置關系,我們還要學會用耳朵、鼻子、舌頭和皮膚來觀察事物,才能有更全面的認識。
一、用好耳朵。耳朵能幫助我們認識豐富的聲音世界:悅?cè)说臉芬?、煩人的噪聲等,有自然界固有的聲音,也有人類活動發(fā)出的聲音。用耳朵觀察,可以幫助我們從聲音的角度認識事物。有經(jīng)驗的人選購西瓜,總是用手輕輕拍打,聽聲音來辨生熟;買椰子先搖一搖,聽聲音來辨椰汁的多少。
二、用好鼻子。我們用鼻子聞(嗅),就能發(fā)現(xiàn)事物氣味方面的特點:香的、臭的、嗆的、還有一些說不清楚的。一個桔子,剝皮前后氣味不一樣,它的皮、筋、膜、汁、核各部分聞起來也不一樣。大家都知道蔥的氣味是嗆的,但蔥根、蔥桿和蔥葉嗆的程度也不一樣。
三、用好舌頭。用舌頭能嘗出觀察對象的味道: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酸辣的、酸甜的……一棵樹上的桃,成熟程度不同,味道也不同;同一個蘋果,向陽面和背陰面的味道也有區(qū)別。
四、用好我們的皮膚。用皮膚觸及事物,會發(fā)現(xiàn)我們所研究的對象的冷暖(熱)、軟硬、滑糙、干濕等特征。用皮膚來觀察,用得最多的是用手觸摸(捏),試試用手觸摸一個柚子,先觸摸整體,再觸摸它的皮、筋、膜、汁、核各部分,你會有不同的感覺,把這些的感覺記下來,也就是一段內(nèi)容豐富的觀察筆記。
五、觀察要有重點?!坝枚喾N器官觀察”并非每觀察一樣東西都要各種感覺器官一起用上,而是有所側(cè)重,有的多用,有的少用,有的甚至可以不用。比如觀察一個蘋果,“看”和“嘗”是重點,“聽”則大可不必;觀察一朵蘑菇,”是主體,可以“聞”出一點內(nèi)容,但 “嘗”則可能丟性命。
試試,用這兩次學的方法觀察一種水果,從整體到局部,各部分都用盡可能多的感覺器官觀察,再把觀察的結(jié)果寫下來(各部分分成一段),你就該相信,隨便拿出一樣東西,都可以通過觀察寫成一篇觀察作文。
第七講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按順序觀察
四季變化、晝夜更替、草木榮枯、事情的先后等有時間上的順序,事物的布局、設置、組合等有空間位置的順序,所以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
時間順序不難觀察,因為不同的時間階段有明顯不同的特征。這次我們主要講空間順序的觀察。
前后、左右、上下、遠近是空間位置的不同,觀察時得有先后。觀察的順序與入眼的順序不同,觀察是有意識的,入眼是自然的,我們觀察的目的是認識觀察對象,當然得有意識,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由表及里是大家習慣的認識順序,但也有特殊情況,如喝過杏仁露,后來才見到白白凈凈的杏仁,再后來才見到這杏仁原來還有一層黃色的膜,它的外面還有一層硬殼,而硬殼外面還有果肉和果皮包著。
一般情況下觀察多部分組合起來的事物都由整體到部分,但有時也由部分到整體,如先揀到幾根漂亮的羽毛,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什么鳥身上的,這些羽毛分別是鳥身上哪部分的。
如果觀察的物體不是一個而是一群,可以從主要到次要,這是先突出重點;或者從次要到主要,這是把高潮留到最后。
觀察有順序,但不能拘于某種順序,看怎樣方便,怎樣能更容易觀察清楚,怎樣更容易認識全面,就怎樣觀察。
練習:
1、觀察一盆花,先總的觀察,再有重點地觀察一兩枝,寫一段話。
2、俗話說:“眼見為實”,但如果站在一棟樓的背面觀察,然后就下結(jié)論說:“這是一棟沒有門的樓房?!憋@然是很荒唐的,你還能舉出哪些“眼見未必實”的例子?寫下來。
3、觀察現(xiàn)在這個教室,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外面又有些什么,注意它與別的的教室有哪些不同,從近到遠,寫一段話。
——觀察事物的聯(lián)系
