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的時候,請謹慎對待那些逆耳的建議,因為只有它們,才能給予我們真正的聲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忠言未必逆耳議論文2篇的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忠言未必逆耳議論文800字 1
維吉爾曾說過:“莫向不幸屈服,應(yīng)更大膽、積極的向不幸挑戰(zhàn)。”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是相對固定而不可抗的,是不會因我們而改變的,既然環(huán)境不會改變,而我們還想要更好的生存,那就不如去改變自己。、
回顧歷史,呂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呂蒙開始只知道舞槍弄棒,荒于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孫權(quán)在給呂蒙指出這一點之后,呂蒙奮發(fā)讀書,后來連魯肅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因為孫權(quán)的一席話,幡然領(lǐng)悟,改變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雙全,為成就吳國的霸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呂蒙是很有智慧的,他知道以自己單薄之力根本改變不了這個大環(huán)境,所以他選擇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修養(yǎng),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來適應(yīng)時代的需求。
著名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是這樣。當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yǎng)于青崖間的白鹿,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李白本以為自己會在政治舞臺上一展鴻鵠之志,沒想到卻只是為朝廷吟風弄月歌功頌德。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經(jīng)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后世人所傳頌。若李白沒有改變自己,又怎能有后來這些偉大的成就?
演藝界的國際著名巨星高倉健,與李白一樣,都是在改變了自己后,才有了偉大成就。高倉健本不是演員,當演員并不是他的理想選擇,可他最后還是成了國際明星。那時他為了生計,不得不走進演藝圈當上了演員,無時無刻不想著有朝一日逃離這個不利于自己發(fā)展的環(huán)境。正因為他的這種想法,不僅僅讓他賺不到錢,還面臨著“下崗”的危機。在他陷入迷茫之際,他的朋友們告訴他要努力去適應(yīng)這個環(huán)境,想要讓環(huán)境因你而改變是不可能的。后來,他嘗試著改變自己,讓自己的一切都融入到整個演藝界這個大環(huán)境中去,最后,他就像一支湖里的魚,適應(yīng)了大海的環(huán)境,演藝界由他自由的暢游,成了國際明星。如果他當時沒有改變自己,又怎能有現(xiàn)在聲名遠揚的他呢?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shù)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想改變自己。”沒有人天生就具備駕馭成功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源于后天的學習和改變。他們是因為改變了自己,所以才能成為時代的代表,被后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fā)光。
既然誰都改變不了環(huán)境,那就試著去改變自己吧。
忠言未必逆耳議論文800字 2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話并非沒有道理,但對待同一件事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論。在苦藥里加些糖粉,藥不就甜了嗎?一個人勸導別人時語氣委婉些,不也是藥里添糖嗎?
春秋時,齊景公喜好捕鳥。燭鄒丟失了景公最喜愛的一只鳥,這一下,景公發(fā)了怒,下令殺死燭鄒。晏子同意了,于是把燭鄒喚過來,在景公的面前指責他:“燭鄒!你丟失了國君的鳥,這是罪證之一;你使國君為鳥而殺人,這是罪證之二;諸侯們知曉此事,必定認為國君重視鳥而輕視人才,這是罪證之三。”之后,晏子在請求殺掉燭鄒,景公說:“不必殺了,我接受教育了。”
晏子的這番話,表層是說燭鄒有罪,其實是在勸導齊景公,殺掉燭鄒是錯誤的。晏子作為靈公、莊公和景公的三朝重臣,指出景公的錯誤也未嘗不可,但效果難以預料。何況景公當時怒火沖天,直說無非是火上澆油。但是晏子的這番話壓下了景公的怒氣,使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又給了景公下臺的機會。晏子的口才驚人。
在馬來西亞的柔佛市,有這樣的警示牌:“閣下駕駛汽車,時速不超過30公里,可飽覽本市的美麗景色;超過60公里,請到法院做客;超過80公里,歡迎光臨設(shè)備最新的急救醫(yī)院;上了100公里,請君安息吧!”
這樣的警示牌讀后讓人倍感親切,即使人們提高警惕,又富有人情味。這樣的“警告”,沒人會厭倦,反而能使你提起精神,又心悅誠服地接受這些忠言,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確的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人感到“甘甜苦口利于病,順耳忠言也利行”。
【忠言未必逆耳議論文800字 忠言未必逆耳議論文2篇】相關(guān)推薦文章:
眼見未必為實的議論文800字 眼見未必為實的議論文最新2篇
初中開卷未必有益議論文600字 開卷未必有用作文【三篇】
初中開卷未必有益議論文600字【精選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