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篇一
今天回顧一下北京的那些歷史吧!第一天我們去了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化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我進了故宮的鐘表館,看到許多高大的鐘。讓我不可思議的是:這些鐘樓有樓梯,有門,還有小瀑布,真是太奇妙了,簡直就是一件漂亮的藝術品!我們又去了珍寶館。里面的珍寶更讓我不可思議。許多閃亮而美麗的寶石都展示在我眼前。漂亮極了!這真讓我想拿一顆走了,更讓我不禁感慨那些設計者和制作者的心靈手巧。
我們還去了長城。長城是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的防御軍事工程。長城東起山海關,穿越高山,越過深谷,延伸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達終點嘉峪關,全長1.2萬余華里,故稱萬里長城。我走上八達嶺長城的一小段,往遠處一看哇,好長??!不愧是萬里長城啊!
還去了中國園林藝術與歷史的標記頤和園,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是四大名園之一,原名清漪園,始建于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盛世,是一個兼具“宮”“苑”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古有“古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之說法。頤和園的景色好美喔!媽媽為我租了一臺電子講說器,在風景優(yōu)美的頤和園里,我邊走邊聽那些亭臺樓閣的來歷。我看到有座寺廟門口雕刻的精美的雕像,很多佛頭都不見了,是被八國聯(lián)軍破壞的,真是野蠻無恥的行徑!
這幾天通過游覽北京的歷史景點,我欣賞到了我國勞動人值得驕傲的智慧和汗水結晶,也采摘了歷史長河中滄桑變遷的幾朵小浪花,并深深為我們歷史悠久的祖國感到驕傲。
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篇二
故宮,又名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這顆耀眼的明珠在對稱的古都---北京的懷抱中,它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筑,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
步入皇宮大門,又分別有三扇似巨人般保護皇宮的城門矗立在眼前。沿途步行,便到了皇帝早朝的地方---太和殿,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一座高高在上的金光閃閃的寶座,上面雕刻著象征皇權的威武騰飛的巨龍。與大殿地面承接的有三個梯道,中間一道同樣雕刻著各種姿態(tài)的龍,處處透出神圣威嚴,我想這就是皇帝專用通道吧。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大殿的地面是由我們蘇州出產的金磚鋪成的呢!大殿內金碧輝煌,仿佛在訴說著明清王朝的昔日盛景。
隨后,我們來到來供帝王早朝前休息和更衣的中和殿和保和殿,屋檐和欄桿上,滿是精美的栩栩如生的雕刻。特別震撼的是殿前的幾根又紅又粗的柱子,它們承擔了整座大殿的重量,仿佛巨人的手臂托舉著大殿。
在觀光故宮期間,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秘密,在乾清宮殿前,有一個石柱托舉著一個石頭圓盤,中間插著一根鐵針,經過詢問,才得知,這是古人用來看時間的“鐘表”。
隨著人群,我們又來到了坤寧宮,坤寧宮被一道門分成了兩個部份,由皇后的寢室和祭祀的場所組成。再往后,就是皇帝的嬪妃們的住所,分為東宮和西宮,后宮的格局大都一樣。
宏偉壯觀的紫禁城,讓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禁被先人獨具匠心的高超技術所折服。故宮,一座集聚著先人勤勞和智慧的皇宮,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化里程碑。