這題目的意思是,繁茂的樹木下長不出豐美的草,沒弄碎的大土疙瘩地里長不出好莊稼。此外,“大樹底下好乘涼”、“大樹底下不長草”、“水漲船高”、“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諺語、成語都說明了事物之間有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
有這么一個故事:在一個農(nóng)家,院子里有一只雞、一口豬、一頭牛,還有一只老鼠。有一天,老鼠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在院子里裝了捕鼠器,就去告訴雞、豬和牛,它們都不以為然,還嘲笑老鼠。但后來有一條毒蛇被捕鼠器夾住了,毒蛇又把來察看的農(nóng)民的妻子咬傷,為了給妻子補身體,農(nóng)民就把雞殺了;聽說農(nóng)民的妻子受傷了,許多親戚都來探望,為了招待客人,農(nóng)民把豬殺了;農(nóng)民的妻子沒治好,死了,為了辦葬禮,農(nóng)民又殺了?!@些看來沒多少聯(lián)系的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就很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了。
聯(lián)系有直接的,有間接的?!昂硲?zhàn)爭——油價上漲”、“油價上漲——物價提高”是直接聯(lián)系,“海灣戰(zhàn)爭——中國物價提高”是間接聯(lián)系。
在觀察中我們要注意尋找和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事物之間最常見的聯(lián)系形式是原因和結(jié)果之間的聯(lián)系。生活中常有錯把醬油當成醋用、把鹽當白糖用(或反過來)等現(xiàn)象,因為它們之間形狀、顏色等很相似。剪刀、石頭和布,這三樣東西看起來沒有多少聯(lián)系,但因為剪刀鋒利,可以剪布,布柔軟,可以包石頭,石頭堅硬,可以砸剪刀,所以人們把它們用在一種猜手式的游戲里,這就把它們各自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了,并且還表現(xiàn)了“一物克一物”的哲理。
——作文要發(fā)揮聯(lián)想
一個人躺在偏僻荒涼的地方,還想到天下的窮苦百姓過得怎樣,這種由一種事物或現(xiàn)象想到另一種事物或現(xiàn)象的思維就叫做聯(lián)想。常見的聯(lián)想形式是:
一、類似聯(lián)想。一些事物由于某些特點相似,很容易引起我們的聯(lián)想。有的是形狀相似,如“?”跟魚鉤相似,看到它,會想到釣魚的鉤,或者想到秤鉤;有的是顏色相似,如見到棉花想到云朵,想到棉花糖;見到紅墨水想到紅花、想到獎品、想到西瓜汁;還有的是聲音、動態(tài)、氣味、觸感相似,也會引起聯(lián)想。
二、接近聯(lián)想。有些事物不相似,只是在時間或地點上接近,也可以產(chǎn)生聯(lián)想。如你的生日是八月五日,到七月五日,你就會想到要過生日了,又如過八月十五,你會想到遠處的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人;到了長城或者看到長城的照片,你會想到秦始皇、孟姜女,看到盧溝橋(或圖片)就想到抗日戰(zhàn)爭等。
三、因果聯(lián)想。見到花就想到春天,見到病人就想到藥,這是由原因和結(jié)果的關系互相聯(lián)想到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靠在墻角擦火柴取暖。她覺得自己好像坐在暖烘烘的大火爐前,好像看到了插著刀叉向她走來的烤鵝。為什么想到這些?因為天正下著大雪,而小女孩穿得很薄,加上好久沒吃東西了,她想有火烤,想有東西吃。這就是因果聯(lián)想。
四、對比聯(lián)想。見到紅花就想到綠葉,見到藍天就想到白云,這又是互相對比引起的聯(lián)想。有時我們還會由一個事物想到與它對立的事物,如在陰雨連綿的時候想到風和日麗的晴天,一個沒有條件讀書的小孩會想到寬大明亮的教室等。
聯(lián)想練習:
1、從幾種常用的標點符號形狀上,你會想到些什么?
2、在黑夜中看到打火機竄起的火苗,你會想到些什么?
