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jié)收獲作文字篇一
辭舊
撕下沉睡一年的福字
撤去舊一年的對聯(lián)
褪去舊裝一切都是新的
迎新
挑上一對喜慶的對聯(lián)
換上新一年的福字
掛上一對紅燈籠
換上新裝,踏上了新春的歷程
賀歲
除夕之夜,包餃子,放鞭炮,做年糕,一家人忙的不亦樂乎。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蕩在窗外,抱住如流星雨一般五色斑斕,打在地上濺起朵朵銀花。年糕的濃香與餃子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逃出窗外,奔向遙遠的彼岸。遠處,一串串花騰空而起,在天空如花一般綻放,把天映襯的如白晝一般。
祝福
除夕之夜,一家人難得坐在一起,歡聚一堂,趁此機會,不然要有許許多多的話要說,相互祝福著,似乎一張桌椅就是一個愛的容器,容納了世間所有的愛與溫暖。大年初一,穿上喜慶的服裝,巴不得馬上騰空而起,瞬間來到爺爺奶奶家中,探望年邁的奶奶,聽她講鄉(xiāng)村里的故事,也把我身邊的趣聞講給她聽,她的笑是最好的回報。我攙著老人,到各家各戶拜年,一句句溫馨的話語回蕩在耳旁,也把祝福獻給他人,以前的煩心事東消云散??纯磳β?lián),品一品各家的茶,真是年味十足。
而今新年一過,但新年趣事依舊刻在心中。
哦,終生期盼的年,不忘……
春節(jié)收獲作文字篇二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在這首民謠中,我們歡快地迎接春節(jié),又不舍地送走春節(jié)。
春節(jié)從臘月開始準備,“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雖然冷,卻無法擋住人們迎接春節(jié)的熱情。臘八粥,餃子……一大堆好吃的讓我們這些孩子眼花繚亂,好比一條美食街。
我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便是購買年貨。從古至今,無年貨,就好比鳥兒沒了翅膀,年味兒也就全無了。去集市上買年貨,也就像去花市,熱鬧非凡。面、雞、鴨、魚、肉……各形各色,讓人買了這個,又想買那個。
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這兩天想必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了,饅頭,是北方的主食,好比南方的米飯。而過年蒸饅頭,得把元宵前的饅頭都蒸出來,要蒸好幾大鍋。這也是有含義的,代表著來年蒸蒸日上!
除夕來了!東西南北中,共慶中國年,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這天也是一年最忙的一晚。包餃子、蒸魚兒……家家趕做年夜飯。東北的炸肉條,炸帶魚,炸耦合等都得裹上面粉,我最愛吃爸爸炸的肉條。爸爸的訣竅是在和面的時候面粉里再放幾個雞蛋,那樣炸出來的肉條表面金黃,外焦里嫩,色香味俱全。而且這些也是請家神的必需品,各種傳統(tǒng)食物添年味兒。吃完團圓飯后,我們就開始玩煙花炮竹、看春晚了。熬一宿開始了。而大人們這時還在忙碌著,要開始為12點鐘聲后吃的年夜餃子做準備了。和面,剁陷,搟皮有條不紊。而且這一餐的餃子必須包素餡的,素餡主要由豆腐,粉條,白菜等做餡料。寓意著來年素素靜靜,平平安安。而且在包餃子時大人們都會在最后一個餃子里包一枚銀幣,多數為一角或者五角。十二點鐘聲過后,大人們已經把熱氣騰騰的餃子端到了桌上,這時誰要是吃到了包了硬幣的餃子,都會高興的跳起來,說明在這一年里福氣最佳,孩子成績好,大人工作順。
初一要給長輩拜年,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山東,一大早起來就要去給村里的長輩行跪拜之禮,以表示對老人的尊重。我們孩子也能拿到盼望已久的'壓歲錢了。
年雖已過去,卻感受到了許多傳統(tǒng)禮儀習俗,學到了各種食品的制作過程,與南方不同的東西,卻倍受我們喜愛!