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篇三
故宮,明清24位皇帝住過的地方,它像一個謎,一直吸引著我。這次故宮研學探索中,我解開了一些謎底。
參觀故宮時,我發(fā)現(xiàn)故宮大部分宮殿都是紅、黃這兩種顏色的。朱墻金瓦,朱門金釘,是故宮建筑的最大特色。難怪以前民間有謠傳,說故宮所有宮殿都是用金子做的,每當正午時分,你只要從山上瞅瞅故宮,就會發(fā)現(xiàn)這座宮殿放射出如金子般的亮光。
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這是因為黃色有著皇權至高無上的意思,而紅色象征著喜慶、富貴,所以這兩種顏色就成了故宮的主色調。在一片朱紅和金黃之間,點綴著一些青綠色線條圖案,整個故宮的建筑都顯得雍容華貴,流光溢彩了。
故宮有一個覆蓋黑瓦的地方,就是文淵閣。原來在我們古代的風水學中,黑色屬水,而文淵閣是藏書的地方,書本最怕的就是火了,水能克火,因此文淵閣的屋頂就設計成黑色的。
在故宮,我發(fā)現(xiàn)故宮里面藏了許多怪獸。幾乎所有的宮殿屋檐上都有小怪獸。太和殿上的小獸達到了十只,它們從外到內的名字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狎魚、狻猊、獬豸、斗牛及行什。各宮殿屋檐小獸的數(shù)量各不相同,那是由宮殿等級的高低決定的,等級越高,小獸便越多,反之,小獸便越少。
除了屋上有怪獸,地上也有。在乾清門前,有兩只獅子,耷拉著耳朵,閉著眼。這是有寓意的。因為官員有時候也會進到后宮去找皇帝,也難免會看到皇帝的一些隱私,這兩只閉著眼、耷拉著耳朵的獅子就是用來警示官員不將那些隱私說出去。
走完故宮,我還發(fā)現(xiàn)故宮的建筑數(shù)字普遍都跟九和五有關。如內金水橋是由五座漢白玉拱橋組成的;午門有五個門洞,上面一排有九間屋子;許多宮殿大門的門釘均為9排9列。中國古代把數(shù)字分為陽數(shù)和陰數(shù),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陽數(shù)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
這趟故宮研學,我解開了三個謎題,但在故宮中,還有許許多多未解之謎,等著我們去探索!
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篇四
在北京的中軸線中心,有一座雄偉的皇宮,它就是故宮,又叫紫禁城。紅色的圍墻把整個紫禁城圍成一圈,在外面根本看不到城墻里面的景象。
走進天安門的城樓,來到端門外,密密麻麻的都是排隊的人,順著城樓進去,只見旁邊立著一塊介紹端門的牌子,“三明五暗”是端門最大的特點,端門的中門只有皇帝才能進出,一般是不開的。接著進入午門,推出“午門問斬”,大概說的就是這個午門了。
然后我又看到了很多大殿,比如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等,故宮實在太大了,宮殿多到數(shù)都數(shù)不清。這些宮殿都很雄偉高大,由紅墻黃瓦構成,房檐大多是藍色的,有些顏色已經很暗淡了,而有些還是很鮮亮,這是現(xiàn)在的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精心修繕的成果。
我們的腳下都是一塊塊磚石,有些已經風化損毀,有些被過去的人給挖走了,也有些被踩踏的破碎了,一眼望過去,坑坑洼洼的。每個大殿的門口都會有很大的兩口銅缸,這些大缸已經被摸的滑溜溜的,聽導游說這是用來貯藏水的,古代的時候用這個救火用的,相當于我們的消防設施。太和殿門口還有兩頭很雄偉的銅獅子,這是天下第一獅子,很是壯觀。太和殿欄桿下有石雕龍頭,那是用來排雨水用的。
我們最后來到的御花園位于故宮的后部,有很多的松樹和柏樹,松柏是代表長壽,所以聽說大多數(shù)皇家園林所種植的樹多以松柏為主。有些樹的牌子是綠色,有些是紅色,聽說這代表著每棵樹不同的年份。我對這不感興趣,我只對其中一棵長的很奇怪的樹上心,因為樹長了很多樹瘤子,被人摸的都光溜溜的。御花園中還有座假山,叫堆繡山,用太湖石堆成,上面還有個亭子,聽說是八月中秋的時候,賞月觀景的。
看到這么大的故宮,那么大的宮殿,那么多的漢白玉和奇珍異寶,這讓我佩服起那時的人們能建造這么宏偉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