詩人看到冷冷清清的月亮,想到傳說中住在月宮里的嫦娥,想到她會不會后悔自己偷吃了飛天的靈藥,以致于在這里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這種比聯(lián)想更豐富,更全面的思維就是想象。
我們從這個事物想到那個事物,想的過程就是聯(lián)想,在寫作文時常用“像”來表達。想象則多指想到了些什么,不一定只是“像”什么,想象可以是一個畫面,一個場景,甚至還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人物,像《西游記》里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像鬧海的哪吒。讀書上的句子,在頭腦里把它還原成原來的事物就是一種想象。如讀《草》,可以想象出原野上草木繁茂的樣子,還想象出冬天草枯后,一陣猛烈的野火燒過的情形,最后想象到了春天,一棵棵草從土里冒出來,不久,又是一片碧綠。
上面說的是把句子變成具體意思的想象,其實,想象還可以展開一點,即使文字上沒有也可以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和認識去想。如你沒有見過樹上掛著許多大柿子,但你可能見過別的果樹結(jié)果,見過春節(jié)時掛燈籠,你把燈籠想象成大柿子,把它想象成是掛在大樹上,就想象出樹上掛著大柿子的樣子了。
想象練習:
一、讀詩,展開想象,各寫一段文字描寫詩中所寫的景象
例: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都不見。
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觀察描寫景物的固定特點
學寫景,先得弄清什么是景物和景物的特點。
景物,按詞典解釋,就是“可供觀賞的景致和事物”,天上的日月星辰、云霞虹霓、風雨(雪)雷電,地上的名山大川、大漠灘涂、沼澤草原、江河湖海、花草樹木、魚蟲鳥獸,這些屬于自然景物;還有建筑、裝飾、工藝、文化遺跡以及人的活動等人文景物。
景物的特點則是這景物與那景物不同的地方,包括固定特點、季節(jié)特點和動靜變化。
景物的固定特點指景物特點中相對穩(wěn)定的、變化較慢、不易被察覺的部分,如方位布局是穩(wěn)定的,形狀和色彩是變化較慢的。注意,“固定”是相對的,因為任何事物都處在運動、發(fā)展和變化中。如樹葉從淡綠變成深綠到變黃,守著看很難看出來,但幾天看一次就會發(fā)現(xiàn)明顯的變化;建筑物褪色老化、山川地質(zhì)變化等就須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發(fā)現(xiàn)。
一、觀察描寫景物的方位和布局
要寫景,得說清它在哪兒。大到所處的地域,小到具體的位置、行車路線、周圍的標志處所或建筑都應該盡量說清。還應該說清楚里面有些什么,各在哪個位置。
說明方位和布局的標準有兩種,一種用的是相對方位詞(前、后、左、右、上、下),一種用的是固定方位詞(東、西、南、北)。要盡量使用固定方位詞,因為相對方位詞不太可靠。如說“大門的左邊有一座假山”,進門時和出門時是相反的。如果說“公園大門的東邊有一座假山”那無論如何都不會弄錯。
二、觀察描寫景物的形狀和色彩
大到高山大川、樓宇橋梁,小到亭臺軒榭、假山走廊、池塘噴泉都有它自己的形狀,能直接描述或能“比”得確切都行,一個同學寫他在中央電視塔上看到“大片大片的樓房都像積木玩具”就很形象。
景物的色彩需要觀察的是各種顏色的主次、層次、映襯和搭配。
——觀察描寫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
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包括三個層面。
一、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特點
這是比較簡單的現(xiàn)象:一處景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怎樣。這是同學們在寫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為“得心應手”的寫夠篇幅的套路??墒蔷鸵驗槭恰疤茁贰保院苌儆袑懗鲂乱獾?,更多的是在這個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詞語成語搬來換去,很難有進步。觀察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應該著力于下面兩個層面。
二、同一季節(jié)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特點
我們中國很大,農(nóng)歷三月,大興安嶺還在飛雪時,海南的早水稻已經(jīng)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說:“春節(jié)過后,趁著沒開學,天一晴,我們就下河捉魚?!北狈降耐瑢W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南方的同學卻覺得非常自然。不要說從南到北和從東到西都是幾千里,單說同在北京,香山、八大處和城區(qū)比,同一種植物的花開花落相差都是好幾天?!叭碎g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闭f的就是這個理。
三、同一季節(jié)同一地區(qū)不同條件下的不同特點
觀察描寫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多數(shù)情況下是把植物當作觀察描寫的對象,其實其它景物也有季節(jié)特點。動物——城里也有些貓、狗、鳥、蟲,它們在不同季節(jié)里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人的衣、食、住、行、玩等,無一不和季節(jié)有關。沒生命的景物如建筑物等也有季節(jié)特點:樹叢中紅墻青瓦的房子,因為季節(jié)不同襯色不同也會不同;一座橋,河水洶涌澎湃時、清澈緩流時、河床干涸時就不一樣。試試:寫自己所在的學?,F(xiàn)在這個季節(jié)的特點,寫植物、動物、人的活動,一寫就可以寫一大篇。
十二講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觀察描寫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
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包括三個層面。
一、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特點
這是比較簡單的現(xiàn)象:一處景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怎樣。這是同學們在寫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為“得心應手”的寫夠篇幅的套路??墒蔷鸵驗槭恰疤茁贰保院苌儆袑懗鲂乱獾?,更多的是在這個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詞語成語搬來換去,很難有進步。觀察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應該著力于下面兩個層面。
二、同一季節(jié)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特點
我們中國很大,農(nóng)歷三月,大興安嶺還在飛雪時,海南的早水稻已經(jīng)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說:“春節(jié)過后,趁著沒開學,天一晴,我們就下河捉魚?!北狈降耐瑢W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南方的同學卻覺得非常自然。不要說從南到北和從東到西都是幾千里,單說同在北京,香山、八大處和城區(qū)比,同一種植物的花開花落相差都是好幾天?!叭碎g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闭f的就是這個理。
三、同一季節(jié)同一地區(qū)不同條件下的不同特點
觀察描寫景物的季節(jié)特點,多數(shù)情況下是把植物當作觀察描寫的對象,其實其它景物也有季節(jié)特點。動物——城里也有些貓、狗、鳥、蟲,它們在不同季節(jié)里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人的衣、食、住、行、玩等,無一不和季節(jié)有關。沒生命的景物如建筑物等也有季節(jié)特點:樹叢中紅墻青瓦的房子,因為季節(jié)不同襯色不同也會不同;一座橋,河水洶涌澎湃時、清澈緩流時、河床干涸時就不一樣。試試:寫自己所在的學校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的特點,寫植物、動物、人的活動,一寫就可以寫一大篇。
其實并不難篇七
鴻雁懷著夢想,一路奔波,只為心中的那份永恒;蜘蛛帶著希望,不停地織網(wǎng),只為心中那一份信念。堅持,其實并不難。
奮力的奔跑,勝利的一躍,是我最美的記憶。帶著期中鄰近的緊張,迎來初中國度的第一次體育考試,800、50、立定跳遠……太累太累。我開出了十二分的勇氣頂住壓力,我不甘心,輝煌被別人奪去!我每天堅持鍛煉,那八百增加了我的耐力,卻給了我渾身的酸痛,我不服輸!
體育考試,我有了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
堅持其實并不難!
其實并不難篇八
上天賦予我們生命,這便是最大的恩惠?;貓筮@種恩惠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快樂地活著,并讓周圍的人也快樂著。只要事事往好處想,時時保持快樂,那么你的天空將永遠光明!
——題記
“的哥”的快樂
那天,我約好和同學去玩,出門攔了輛的士,卻恰巧趕上了堵車。我看這位的哥嘴角還有這笑容,心情貌似還不錯,便忍不住問道:“你不覺得煩嗎?”的哥愣了一下,隨后笑道:“這種情況經(jīng)常有,煩有什么用?有煩的時間還不如聽兩首歌放松一下。”說著便放起了音樂。
的哥的快樂在于堵車時的放松、不躁。不僅是自己疲勞的大腦得以舒緩,還安撫了乘客那顆煩躁的心。
舞者的快樂
我的姐姐從小學習跳舞,閑暇時叫我一起去舞蹈班看看。壓腿時,姐姐很輕松,但下腰時又是另外一番場面?!斑?!”“嘶……”兩道聲音響起。我一看,果真又是姐姐。見她滿臉痛苦,我便勸道:“姐,你別練了,這已經(jīng)是你第五次跌倒了,別把你腦袋跌壞了。”“臭丫頭,有你這么說你姐的么?沒事,扶我起來,我就不信了?!苯憬憔髲姷赜终玖似饋??!敖?,你這樣拼命地練舞,我也沒見你有多快樂啊?”姐姐笑了笑,說:“后天我會演出,你來看吧?!?/p>
我坐在觀眾席上,看著舞臺上飄逸的舞姿,仿佛明白了什么。
身為一個舞者,她的快樂就是把最美麗的舞蹈呈現(xiàn)在觀眾的眼前;身為一個舞者,她的快樂就是結(jié)束后那響亮的掌聲!
快樂其實并不難,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快樂,只是很多人還總是在抱怨,忽略了那份純真,也忽略了那份快樂。
其實并不難篇九
當年,鄒韜奮在上海辦雜志的時候,有一次,他乘電車經(jīng)過外灘,恰巧他頭上戴著呢帽,坐靠在窗邊,一邊乘車一邊看報紙。忽然有陣大風吹來,他的呢帽被刮飛了,飄落車窗外。鄒韜奮卻宛如無知無覺,繼續(xù)看他的報紙,連頭也不回一下。旁邊有好心的乘客提醒他說:“你的帽子給刮掉了,你知道不知道?怎么你連看都不看一下呢?”鄒韜奮這才解釋道:“外灘這一帶流浪兒多得很,帽子刮出去,肯定被他們撿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我回頭去看和不回頭去看都是一樣的?!?p>有一年,作家馮驥才家里失竊,但字畫、書籍之類的貴重物品卻安然無恙,他笑說那竊賊并非“行家”。當派出所干警問他有沒有重大損失時,他說:“在家里我是最重要的生產(chǎn)力,我沒有事,就談不上什么重大損失了?!?/p>
也許,刮掉帽子,家里被小偷光顧,算不上大的不幸。著名女記者彭子岡在1957年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這頂帽子可是夠沉重的,一些被戴上帽子的人整日心情沉重,面露愁容,而彭子岡卻像沒事一樣,吃飯睡覺沒受一點影響。她自認為自己沒干過什么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情,堅信這是一場擴大化的鬧劇。星移斗轉(zhuǎn),時過境遷,歷史終于證明了這種定性的荒唐,證明了彭子岡這一類人的遠見和他們身上的豁達品性。
重溫這些事,精神上仿佛接受了一次洗禮,感慨頗多。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人雖然富足卻很痛苦,就是缺少了這種豁達精神。在競爭空前激烈的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生的煩惱與苦悶似乎要更多一點,一些人會面臨高考失利、失業(yè)落聘、購房錢緊、戀愛受挫、不幸患病、受人欺騙等等諸多人生不幸。我以為,豁達不難做到,豁達者并非精神麻木,逆來順受,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在面臨人生不可逆轉(zhuǎn)的命運時,大將風度,泰然自若,笑對人生。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道路,風雨兼程,曲曲彎彎,既有鮮花美酒,也有陷阱深淵,豈能一帆風順。在人生的低潮中,豁達者的人生態(tài)度確實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豁達能夠造就美好人生。大仲馬有這樣的內(nèi)心獨白:“人生是一串由無數(shù)小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著數(shù)完這串念珠的?!边@位參透人生的大文豪用自己的經(jīng)驗勸告蕓蕓眾生,人生煩惱客觀存在,無法避免,沒完沒了,伴隨一生,關鍵是要有笑迎煩惱、解決煩惱的思想準備和處置能力。人有了這般豁達態(tài)度,才能積極生活,創(chuàng)造幸福人生。反之,則會在無盡的煩惱中悲觀、痛苦、沉淪、失望、退卻,直至自編自導出一幕幕人生悲劇。
從大的方面看,豁達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建立。學養(yǎng)深厚的季羨林先生認為,和諧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的內(nèi)心的和諧。從中可見,和諧之根在于人,在于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狀態(tài)。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倘若人人都有豁達之心,寬廣之情,樂觀之意,不畏懼困難,不為矛盾所左右,不為得失所彷徨,我們的社會就能夠和諧,繁榮進步,充滿希望。
應該說,豁達是大智慧。良好、健康、向上的豁達情緒來源于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而這種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來源于不懈的學習和長期的實踐,通過認真學習,不斷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最終達到提高與升華,產(chǎn)生了藐視煩惱,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這恐怕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